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与工人群众一起,在无沉纲拖网装置改革(见1977年第9期《水产科技情报》)试验基础上,反复试验轻沉纲拖网装置。经过一年多的生产试用(包括第一阶段的无沉纲拖网装置试验),终于获得了稳定增产、节约增盈的显著效果,取得成功。现将这项改革装置简介如下,供同志们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
渔业动态     
法国水翼网板增加扩张力 法国圣马罗的Morgere制造出两种装有可移动水翼的中层拖网网板,具有许多优点。正确安装水翼,可获得网板扩张对传统中层网板增加35%,对“W”型立式网板增加33%,而阻力只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3.
《渔业现代化》2016,(6):44-44
由鱼类资源评估以及渔业建模模型引发了对商业性渔业中的替代捕捞模式的讨论,特别是在平衡捕捞这一更大背景下的讨论。但这些理论方法所提出的替代性资源利用模式往往在目前像拖网等捕捞渔具的捕捞选择性存在局限性的情况下是很难实现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论证拖网可供替代的捕捞选择性模式的可行性,拓宽拖网渔具在渔获大小捕捞选择性方面的视野。作为一个实例研究,将两种著名的捕捞选择性装置相组合,获得了一条拖网的钟形捕捞选择性曲线,该拖网捕获的大个体和小个体目标捕捞鱼种数量都少。在波罗的海大西洋鳕渔业中对这一渔具装置进行了成功测试。结果揭示,借助于渔具技术可以让拖网得到截然不同的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在我国南海机轮拖网渔业中,捕捞对象发生了很大变化,底层鱼类正在减少,近底层鱼类有所增加,但是机轮拖网的网具结构根本没有改变,几十年来一直在使用着传统的二片式底拖网。二片式拖网虽然具有结构简单,装配容易,贴底性能好等优点,但由于受到自身网型结构的限制,致使网口高度  相似文献   

5.
(一) TED是英文Turtle Exclder Device(海龟逸出装置)和Trawling Efficiency Device(拖网有效装置)的首字母缩写词,是美国国家海洋渔业处(NMFS)研制的一种新型选择性虾拖网装置。当初研制TED的目的在于消除虾拖网对海龟的附带捕获量,以保护海龟的生存,故名称“海龟逸出装置”。其后,在试验过程中经水下观察证明,TED也能排除鱼、海蜇、海绵及其他副渔获物,对于捕虾拖网作业非常有效,故又称为“拖网有效装置”。  相似文献   

6.
挪威西姆拉公司生产的FH拖网观察器,其主要部件是发射换能器和传输装置,并与其他仪器配合,组成一个网情观察系统,在渔轮进行拖网作业时,可以确定网位,了解网获程度和其他方面的量值。该系统包括记录器、网获指示器、温度指示器、发射换能器、  相似文献   

7.
丹麦阿尔巴克的拖网网板制造厂生产出一种新式SV弧面V型网板,可应用于中层拖网和底层拖网捕鱼。该网板的优点是:投放容易,有可调节缝口,在各种海  相似文献   

8.
早在1980年美国国家海洋渔业局就研制出一种独特的分离拖网装置。这种分离装置起初叫做“海龟排除装置”,是为了减少拖网附带捕获海龟而设计的。经过几年的试用发现它在虾拖网作业过程中,对分离鱼虾的效果很好,在白天和夜间捕虾作业时,平均鱼分  相似文献   

9.
<正> 传统拖网系统的控制方法不甚理想,比如:拖网的水下工作深度,须凭籍渔船的前驶速度及拖绳的延伸长短予以控制;拖网的侧向收张运动,须借助于改变渔船的前进航向来加以控制。诸如此类的传统控网方法,虽承袭了前人的智慧和经验,但与日益发展起来的先进探鱼仪器相对比,  相似文献   

10.
夏泰淳 《海洋渔业》1986,8(6):271-273
<正> 在设计拖网渔船的推进装置时,我们既希望船舶在拖网时推进器发出的推力大;又同时要求船舶在自由航行时速度快。但事实上,这两者是矛盾的。其原因是:推进器若按拖网状态设计,虽然拖网时获得的拖力大,但船舶在自由航行时,由于推进器是处于“轻载”状态,它未能充分利用主机功率而使其性能较差。反之,若按自由航行状态设计,虽然自由航行时航速较大,但船舶在拖网作业时,由于推进器是处于“重载”状态,  相似文献   

11.
南海水产研究所研制的海洋拖网柔体浮子去年9月引进广面推广使用后,普遍获得增产,受到广大渔民的赞扬。拖网使用柔浮具有阻力小、拖速快、网口高、操作简便,拖曳掉头快等优点,渔获量一般比球型浮子增产30%以上,捕鱿鱼可增产50%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为了扩大推广这项成  相似文献   

12.
传统渔用拖网系统的控制方法不甚理想。比如:拖网的水下工作深度,须凭藉拖船的前驶速度及拖绳的延伸长度予以控制。通常拖船的前驶速度越高、拖网的水下工作深度就相应越浅;而拖船放出的拖网绳缆越长,拖网在水下的工作深度就相应越深。再比如:拖网的侧向收张运动,须借助干改变拖船的前驶航向来加以控制。诸如此类的传统控网方法,虽承袭了前人的智慧和经验.但与日益发展起来的先进探鱼仪器相比,又显得极其落后与不科学。正是因为应用看这些不尽如人意的传统控网手段.再加之有海流等外部自然因素的随机作用、才使人们一次又一次地体…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掌握蛛雪蟹如何与加拿大纽芬兰和拉布拉多所使用的传统沿海虾拖网的滚轮式沉纲装置组件之间的互动,采用安装在拖网上的摄像机进行了观察。摄录下了蛛雪蟹个体与不同类型的沉纲装置组件的互动情况,并对包括蛛雪蟹所处的方位、反应行为(如逃离方向)及其与渔具遭遇的具体情况等事项做了评价。分析显示,蛛雪蟹很快就被不断接近的拖网追上了,所观察到的蛛雪蟹中有54%遇上了沉纲装置(滚动圆片或者隔环/贴底链)。研究还揭示,观察到的蛛雪蟹中的大多数似乎觉察到了拖网并能积极回应,以及/或者对正在接近的威胁作反应。文中讨论了拖虾作业对蛛雪蟹资源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了解蛛雪蟹与底拖网之间的互动,以及为降低该影响而可能存在的渔具改进等,需要对此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渔具控制系统——SCANMAR渔具控制技术及其应用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渔具控制系统是实测网具作业参数,控制网具作业过程的一套装置。以拖网为例,其作业参数主要包括:拖网速度,拖网阻力,网口高度,网位深度,网板水平扩展距离及影响渔获的海况因子(如潮流、水温等)。由于网具作业参数涉及面广,而且彼此属性各异,所以设计能实测网具作业参数的综合系统,必须借助于现代的高新技术。80年  相似文献   

15.
960076 深水拖网监测=Deep trawl moni-toring[刊,英]//ASFAI..—1995,25(3).—276~277在南加利福尼亚沿岸水域较深处进行了海洋监测底层网板拖网。安装 BENSEM(底层采捕效率测量装置)的拖网受限于150米作业深度,400顶拖网的监测结果证明需要  相似文献   

16.
<正> 建立拖网数据库系统的目的与意义拖网是我国海洋渔业生产中渔获量最大的一种渔具,因此,对拖网的分析研究、改进和设计乃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建立拖网数据库系统是为尽可能多的将我国各沿海省市国营渔业公司在生产中使用的拖网数据存贮于该系统中,除了在建立本系统时已存贮的拖网数据外,该系统还能方便地添加新的拖网数据,能在所存贮的全部拖网记录中快  相似文献   

17.
张健  石建高  张鹏  孙满昌 《水产学报》2009,33(4):697-703
种类选择性研究是减轻拖网渔业兼捕和抛弃问题的重要方法,利用参数化的模型实现拖网渔具选择性装置渔获性能的解析,不仅有利于装置性能的评价和比较,而且对于优化选择性装置结构、提高装置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SELECT模型原理,认为渔获对象接触分隔装置的概率与个体尺寸有关,并使用S型曲线(Logistic曲线)表示接触概率曲线,结合分隔装置的选择曲线,为评价桁拖网分隔装置的分隔效率建立了模型。模型对分隔式桁拖网渔具(60 mm分隔网片)捕获的哈氏仿对虾和短吻舌鳎的渔获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分析分隔网片的分隔效率。通过对模型的分析,认为模型具有较好的应用性,且模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简化;将捕捞对象的接触概率独立于选择性装置选择性能的做法,对于研究网具内捕捞对象行为特性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山东沿海单船拖网生产发展很快。1995年乳山市40—60马力渔船已全部进行单船拖网生产。同等条件下,甲船拖网生产与双船拖网生产相比,单船产量增加38.5%,产值增加57.4%,而费用降低6.3%。因此说,单船拖网作业具有效益高、费用低、操作灵活等优点,深受广大渔民的欢迎。本文以40马力渔船为例,将小马力渔船单船拖网技术介绍如下: 一、作用原理  相似文献   

19.
蓝景阳 《水产学报》1980,4(4):353-360
东、黄海底拖网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大多具有垂直洄游或者栖息水层变动的习性。为了提高现有拖网渔轮的作业成绩,我们针对捕捞对象栖息水层较高的习性,设计了疏目拖网。在1977年12月至1978年7月期间,同原有网具作渔捞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疏目拖网具有网口较高,阻力较小和产量较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作者1986年参观了西德 AEG—泰勒封根造船厂(AEG—Telefunkan Shiffbau),对其中一艘名为“Arctic Trawler”号的拖网渔轮上的柴油—电驱动系统,颇感兴趣,在此介绍给大家。该轮推进装置、日用交流电源装置和上甲板绞车都包括在一个系统中,所有这些装置都由主推进发动机提供动力,而且它们又都能够在其满载范围内运行,同时对系统中任何其它机器设备也没有大的影响。这一目的是通过使用一个恒流系统来实现的。在该系统中,给定电流是在维持其所需电压下由柴油发电机组产生的。所有功率消耗装置都与发电机组串联连接,而它们的输出通过改变其磁场强度来控制。通过多年的使用证实该系统具有令人信服的灵活性、可靠性,而且用较少的部件即可获得所需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