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探索稀释和低温保存处理对鸡精液品质和受精能力的影响,以优化鸡精液的短期保存条件。试验采集30只北京油鸡精液,混匀后等量分为4组:A组精液不处理作为对照,B组用BPSE稀释液按照1∶1比例稀释,C组精液离心后,去除上层精浆,加入与精浆等体积的BPSE稀释液重新混匀,D组在C组处理的基础上再用BPSE稀释液按照1∶1比例稀释。每组精液分为两份,一份用于直接输精和精液品质测定,另一份在4℃保存,期间每隔8h检测一次精液品质,24h后输精,每组收集种蛋120枚左右,统计受精率和孵化率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稀释处理后,C和D组精子活力极显著低于A组对照和B组(P0.01),B组和C组的受精率、入孵蛋的孵化率和受精蛋的孵化率与A组无显著差异,但是D组3项指标均极显著低于A组对照(P0.01)。随着4℃保存时间的延长,4组精子活力均极显著降低(P0.01),其中C和D组降低的幅度显著低于A组对照和B组。精子畸形率随着低温保存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P0.05),且畸形主要表现为头部肿胀,颈部弯曲和尾部断裂。与直接输精相比,低温保存24h后,A、B和C组的受精率和孵化率都显著降低(P0.05),但是D组低温保存前后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分别可以达到71%和82%。综上表明,新鲜精液可以进行1∶1稀释后输精,在不影响受精率的前提下可以提高公鸡配种能力。在需要短期保存精液后进行输精时,可以将采集的新鲜精液离心去除精浆并进行稀释,保存于4℃,从而降低精子活力的下降幅度,维持受精能力。  相似文献   

2.
鸡精液稀释液储存时间与稀释比例对孵化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鸡精液稀释液必须现配现用且受精率不稳定等问题,试验采用前期改进的YHFB鸡精液稀释液以及配套稀释技术,选取精子活力与精液密度中上等的石门土公鸡,分精液稀释1∶1、1∶2、1∶1(稀释液保存2个月)与原精液4组,进行等温及时稀释,稀释精液与原精液等体积对石门土母鸡进行人工输精,输精后24 h收集种蛋,检测孵化指标。结果表明:13个稀释组与原精液组的受精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1∶2组最高;21∶2组的受精蛋健雏率与入孵蛋健雏率均显著高于1∶1组(P0.05),也高于原精液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31∶1(稀释液保存2个月)组,与1∶1组、原精组的孵化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前期研制的稀释液配方、保存方法与稀释技术能解决鸡精液稀释液必须现配现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精液稀释打击研究在种鸡场精液稀释、公鸡精液大批量镜检以及精液冷冻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研究比较了不同稀释液、不同稀释比例与精液是否冷藏等条件下精液稀释后的活力,以及精液与稀释液不同添加顺序1∶1稀释后人工授精的受精率与孵化率。结果表明:1鸡精液在先冷藏再等温稀释的情况下,高倍稀释的鸡精子活力显著低于低倍稀释(P0.05),而在先等温稀释后冷藏的情况下,高倍稀释与低倍稀释的鸡精子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2在体温预热稀释液的前提下,先添加稀释液再采精、先采精再添加稀释液以及原精组,各组之间受精率与孵化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因此,鸡精液稀释打击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采集后立即等温稀释的稀释打击最小,可用于鸡精液稀释、镜检与冷冻等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4.
为了优化稀释液及研发能在种鸡场推广的鸡精液稀释技术,试验在夏季(30℃左右)采用渗透压分别为344,290,272 m Osm/kg的YHFB稀释液,利用舍温预热稀释液,并按精液与稀释液1∶2的比例进行稀释后输精检测种蛋的孵化率,对稀释技术在种鸡场操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个渗透压组以及对照组的受精率分别为0.74,0.77,0.72,0.76,受精蛋健雏率分别为0.91,0.90,0.92,0.95,入孵蛋健雏率分别为0.68,0.69,0.66,0.72,各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母鸡群体较小,种蛋在30℃环境下储存集中孵化时极显著影响孵化率。其他条件相同,稀释技术操作者不同,稀释精液与原精输精,试验组与对照组鸡的受精率分别为0.88,0.91,且差异显著(P0.05),鸡胚存活率分别为0.80,0.87,且差异极显著(P0.01)。YHFB精液稀释液适应的渗透压范围较宽,对不同品种有很好的适应性,夏季高温采用舍温预热稀释液,实现等温稀释能简化鸡精液稀释技术。  相似文献   

5.
以笼养的公番鸭和圈养的樱桃谷母鸭为材料,以0.9%生理盐水、蛋黄葡萄糖液、磷酸缓冲液、Lake′s液为稀释液,研究稀释液对番鸭人工授精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番鸭精子在不同稀释液中的存活时间有差异,以磷酸缓冲液和Lake′s液组的精子存活时间较长;随着温度的下降,番鸭精子在稀释液中的存活时间有逐渐延长的趋势。不同稀释液按1∶2稀释番鸭精液与原精液输精比较,以磷酸缓冲液组和Lake′s液组受精率(分别为75.24%、75.16%)较高,但与原精液组受精率(74.10%)差异不显著;用磷酸缓冲液和Lake′s液以1∶2稀释后在2~5℃保存24h输精,受精率分别为23.76%和34.33%。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简单、稳定的鸡精液稀释技术,本试验在对鸡精液进行不同比例稀释后,对种公鸡精液镜检、混合精液温度检测、不同稀释比例的孵化率以及精液稀释技术经济效益定量计算方法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只外观正常公鸡,镜检合格率为90%,随后混合精液批次不合格率为1.0%;原精稀释后活力极显著升高,30~40 min输精完成后活力极显著下降(P0.01),但不影响孵化率;舍温为22~33℃时,5 m L左右精液温度在(32.85±2.0)~(35.30±0.1)℃之间变化;精液稀释1∶1组、1∶2组以及原精组等量输精,受精率、入孵蛋健雏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通过建立的定量计算方法表明精液稀释后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试验对不同溶质、灭菌方式、冷冻保存时间的3种稀释液稀释精液后在10℃以下冷藏,检测其存活力,同时对3种稀释液的孵化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精液用3种稀释液稀释后冷藏保存的存活时间,由长到短依次为YB、LT、YL;进行稀释后与原精等体积输精的孵化率,由高到低依次为YB、YL、LT(P0.05);2同一种稀释液,采用高压与过滤灭菌方式,精子最长存活时间差异不显著;3将YB稀释液现配后低温(-20℃)保存5、10个月后解冻,稀释精液后冷藏,3组间精子存活时间无显著差异;4YB稀释液进行不同种鸡场孵化率检测,在第一个种鸡场,稀释组略低于对照组(P0.05);第二个种鸡场第一阶段试验,稀释组略高于对照组(P0.05),第二阶段试验,稀释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8.
仙湖肉鸭A系种蛋重与蛋形指数对孵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仙湖肉鸭A系种蛋按蛋重分为7组、按蛋形指数大小分为6组,在相同条件下孵化,结果表明,蛋重不仅对孵化率、死胚率影响较大,而且对受精率亦有影响。当蛋重在95~99g(D组)时,孵化效果最好,种蛋受精率96.18%,受精蛋孵化率高达83.86%,入孵蛋孵化率达80.66%。当蛋重大于110g时,种蛋受精率下降至89.74%,受精蛋孵化率下降至71.43%,入孵蛋孵化率下降至64.10%;当蛋重小于85g时,受精蛋孵化率、入孵蛋孵化率分别下降至73.02%和71.88%。蛋形指数对孵化率、死胚率影响也较大,当蛋形指数为0.66~0.74时,受精蛋孵化率达80%以上,入孵蛋孵化率达76%以上,死胚率小于15%,孵化效果较好,且与其它各组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淮南麻黄鸡种公鸡精液稀释和输精周期对繁殖性能的影响,比较了不同稀释比例和输精周期的精液品质、受精率及孵化率。结果表明:公鸡精液1∶1稀释和原精30 min内的精子活力均为0.7以上,且差异不显著(P0.05);淮南麻黄鸡种母鸡原精液、1∶1稀释、1∶2稀释精液输精,受精率和孵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淮南麻黄鸡输精周期为5 d和6 d对受精率和孵化率差异不显著,但输精周期为7 d量、精子密度和活力,在淮南麻黄鸡种鸡生产中,1∶1稀释的输精间隔天数为5 d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完善中国南方地区鸡场公鸡精液的保存技术、提高精液的利用率,本试验研究了在低温(4 ℃)保存的条件下,不同的保存时间(0、4、8、24 h)、不同的稀释液配方(原精液、配方Ⅰ和配方Ⅱ)对精液的精子活力变化以及人工输精繁殖效果的影响。选用33周龄黄鸡母鸡192只、公鸡42只,192只母鸡依笼号分为12组(3种处理精液×4个保存时间),每组16只母鸡,公鸡不分组。统一采精后用两种不同稀释液稀释、低温(4 ℃)保存至0、4、8、24 h后观察精子活力,并对母鸡输精,分组收集鸡蛋,对各组受精率、出雏率、健雏率进行比较分析,以原精液低温保存作为对照。结果显示,两种稀释液组的精子低温(4 ℃)保存4、8、24 h,其精子活力极显著高于原精液组(P<0.01),配方Ⅱ组精子的活力高于配方Ⅰ组(P>0.05);两种配方稀释液组的精液低温(4 ℃)保存4 h,输精受精率高于原精液组(P<0.05);两种配方稀释液组的精液在低温(4 ℃)保存8 h,输精受精率极显著高于原精液组(P<0.01)。表明这两种精液稀释液更有利于精液保存,经稀释后的精液可以显著提高受精率,可为中国南方鸡场种公鸡精液保存技术的完善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1.
孵化 (一)种蛋合格率;数占产蛋总数的百分比。指种母禽在规定的产蛋期内所产符合本品种、品系要求的种蛋种蛋合格率(%)=合格种蛋数产蛋总数X 100(二)受精率:受精蛋占入孵蛋的百分比。血圈、血线蛋按受精蛋计算;散黄蛋按无精蛋计算。受精率(%)=受精蛋数入孵蛋数X 100(三)孵化率(出雏率):1.受精蛋孵化率:出雏数占受精蛋数的百分比。受精蛋孵化率(%)=出雏数受精蛋数X 1002.入孵蛋孵化率:出雏数占.入孵蛋数的百分比。入孵蛋孵化率(%)=出雏数入孵蛋数X 100健雏指适时出壳、绒毛正常,脐比分百的数雏出占。数者禽形雏畸康1无健、指泼 :活率神雏精…  相似文献   

12.
狮头鹅人工授精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狮头鹅人工授精技术,主要包括人工授精前准备、采精方法、精液品质检测、精液稀释及保存、输精方法等五大操作要点。并对该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人工授精组的种蛋受精率达到87.5%,比自然配种组提高了25.1%;人工授精组的受精蛋孵化率达到90.0%,比自然配种组提高了1.0%。  相似文献   

13.
作者对鸡精子的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27个鸡精液稀释液从受精率、孵化率、健雏率、活精子百分数、精子活力五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筛选。供试鸡为成年柯白公、母鸡。精液的 pH 值为7.2,冰点下降度为-0.660。鲜精分别用不同的稀释液按1:1的比例稀释,立即输精,试验组、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减少养禽业劳动力和资金投入,提高家禽福利,本研究比较了4个批次广西丁香鸡本交与人工授精对受精率、入孵蛋孵化率及受精蛋孵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广西丁香鸡本交的受精率(94.43%±1.05%)显著高于人工授精的受精率(90.28%±0.23%)(P≤0.05);本交的入孵蛋孵化率(91.87%±1.77%)和受精蛋孵化率(97.28%±1.11%)都极显著高于人工授精的入孵蛋孵化率(83.84%±1.47%)和受精蛋孵化率(92.86%±1.65%)(P≤0.01)。本研究的结果将为在广西丁香鸡中利用本交替代人工授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推广鸡精液稀释技术,对黑凤鸡精液稀释液pH值与渗透压进行优化。YHFB液的渗透压调整为340、294、261mOsm/kg,按1:2对原精稀释;pH值调整为7.38、7.29、7.11,按1:1对原精稀释;先添加精液与先添加稀释液,2种稀释顺序按1:2对原精稀释。稀释后的精液,置于6℃左右,定期检查精子活力。结果表明:用不同渗透压的稀释液稀释精液后立即测定的活力差异显著(P0.05),以261mOsm/kg组的活力最高,但24h及以后不同渗透压组的活力差异不显著;稀释后冷藏,3种不同pH值稀释液之间、稀释液与精液不同添加次序之间精子活力差异均不显著。因此,用YHFB稀释液对黑凤鸡精液进行稀释与冷藏,低渗透压(261mOsm/kg)较好,而pH值在7.1~7.4、精液与稀释液添加次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能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完善中国南方地区鸡场公鸡精液的保存技术、提高精液的利用率,本试验研究了在低温(4℃)保存的条件下,不同的保存时间(0、4、8、24 h)、不同的稀释液配方(原精液、配方Ⅰ和配方Ⅱ)对精液的精子活力变化以及人工输精繁殖效果的影响。选用33周龄黄鸡母鸡192只、公鸡42只,192只母鸡依笼号分为12组(3种处理精液×4个保存时间),每组16只母鸡,公鸡不分组。统一采精后用两种不同稀释液稀释、低温(4℃)保存至0、4、8、24 h后观察精子活力,并对母鸡输精,分组收集鸡蛋,对各组受精率、出雏率、健雏率进行比较分析,以原精液低温保存作为对照。结果显示,两种稀释液组的精子低温(4℃)保存4、8、24 h,其精子活力极显著高于原精液组(P0.01),配方Ⅱ组精子的活力高于配方Ⅰ组(P0.05);两种配方稀释液组的精液低温(4℃)保存4 h,输精受精率高于原精液组(P0.05);两种配方稀释液组的精液在低温(4℃)保存8 h,输精受精率极显著高于原精液组(P0.01)。表明这两种精液稀释液更有利于精液保存,经稀释后的精液可以显著提高受精率,可为中国南方鸡场种公鸡精液保存技术的完善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对京海黄鸡配套系繁殖性能进行选择育种,对京海黄鸡杂交配套系(B♂×(F♂×J♀)简称:FBJ)繁殖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数据来自连续四个世代配套系孵化成绩数据记录,对产蛋周、种蛋合格率、毛蛋率、种蛋受精率、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健雏率等孵化性能进行了相关分析,同时对后4个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建立了种蛋受精率对孵化率、健雏率等的回归方程6个,结果表明:杂交配套系FBJ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与受精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0.918,且相关极显著;入孵蛋孵化率与受精蛋孵化率之间相关系数为0.938,相关极显著;产蛋周与种蛋合格率、受精蛋孵化率之间为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69、-0.398,且相关显著,研究结果为京海黄鸡繁殖性能测定和育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豫粉1号H系”公鸡精液品质与繁殖性状的关系及准确评价其精液品质的质量,试验对45周龄公鸡的精液品质和受精率、孵化情况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精液pH与受精率、健雏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精子密度与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健雏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精子活力与受精率、健雏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孵化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的两个主成分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65.821%。结果表明,精液pH、精子活力和精子密度直接影响公鸡的繁殖性能,且是衡量精液品质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正>影响番鸭受精率的因素较多,如公鸭的培育质量和饲养管理不当,会影响精液品质和公鸭利用年限;受精率会随母鸭的健康程度和产蛋周期而波动;输精时间间隔和输精剂量也有相应的合理范围;在冬季寒冷和夏季舍温较高的季节,精液保存温度则对精子体外存活时间和活力显得尤为重要;在精液稀释环节,稀释液的种类和稀释操作对精子在体外生存的环境影响较大。原则上要求精子从公鸭体内采出到通过人工授精输入母鸭体内的总时间(简称为人工授精时间)越短越能保证精子的活力,进而保  相似文献   

20.
人工授精技术在种鸡场普遍使用,在稳定受精率的同时也增加了劳动强度。母鸡具有长时间储存精子并保有受精的能力,从而可以达到延长鸡输精间隔时间的目的,进而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研究以矮小褐壳蛋鸡为试验材料,探究输精量以及稀释精液与母鸡持续受精时间是否相互关联。结果显示:输精无论采用原精液还是稀释精液,当精液量达到一定水平后,再增大精液量,也不能提高母鸡的受精率,以及延长母鸡受精持续时间。当精子数量一定时,精液稀释对母鸡受精率和受精持续时间的影响不显著。表明输精量和精液稀释都不是导致母鸡具有长时间储存精子并保有受精能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