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采用IHA和LB-ELISA,对检测来自全省14个州市36个规模场和228个散养户的1212份牛和羊血清进行O型和Asia-Ⅰ型FMD免疫抗体检测.O型FMD检测牛647份,免疫合格559份,平均合格率为86.39%,滴度大于1:128有399份;检测羊675份,免疫合格569份,平均合格率为84.29%,滴度大于1:128的有437份.Asia-Ⅰ型FMD检测牛601份,免疫合格467份,平均合格率为77.70%,滴度大于1:128的有381份;检测羊560份,免疫合格439份,平均合格率为78.39%,滴度大于1:128的有363份.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哈尔滨市重点养殖地区牛、羊O型和亚洲1型的抗体监测,基本掌握了哈尔滨市牛、羊等牲畜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抗体消长规律。哈尔滨地区牛、羊口蹄疫双价疫苗免疫后产生免疫保护的时间平均为25~30d,畜群免疫抗体合格率平均可达63.4%以上;免疫保护期平均为3~4个月。畜群有效免疫抗体合格率平均可达72.3%以上,其中以双城市奶牛群的有效免疫抗体合格率为最高,平均可达到81.6%。畜群免疫后5~6个月免疫抗体合格率平均仅为46.7%,失去疫苗保护作用。同时,哈尔滨地区牛、羊的亚洲1型口蹄疫有效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比O型口蹄疫高出7个百分点以上。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顺昌县牛羊O型口蹄疫的免疫效果,本研究对近5年全县散养户和规模场饲养的牛羊进行随机抽查,共检测1 670份血清,根据不同年份、不同季节和不同养殖场类型对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牦牛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免疫抗体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口蹄疫O型和亚洲Ⅰ型双价疫苗对牦牛进行免疫,于免疫后1个月,分别用口蹄疫O型和亚洲Ⅰ液相阻断ELISA型试剂盒进行免疫抗体检测.结果牦牛在免疫后1个月,口蹄疫亚洲Ⅰ型抗体和O型抗体水平≥1:128的占99%,保护率分别为85.0%和77.5%,说明免疫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5.
口蹄疫(FMD)只有通过疫苗免疫才能有效预防,因而掌握本地区牛羊口蹄疫的免疫抗体水平情况,对减少该类疫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本文即对南平市近三年牛羊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选取沈阳地区饲养管理正规的牛规模场,采用液相阻断ELISA试验方法测定牛血清样品中O型-亚洲Ⅰ型口蹄疫抗体水平,并计算免疫抗体的群体合格率。用O型-亚洲Ⅰ型二价苗一免、二免、三免的牛在免后28d时牛O型-亚洲Ⅰ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研究结果表明,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分别为82.5%、100%、100%;亚洲Ⅰ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分别为57.5%、97.5%、97.5%。一免后O型和亚洲Ⅰ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下降速度均较快,一免后60dO型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降到72.5%,免后80d时O型、亚洲Ⅰ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分别降为47.5%、12.5%。二免以上的牛口蹄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在28~120d内均较一免组高,而且抗体持续时间也长,三免后120d时O型、亚洲Ⅰ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仍高达77.5%、75%。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对犊牛母源抗体及不同阶段奶牛口蹄疫免疫抗体效价变化规律进行了观察研究,为口蹄疫免疫程序的制定提供试验依据。根据观察结果,建议免疫程序如下:90日龄进行首次免疫,首免后一个月进行二免,以后每4个月加强免疫一次。  相似文献   

8.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疫病,其易感动物多达70多种,主要以牛、猪、羊等偶蹄动物为主,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非常高,经济损失巨大,是目前危害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本文就简单概述牛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检测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偶蹄动物免疫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二价灭活疫苗,监测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免疫抗体滴度和合格率出现的差异,使兽医监测部门难以出具监测报告,镇动监所无法加强免疫,养殖户对疫苗质量和监测方法提出质疑。面对使用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二价疫苗带来的矛盾和困扰,笔者通过对试验数据的统计和免疫抗体监测结果的分析后发现,不同的偶蹄动物免疫相同的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二价灭活疫苗后,由于检测方法不同、检测的血清型不同,导致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高于亚洲Ⅰ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平均值3.8%。同时将O型正向间接血凝(HA)与液相阻断(LB-ELISA)进行比较,在414份亚洲Ⅰ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结果小于农业部标准的样品中,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大于或等于农业部标准有256份样品,相差61.8%。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牦牛、藏羊在注射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后产生的抗体水平及消长趋势,2022年2~12月在青海省牦牛、藏羊4个主产县每月采集血清样品,采用液相阻断ELISA方法进行了O型口蹄疫(FMD)免疫抗体水平监测。结果显示牦牛群体中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全年都处于较高水平,O型口蹄疫抗体平均合格率为83.4%,藏羊群体O型口蹄疫抗体平均合格率为59.8%。其中5~6月和11~12月集中注射疫苗后1个月牦牛、藏羊群体的平均抗体水平达到最高,以后逐渐降低,3~4月和8~9月达到最低值。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国际八十年代中后期研究成功的特定DNA片段扩增技术—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进行牛和绵羊胚胎性别鉴定。采用删除富集法,构建富含牛和绵羊Y—DNA文库,筛选出特异克隆,并根据其序列,分别设计合成引物,用PCR技术分别扩增牛Y染色体上约140bp的片段,绵羊Y染色体上约130bp的片段。对已知性别的牛和绵羊血液样品进行检测,准确率均为100%(10/10;11/11)。应用已建立的简易、快速胚胎取样方法及防污染措施,以及设计合成的引物和PCR检测胚胎性别的技术方法,奶牛胚胎经性别鉴定后移植,产犊牛7头(4头公犊,3头母犊),准确率为100%(7/7)。在内蒙牧区生产现场,对绵羊胚胎经性别鉴定后移植,共移植成功18只受体母羊(每只母羊移植2-4枚同性别胚胎),产羔25只(8只公羔,17只母羔),准确率为80%(20/25)。  相似文献   

12.
为了调查外省市调入东莞的临宰生猪口蹄疫抗体水平,2004年、2006年11月~12月、2007年2月~3月、2007年3月~4月共4个阶段,对调入东莞市的临宰生猪进行随机抽血采样,共2800份。第1阶段用ELISA方法检测,第2~4阶段用O型口蹄疫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抗体。结果表明,2004年抽样合格率仅为13.7%,2006年11月~2007年4月,临宰生猪免疫抗体高于1∶32的占29.77%,高于1∶128的只占9.66%,调查结果表明,调入东莞市的临宰生猪口蹄疫抗体水平普遍偏低,需加强生猪上市前口蹄疫的免疫。  相似文献   

13.
A heterologous RIA system was set up for measuring bovine, ovine and porcine calcitonin (CT). The system consisted of porcine GT used as standard an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n iodinated tracer. The antiserum used was raised against ovine GT. For each analysis was used 25–200 µl blood plasma. Practical detection limit was 0.25 µg of CT per litre of blood plasma.The parallelism between the dose response curves for the p-GT standard and for the assay of increasing amounts of bovine, ovine and porcine blood plasma showed the suitability of the present assay system to study the GT secretion in these species. Furthermor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method was verified by a clearly recognized CT response to calcium infusion.  相似文献   

14.
为调查口蹄疫疫苗对西藏牦牛的免疫保护情况,应用口蹄疫液相阻断ELISA方法对随机选取的西藏五区一市844头牦牛的血清进行O型、AsiaⅠ型口蹄疫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显示,西藏地区牦牛口蹄疫O型、AsiaⅠ型疫苗抗体具有50%以上保护力的比例分别为83.44%、71%,口蹄疫疫苗免疫状况良好,但西藏同一地区不同县、市的牦牛口蹄疫疫苗免疫情况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5.
旨在全面了解牛冠状病毒(BCoV)在吉林省肉牛群的流行情况,选择吉林省东中西部地区的12个县市的规模化、养殖合作社、家庭型养殖户等牛场在不同季节采集血液、鼻拭子、粪拭子及临床病死牛组织脏器,采用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诊断检测技术,对BCoV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BCoV在该吉林省部分地区的流行情况。共采集临床血清样品1 298份,粪便样品、肝、肺、脾、气管等组织样品462份,应用商品化BCoV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清抗体和纳米PCR新型检测技术对临床样品进行PCR检测,并对核酸检测出的阳性结果测序分析。结果显示BCoV抗体血清阳性率为1.08%,粪便、肝等临床样品阳性率21.10%。经测序分析调查地区BCoV流行株与我国四川流行株相似性达99%以上。本研究对吉林省中部地区BCoV流行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丰富了牛冠状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为指导牛冠状病毒的防控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从青海省玉树、共和、格尔木、果洛、大通、祁连、德令哈、同德8个地区采集牛羊血清样品413份,应用琼脂免疫扩散法对蓝舌病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结果在被检的209份羊血清中,共检出阳性血清样品4份,平均阳性率为1.91%;而在被检的204份牛血清中则未检测到阳性样品。  相似文献   

17.
绵羊肺腺瘤病(ovine pulmonary adenomatosis,OPA)和绵羊进行性肺炎(ovine progressive pneumonia,OPP)是改良绵羊很容易发生的两种呼吸系统疾病,两者都可引起明显的肺脏病变。为了从病理组织学变化上对这两种疾病加以鉴别,分别描述了OPA和OPP自然病例肺脏的眼观病变,采集OPA和OPP病死羊的肺脏,制成石蜡切片,经HE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拍照,并记录病理形态学变化。  相似文献   

18.
弓形虫病是一种呈世界性流行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可在人和动物中相互传播,全球约有50%的人感染,不仅给畜牧业生产带来严重危害和重大经济损失,而且对食品安全构成巨大威胁。采用改良凝集试验(MAT)定性检测从辽宁省沈阳、辽阳、大连等14市采集的共计2 152份血清,结果共有368份阳性血清,总阳性率为17.1%(368/2 152),辽阳市和本溪市阳性率最高和最低,分别为26.3%和6.12%;其中繁殖母猪为33.9%,普遍高于育肥猪的13.4%;成年猪为20.9%,普遍高于仔猪的7.59%。结果表明,辽宁省14市猪均有不同程度的弓形虫感染,且各市感染率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
何姝凡  岳华  汤承  刘杰 《畜牧兽医学报》2022,53(4):1030-1040
牛腺病毒3型(bovine adenovirus type 3,BAdV-3)为腺病毒科(Adenoviridae)哺乳动物腺病毒属(Masta-denovirus)的成员,为无囊膜包裹的线性双链DNA病毒,是导致牛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病原之一.本文就BAdV-3的生物学特性、流行情况、致病性、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  相似文献   

20.
为全面了解吉林省某规模化牛场牛病毒性腹泻(BVD)的流行情况,试验采集临床血清样品157份,粪便样品18份,肝脏、精液等组织样品17份,应用BVDV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血清抗体检测,利用BVDV1型引物,采用纳米PCR方法对血清及临床样品进行BVDV抗原检测,对抗原阳性样品进行测序分析;将抗原阳性样品经研磨、稀释后用0.22μm滤膜过滤除菌,接入牛肾细胞(MDBK)进行病毒分离培养,盲传3代后再次进行抗原检测;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病毒对MDBK细胞的侵染作用;利用Mega软件绘制系统进化树并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结果显示,该牛场临床血清BVDV抗体阳性率为77.1%,血清抗原阳性率为12.1%,临床粪便等样品抗原阳性率为74.3%;病料接入细胞未观察到细胞病变,分离毒株PCR产物测序分析结果与样品抗原检测结果一致;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分离株毒液正常吸附于MDBK细胞中,有明显荧光反应;抗原测序分析显示,该牛场BVD主要流行毒株与BVDV JL-1株同源性高达99.0%,且均为BVDV 1型毒株。本研究对该牛场BVDV流行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为开展净化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