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为指导江优919生产,于2013年在余庆县白泥镇开展了0.85万穴/667m2、1.12万穴/667m2、1.33万穴/667m2、1.52万穴/667m24个不同密度丢秧试验。结果表明:丢秧1.12万窝/667m2单产最高,为750.4kg/667m2;其次为1.33万窝/667m2,单产727.7kg/667m2。说明在试验区或相似生态条件下,江优919适宜丢秧密度为1.12万~1.33万窝/667m2。  相似文献   

2.
通过水稻旱育中大苗丢秧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余庆海拔800m地区水稻旱育丢秧最佳密度为1.27~1.47万穴/667m^2,产量分剐为650.3~670.3kg/667m^2。丢秧密度过大或过小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杂交水稻不同移栽规格及密度对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移栽密度1.33万窝/667m2条件下,A处理(0.3×0.14)m(每窝插1粒谷秧),单产863.8kg/667m2产量居第1位;其次是D处理(0.23×0.18)m(每窝插1粒谷秧),单产823.4kg/667m2产量居第2位;产量居第3是B处理(0.27×0.15)m(每窝插1粒谷秧),单产820.4kg/667m2;产量居率4位D处理[(0.33+0.17)×0.17]m(每窝插1粒谷秧),单产794.7kg/667m2。在移栽密度0.67万穴/667m2条件下,E处理(0.3×0.27)m(每窝插2粒谷秧),单产734.7kg/667m2居第5位;产量居6位的是F处理[(0.45+0.27)×0.23]m(每窝插2粒谷秧),单产708.0kg/667m2。在白泥大坝水稻移栽密度在1.33万窝/667m2比较适宜,移栽方式以宽行窄株为好。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江优919适宜的丢秧密度,进行了5种不同丢秧密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丢秧密度在1万~1.2万/667m~2的产量相对较高,且综合表现较好,建议在绥阳县海拔950m以下区域推广。  相似文献   

5.
丢秧是一种适宜贵州省山地区的轻简化栽培技术,为探索水稻新品种江两优3号的适宜丢秧密度,开展了5个不同丢秧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江两优3号最适丢秧密度为12 000窝/667m2,单产最高,达687.01kg/667m2,比10 000窝/667m2和180 00窝/667m2显著增产,但与16 000窝/667m2和14 000窝/667m2无明显差异,说明在凤冈县江两优3号适宜丢秧密度为12 000~16 000窝/667m2。  相似文献   

6.
为摸清优质稻Q香优100的适宜丢秧密度,对4种不同丢秧密度试验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密度范围内,丢秧密度1.1万/667m2产量最高,且综合表现较好,建议在试验相似区域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适宜独山县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直播稻播种密度,在相同株距和播种量条件下,开展了1.11万穴/667m2、1.19万穴/667m2、1.28万穴/667m2、1.37万穴/667m2、1.49万穴/667m2、1.62万穴/667m2等6个不同密度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直播稻在不同密度下对水稻生育期没有影响。从农艺性状来看,随密度的增加,株高有增高的趋势,穗长有缩短的趋势,有效穗有增加的趋势,但穗粒数、结实率则逐渐有减少和降低的趋势,各处理间千粒重无明显差异。从产量上看,从1.11万穴/667m2增加到1.37万穴/667m2时,产量呈递增趋势,密度从1.37万穴/667m2增加到1.62万穴/667m2时,产量呈递减趋势。密度在1.37万穴/667m2与1.49万穴/667m2时,其产量无显著差异。说明在独山县或者相似生态条件地区,以C两优华占为应用品种的前提下,直播密度在1.37万~1.49万穴/667m2时可获得较高产量,可在大面积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8.
当前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水稻轻型栽培技术已成为解决农村劳动力紧张和提高水稻单产的重要措施,只有轻型简便,节本增效广大农民群众才接受。为了进一步提高余庆县水稻旱育厢式丢秧单产水平,2009年在白泥镇下里村开展了水稻旱育厢式丢秧单产800kg高产栽培技术示范,结果4.8亩旱育厢式丢秧平均单产831.67kg/667m2,最高田块单产达868.11kg/667m2。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适宜优质杂交稻江优126的抛秧密度,开展了5个密度的研究。结果表明:密度1.6万/667m~2穴单产最高,达728.41kg/667m~2;其次是密度1.8万穴/667m~2,单产701.46kg/667m~2;1.4万/667m~2穴单产为694.79kg/667m~2,密度1万穴/667m~2和1.2万穴/667m~2单产较低。经综合分析江优126采用丢秧最佳密度为1.4-1.8万穴/667m~2。  相似文献   

10.
水稻旱育中大苗丢秧不同基本苗对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水稻旱育中大苗丢秧的最佳基本苗。以丢基本苗7.0万产量居第1住,单产686.7kg/667m^2,其次是丢基本苗6.0万产量居第2位,单产651.1kg/667m^2,产量最低的是丢基本苗4.0万,单产606.7kg/667m^2,其次是丢基本苗9.0万单产615.6kg/667m^2。  相似文献   

11.
通过品种比较试验研究表明,7个参试品种,产量表现最好的是黔优88,单产最高770kg/667m2,其次是Y两优5848单产761.1kg/667m2,再次是Q优6号单产755.6kg/667m2。结果表明,在余庆县海拔800m地区,采取旱育厢式丢秧,选用黔优88、Y两优5848、Q优6号品种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内Ⅱ优6号7个不同密度的试验表明:不同密度对产量有显著影响,密度在0.9~1.5万穴/667m2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但经密度与经济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密度应在1.4~1.5万穴/667m2时产量能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不同海拔、不同厢面宽度丢秧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表明,以2m开厢丢秧产量居第1位,单产579.4kg/667m^2;其次是2.67m开厢行秧产量居第2位,单产568.9kg/667m^2;产量最低是4.67m开厢丢秧产量最低,单产531.4kg/667m^2;其次是4m开厢丢秧单产536.4kg/667m^2。  相似文献   

14.
旱育秧不同播量、叶龄、密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海拔750m,平均气温15.2℃,4月底播种的条件下,"两优培九"采用旱育秧以稀播早插为好,大田密度应合理密植,稀播早插大田密度宜稀,密播晚插大田密度宜密,具体为播50g/m2下,移栽叶龄以3.1-4.1叶带土移栽为好;栽插1.5万穴667m2;70g/m2下,以4.1叶带土移栽为好,栽插1.3万穴/667m2;90g/m2下,移栽叶龄以3.1叶为好,栽插1.5万穴/667m2。试验因素对产量的影响为C>A>B,即大田插植密度是影响"两优培九"旱育浅植产量的主要因素,故适时早播、稀播、早插、合理密植可以提高"两优培九"旱育浅植产量。  相似文献   

15.
不同品种与密度对机插秧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稻机插秧不同品种和密度试验,探索了湄潭县机插秧适宜的品种和密度。结果表明金优527与新优3号产量表现相当,金优527产量略高于新优3号;移栽密度之间产量存在显著差异,插1.2万穴/667m2与1.4万穴/667m2相差不大,1.6万穴产量最低;湄潭县机插秧品种选用金优527与新优3号均可,密度以插1.2~1.4万穴/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16.
通过黔优88品种不同密度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以栽插1.3万穴/667 m2的密度表现较佳,与当地常规栽培密度0.8万穴/667 m2比较,能协调群体的产量结构,增加其有效穗和穗粒数,达到保粒增穗促高产,有效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7.
针对杂交水稻组合冈优151采用旱育秧,设置了栽0.9万穴/667m^2,1.1万穴/667m^2,1.3万穴/667m^2和1.5万穴/667m^24个密度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栽1.3万穴/667^m2,基本苗6.5万株,产量达642.3kg,居第1位,栽1.2万穴/667m^2,基本苗7.5万株,产量639.3kg,居第2位,栽1.1万穴/667m^2,基本苗4.5万株,产量601.1kg,居第4位。建议海拔1000m以下的水稻主产区,中上等肥力稻田风优151移栽密度应考虑在1.3万-1.5万穴/667m^2,基本苗在6.万-8万株/667m^2。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降低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的栽培方式,进行了穴栽双株不同栽培密度对油菜产量及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穴双株栽培以6 000株/667m2产量最高,为181.6kg/667m2,高于和低于此密度产量均下降,其次是5 000株/667m2,最低的是是4 000株/667m2,产量仅为133.4kg/667m2。  相似文献   

19.
以优质稻内香优6139为材料,进行旱育丢秧施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种植中每667m^2土地施基肥纯氮3.68kg、分蘖肥纯氮4.12kg、穗肥纯氮5.2kg产量最高,为644.8kg;其次是每667m^2土地施基肥纯氮3.68kg、分蘖肥纯氮5.42kg、穗肥纯氮3.9kg,产量为621.4kg;当每667m2土地施基肥纯氮3.68kg、分蘖肥纯氮6.72kg、穗肥纯氮2.6kg时产量最低,为584.7kg。经优质稻内香优6139在海拔780m地区丢秧,在基肥施用量相同前题下,基蘖与穗肥比例以0.6∶0.4或0.7∶0.3较恰当。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不同密度单双株大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高产栽培水平下,移栽双株(穴)产量随栽植密度的增大而相应增加,移栽密度低于5000株/667m2产量递减,穴双株移栽3000~3500穴/667m2具有很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