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旨在探究灵芝孢子粉破壁前后水分、总灰分、浸出物、多糖及总三萜含量的变化,为市售灵芝孢子粉产品的质量评价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参照2015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方法分别测定灵芝孢子粉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及重金属含量等;采用显微和薄层色谱法对灵芝孢子粉进行性状鉴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灵芝孢子粉中粗多糖、总三萜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在显微镜下,未破壁灵芝孢子粉呈完整卵形,破壁孢子粉呈不规则碎片;10批破壁与未破壁孢子粉水分平均含量分别为8.16%、10.77%;总灰分平均含量分别为0.87%、0.64%;酸不溶性灰分平均含量分别为0.31%、0.16%;浸出物平均含量分别为5.86%、7.48%;多糖平均含量分别为1.54%、0.99%;总三萜平均含量分别为4.22%、2.32%。说明灵芝孢子粉破壁前后化学成分含量有差异,破壁孢子粉主要成分多糖与总三萜含量均高于未破壁孢子粉,因此认为破壁的灵芝孢子粉质量优于未破壁的灵芝孢子粉。  相似文献   

2.
以微波预处理对灵芝孢子进行脆化,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灵芝孢子含水量、脆化率的因素进行了试验和分析,获得了微波的最佳工艺组合,并结合气流粉碎进行破壁。结果发现,当温度为40℃、功率为9 k W、处理时间达到30 min时微波预处理的效果最好。与预处理前相比,经过预处理后的灵芝孢子采用气流粉碎的破壁率明显提高,而粉碎所用时间大大缩短。气流破壁灵芝孢子的多糖和三萜含量较破壁前显著增加,同时不会引入重金属杂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破壁灵芝孢子质量,建立灵芝孢子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以灵芝孢子破壁后水溶性浸出物和多糖的含量的变化评价破壁灵芝孢子的质量。 结果:以硫酸-蒽酮法建立的测定灵芝孢子多糖含量的方法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可行;破壁率46%的灵芝孢子,水溶性浸出物提高20.13%,灵芝多糖溶出率增加15.93%。结论:破壁后灵芝孢子有效成分溶出率提高。  相似文献   

4.
茶枝屑代料栽培对灵芝生物转化率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添加不同用量的茶枝屑进行灵芝的代料栽培,并分析灵芝的生物转化率和灵芝多糖和总三萜的含量.结果表明:灵芝在茶枝屑代料培养基上能正常生长、出芝,产生和释放孢子,灵芝的生物转化率比杂木屑代料栽培降低了6.25%~31.33%,灵芝多糖含量高3.03%~28.28%,灵芝总三萜含量高2.62%~17.40%.认为茶枝屑可以作为...  相似文献   

5.
紫外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龙泉破壁灵芝孢子粉三萜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5种龙泉破壁灵芝孢子粉为研究对象,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了一种快速、简单、高灵敏度,专门针对灵芝孢子粉中三萜测定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得龙泉破壁灵芝孢子粉三萜含量为2.94%~3.43%。熊果酸浓度在20~14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RSD)为0.88%,回收率为88.6%~92.5%,完全能够满足于破壁灵芝孢子粉中三萜成分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以广西田林、西林、融水等5个产地的仿野生栽培灵芝子实体为材料,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灵芝样品中的总多糖、总三萜、总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供试灵芝子实体的多糖含量在0.1%~0.57%之间,其中融水、西林所产灵芝多糖含量较高;灵芝子实体总三萜含量在0.16%~0.37%之间,其中融水所产灵芝总三萜含量最高;灵芝子实体总蛋白含量11.5%~16.17%之间,其中融水所产灵芝总蛋白含量最高。供试的5个灵芝菌株中,融水和西林两地出产的灵芝营养价值较高,在精深加工开发上具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7.
破壁灵芝孢子粉破壁率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筛选,得到7%的硫酸锌溶液与无水乙醇以10:1(体积比)的混合溶液能使灵芝孢子更好的悬浮。利用该悬浮体系,辅以超声60min和涡旋处理30s,通过血球计数板对不同质量的孢子粉进行计数,建立未破壁灵芝孢子粉质量和孢子数之间的标准曲线,对同批未知破壁率的破壁孢子粉的破壁率进行检测,并人为混合7个标准破壁率的破壁孢子粉对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该悬浮体系下,灵芝孢子粉在0.01~0.05g/25mL与孢子数线性关系良好。  相似文献   

8.
分光光度法测定灵芝中总三萜含量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运用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测定了灵芝子实体、菌丝体、孢子粉中三萜含量,发现不同方法所测得的含量差别较大。对不同的灵芝酸标准品及干扰物质油酸、麦角甾醇进行香草醛高氯酸的显色反应,发现不同的灵芝酸显色后最佳吸收波长在530—550 nm,在550 nm处的测定值相差很大,特别是灵芝中含量较高的灵芝酸A、B和C的测定值严重偏低,而干扰物质油酸和麦角甾醇对测定值具有严重的干扰。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灵芝中总三萜的含量不能如实反应灵芝中总三萜的实际情况,不建议作为测定灵芝及其相关产品中总三萜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灵芝三萜类活性成分主要来源于灵芝子实体、孢子及菌丝体。液态发酵合成灵芝三萜因生产周期短、发酵条件易控制、活性成分稳定等优点逐渐受到关注。近年来,除了在培养基和环境条件等方面对灵芝三萜液态发酵调控参数进行优化外,添加外源物提升灵芝三萜产量也是一种很好的调控手段。本文就灵芝三萜生物合成途径、液态发酵高产灵芝三萜的培养条件调控、外源物对液态发酵高产灵芝三萜的影响以及代谢通量在灵芝三萜液态发酵合成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0.
灵芝又称灵芝草,是一种含有极高营养价值的药食两用真菌,而灵芝内的灵芝孢子由于表皮有一层坚硬的几丁质,不溶于水,需要经过深加工处理才能被人体的消化系统吸收,而后的提取更是制药所需。因而,灵芝孢子的破壁提取深加工就显得尤为重要。介绍及讨论三种针对灵芝深加工的技术,微波低温粉碎破壁技术、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及乙醇提取法。  相似文献   

11.
对野生灵芝农芝1号进行驯化栽培研究,了解其生物学特性、栽培特性及多糖、三萜含量,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农芝1号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农芝1号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5~30℃,适宜湿度为62%~63%,适宜pH为6.0~6.5;在培养基中添加枇杷枝屑有利于菌丝生长;栽培袋菌丝4 d盖面,37 d满袋,菌丝长速0.441 cm/d,39 d原基形成,55 d原基分化,75 d孢子弹射,91 d采收第1潮,肾形,菌柄长4.73 cm,菌盖宽9.17 cm,菌盖厚1.19 cm;色泽鲜艳,灵芝分枝较少,孢子量较多;2潮干芝总单重29.11 g,生物学效率7.56%,多糖含量6.68 mg/g,三萜含量9.27 mg/g,灵芝分枝较多,色泽鲜艳,适合灵芝盆景制作。农芝1号栽培性状良好,且遗传性稳定,是适合栽培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2.
了解不同灵芝菌株的差异,探究其最佳的栽培模式,可为灵芝精深加工源头提高优良的栽培品种和栽培模式。通过不同栽培模式对4个灵芝菌株其子实体农艺性状和活性成分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段木栽培中黄灵芝子实体农艺性状表现最好,代料栽培中野生灵芝子实体农艺性状表现最佳;段木栽培中平芝多糖和三萜含量最高;代料栽培中野生灵芝多糖含量最高,而平芝三萜含量最高。灵白、平芝和黄灵芝其多糖和三萜含量段木栽培皆高于代料栽培,野生灵芝其多糖和三萜含量代料栽培明显高于段木栽培。由此可见,不同灵芝菌株适宜于不同的栽培条件和栽培模式,这为选择获得活性成分高的专有灵芝菌株及相应的栽培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液体震荡-静置两阶段培养法进行灵芝液体深层发酵培养,与液体震荡培养法相比,灵芝菌丝体胞内总三萜含量提高了1.7倍左右,总三萜产量提高了2.5倍左右。研究表明:在静置过程中,上层为白色菌丝体,下层为黄色菌球;上层菌丝体总三萜含量是下层菌丝体的3倍,总三萜产量是下层菌丝体的4倍。另外在静置阶段采用培养瓶不会影响灵芝菌丝体总三萜含量,且上层菌丝体的生物量提高了50%,从而大大提高了上层菌丝体总三萜产量。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表明:上层菌丝体中含有的三萜组分种类比下层菌丝体多;细胞试验表明:上层菌丝体的醇提取物在作用体积浓度为50μg/mL时对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率达到62.91%。  相似文献   

14.
在本研究前期采用超高压超临界撞击流方法制备破壁灵芝袍子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破壁率。利用有限元软件对灵芝孢子在超高压下的应力分布进行了分析,得到最大应力值与加载压力之间的关系。根据灵芝孢子的构造特点,将其简化为带有加强筋的双层壁容器,得到结构在超高压下的应力分布。结果显示:加载压力与最大应力值成正比;应力最大值出现在孢壁的中部;载荷承受面与孢壁间加强筋连接处应力集中。最容易受破坏;采用血球计数法统计,在加载压力300MPa,温度130℃,撞击靶距10mm及保压时间1h的工艺条件下。灵芝孢子的破壁率为88.48%。  相似文献   

15.
研究采集的野生灵芝子实体与其进行组织分离后同菌株人工代料的栽培子实体,比较二者主要活性成分的差异,分析判断何者利用价值更高,以挖掘到更好、利用价值更高的灵芝子实体。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鉴定结果表明采集的野生菌株YX、ZJ均属于Ganodermasp.组群且两个G.sp.菌株之间的相似度较高。主要活性成分检测结果显示:野生灵芝子实体YX多糖含量为7.93mg·g-1,是其栽培子实体多糖含量(10.25mg·g-1)的77%;三萜含量7.16mg·g-1,是其栽培子实体三萜含量(9.30mg·g-1)的77%;野生灵芝子实体ZJ的多糖含量(5.34mg·g-1)是其栽培子实体(6.72 mg·g-1)的87%,三萜含量(9.30mg·g-1)是其栽培子实体(10.66mg·g-1)的75%。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三萜中各灵芝酸含量发现,两栽培子实体灵芝酸F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对应野生灵芝子实体。野生与栽培灵芝子实体活性成分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同一菌株的栽培子实体多糖、三萜含量明显高于其野生子实体。该研究结果为市场上灵芝产品的选择提供参考,为野生灵芝驯化必要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不同灵芝主要活性成分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为灵芝分类鉴定及其药用成分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比较不同灵芝菌株(德昌1号、德昌3号、德昌4号、黑芝、血芝、灵芝)的多糖及三萜化合物含量,并采用HPLC法分析不同灵芝菌丝体和子实体中三萜化合物的组分。[结果]子实体多糖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灵芝、德昌3号、黑芝、血芝、德昌1号,三萜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血芝、德昌1号、德昌3号、黑芝、灵芝;不同灵芝菌丝体所含三萜化合物的种类存在差异,同一灵芝菌丝体和子实体所含三萜化合物的种类存在一定的相似性。[结论]灵芝多糖含量与三萜化合物含量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7.
不同灵芝菌株功能性成分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方法提取并比较4种不同灵芝菌株功能性成分的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黑灵芝的多糖含量最高(P0.05),达6.55 mg/g;大红芝的甘露醇含量最高(P0.05),达21.92 mg/g;黑灵芝的总三萜含量最高(P0.05),达170.53 mg/g;在1.0 mg/m L浓度下,赤芝、大红芝、黑灵芝、灵芝902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1.88%、80.92%、80.30%、76.38%。由结果可见,不同灵芝菌株间的多糖、甘露醇和总三萜含量存在差异。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4种灵芝菌株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均较强,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升高。  相似文献   

18.
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测定吉林地区松杉灵芝三萜酸的含量。三萜酸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段木基质林下仿野生栽培的松杉灵芝最高含量为1.26%,段木基质大棚栽培的松杉灵芝为0.95%,木屑基质大棚栽培的松杉灵芝含量为0.57%。  相似文献   

19.
对灵芝孢子粉总三萜的提取过程进行优化,以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影响灵芝孢子粉总三萜得率的显著因素,利用响应面设计优化灵芝孢子粉总三萜的提取条件。对于提取出的灵芝孢子粉总三萜,评价其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方法,并采用CCK-8比色法就其抗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固液比1:23,超声功率540 W,提取温度40 ℃,提取时间60 min。此优化条件下提取的灵芝孢子粉总三萜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清除ABTS+的能力强于清除DPPH,对人肝癌细胞HepG-2亦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适合海南栽培的优质灵芝菌株,对12株灵芝菌株进行种属鉴定、最适培养条件摸索及栽培出菇试验,子实体总三萜测定和三萜指纹图谱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灵芝菌株的最适碳源、氮源、温度及pH值存在差异;供试菌株中6种灵芝可在海南地区栽培出芝,其子实体三萜类化合物不同且所含种类有较大差异,其中盆景灵芝(F)、南韩灵芝(H)的总三萜含量相对较高;盆景灵芝(F)、南韩灵芝(H)、珊瑚灵芝(I)、弯柄灵芝(J)可在海南地区适度栽培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