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栏江流域内水利工程众多,人类活动频繁,致使干流上各水文站的实测洪水资料缺乏一致性。由于不具备采用水量平衡法、上下游站洪水相关法和暴雨径流等常用方法的条件,因此亟需从另一个角度来寻求解决该问题的办法。就试图通过综合考虑上游水库群对洪水的削减作用,对水文站实测洪水资料计算的结果进行修正,使最终成果接近天然状况,更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2.
为量化表示抽象的人类活动对地下水水位影响程度,以黑龙江省农垦牡丹江管理局下辖各农场为研究区域,选取机井数量、农作物播种面积、地下水灌溉面积等9个因子作为人类活动影响地下水水位的评价指标,采用逼近于理想解的排序法(TOPSIS法)建立影响程度评价模型,量化分析了牡丹江管理局下辖各农场2000—2013年人类活动对地下水水位影响程度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八五五、八五一〇、八五一一、兴凯湖、海林和宁安农场人类活动对地下水水位多年平均影响程度最弱;八五七和云山农场影响程度适中;庆丰和八五八农场影响程度较高;八五〇、八五四、八五六农场影响程度最为严重.空间上大体呈现由东北向西南方向逐步减弱趋势;时间上大体呈现2000—2003年影响程度逐渐增强,2004—2013年影响程度逐渐减弱趋势.  相似文献   

3.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石。20世纪末开始,水资源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关注。因此,研究人类活动对水文水资源影响,对区域水资源检测管理,合理规划,合理利用,开展建设节约用水型社会主义社会,协调人类与自然资源平衡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长江中游干流螺山水文站为国家Ⅰ粪重点水文站,通过对1954年、1996年、1998年和1999年螺山站4次典型洪水过程的成因和特性进行比较分析;对形成洪水的气候条件、雨量分布、洪水成因、洪水过程等特点以及洪水量级等因素进行研究。对于探讨长江水惠灾害的根治之路,尤其是三峡水利工程蓄水运行后的江湖演变情况,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长江荆南四口水系是连接长江与洞庭湖的重要通道,其防洪排涝、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等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重点.通过调查本地区防洪排涝、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等工程现状,具体分析存在的水安全问题,提出了本地区水安全主要评价指标,包括控制灾害类、水供需矛盾类、生态环境类和水价值类指标.基于本地区水文特性和现有水工程现状分析...  相似文献   

6.
甄别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黑河中游流域径流的影响,对于维护该流域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黑河中游流域降水和径流的变化趋势不完全一致,其中径流均呈减少趋势。应用累积距平曲线、Mann-Kendall法及Pettitt法分析流域降水和径流序列变点,径流突变均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确定以径流序列最早突变点1980年划分基准期和变化期。采用双累积曲线法和敏感性系数法对黑河中游流域的径流进行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定量识别与评估。结果表明:黑河中游鸳鸯池流域、高崖正义峡流域和正义峡流域的水文水资源变化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各流域人类活动影响贡献率均高达85%以上,最大可达96%。  相似文献   

7.
测度区域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工作,尤其是在耗水量巨大的农耕地区,合理的评测对于未来的水资源开发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本文以建三江分局为例,运用灰色关联分析、Pearson相关系数筛选数据,通过投影寻踪评价计算各个农场最近年份的投影值,最后使用GIS技术将各农场划分为四个等级。结果显示,七星、八五九农场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影响最大,浓江、洪河、鸭绿河、前哨、二道河农场对地下水影响最小。研究结果揭示了建三江分局地下水分布特征,为当地水资源合理优化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全球性气候变化耦合人类活动的影响对流域水环境构成严重威胁,相关问题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针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环境的影响机理,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从水环境各方面变化特征及归因分析的角度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剖析,综述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如何通过改变水体中污染物来源、迁移转化方式、生化反应速率以及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等过程,进而对流域水环境产生影响;归纳了目前关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环境影响的已有研究方法;针对目前研究成果中表现出的问题及不足,进一步就相关方面未来的研究方向作出了展望:从过去单纯考虑流域尺度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关键水环境要素的独立影响,目前定量化分离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环境要素的影响权重,逐步过渡到定量化分析全球大尺度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交互作用对水环境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9.
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石羊河下游径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西北干旱内陆区石羊河流域径流变化的复杂性,运用非参数Mann-Kendall检验方法,分析了近50年石羊河中气候变化及径流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模拟自然条件时石羊河年径流序列,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进行了分离,分别量化了二者对石羊河下游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对下游径流的影响强度由20世纪70年代的40%增加到了20世纪90年代的68%,是石羊河下游径流减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中游干流螺山水文站为国家I类重点水文站,通过对1954年、1996年、1996年和1999年螺山站4次曲型洪水过程的成困和特性进行比较分析;对形成洪水的气候条件、雨量分布、洪水成因、洪水过程等特点及以及及洪水量级等因素进行研究。对于探讨长江水患灾害的根治之路,尤其是三峡水利工程蓄水运行后的江湖演变情况,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06—2020年MODIS NDVI数据和2010年及201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口(POP)、土地覆盖(Land Cover)空间分布数据,分析了安徽省NDVI的时空变化规律及人类活动对NDVI空间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2006—2020年安徽省NDVI在0.535~0.568之间波动,总体呈改善趋势,累积增长率为6.23%;季节上年增长率由大到小依次为秋季(0.0042a-1)、冬季(0.0036a-1)、夏季(0.0031a-1)和春季(0.0029a-1)。15年来,安徽省NDVI明显改善和轻微改善的区域面积占全省NDVI面积的69.17%,改善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季节上,春季和冬季对NDVI改善的贡献最大。安徽省NDVI呈现持续性改善的区域占42.36%,呈现持续性退化的区域占17.23%,退化区域主要分布在省会城市及其周边经济发展较快城市。2010年GDP、POP、Land Cover对NDVI的空间变异分布解释力均在27%以上,2015年解释力均在15%以上,可见,GDP、POP、Land Cover对NDVI的空间分布均存在显著的影响。安徽省2006—2020年NDVI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呈不断改善趋势,表明安徽省的绿色发展正在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2.
对不同结构和不同斜坡角的转阀进行分析,建立转阀压力-转角间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编程计算并绘制出转阀灵敏度特性曲线,比较分析不同结构及不同斜坡角对灵敏度曲线的影响,为转阀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结合泗河流域水系格局现状,围绕泗河流域水利工程规划建设中水量调度问题,建立以河流水系最大化拦蓄水量为目标的水量优化调度模型,在满足城市供水、农业灌溉和生态补水的前提下,对水量进行有效调度,并根据调水调算成果分析其对水系连通性的影响状况,案例成果分析表明:1水量优化调度可以改善水系的功能连通性。2能够弥补由于水利工程建设造成的水系结构连通性变差的状况,为流域水利工程建设规划和流域生态恢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定量识别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西拉木伦河流域径流变化的影响程度.[方法]以西拉木伦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该流域1958―2015年气象水文资料,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双累积曲线、累积距平、SCRCQ方法,揭示引起流域径流变化的主导因素,量化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的影响程度.[结果]年径流的变...  相似文献   

15.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埋深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通辽市科尔沁区为研究区,利用累积距平、M-K突变检验和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对降水量变化与地下水埋深变化进行突变检验,定量评估研究区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埋深变化的贡献度。结果表明:地下水埋深多年来呈显著上升趋势,降水对地下水埋深动态变化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滞后期为3 a;研究区地下水埋深与降水量突变点为1998年,前期1980—1998年为基准期,后期1999—2016年为影响期;研究区气候变化对地下水埋深变化影响的贡献度为24.5%,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埋深变化影响的贡献度为75.5%,人类活动是造成地下水埋深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灌区地下水埋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灌区地下水埋深的影响。【方法】利用年代波动性分析、突变检验、灰色关联分析、敏感性分析、双累积曲线法和相对贡献率分析了人民胜利渠灌区1952—2013年地下水埋深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和突变特征,并识别了地下水埋深与各影响因素间的响应特征。【结果】人民胜利渠灌区地下水埋深呈明显增加趋势(0.8 m/10 a)。地下水埋深在1952—1959年的变异系数最大,为27.33%,呈中等变异性;降水量、蒸发量、平均气温和灌溉水量在1960s的变异系数最大,其中蒸发量和平均气温呈弱变异性。地下水埋深、降水量、蒸发量、平均气温和灌溉水量的突变年份分别发生在1984年、1970s、1972年前后、1973年前后以及1993—1996年。各影响因素对地下水埋深的影响程度大小为平均气温>降水量>灌溉水量>蒸发量,敏感程度为平均气温>蒸发量>降水量>灌溉水量。各影响因素对地下水埋深的贡献大小呈平均气温>蒸发量>灌溉水量>降水量,其中平均气温的贡献率最大为38.16%,降水量的贡献率最小为17.40%;2002—2013年灌溉水...  相似文献   

17.
18.
随着累计地面沉降量的增加,蓄滞洪区内的洪水特性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以贾口洼蓄滞洪区为例,通过对其进行地面沉降分析,构建基于两种不同地面高程资料的二维水动力模型,对大清河百年一遇设计洪水进行演进模拟。通过比较地面沉降前后洪水演进过程、淹没水位和洪水淹没面积的差异,得出如下结论:在入流过程和蓄水量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地面沉降会引起贾口洼蓄滞洪区前期洪水演进速度变缓,淹没水位降低,最大淹没范围增大。该结论可为滞洪区的防洪减灾及大清河防洪调度提供决策依据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9.
20.
径流变化归因识别是流域治理开发和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目的]识别岚河流域河川径流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水文模拟的途径定量评估了气候要素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山西省岚河流域河川径流的影响。[结果]RCCC-WBM模型对岚河天然径流过程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NSE超过80%,总量模拟误差RE小于2%;由于气候和人类活动等环境要素变化的影响,1968年之后,上静游站实测径流量较前期减少了50%以上;1969 2015年,人类活动的影响量占径流总减少量的76.1%,是岚河径流减少的主要原因;由于近期降水增加,气候要素变化对径流减少的影响有减弱趋势。[结论]人类活动是岚河径流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