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该文对食用向日葵机械化生产中的耕整地、播种、中耕、植保、收获等环节的技术要点进行阐述,浅析了当前食葵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淮南市地处淮河中游,含六区一县,粮食生产以一麦一稻轮作制为主,水稻年种植面积约142万亩,产量占全市粮食产量的53%以上。当前,全市水稻生产耕、种、收三大重点环节中,栽植环节的机械化发展明显滞后,并已成为进一步提高全市水稻综合机械化水平的重要制约因素。为此,笔者就如何加快突破水稻种植机械化"瓶颈"进行了专题调研,探讨促进我市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发展的对策措施。一、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3.
辽宁水稻生产机械化现状及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鹏飞 《新农业》2009,(7):44-45
水稻生产在辽宁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种植面积1002万亩,年产量52.5亿公斤,分别占全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1/6和总产量的1/4。目前全省保有各类水稻育苗机械1650套,栽植机械8000台,收获机械3300台;水田耕整地机械化水平95%,水稻栽植机械化水平18%,收获机械化水平34%,场上脱粒和加工机械化水平100%。  相似文献   

4.
燕麦机械化生产栽培技术集成包括耕整地、播种、中耕、收获等环节。该技术的应用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推动饲草型燕麦在辽宁地区的推广种植。总结了燕麦机械化生产技术线路和技术要求,制定了适宜本地的饲草燕麦机械化栽培技术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5.
随着近几年中医药产业的迅速发展,中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与之相匹配的机械化程度还不够契合,存在诸多现实问题,严重干扰了中药材生产。中药材生产环节劳动强度大,若能提高中药机械化作业水平将有助于推动地方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进而为服务三农、提高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奠定基础。为了有效提高中药材的产量,本文以甘肃岷县为例,在调研的基础上就中药材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掌握了岷县中药材生产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制约当地中药材机械化技术的瓶颈问题,并以理论联系实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6.
陇原传真     
正以全程机械化为引擎,助推马铃薯产业扶贫近日,甘肃省农牧厅在定西市召开马铃薯产业扶贫现场推进会,甘肃省农机局、甘肃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专门为本次会议组织了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演示暨展示活动。在安定区香泉镇马铃薯标准化种植基地举办的马铃薯全程机械化作业演示现场,省农牧厅机关有关处室、厅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观摩了机械化联合整地、施肥,马铃薯起垄覆膜播种覆土、上土、高效植保等环节机械化作业演示和30余台马铃薯耕、种、收等11个环节机  相似文献   

7.
正为了更好地提升盐池县中药材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推动中药材产业向机械化方向发展,2017年9月中旬,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国家中药材产业体系中卫综合试验站联合盐池县拓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拓明农业开发公司中药材种植基地举办中药材黄芪、甘草机械覆膜、铺设滴灌带、精量播种一体化种植技术及机械除草和机械采挖等机械操作技术培训班。中药材产业发展主要受机械化程度低、种植不规范、生  相似文献   

8.
中和 《北京农业》2004,(3):30-30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当前我国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总体较高,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低。2002年,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32.34%,其中耕整地机械化水平为47.13%,播栽机械化水平为26.64%,收获机械化水平为18.33%。全国水稻、小麦、玉米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49.9  相似文献   

9.
围场县野生中药材品种资源丰富,地理气候条件适合种植中药材。该文介绍了地块选择、翻耕整地、机械化播种、田间管理、机械化收获等中药材机械化种植要点,做到农机、农艺高度融合,以确保中药材的质量与产量,实现坝上冷凉地区中药材机械化种植。  相似文献   

10.
<正>引言近年来,杭州市萧山区水稻种植面积为30余万亩,随着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烘干技术不断推广应用,水稻生产从耕整、种植、排灌、植保、收获、烘干等主要环节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但相对而言,植保环节机械先进性仍不够,在植保施药环节的主要问题是劳动强度大,劳动效率低,作业时间紧,而且农药对操作员人体健康有较大伤害。基于上述问题,萧山区迫切需要引进高效率水田植保机,为此,在萧山区农机部门支持下,杭州  相似文献   

11.
甘肃中药材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材是甘肃省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中药材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中药材生产机械化水平与主要粮食作物相比仍然很低.为了全面了解全省中药材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从中药材生产基本情况、机械化发展现状、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进一步掌握全省中药材产业现状及机械化作业水平,找出制约中药材机械化发展的多种因素,总结适合省情的中药材生产机械化发展思路,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为提高中药材的机械化作业水平,促进中药材机械化快速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油菜机械化生产主要包含:大田耕整、种植、开沟、收获、排灌、烘干等机械化生产技术。其主要是以种植与收获为主,而耕整、排灌、开沟所使用的机具以及技术与相关作物的环节基本相同。本文主要对油菜机械化技术生产技术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延津县花生种植模式常年采用麦垄套种,花生机械化播种程度较低,全县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8%左右。花生生产过程中费工、费时,劳动强度较大。推进花生全程机械化应用势在必行,机械化播种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于德清 《吉林农业》2011,(7):172-172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对“三农”的投入越来越多,农民致富的项目也多起来,用机械化耕种将农民从繁重的体力中解放出来,再投入到二三产业当中去创业,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吉林省的东部山区,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地块小、坡地多,增加了实现玉米机械化生产的难度。但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种植玉米的弯钩犁时代悄然离去,玉米机械化生产势在必行。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播种、中耕、植保、收获、收后整地等环节。其中播前整地、灌溉、中耕、植保可采用通用机械作业,玉米生产机械化所特有的或者对其具有制约的作业环节主要是玉米机播、收获或收获后整地等环节。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们黑龙江省的玉米生产过程中的整地、播种、中耕、脱粒等环节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但机械化收获水平仅为7%左右(我县仅为4%左右),水平相对滞后,严重制约着玉米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就如何加快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的进程谈一下个人看法。 一、正确认识土地流转与机械化的关系 当前,农村一家一户经营土地分割零散,种植品种不同,不连片,制约了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的发展。土地流转将促进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的发展,降低玉米生产成本,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的发展也将加速土地流转。2008年我县农村人工收获一公顷玉米需要800~1000元工时费,而机械化收获只需600~700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甘肃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增大,中药材传统种植费工费时,成本居高不下,严重阻碍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和药农的种植效益。本文在人工常规种植的基础上,与定西三牛农机制造有限公司制造的"中药材微垄铺膜精量穴播联合作业机",依托"定西茂丰中药材合作社"对道地品种黄芪、柴胡、党参进行了种植环节费用的比较分析、试验统计,得出结论:中药材机械化种植节约费用3 450元/hm~2。  相似文献   

17.
正棉花种植机械化技术包括棉田机械化耕整地、机械播种(铺膜)、苗期机械揭膜等环节。1机械化耕整地化肥深施配合机械深耕化肥深施有两种方法:①先撒肥、后耕翻;②犁地时将化肥均匀地深施到犁沟内。犁耕深度应达到22厘米以上。机械化整地用联合整地机作业或用旋耕机作业。整地后地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水果种植大国,面积和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但是果园机械化水平却不高,严重制约了水果产业的发展,主要问题是农艺农机融合度不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天津市建立了适于机械化作业的矮化密植栽培模式,引进示范了耕整、施肥、植保、修剪、采摘运输等环节的机械化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促进了本市果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邢台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全市农业发展的一个必然需求。这些年来,主要农作物耕、播、收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也得到了不小的发展,但全市农机化发展仍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1农业机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1"三高三低"。农业机械化水平在种植业较高,尤其是种植物的耕整、收获环节较高,畜牧业、渔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业较低,如林果的栽插  相似文献   

20.
<正>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司长李伟国近日表示,将力争到2020年全国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8%以上。"力争5年后水稻的耕整地机械化水平保持在95%以上,种植机械化水平达50%以上,收获机械化水平达85%以上。"李伟国在此间召开的全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暨绿色增产模式现场会上说。据李伟国介绍,在水稻的机械化种耕收方面,目前全国各个稻区呈现竞相发展的态势。北方稻区起步早,整体水平高,水稻机插水平达79.2%,超过全国平均水平40个百分点。长江中下游一季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