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穗县地处贵州省东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北部,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全县耕地面积0.769万hm2,其中稻田0.542万hm2;总人口20.1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48万人;农村劳动力10.93万个,其中外出务工人员近4万个。水稻是三穗县的主要粮食作物。播面占全县粮食作物播面的41.3%,产量却占全县粮食总产的66.2%。因此,水稻生产状况与种植效益,对稳定提高全县粮食总产,  相似文献   

2.
小麦是甘孜州的第二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仅次于青稞,分布在全州的18个县,种植面积占全州粮食作物的22%,产量占全州粮食总产的23%,在甘孜州粮食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强 《种子》2009,28(9)
1 六盘水市马铃薯产业现状及远景目标 马铃薯既是我市的传统产业,也是我市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2003年开始实施马铃薯高产栽培示范项目,到2005年,全市马铃薯播面5.64万hm2,跃居全市粮食播面第二位,平均产量达1 007.8kg/667 m2,总产97.3万t.脱毒马铃薯推广面积达3.76万hm2,占全市马铃薯播面的66.7%.2008年全市马铃薯播种面积达10.07万hm2,产量达165.7万t.  相似文献   

4.
毕节市粮食增产工程实施的成效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毕节市实施水稻粮食增产工程,与非项目区常规栽培相比,增加粮食总产1462.3万kg,水稻项目区人均增粮27.17kg;实施玉米粮食增产工程,与非项目区常规栽培相比,增加粮食总产11168.97万kg,玉米项目区人均增粮56.32kg,社会效益显著,对区域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十一五”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增产增效的成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文 《作物杂志》2012,28(3):12-15
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在"十五"基础上,国家"十一五"期间继续施行"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该工程立足三大平原(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12个粮食主产省)、重点面向三大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和三区(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建设。经过5年的组织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三区"建设合计5568.67万hm2;"三区"共增产粮食4866.48万t,增加经济效益852.92亿元,创建出一批具有地方区域特色的三大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栽培技术体系,取得了一大批超高产典型和重大科技成果,人才、基地建设得到加强,为我国粮食增产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水稻为黔南州第一大粮食作物,年播种面积约10万hm~2,总产70万t左右,产量约占全州粮食总产量的65%。水稻生产在黔南州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水稻生产的丰歉及商品率的高低,对全州粮食生产、畜牧业发展、农民生活及收入都至关重要。大力发展优质稻生产,  相似文献   

7.
水稻是云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商品粮之一,年播种面积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的30%左右,但稻谷总产占全年粮食总产的45%左右,居全省粮食第1位,进一步提高水稻单产,增加农民收入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水稻以粳稻为主,种植面积大约占全省水稻总面积的60%,是西南最大的粳稻区,发展杂交粳稻是保证云南省粮食增产的重要手段,是未来粮食增产的新增长点,将为保障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玉米是贵州省第2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66.67万hm2左右,总产约319万t,面积占粮食种植作物1/4左右,总产占29%左右.玉米生产在全省粮食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八五"初,我国玉米高产育种取得重大突破,育成了紧凑型玉米杂交种,为提高玉米单产开创了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熊玉唐  黄俊明 《耕作与栽培》2001,(1):62-64,F003,F004
水稻是贵州省的主要粮食作物 ,常年播种面积 73.3万hm2 ,总产 45亿kg ,面积约占粮食播种面积的四分之一 ,总产约占粮食总产的五分之二以上。稳定提高水稻生产水平 ,对增加全省粮食总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贵州近年来发展水稻生产的实践证明 ,在狠抓杂交水稻的基础上 ,大力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 ,是促进贵州水稻生产再上新台阶的突破口。 1992年引进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 ,1998年推广面积达到 2 4万hm2 ,累计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达6 8万hm2 ,增产粮食 5 .1亿kg以上。为加快示范推广 ,促进全省水稻生产发展 ,确保粮食稳定…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当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较多情况下,既要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又要减少劳动力投入,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的问题,2011年在省农委土肥总站的安排下,平塘县土肥站实施玉米施用"金正大"缓控释肥料试验.结果表明"金正大"缓控释肥作基肥一次性施用,可减少肥料成本及劳动力投入,较农民习惯施肥增产11.1%增116.6元/667 m...  相似文献   

11.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年播种面积近5亿亩,总产量约17500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3%。“六五”期间水稻生产发展很快,1985年,在播种面积下降到4.8亿亩,比1980年减少2700万亩的情况下,总产仍达16855万吨,比1980年增产2866万吨,增长20.5%。杂交稻在提高单产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六五”期间杂交稻播种面积累计5.2亿亩,按亩产比  相似文献   

12.
水稻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73.37万hm‘,1995年总产425万t,亩产382kg,面积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5.86%,总产占粮食总产的44.8%,在全省粮食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与四川、江苏等先进省市相比我省水稻单产水平要低30%左右,比全国平均水平也要低10%以上。单产低说明我省水稻生产潜力巨大。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是国家重点引进项目,1992年引进我省,表现出十分显著的增产效果。为了提高我省水稻生产水平,增加粮食产量,加速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技术,1996年农业部农业司安排我站实施水稻旱育稀植及配套增产技术丰收计…  相似文献   

13.
冀中南地区小麦品种布局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戎景春 《种子》1992,(6):42-43
小麦是冀中南地区(以下简称该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000多万亩,占粮食总产的50%左右。在小麦生产中,小麦品种布局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的增产措施。而每个良种的育成都有一定的生态环境和适宜地带。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才能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潜  相似文献   

14.
应用马尔科夫链制作水稻产量年景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是黔南州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占全州粮食总产70%以上。水稻生产年景的丰欠,是人们极为关心的问题。作好水稻产量的年景预报,可为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在安排国民经济、调节和稳定市场物价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荣冶粗 《种子》1990,(3):36-39
推广杂交水稻是增产粮食的一项重要措施,而抓好制种又是确保杂交水稻种植计划完成的关键。湖南省是杂交稻的发源地,自杂交水稻问世以来,经过狠抓制种高产技术研究,使制种面积逐年减少,单产逐年提高,总产种量逐年增多,种植杂交稻面积逐年扩大,增产粮食效益逐年显著。“五五”期间全省制种面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毕节地区玉米杂交种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我区的主要粮食作物 ,常年播种面积 2 0万 hm2 ,占全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32 %。近年来总产已达到 80万吨左右 ,将近占粮食总产的一半。因此 ,玉米产量在全区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近年来以玉米杂交良种为载体的各项农业技术的普及推广 ,使玉米产量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但在玉米的增产部分中 ,良种科技贡献率只占 30 %~34% ,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 ,尚差 5~ 9个百分点。当然这其中有自然条件恶劣的客观原因 ,但根本的因素还在于农业科技进步水平与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尚有较大的差距 ,就玉米杂交种的现状看 ,也还存在许多…  相似文献   

17.
<正>玉米是新疆自治区仅次于小麦的第二大粮食作物,近年面积稳定在53.3万hm2左右,玉米总播种面积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28.6%,总产占粮食总产的36.1%,产量为粮食平均产量的1.36倍,是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也是我区发展畜牧业的基础。但是,我区玉米普遍使用乙草胺等封闭型除草剂进行播后和苗前土壤的处理,造成了效果降低、用药量加大,防治成本高,往往引起当茬及下茬作物的药害。同时,由于喷药质量差,喷洒的药液量不足,药液喷洒不到位,达不到理想的除草效果。为此,科学地选用除草剂品种是当前在玉米出苗前和出苗后防治杂杂草措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曹家洪 《种子》2004,23(8):66-69
我国玉米面积从1949年的1 106.6万hm2扩大到1997年2 377.5hm2,总产由1 175万t上升到10431万t,每公顷产量由1.06t上升4.38t,发展十分迅速.贵州玉米播种面积占秋粮作物播种面积的36%,至1998年播面达72.878万hm2,单产达4.24t/hm2,1993~1998年全省粮食增长29.6%,其中玉米则增长36.6%.  相似文献   

19.
我县的黄豆生产,从一九七一年引进新品种“早黄豆”以来,发展比较快。一九八二年黄豆播种面积达20802亩,总产384.2万斤,比八一年增产12%,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其中早黄豆12480亩,占黄豆播种面积60%,总产280多万斤,占黄豆总产72%,平均亩产达224斤,比八一年每亩增产37斤。  相似文献   

20.
小杂粮是延安市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的传统作物,种植区域遍布全市13个县(区)。据2001-2006年度统计,延安市粮食平均年种植面积22.7万hm2,总产64.95万t;小杂粮平均年种植面积6.23万hm2,总产9.9万t,分别占粮食总面积、总产量的27.6%和15.3%。小杂粮在我市种植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主要有谷子、糜子、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