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针对飞来峡社岗堤的结构特点,采用平面有限元结合强度储备法分析研究了大坝特征点坝顶位移变形规律,得出在多种水位组合情况下大坝坝顶的水平位移,并用一元多次回归方法建立了坝顶水平位移与上游水位的关系模型,拟定了该坝段的水平位移安全监控指标。这些水平位移监控指标可供该坝段实际运行观测时参考,为监控大坝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运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分析计算了飞来峡水利枢纽溢流坝段在各种典型水位下的应力变形状态,揭示了在超载法和综合法下大坝呈现的不同破坏机理和抗滑稳定安全度;采用增大扬压力折减系数的方法,考察了帷幕与排水管逐渐失效条件下大坝的工作性态。计算结果表明,大坝是安全稳定的。  相似文献   

3.
大坝安全监控指标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发展,大坝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科学合理的监控指标对判断大坝运行性态、准确识别险情意义重大。从大坝安全监控指标的提出背入手,阐述了其具体涵义和重大意义,并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近年来取得的成果,给出了大坝监控指标拟定的置信区间法,典型监控效益量的小概率法、极限状态法、仿真计算法和力学计算法,最后分析了大坝安全监控指标的研究发展特点及存在的主要挑战,对监控指标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建议对不同的监控项目要多种方法结合,并且对同一检测项目,也要结合不同的工况来拟定相应的监控指标,给大坝安全监控指标一个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大坝安全评价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具有复合不确定性的复杂综合评价问题。充分考虑大坝安全综合评价过程中的模糊性和随机性,引入云模型理论确定模糊隶属度;针对AHP法未考虑到因素之间的影响,引入DEMATEL法优化指标权重;针对重力坝的特点构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基于AHP-DEMATEL及云模型的重力坝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应用于实际工程案例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实例表明该模型有较好的适用性,为大坝安全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大坝变形分析是研究大坝变形规律和保证大坝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大坝变形时间序列的分形特征,同时考虑到分形插值在大坝变形时间序列拟合和预测时的分数维特点,以及外延序列越远、预测精度越差的缺点,引入支持向量机算法对分形插值模型进行优化。针对大坝变形时间序列特点,通过优化垂直比例因子和核函数,建立了分形插值和支持向量机混合模型。以某混凝土重力坝引张线8号测点水平位移为例,建立了分形插值和支持向量机混合模型,对变形时间序列进行拟合和预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混合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可以应用于大坝变形分析中。  相似文献   

6.
大坝安全监测资料的整编是大坝安全监测的重要一环,可以协助分析人员及时发现大坝性态的异常情况,掌握大坝的工作性态。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大坝安全监测信息管理、分析等,是实现大坝安全管理现代化的需要。本文结合陆水水利枢纽的B/S结构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对大坝安全监测信息系统的网络技术开发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影响土石坝运行安全两大主控因素是变形与渗流,其中不均匀沉降是影响土石坝变形安全的主要体现。坝体变形不协调,将影响大坝安全运行,而坝体变形监控与模拟分析技术研究是保障土石坝安全运行的关键技术问题。现阶段土石坝变形监控与模拟分析技术普遍采用单点时序预测模型,难以反映大坝的整体变形状态,而基于单点序列的平面模型在理论和方法上研究较少。基于克里金插值方法建立了土石坝变形平面模型,通过某砾石土心墙堆石坝监测资料模拟分析表明,该变形监测平面模型建模方便,精度较高,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了掌握地下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围岩的工作性态,验证设计参数,优化施工工艺,确保工程安全施工和正常运行,桐柏抽水蓄能电站在地下厂房开挖前和开挖早期,在围岩中埋设锚杆应力和围岩变形监测仪器,对开挖引起的围岩变形和锚杆应力状态进行监测,目前已取得较为完整的施工期监测资料,本文主要对围岩变形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其它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重力坝的抗震特性是大坝安全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对某重力坝中孔坝段进行三维有限元静力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子空间迭代法对大坝进行模态分析,分析其自振特性,获取自振频率、自振周期及结构振型;并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动力计算,分析大坝的地震动力响应及其规律;最后按照"强度最不利应力叠加原则"将静态荷载和动态荷载作用下的反应进行组合,分析了坝体的综合反应。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分区填筑相对密度指标,研究了某300 m级高心墙堆石坝坝体变形协调及安全性。对大坝进行三维弹塑性固结有限元分析,从坝体变形协调、心墙应力拱效应、水力劈裂和坝顶裂缝等方面评价了大坝安全。结果表明,盲目提高各分区填筑标准并不能使坝体各分区变形协调,而适当降低过渡区填筑相对密度、提高堆石区填筑相对密度,可使坝体变形从心墙到堆石区平稳过渡,同时减弱过渡区对心墙的拱托作用,有利于抗水力劈裂安全。采用Leonards法和有限元应变法判断了坝顶裂缝的开展,认为堆石区填筑相对密度过低是坝顶产生横向裂缝的必要条件。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最有利于大坝安全的理论最优填筑方案,并建议了经济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的发展与应用,对重力坝性能指标进行了初步探索.对坝体裂缝与重力坝性能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并分析认为裂缝是致使重力坝性能降低的主要因素与表现形式.介绍了三种性能指标,并对三种指标各自的优劣进行了探讨.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使用坝顶下游侧水平位移作为重力坝的性能指标,并结合实例对这一指标的合理性进行了详细探讨.最后,探究了位移性能指标的改进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大坝整体结构、安全监测测点布置及监测成果的可视化展示功能,并且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大坝运行状态和异常情况,以甘再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为例,对传统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解答,并围绕问题提出了可视化的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思想,利用Revit、Dynamo、Civil3D等主流BIM软件建立了大坝主体结构及监测点的模型族库,集成了大坝及监测系统的三维可视化BIM模型.借用于BIMFACE平台轻量化技术、PHP脚本语言和MySQL数据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发出基于B/S架构的甘再大坝安全可视化系统,实现了BIM模型的Web轻量化展示,可通过客户端浏览器在三维模型中直观查看大坝结构、监测仪器信息以及监测点时程曲线变化等内容.通过本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大坝运行期间安全监测的可视化管理水平,同时对传统的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提出了现代化的建立方式与思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某混凝土重力坝垂直位移观测数据的回归分析,验证SPSS软件在大坝安全监测数据分析中的可应用性。利用SPSS软件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功能自动完成回归分析模型的回归参数计算、回归方程的统计检验和预报方差分析,确定出大坝垂直位移的影响因子为温度、水位及时效,总结出不同影响因子对位移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4.
针对GNSS单系统大坝安全监测易受卫星分布不均致使有效解时段数不足,以及无法准确获取符合大坝mm级监测要求的稳定坐标序列问题,以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大坝实测数据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基于GPS/BDS组合定位的连续准静态模式在大坝安全监测中的可行性,从可见卫星数量和PDOP值两方面分析了GPS/BDS组合定位较单GNSS系统在大坝安全监测中的优势。对大坝单天安全监测数据进行卡尔曼滤波和坐标均值处理,以及在自主设计的可移动基座架进行滑动试验,结果表明GPS/BDS组合定位在连续准静态模式下通过一段时间的初始测量可以实时获取稳定的大坝监测数据,且具有优于1 mm的监测灵敏度,对分析大坝外部结构长期趋势性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宝珠寺混凝土重力坝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重力坝外观变形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在对重力坝外观变形统计模型建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用因子扩充和组合进行建模,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提出了构建重力坝外观变形统计模型的最佳模型因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统计模型拟合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模型。  相似文献   

16.
大坝安全自动化监测过程中,大量数据中的异常值识别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将一种较为实用的识别方法——数据跳跃法进行改进,并利用Matlab进行编程实现。通过对某混凝土重力坝自动监测数据进行处理验证,证明此改进数据跳跃法更准确实用。  相似文献   

17.
大坝温度分布特点是大坝系统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结果,分析具体因素来描述温度变化具有一定局限性。基于HURST指数建立了大坝温度分形模型。以石梁河水库温度监测资料为例,计算了大坝温度场的HURST指数及分维数,结果表明,分形模型能较好反映大坝温度变化。大坝温度的变化规律与空间分布有关,大坝上游温度自相似性较大;大坝中下游坝体自相似性较好,且与气候分形规律相近。  相似文献   

18.
滚动轴承性能退化指标作为研究其性能退化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良好的退化特征指标能够直观地表征轴承的退化情况并实现对轴承的退化预警。鉴于此,提出了将功率谱密度的矩心值作为性能退化特征,通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滤波降噪,在傅里叶变换的基础上,对原有的功率谱密度函数的重心进行计算,并采用高斯模型拟合优化该特征的表征能力。采用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的轴承全寿命实验数据作为分析对象,以验证所提方法的可靠性。实验结果显示,该特征可以良好地反映轴承的性能退化状态。  相似文献   

19.
为了体现各指标对灌区评估的重要性,对各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来体现其重要性的差别,而且综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也取决于指标权重赋值的合理性.运用G1法对评估指标进行主观赋权,采用改进熵权法对指标进行客观赋权,这样既满足所得权重的客观性,也能保证评估结果具有一定的解释性,然后采用博弈论的综合赋权法综合主观和客观权重,从而得到各指标的综合权重.运用确定的综合权重以改进线性模型对陕西省大型自流渠灌区洛惠渠进行实例验证,计算结果与可拓评价法结果基本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洛惠渠灌区评价级别从中等逐渐变为良好,运行状况越来越好,这符合洛惠渠灌区的发展实际.  相似文献   

20.
为了水库的安全运行,需对水库大坝进行安全鉴定,确定其安全级别。通过对滩子口水库大坝进行安全鉴定,分析了在进行复杂坝型稳定计算时应考虑的因素和方法,对组成枢纽工程的土坝、拱坝、重力坝、重力墩的结构稳定性和整个大坝的安全级别给予了评价,为该工程的安全管理、除害兴利、整治设计等提供了必要的资料。最后结合工程实践经验,讨论了在大坝安全鉴定中要注意的问题和病害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