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奶牛淋巴外渗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病多发生于夏秋两季,是由于牛体受外界热能冲激力或冲撞压迫皮下软组织而受伤所致.<元亨疗马集·疮黄论>说:"黄者,气之壮也,气壮使血离经络,血离经络溢于肤腠,肤腠郁结而血瘀,血瘀者,而化为黄水,故曰黄也".为此,笔者根据中兽医理论对症施治,明确分辨,均获痊愈.  相似文献   

2.
正疮黄是家畜常发的外科病证之一。《元亨疗马集·疮黄疔毒论》说:"疮者,气之衰也。气衰而血涩,血涩而侵入肉理,肉理淹留而肉腐,肉腐者,乃化为脓。故曰疮也。黄者,气之壮也。气壮而使血离经络,血离经络溢于肤腠,肤腠郁结而血瘀。血瘀者而化为黄水,故曰黄也。"可见,其主要病因是气血流行太过或不  相似文献   

3.
中医黄证分为滴水黄、锁口黄、肚底黄、遍身黄、胸黄、串皮黄、大头黄和锁喉黄等。《元亨疗马集》疮黄论:"黄者气之壮也,气壮使血离经络,血离经络滥于肤腠,肤腠郁结而血瘀,血瘀者而化为黄水,故曰黄也"。一般说来,毒气侵入腹下生黄者称为肚底黄;毒气侵人肌表,黄无定处称为串皮黄;遍身多处生黄者称为遍身黄。中医以清热解毒为治则。  相似文献   

4.
疮黄疔毒是家畜常见的外科病症,早在中兽医古典著作《元亨疗马集》中就有专门论述:"疮者,气之衰也。气衰而血涩,血涩侵入肉理,肉理淹留而肉腐,肉腐者乃化为脓,故曰疮也";"黄者气之壮也,气壮使血妄行而离经络,血离经络,溢于肤腠郁结而血瘀,血瘀者而化为黄水,故曰黄也";"疔毒者,疮黄之异名,虽形殊各异,其理一也"。  相似文献   

5.
中兽医学中的肚底黄俗称跑皮黄,为家畜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一般为毒邪侵入腹下所致.《元亨疗马集·疮黄论》载:"黄者气之壮也,气壮使血离经络,血离经络滥于肤腠,肤腠郁结而血瘀,血瘀者而化为黄水,故曰黄也."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根据临床类型辨证施治,采用中药清热解毒,消肿散瘀,西药辅助治疗,共治愈马肚底黄16例,无1例死亡,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家畜水黄为家畜常见的外科疾患之一,《元亨疗马集·疮黄论》说:“黄者气之壮也,气壮使血离经络,血离经络溢于肤腠,肤腠郁结而血瘀,血瘀者,而化为黄水,故为黄也。”文中所载的家畜水黄,系指局部软肿微热,有明显的水肿现象,针刺则有血水或黄水流出为特征。因发病部位不同而病名各异,常见的有肚底黄、胸下黄、颌下黄、肘肩黄等。笔者多年共遇30余例,其中黄牛16例,水牛10例,马6例,均采用石灰、醋、  相似文献   

7.
《元亨疗马集·疮黄论》中说:“黄者,气之壮也,气壮使血离经络,溢于肤腠,肤腠郁结而血瘀,血瘀而化为黄水,故曰黄也”。常见的黄肿有胸黄、肘黄、腕黄、肚底黄、穿裆黄等。西兽医则认为是皮下、肌膜下、肌间等处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弥蔓性炎症、水肿、蜂窝织炎。笔者试用醋磨或水磨藤黄治疗马牛黄肿,效果良好。藤黄为藤黄科常绿小乔木藤黄(Garci-  相似文献   

8.
《元亨疗马集·疮黄论》说:“黄者,气之壮也,气壮使血离经络,血离经络溢于肤腠,肤腠郁结而血瘀,血瘀者,而化为黄水,故曰黄也。”本文所指的“外黄症”即外科上的黄症。发生于肌表各部位的黄肿,常见的有鼻黄、腮黄、胸黄、膝黄、肘黄、肚底黄、遍身黄、虾蟆黄(后肢内侧)、木肾黄等19种之多。牛、马等大家畜的上述外黄症在我县常有发生,给农牧业生产特别是对家畜使役的影响极大。为了探索较理想的治疗方法,笔者经多年努力,筛选出天南星擦剂,用于治疗牛、马的外黄症86例,治愈86例,现报道  相似文献   

9.
黄多因劳役过度、饮喂失时、气候炎热、奔走太急、外感风邪、内伤草料,致使热邪积于脏腑,循经外传,郁于肌腠而成黄肿,或因跌扑损伤,外物所伤,使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凝聚于肌腠所致。《元亨疗马集》记载:黄是气血流行太过,不及发之而殊也,黄者气之壮也,气壮使血离经络溢于肌腠,肌腠郁结而血瘀,血瘀者化为黄水故日黄也。《元亨疗马集》记载36种黄,本文只涉及锁口黄、颊黄、腮黄、胸黄、肚底黄、遍身黄,在诊疗过程中用西医抗菌消炎疗法疗程长,治愈率低,  相似文献   

10.
黄证是家畜气壮迫血妄行,血离经络,积于肤腠,化为黄水的一类疾病。原写作“癀”,现一般简写为“黄”。  相似文献   

11.
血液是循环周流全身经脉的。凡离开经脉之血,或血流不畅,运行受阻,郁积于经脉之内或脏腑之内者,叫血淤。由此两引起的病证谓之血淤证。《元亨疗马集,疮黄论》说:“血离经络、溢于肤腠,肤腠郁结而血淤。”其病理特点是:(一) 血管狭窄、变形、曲张,血流缓慢,淤滞闭塞或出血肿胀疼痛。(2) 血液多浓厚粘稠,血细胞聚集,凝固力增加。(3) 组织变性如增生、粘连、萎缩等。  相似文献   

12.
中兽医所称黄证是指动物机体气壮迫血妄行,血离经络,积于肤腠,化为黄水的一类疾病,有外黄和内黄之分。外黄多由气血相凝而引发,发生于皮下局部软组织,皮肤局部肿胀,患部稍有温热、疼痛,肿部周围界限分明。根据发生部位不同,称谓亦有不同,有胸黄、肚脐黄等。笔者在临床上治疗牛外黄  相似文献   

13.
黄症不尽用苦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亨疗马集>记载:"凡马疮黄者,热之所致也".并认为黄症的病因为"牧养太盛膘肥肉重,三焦积热."又曰:"黄者气之壮也,气壮者,血洪也,血离经络也,溢郁腹腠".治则:清热解毒,疏风消肿,方用"消黄散"收其效.但是笔者在20年兽医临床实践中,审证求因,辨证施治,认为黄症不尽用苦寒,用渗湿利水、温化肾阳、健脾燥湿类药物治疗,亦可获得满意的效果,现与同行商榷. 1 病因 风邪外袭,肺失宣降;久卧湿地,脾被湿困;劳役过度,饥饱失常,日久损伤肾阳;家畜长期站立,气血瘀阻,其它如内科、外科损伤、寄生虫等均能引起黄症.  相似文献   

14.
正中医黄证是指家畜气壮迫血旺行,血离经络,积郁肤腠,化为黄水的一类疾病。中医将黄证有外黄和内黄之分,其中几种能危及生命的称之为恶黄,如偏次黄、黄等。有些为普通黄,这些黄证虽然发生部位不同,但从病因、症状和疗法等方面基本上可以概括为阴黄和阳黄两类。阳黄发病较急,局部红肿热痛明显,为阳中之阳;阴黄发病较慢,局部红肿热痛不明显,为阳中之阴。1阳黄1.1病因多因劳役过重,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5.
黄症属有余之症,因气血流行太过,气盛使血离经脉,溢于肤腠,血瘀不行,化为黄水,故名为黄。骡马在夏天使役中,由于饲管不当,劳役过重,外感六淫不正之气所致,常见有黄症的发生。严重影响家畜的健康。使役能力降低,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损失,现将临床常见的骡马黄症的诊疗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黄症属有余之症,因气血流行太过,气盛使血离经脉,溢于肤腠,血瘀不行,化为黄水,故名为黄.骡马在夏天使役中,由于饲管不当,劳役过重,外感六淫不正之气所致,常见有黄症的发生.严重影响家畜的健康.使役能力降低,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损失,现将临床常见的骡马黄症的诊疗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牛马胸癀症,《元亨疗马集》列为不治之症.本病多发于夏末到秋初高温季节,主症是牛马正胸前至腹下有一半球状肿胀,有硬、热、痛感,针刺有黄色液体溢出.为摸索出有效的治疗方法,变不治之症为可治之症,笔者自1987年以来,从临床上反复筛选,总结出用加减消癀散内服,配合静脉输入10%葡萄糖盐水治疗,疗效显著.10年来共治疗牛17头、马3匹.现将治疗情况介绍如下.1病因病理本病病因复杂,主要因气候炎热,劳役过重;长时期饲喂热革热料;久卧湿地,湿热毒邪侵入机体,致使心肺空热,迫血妄行,血离经络溢于肤腠,肤腠郁结而瘀,血瘀化…  相似文献   

18.
<正> 黄肿,简称黄,是牛气血过盛,血离经络,郁结肤腠化为黄水而成。多发生于盛夏和初秋季节,不论耕牛和奶牛都可发生,但以劳役重的耕牛多见。我地区常见的黄肿有颔下黄、胸黄和肚底黄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初期见患部出现一鸡蛋大小的肿胀,用手触之硬实,有热痛反应,2~3天后肿胀迅速增大至一  相似文献   

19.
中兽医认为:气血并行血脉中,如外邪客腠,可引起畜体气机逆乱、气血壅滞,脏腑功能失调而致病。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有行气血,营阴阳、内溉脏腑、外濡腠理,保持正常生理功能活动的作用。中兽医学强调:“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瘀不去,血不活,骨不生,肉不长,筋不健。”针刺放血可疏通壅滞的气血,从而达到清热排毒、  相似文献   

20.
正牛癀症是由于牲畜受到外因(热积)和内因(气壮)影响后,致使血液循行失调,瘀血积于肤腠而成黄肿,《元亨疗马集》癀论认为"热积三焦流不散,气壮生癀衰患疮"。瘀血多积于皮肤肌肉松软部位,以其部位而取名各种癀症,如滴水癀、大头癀、锁喉癀、胸癀、肚底癀等。如果以肿胀的性质,则分血癀、水癀、气癀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