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两藏”战略是中国粮食安全的根本之策。为梳理“藏粮于技”概念缘起和内涵,以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技术创新与技术变迁理论、制度与技术的关系为理论基础,分析了“藏粮于技”战略的理论逻辑和内涵演变。结果表明:1)“藏粮于技”是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重要实践,其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双向互促特色鲜明。2)“藏”的内涵包括市场和产量调控、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精准、科学合理的粮食调控体系,并解决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食品安全、农民增收等可持续问题。3)“技”的内容扩展为全要素、全产业链、多学科技术集成和应用,技术扩散呈现多主体交互、反馈,农业技术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本研究从科技自强自立、摆脱路径依赖、内涵式发展道路和创新体系效能4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进一步明确“藏粮于技”战略未来取向和实现路径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当阳市农业生产情况为例,分析全程农业机械化的进程,找出存在的问题,探索全程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藏粮于技关键在于培养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基于襄阳市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稳定公益性服务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培养经营性农业科技人才、加大人才投入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粮食库存过高,对于粮食供求、财政支出、粮价调整等带来负面作用,影响粮食安全。通常我国应对粮食库存过高的办法是建立粮仓,征地投资建仓虽然能够解决一时之需,但绝不是长久之计,而且粮仓的闲置也会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实现“藏粮于地”的战略,从节源开始发挥土地的机动性,避免粮食仓储过高,同时加强物流运输能力,将粮食在最短时间内运送到所需之地,降低库存压力。所以扩大粮食运输,对于提升粮食安全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河南作为我国重要的产粮大省,灾害频发影响了河南省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制约了粮食产量的提高。河南省建设农作物品种数据库,是建立河南省农业应急智库平台的前提和保障,是河南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一、河南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十三五”规划建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天门市粮食生产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新形势下实现粮食生产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效的措施,践行国家"藏粮于技"粮食新战略.  相似文献   

8.
"藏粮于技"战略就是把农业和现代科技结合起来,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把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粮食产能的科技因素,提高粮食产量.基于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探究影响云南省粮食产能的科技因素.结果表明:2009—2018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对云南省粮食总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农用化肥使用量和农药使用量,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和农业机械使用量则对云南省粮食产量的影响较小.因此,提高粮食产能要结合云南省各地区的实际情况,通过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加强农村水利建设,研发更加安全高效的农用化肥和农药,同时加快数字农业建设和农机化建设进程,促进云南省粮食产能持续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9.
文章围绕江苏省粮食发展"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的思路,总结阐述了江苏省稻麦生产现状,分析指出了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按照实施"藏粮于技"的战略要求,从强化生产技术创新研究与集成、良种良法及节肥节药配套技术推广、种植结构调整优化和防灾减灾技术研究应用四个方面提出了科技创新驱动江苏稻麦绿色增产增效的对策措施,对实现金省粮食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国内粮食"产量高、库存高、成本高,进口多,价格低"的农业发展新常态下,国家适时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新战略,推动农业"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推进粮食稳产、提质增效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藏粮于技"战略进行了新的解读,提出了"藏粮于人、藏粮于研、藏粮于物、藏粮于机、藏粮于网",均为"藏粮于技"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1.
“所贵惟贤,所宝惟谷。”“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农业是国家稳定、民心安定的基础,是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十三五”规划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相似文献   

12.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蒙新高原、青藏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处,历史上很长一个时期,除了一些河谷地带外,多数地方都以牧为主。随着每次战乱后的大量移民和人口的自然增长,农垦逐渐替代了游牧,走上了垦荒(草地)种粮的路子,形成了单一的种植业格局和"植谷即农"的传统观念,草地在退却,畜牧业则日益萎缩。这是甘肃"越穷越垦,越垦越穷,开垦到顶,人家到顶"的来由,也是穷困落后的根源。"种草种树,发展畜牧,改造山河,治穷致富"的科学发展观,似春风吹暖了陇原大地,人们看到了黄土地根治的希望。只有坚持种草养畜,农牧结合,扎扎实实搞好农区的退耕还草和牧区的退牧还草,才会在建设美好家园和秀美山川的甘肃大地上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粮食生产是国家的战略产业,藏粮于地和供给侧改革是中共中央经济治理思路出现重大转变后的国家发展战略.深刻学习和领会其科学内涵,认真研究随州市市情,改变僵化的传统思维方式,科学调整随州市种植业结构,对随州市稻米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创新品种研发和农技推广体系,用理论指导实践,抓好一个点,办好一个片,将国家大战略与现实有机结合,将对引导无公害稻米产业发展起到示范引路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四川当前粮食安全面临的形势和挑战,详细介绍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支撑四川粮食安全取得的成效,系统分析了四川粮食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新形势下加快推动四川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从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设成渝现代种业产业创新中心、实施粮食科技高效转化工程和完善粮食扶持政策等方面提出了科技支撑四川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小诺 《中国农资》2021,(4):11-11
2021年已经到来,我们已然走进"十四五"的春天里。对于我们农业和农资行业来说,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应该是难得的发展春天。从今年开始,国家"三农"工作的重心,从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近期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而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农业》2021,(1):52-53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战略之一,"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保证粮食安全的措施之一。保证耕地面积和质量是"藏粮于地"的措施,开发高产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利用信息化技术、培养职业农民是"藏粮于技"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确保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增长,提出构建国家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的实施策略:一是进一步完善粮食储备制度,强化粮食生产与粮食消费间的缓冲机制;二是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协同粮食产能与粮食消费的关系;三是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推进粮食目标价格改革,创新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8.
江夏区属于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具有较明显的半湿型季风性气候特征,地形、地貌主要为平原湖区、低丘和垅岗,全区河、湖、塘、堰星罗棋布,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有利于粮食生产,近几年来,随着农业"五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粮食产能逐年攀升.然而,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造成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短缺,同时由于机械化程度不高和农民缺乏养地意识,导致出现土壤酸化、有机质含量下降,粮食增产后劲不足.提出了实行轮流休耕制度、实现"藏粮于地"和加大农业"五新"技术示范推广力度、实现"藏粮于技"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李琳  温珍梁 《农业考古》2006,(6):277-280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近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保证粮食安全问题任何时候都是首要的问题.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中国中长期粮食供应问题的研究,然后分析了土壤质量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提出应“藏粮于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20.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既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更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本文作者通过对普洱粮食生产、供需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粮食安全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