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饲粮添加苏氨酸对蛋鸡的产蛋性能、肠道粘蛋白2、肠道分泌型白蛋白A(sIgA)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选取240只产蛋率和体重相近、健康的28周龄来杭褐色蛋鸡,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试鸡分别饲喂对照基础饲粮(粗蛋白质含量为16%)、低蛋白饲粮(粗蛋白质含量为14%)以及在低蛋白饲粮基础上添加0.3%的L-苏氨酸,试验期为12周。通过化学分析测定对照组、低蛋白组和低蛋白添加L-苏氨酸组的饲粮中苏氨酸含量分别为0.49%、0.45%和0.69%。结果表明,低蛋白饲粮显著降低蛋鸡的产蛋率和日产蛋重,而在低蛋白饲粮中添加苏氨酸可显著提高蛋鸡产蛋率和日产蛋重(P0.05)。此外,饲粮添加苏氨酸还显著提高了蛋鸡回肠粘蛋白2、sIgA的转录水平和sIgA的含量(P0.05)。低蛋白饲粮降低蛋鸡肠道菌群的多样性(P0.05),而在低蛋白饲粮中添加苏氨酸可恢复蛋鸡肠道菌群多样性,并显著提高潜在有益菌群的丰度。总之,低蛋白饲粮补充苏氨酸可通过调控肠道粘蛋白和sIgA的表达以及微生物种群来影响蛋鸡肠道健康,从而影响蛋鸡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2.
将800只56周龄京红1号蛋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32只,对照组2组,分别饲喂常规蛋白饲粮和低蛋白饲粮,试验组在低蛋饲粮基础上添加0.1%、0.2%和0.3%的苏氨酸。预饲期7d,试验期35d,研究低蛋白饲粮添加苏氨酸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蛋白饲粮基础上添加0.1%、0.2%和0.3%苏氨酸均可显著提高蛋鸡产蛋率、饲料利用率和蛋壳质量,促进蛋白质在鸡蛋中的沉积。其中,低蛋白饲粮基础上添加0.2%苏氨酸效果最佳,优于常规蛋白组。  相似文献   

3.
理想氨基酸模式下低粗蛋白质饲粮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以理想氨基酸(AA)模式配制的低粗蛋白质(CP)饲粮对21~32周龄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全血氨浓度和血浆尿酸浓度及粪氮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540只体重相近的健康海兰灰蛋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分别饲喂等能量( 11.00 MJ/kg)的5种CP水平(17.00%、16.50%、16.00%、15.50%和15.00%)的饲粮,试验期12周.结果表明:在理想AA模式下降低饲粮CP水平,蛋鸡产蛋率显著提高(P<0.05),平均蛋重有降低的趋势(P=0.06),但对平均日采食量、日产蛋重和蛋料比无显著影响(P>0.05);降低饲粮CP水平极显著影响了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_P<0.01),显著影响了蛋黄颜色(P<0.05),未显著影响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P>0.05);饲粮CP水平对各鸡蛋成分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鸡蛋蛋白含量随饲粮CP水平的降低有降低的趋势(P=0.09);饲粮CP水平对血浆尿酸浓度及全血氨浓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降低饲粮CP水平极显著降低了蛋鸡粪氮含量(P<0.01).由此可见,在理想AA模式下,适当降低饲粮CP水平可提高蛋鸡产蛋率,改善鸡蛋品质,降低粪氮含量.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标准回肠可消化氨基酸(SID AA)模式下,产蛋鸡低蛋白质饲粮中总含硫氨基酸(TSAA)与赖氨酸(Lys)的适宜比例。选取整齐度为92%、30周龄京红蛋鸡54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试验采用玉米-豆粕型饲粮,对照组为正常蛋白质组(16.5%粗蛋白质),TSAA/Lys为91%;试验组为低蛋白质组(13.5%粗蛋白质),TSAA/Lys分别为85%、88%、91%、94%和97%(饲粮中Lys含量固定,蛋氨酸添加量不同)。试验预试期1周,正试期10周。结果表明:1)在SID AA模式下,低蛋白质组各期平均日采食量、产蛋率、平均日产蛋量和平均蛋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全期产蛋率随TSAA/Lys升高呈先升高再降低的二次曲线变化(P0.05),TSAA/Lys为91%时产蛋率最高。除蛋黄颜色低蛋白质组较对照组显著加深(P0.05)外,其他蛋品质和蛋组分各指标2组之间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随TSAA/Lys升高,低蛋白质组哈氏单位呈二次曲线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蛋白质组蛋鸡血浆尿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浆尿素氮含量有降低的趋势(0.05≤P0.10);低蛋白质组TSAA/Lys为88%~94%时产蛋鸡血浆总蛋白含量较高,且血浆尿酸和尿素氮含量处于较低水平。2)通过分别对产蛋率、料蛋比和平均日产蛋量拟合二次曲线,得出TSAA/Lys分别为90.15%、91.61%和90.31%时对应指标最佳,平均值为90.69%。综上,推荐低蛋白质SID AA模式下30~40周龄京红蛋鸡饲粮TSAA/Lys为90.69%。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探讨不同粗蛋白质(CP)水平饲粮配合使用杂粕对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试验共选择1 080只70周龄体重接近的蛋鸡,随机分为2个部分。试验I饲粮设置3种CP水平(16%、14%、12%)和2种花生粕水平(0%、3%);试验II在不同饲粮CP水平(16%、15%、14%、13%、12%)添加2%菜籽粕,另设空白对照组(16%CP水平,不添加菜籽粕)。试验中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试验期6周,分前、后期各3周。结果表明:不同CP水平饲粮中添加花生粕对蛋鸡体重、产蛋率、料蛋比、后期平均蛋重、蛋白高度、哈氏单位均没有显著影响,蛋鸡体重、平均日采食量、前期平均蛋重、前期蛋壳强度、后期蛋形指数随饲粮CP水平均下降(P<0.05),饲粮中蛋白质水平降低至12%时试验前、后期平均蛋重均降低(P<0.05);不同CP水平饲粮中添加菜籽粕对蛋鸡体重、产蛋率、前期平均蛋重、料蛋比均无显著影响,蛋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前期蛋黄颜色、后期平均蛋重随着饲粮中CP水平的降低而降低(P<0.05)、蛋壳强度上升(P<0.05),当饲粮中蛋白质水平降低至13%或12%...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京红1号"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以确定其适宜蛋白质水平。试验选用41周龄"京红1号"商品代蛋鸡720只,按实测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4.08%、14.53%、14.98%和15.44%)随机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预试期1周,正试期22周。结果表明:1)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蛋鸡产蛋率、平均蛋重和日产蛋量影响显著(P0.05),且其均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升高线性增加(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蛋鸡料蛋比影响显著(P0.05),且其随粗蛋白质水平升高线性降低(P0.05)。2)Ⅳ组蛋壳厚度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P0.05);Ⅳ组蛋重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蛋重随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升高线性增加(P0.05)。3)经济效益分析表明Ⅳ组蛋重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佳。综合生产性能与经济效益分析,42~64周龄"京红1号"蛋鸡适宜粗蛋白质水平为15.44%,适宜蛋白质能量比为13.41 g/MJ。  相似文献   

7.
文章旨在探究低蛋白平衡日粮添加维生素D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将1000只200日龄产蛋性能良好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分别设置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低蛋白日粮组(饲喂低蛋白日粮)、维生素D3添加组(分别向低蛋白日粮中添加1000、2000和4000 IU/kg 维生素D3)。试验为期70 d,预饲期7 d,正试期63 d。试验结果表明,与低蛋白日粮组相比,添加2000 IU/kg维生素D蛋鸡的平均蛋重、产蛋率显著提高(P <0.05),料蛋比显著降低(P <0.05)。低蛋白日粮补充维生素D能显著提高蛋白高度、哈氏单位和蛋壳强度(P <0.05)。低蛋白日粮补充维生素D显著增加鸡蛋中粗蛋白质、钙和卵磷脂含量(P <0.05)。总之,本试验结果表明,低蛋白平衡日粮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有一定的负面影响,通过补充维生素D能部分提高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  相似文献   

8.
试验通过研究低蛋白氨基酸平衡饲粮对清远麻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血液指标的影响,旨在评估低蛋白氨基酸平衡饲粮在清远麻鸡中的应用效果。选用90日龄的清远麻鸡1号320羽,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40羽,地面平养。对照组饲喂14%粗蛋白质(CP)饲粮,低蛋白组饲喂12.5%CP并且真可利用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平衡饲粮。试验期为90~150日龄。结果表明:低蛋白氨基酸平衡饲粮对90~150日龄清远麻鸡体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及150日龄清远麻鸡免疫器官指数无显著影响;低蛋白组清远麻鸡胸肌剪切力高于对照组(P<0.05);低蛋白组清远麻鸡胸肌肌内脂肪低于对照组(P<0.05);低蛋白组清远麻鸡排出粪氮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饲粮CP降低1.5%并平衡真可利用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4种必需氨基酸,不影响90~150日龄清远麻鸡增重性能和免疫机能,并可显著降低其胸肌嫩度和肌内脂肪含量以及粪氮含量排放。  相似文献   

9.
将108只57周龄海兰褐商品蛋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10%和15%的黄粉虫粪,研究其对蛋鸡产蛋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添加黄粉虫粪对蛋重、产蛋率、料蛋比、血浆总蛋白和胰岛素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血浆胆固醇和甲状腺素有显著影响(P<0.05);对血浆尿酸、血浆总脂和雌激素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饲粮不同代谢能、粗蛋白质水平对新杨绿壳蛋鸡产蛋后期(44~56周龄)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得出其产蛋后期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的适宜配比。选取768羽体重相近的43周龄末新杨绿壳蛋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2羽。采用2×3因子(代谢能水平为10.87和11.08 MJ/kg,粗蛋白质水平为15.00%、15.50%和16.00%)设计试验,共设计6种饲粮。试验预试期1周,正试期12周。结果表明:1)饲粮不同代谢能、粗蛋白质水平对绿壳蛋鸡产蛋后期产蛋率和料蛋比有显著影响(P0.05),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在产蛋率上表现出极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其中,高能低蛋组(代谢能为11.08 MJ/kg,粗蛋白质为15.00%)产蛋率最高,料蛋比最低。2)饲粮较高粗蛋白质水平(16.00%)能显著提高绿壳蛋鸡产蛋后期鸡蛋的哈氏单位(P0.05);饲粮较高代谢能水平(11.08 MJ/kg)能显著提高绿壳蛋鸡产蛋后期鸡蛋的蛋黄颜色(P0.05);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在蛋品质上未表现出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3)高能低蛋组绿壳蛋鸡血清尿素氮含量最低;饲粮较高代谢能水平(11.08 MJ/kg)能显著降低绿壳蛋鸡血清总胆固醇含量(P0.05)。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代谢能、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1.08 MJ/kg和15.00%时,更有利于绿壳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的发挥和蛋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玉米蛋白粉对海兰褐蛋鸡产蛋性能、养分消化率及蛋品质的影响。选取1 500只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75只鸡。对照组蛋鸡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6%、9%玉米蛋白粉。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35 d。结果显示,试验Ⅱ组蛋鸡的产蛋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对照组蛋鸡的产蛋率最低,为81.46%。试验Ⅱ组、试验Ⅲ组的蛋重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试验Ⅲ组蛋鸡的平均日采食量最高,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试验Ⅱ组蛋鸡料蛋比最低,显著低于试验Ⅲ组(P<0.05)。试验Ⅲ组蛋鸡血清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尿素氮(BUN)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试验Ⅲ组蛋鸡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试验Ⅱ组和Ⅲ组的蛋黄颜色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蛋白高度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研究表明,添加6%的玉米蛋白粉可显著提高蛋鸡产蛋率,降低料蛋比,有效加强色素在蛋黄中的沉积...  相似文献   

12.
旨在通过评价饲粮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11~17周龄雌性雉鸡生长性能、氮代谢、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血清生化指标、肌肉化学成分和屠宰性能的影响,研究11~17周龄雌性雉鸡饲粮粗蛋白质适宜需要量。选取11周龄、初始体重为(539.43±11.97)g的健康雌性雉鸡2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各处理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依次为15.00%、16.50%、18.00%、19.50%和21.00%,预饲期7 d,正式期49 d。结果表明:1)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雉鸡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P<0.05),且CP为15.00%组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其它4组(P<0.05),CP为15.00%组的料重比显著高于其它4组(P<0.05)。2)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雉鸡食入氮、粪氮、沉积氮及氮利用率有显著影响(P<0.05)。CP为19.50%和21.00%组食入氮和粪氮含量显著高于其它3组(P<0.05),CP为15.00%和16.50%组沉积氮的含量显著低于其它3组(P<0.05),CP为15.00%组氮利用率显著低于18.00...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催情微粉对蛋鸡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选用630只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空白对照组不添加任何药物,催情散组在饲粮中添加2%催情散,蛋鸡宝组在饲粮中添加2%蛋鸡宝,4个催情微粉组分别在饲粮中添加0.25%、0.5%、1%、2%催情微粉。试验期为21 d。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催情微粉组、2%催情微粉组、2%催情散组、2%蛋鸡宝组产蛋率均显著上升(P<0.05),产砂壳蛋率、畸形蛋率、白壳蛋率显著下降(P<0.05),但各用药组间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1%催情微粉、2%催情微粉均可改善蛋鸡产蛋率和蛋品质,但二者之间效果差异不显著。因此,从经济性方面考虑,推荐添加1%催情微粉。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添加果寡糖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营养素利用率、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选取384只65周龄、体重和产蛋率相近的健康海兰褐蛋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2%、0.4%和0.6%的果寡糖。试验预试期1周,正试期12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2%果寡糖显著降低试验后期(第7~12周)蛋鸡料蛋比(P<0.05),且料蛋比随果寡糖添加量的增加呈二次曲线变化(P<0.05)。2)试验期末(第12周末),蛋黄颜色评分随饲粮果寡糖添加量的增加呈线性升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2%果寡糖显著提高了试验期末蛋鸡对饲粮的表观代谢能和粗蛋白质利用率(P<0.05),且表观代谢能和粗蛋白质利用率随果寡糖添加量的增加呈二次曲线变化(P<0.05)。4)试验期末蛋鸡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随果寡糖添加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加(P<0.05),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随果寡糖添加量的增加呈线性降低(P<0.05),其中0.4%果寡糖添加组和0.6%果寡糖添加组蛋鸡血清甘油三酯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2%果寡糖显著降低了试验第12周末蛋鸡空肠隐窝深度(P <0.05),显著增加了蛋鸡回肠绒毛高度(P <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果寡糖可改善产蛋后期蛋鸡肠道形态结构,提高营养素利用率,调节脂质代谢,从而提高生产性能和改善蛋品质,且在试验后期效果更加显著。以生产性能为判断依据,推荐产蛋后期蛋鸡基础饲粮中果寡糖的添加量为0.20%~0.25%。  相似文献   

15.
张帅  付康  杨蕾  张宝月  陈栋  陈勇  舒刚 《饲料工业》2023,(11):41-47
试验旨在探究自拟中药增蛋散对蛋鸡生产性能、抗氧化能力以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用40周龄大午金凤蛋鸡288只,随机平均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为空白对照组、0.2%增蛋散添加组、0.4%增蛋散添加组、0.8%增蛋散添加组,饲喂9周。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增蛋散可提高蛋鸡产蛋率,降低料蛋比,显著提高鸡蛋的哈夫单位(P<0.05),加深蛋黄颜色(P<0.05);显著提高蛋鸡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总蛋白(TP)含量(P<0.05),显著提高血清中谷胱甘肽(GSH)活性(P<0.05),降低血清丙二醛(MDA)含量(P<0.05),显著降低卵巢、输卵管壶腹部MDA含量(P<0.05),提高蛋鸡输卵管壶腹部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显著提高蛋鸡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P<0.05),显著降低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活性(P<0.05);显著减少回肠中大肠杆菌数量(P<0.05)。说明饲粮中添加自拟中药增蛋散可以提高蛋鸡生产性能,改善蛋鸡抗氧化能力,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菌酶复合物在小麦型蛋鸡饲粮中的使用效果,本试验选用360只京红商品代蛋鸡,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分别为玉米-豆粕型饲粮组(对照组)、玉米-小麦-豆粕型饲粮组(小麦组,使用10%小麦替换10%玉米)、玉米-小麦-豆粕型+菌酶复合物组(菌酶复合物组,在小麦组基础上添加0.02%的菌酶复合物)。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平均蛋重、产蛋率、平均日采食量、料蛋比均无显著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小麦组蛋鸡死淘率增加9.0%,破残次蛋率增加2.9%(P> 0.05),与小麦组相比,菌酶复合物组处理蛋鸡料蛋比降低3.4%,死淘率降低9.8%,破残次蛋率降低1.0%(P> 0.05)。小麦组处理未影响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P> 0.05),与小麦组相比,菌酶复合物组处理蛋鸡干物质和钙表观消化率分别增加3.9%和5.8%(P> 0.05),粗蛋白质和磷表观消化率分别增加8.4%和11.1%(P <0.05)。小麦组处理并未影响到十二指肠与空肠中淀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P> 0.05),与小麦组相比,菌酶复合物处理淀粉酶活性增加15.5%(十二指肠)和24.8%(空肠),脂肪...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ME)和粗蛋白质(CP)水平对蛋鸭产蛋期不同阶段产蛋性能的影响。采用3×3两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ME水平分别为10.88、10.46和10.04 MJ/kg,CP水平分别为18.26%、17.07%和16.42%,选取刚开产的福建龙岩麻鸭1 674羽,随机分为9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1羽。试验共持续32周。结果表明:1)产蛋初期(16~18周龄),饲粮ME和CP水平均未显著影响蛋鸭产蛋率、平均蛋重、日产蛋重和料蛋比(P>0.05)。饲粮ME和CP水平对蛋鸭平均蛋重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2)产蛋高峰期(19~39周龄),饲粮ME水平显著影响蛋鸭平均蛋重(P<0.05)。饲粮ME水平为10.88和10.46 MJ/kg组的平均蛋重显著高于10.04 MJ/kg组(P<0.05)。饲粮CP水平未显著影响蛋鸭产蛋率、平均蛋重、日产蛋重和料蛋比(P>0.05)。饲粮ME和CP水平对蛋鸭产蛋率、平均蛋重、日产蛋重和料蛋比没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3)产蛋后期(40~47周龄),饲粮ME水平为10.46 MJ/kg组的产蛋率和日产蛋重显著高于10.04 MJ/kg组(P<0.05);10.88 MJ/kg组的平均蛋重显著高于10.46和10.04 MJ/kg组(P<0.05)。饲粮CP水平为18.26%组的产蛋率、日产蛋重显著高于17.07%和16.42%组(P<0.05),料蛋比显著低于17.07%和16.42%组(P<0.05)。饲粮ME和CP水平对蛋鸭日产蛋重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综合考虑产蛋性能指标,产蛋初期、高峰期和后期龙岩麻鸭饲粮适宜的ME和CP水平分别为10.88、10.46、10.46 MJ/kg和17.07%、17.07%、18.26%,每日ME和CP需要量分别为1.47、1.60、1.48 MJ和22.96、26.16、25.81 g,饲粮的蛋能比分别为15.62、16.35、17.44 g/MJ。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水煮亚麻籽对蛋鸡生长性能、蛋品质、蛋黄脂肪酸沉积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取产蛋后期(52周龄)、体重[(2.05±0.06) kg]和产蛋率[(72.4±0.5)%]接近的海蓝褐蛋鸡1 62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5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未处理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未处理亚麻籽,试验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4%、8%、12%、16%水煮亚麻籽。预试期1周,正试期5周。结果显示:1)饲粮中相同亚麻籽添加水平下,未处理组产蛋率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和对照组的产蛋率显著高于试验Ⅳ组(P<0.05),且试验Ⅱ组最高。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Ⅲ组和Ⅳ组平均蛋重显著升高(P<0.05)。与试验Ⅰ组相比,试验Ⅱ组、Ⅲ组和Ⅳ组蛋料比均显著下降(P<0.05)。2)在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水煮亚麻籽对蛋形指数、蛋清比例和蛋黄比例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哈氏单位显著提高(P<0.05),试验Ⅰ组、Ⅲ组无显著差异(P>0...  相似文献   

19.
研究旨在探究花椒叶对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并确定适宜添加量。试验选取576只563日龄的罗曼粉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蛋鸡。空白组饲喂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TD、TZ、TG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3%、5%的花椒叶,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试验组与空白组产蛋率和料蛋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空白组与TD组产蛋率相比试验开始时降低了0.79个百分点和1.89个百分点,而TZ组和TG组的产蛋率提高了1.43个百分点和1.33个百分点;三个试验组鸡蛋哈夫单位相比空白组显著提高(P<0.05);TG组鸡蛋硬度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试验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肠道大肠杆菌数量显著减少(P<0.05),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增加(P>0.05);TZ、TG组净利润较高。在蛋鸡产蛋后期饲粮中添加花椒叶无不良反应,花椒叶添加于饲料中可以降低饲料成本,且以3%的比例为最优。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胆汁酸(BA)对16~23周龄日本蛋鹌鹑生产性能、养分表观代谢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将960只产蛋率相近的16周龄健康日本蛋鹌鹑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40、80和120 mg/kg BA。预试期1周,正试期6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添加80 mg/kg BA显著提高产蛋率(P<0.05),显著降低料蛋比(P<0.05);2)饲粮添加40~120 mg/kg BA极显著提高粗蛋白质表观代谢率(P<0.01),饲粮添加40 mg/kg BA显著提高总能和干物质表观代谢率(P<0.05);3)饲粮添加40~120 mg/kg BA显著降低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P<0.05),饲粮添加40、120 mg/kg BA显著降低血清白球比(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BA可改善日本蛋鹌鹑生产性能,提高粗蛋白质、总能和干物质的表观代谢率,降低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和白球比;本试验条件下,饲粮BA适宜添加水平为80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