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为赤霉病麦及其毒素的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次毒性试验的综合报告。材料共同采自含病麦粒80%的赤霉病小麦,毒素分析为脱氧雪腐镰刀菌醇。取体重70克左右的 Wistar 系健康断乳大白鼠。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是动物消瘦、食欲不振和减重,试验组生长率比对照组低。病理组织学检查出现肝肾的颗粒变性和水泡变性。亚急性毒性试验中,谷一丙转氨酶、肝体比指标与肝的实质变性、坏死相符合。病理组织学变化是肝的坏死和间质增生,亚急性肾小球肾炎以及睾丸的变性、坏死和水肿。慢性毒性试验,赤霉病麦及其毒素的主要靶器官是睾九或子宫,其次是肾脏及肝脏,对胃肠道也有一定的影响。直接用赤霉病麦饲喂大白鼠似乎比用赤霉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醇)更为敏感。根据生理、生化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赤霉病麦的最大无作用剂量应该是0.5%。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发,按成人每天摄入麦子的最大量及安全系数为12的标准来计算,赤霉病麦则应订为1%。  相似文献   

2.
麦害赤霉病病麦毒素对小麦毒性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15个不同来源的禾谷镰刀菌菌株在麦粒培养基上产生粗毒素的量与其致病力的比较研究,发现致病力强的菌株产毒量高,致病力弱的菌株产毒量低。笔者利用毒素对胚根伸长的抑制、对叶片组织浸出液电导率的变化等方法,及病理切片观察,搞清了毒素的作用主要是破坏细胞膜和堵塞导管。发现抗病品种对毒素有强的忍耐性,而感病品种较为敏感。建议利用这种特性进行品种抗病性鉴定。根据毒素作用的植物种类与病菌寄主范围的比较,认为赤霉病病麦毒素是一类非专化性毒素。  相似文献   

4.
<正> 小麦受赤霉病危害,特别是在扬花期遇到低温,易产生大量的毒素。这些毒素主要有玉米赤霉烯酮、丁烯酸内脂、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串珠镰刀菌毒素等。入  相似文献   

5.
兽药残留的毒性与生态毒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国内外兽药残留毒性及生态毒理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兽药残留包括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和在生态环境中的残留,前者对消费者造成直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直接的毒性作用,对人类胃肠道菌丛的影响和使病原菌耐药菌株增加,在环境中的生态毒理包括对土壤生物群落的影响,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对昆虫的影响和在环境中的转归,文章阐明兽药残留与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十分密切的关系,对其进一步深入研究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皖麦32系安徽省农科院与中科院等离子所合作以扬麦158经离子注入引变,连续几年选育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问世的离子束小麦新品种,已通过审定.  相似文献   

7.
见闻 《北京农业》2011,(7):11-13
总结了刺参养殖中常规药物、抗生素、除草剂和相关元素的毒理作用及其毒性,并对目前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刘铁钢  赵文  郭凯 《北京农业》2011,(21):11-13
总结了刺参养殖中常规药物、抗生素、除草剂和相关元素的毒理作用及其毒性,并对目前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赤霉病麦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是污染粮食的主要真菌毒素,也是引起人畜赤霉病麦中毒的主要毒素。对于赤霉病毒麦的去毒处理,人们多次尝试物理和机械的方法但均不理想。本文报道几种化学定量研究方法除去麦粒和麸皮中DON...  相似文献   

10.
<正>由内江市农科院选育的白皮高产小麦新品种内麦836,于2008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麦2008001)。该品种抗倒伏性强,丰产性好,适应性广,免疫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中感赤霉病。近年来在我区示范推广增产效果显著,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已覆盖我区大部分小麦种  相似文献   

11.
麦病宁防治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病宁是多菌灵和粉锈宁的复配剂。测定结果表明,该复配剂具有极显著的双向增效效应。2年试验结果,对赤霉病的防效为82.4~83.4%,对白粉病的防效为84.2~91.5%。试验示范中还观察到,麦病宁对条叶锈病的兼治效果在80%以上,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也有50%左右。这对实行一药兼治、节省劳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豫南稻茬麦区赤霉病的发生危害比较严重,成为导致小麦减产的主要病害因素.虽然当地农民进行了积极防治,但因防治策略和防治措施等方面不够科学,防效较差,仍在生产上造成较大损失.几年来,笔者对豫南稻茬麦区赤霉病的发生特点进行了研究,调研总结种植者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经验教训,结合自己从事小麦赤霉病防控试验结果,提出小麦赤霉病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1983年在省农林厅和省农科院的组织下,以省院植保所、太湖地区农科所和吴县农科所为首,协同全省有关单位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防治麦赤霉病配套技术的试验示范.通过赤霉病大流行的考验,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取得省内外兄弟单位现场考察评议的肯定.  相似文献   

14.
用化学方法脱除赤霉病麦毒素(DO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天然污染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毒素的小麦,进行机械加工去皮和化学试剂处理脱毒结果机械加工去皮可以去除23.6 ̄34.7%的DON毒素,化学试剂处理中,对麦粒的脱毒效果以0.1mol/L碳酸钠为最好,去毒率达到82.1 ̄85.0%,平均为83.9%;其次是1%亚硫酸氢钠,其DON降低率为69.9%;4%过氧化氢和5%石灰水的DON降低率分别为45.1%和21.8%;对麦麸的脱毒效果也以0.1mol/L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黄淮海麦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症状、致病病原、传播途径、发病规律,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当地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为安全高效地减少由Fusarium spp.引起的小麦赤霉病带来的损失和危害,对小麦赤霉病病原菌的类型、产毒类型及致病性差异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河北省小麦赤霉病病菌的分离鉴定、致病性和产毒素类型分析,明确了引起河北省小麦赤霉病的病原菌及其特点。分子鉴定和形态学鉴定表明引起河北省小麦赤霉病的病原菌为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产毒类型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 DON)毒素类型,其中78株菌株产15-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cDON),1株菌株产3-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AcDON),F.graminearum不同菌株间致病性存在差异。试验表明病原菌的扩展速度与毒素产生量之间呈正相关。研究结果对于有效筛选抗病品种、选择防控药剂、生防菌株的筛选等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产优质抗赤霉病小麦宁麦12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小麦赤霉病[Gibberrella zeae(Schw.)]是世界温暖潮湿和半潮湿地区广泛发生的一种毁灭性小麦病害。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东北东部春麦区,赤霉病为主要小麦病害,危害十分严重;并且,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化,小麦赤霉病已向淮河和黄淮流域蔓延扩展。全国赤霉病受害面积超过667万hm2,约占小麦总面积的1/4。在江苏省赤霉病不仅是淮南地区的主要病害,而且淮北地区近年也发生较重。据统计,一般大流行年(病穗率50%以上,减产2~5成)和中等流行年(病穗率20%~40%,减产1~2成)每2~3年发生一次,但几乎每年都有轻微发生。赤霉病不仅造成严重减产,而且严重恶化子粒…  相似文献   

19.
高产早熟抗赤霉病小麦宁麦21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抗赤霉病小麦品种宁麦21的选育与栽培技术。在参加江苏省淮南地区的历年试验中,宁麦21的平均全生育期为210d左右,仅比对照品种扬麦11迟熟1 d(扬麦11为目前淮南地区推广品种中最早熟的品种);在江苏省2010—2012年度区域试验中,宁麦21在2年内的平均产量分别为7 218.60、6 208.50 kg/hm2,分别比扬麦11增产5.61%、3.49%;2012-2013年度参加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宁麦21平均产量6 511.65 kg/hm2,比扬麦11增产5.56%;宁麦21籽粒商品性较好,品质达中筋标准,适合在江苏淮南及江淮下游稻麦两熟制地区种植;此外,阐述了宁麦21相应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