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分析了丹早F1牛在体型外貌,生长发育方面与早胜牛的差异。结果表明,丹早杂交一代牛鼻镜,蹄壳颜色变色,毛色与早胜牛相似,乳少,尻斜挂肉力差得到改进,生长发育加快,丹早F1公牛平均初生重为30.88gk克,母牛为28.61kg,分别比早胜牛公,母初生重提高25.61%和24.01%;18月龄体重分别为294.57kg和282.43kg,比同龄早胜牛公,母提高11.88%和13.93%。  相似文献   

2.
自1998年以来,先后从许昌,洛阳种公牛站取回夏洛来冻精颗粒,用以改良郏县红牛。结果表明,夏杂F1代个体的体形外貌,体尺,体重及产肉性能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4.
陕西省富平县是全国著名的奶山羊基地县,近年由于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奶山羊产奶量低,经济效益不高,已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家庭经济发展的要求,因而出现奶山羊大幅度“滑坡”现象,以致鲜奶供不应求,乳品加工厂奶源严重不足。为了解决奶源问题,富平县于1987年开始用丹麦红牛改良秦川牛,二年来共配2367头,产犊670头。丹秦F_1体型外貌与秦川牛相比,背腰宽广,后躯宽平,乳房大,毛色多呈紫红或红色;其初生重平均为29.69kg,比秦川牛提高49.20%,30、90、180、360日龄体重分别提高43.9、30.6、4.5和23.0%;F_1牛耐粗饲,适应性强,能耐寒、耐热,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相似文献   

5.
丹麦红牛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高及产肉性能好而闻名于世。该牛毛色紫红或红色,胸部宽深,背腰平直,后躯宽广,乳房发育良好,耐粗饲,适应性强,是著名的改良牛品种。 郏县红牛是我国八大良种黄牛品种之一,主产于河南省平顶山市的郏县、宝丰和鲁山3县,分布于毗邻的10余个县(市)、区,现存栏约28万余头,占全市牛存栏量的38%。具有被毛紫红,体质结实,结构匀称,抗病力强,繁殖率、挽力大,耐粗饲等特点,但肉用性能欠佳。在保持郏县红牛优良特性的前提下,为了增大郏县红牛体格,提高载肉量和商品率,遵照以本品种选育为主,适当导入外血(1/2~1/4)杂交改良的选育方向,制定了导入丹麦红牛冻精颗粒改良郏县红牛的实施方案,使郏县红牛由役肉兼用型向肉役兼用型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定分析了西利本杂交牛、利本F1杂交牛和豫北黄牛的初生-24月龄体尺、体重指标,结果表明,西利本三元杂交牛生产发育快,各月龄体尺、体重显著大于豫北黄,比利本F1也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丹麦红牛的染色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7头(3公4母)丹麦红牛的染色体核型、C带和Ag—NoRs。结果表明,丹麦红牛二倍体为2n=60,公平核型为60,xy,母牛为60,xx,x染色体为一大的亚中着丝粒染色体,y染色体为一小的亚中着丝粒染色体,其臂比为1.722。丹麦红牛的核型和C带带型与普通牛(Bostaurus)相同。观察统计了343个细胞的Ag—NoRs数,平均每细胞为5.314±0.181,变化范围为2~9个。分析了正常半体细胞多倍体的出现率,平均为3.4±1.2%。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杂交改良牛生产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冻精液和人工授精,作为家畜繁殖的重要手段,多年来为山西省本地牛的改良做出重大贡献.近年来,随着山西省良种工程的实施和建设畜牧强省战略目标的制定,本地牛杂交改良再次成为热点论题.为了进一步搞好本地牛杂交改良工作,促进肉、奶牛生产发展,现就山西省本地牛杂交改良中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工作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测定分析了西本、皮本、利本F1和青海黄牛的初生、6月龄和12月龄体重、体尺指标,结果表明,皮本F1牛生长发育快,各月龄体重,体尺指标显著大于青海黄牛,比西本、利本F1也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11.
前言固原地方牛种系蒙古黄牛,以役用为主。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然条件限制,饲养管理粗放,劳役过度,母牛怀孕期营养不良,产后缺奶,牛犊发育不正常,加之忽视对当地牛的人工选育,致使牛群品质退化,体型变得矮小,役用等生产性能下降。据1980年调查,1967年前出生的成年犍牛(1980年13—18岁)比1972年—1975  相似文献   

12.
1988年,我县承担了省畜牧局下达的“大面积导血改良地方良种黄牛的试验”任务。根据方案要求,首先对我县中原的太村、郑家、原底、张洪、职田等8个乡镇“短改短角×本地牛区”基本情况作了详细调查;然后对短角红牛及秦川牛改良效果进行了实地调查;成立了改良协作组并修订了改良方案,制定了短改工作  相似文献   

13.
黄牛改良工作在我县已有近30年的历史,但当时主要是以提高役力为目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则越来越显示出其经济效益不够理想的弱点。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县养牛业的经济效益,在西北农业大学邱怀教授等老前辈的支持与指导下,于1989年开始了用丹麦红牛对我县黄牛进行乳(肉)役兼用型改良的工作,几年来已繁殖了不少丹麦杂种牛。经调查测量与统计分析,这些杂种牛在初生、生长发育、适应性能以及某些性状的遗传方面均有较好表现,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观察河流型水牛(摩拉水牛和尼里-拉菲水牛)与德昌水牛的杂交改良效果,笔者对杂交一代牛初生、1周岁、2周岁的体尺、体重进行测定,分析生长发育情况;同时测定杂交一代母水牛的产奶量、泌乳期,分析产奶性能情况.结果显示:杂交一代牛的平均初生重为42.58±6.32 kg,1周岁体重为285.22±15.09 kg,2周岁体重...  相似文献   

15.
秦川牛是我国著名的役肉兼用型地方黄牛优良品种、其体大,肉质鲜美,缺点是后躯肌肉欠发达和乳房发育欠佳。利用国外优良乳肉兼用型丹麦红牛进行导血改良,其效果明显。丹秦F1代结合了双亲优点,生长发育快,适应性强,生产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产肉性能提高,产乳性能提高,而保持了秦川牛的役用性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简要介绍改良品种丹麦红牛与秦川牛杂交改良和在省内外推广应用情况。试验结构表明;各地改良效果均甚明显,杂种后代毛色深红,体格增大,生长迅速,适应性及抗病力强;其初生重及各阶段体重、体尺,较本地牛均有很大提高。背腰平背,尻部宽平,股部肌肉及乳房发育较好;产乳、产肉性能均有大幅度提高,役用性能亦未减低;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明显。黄牛改良已成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故深受群众欢迎。文中最后提  相似文献   

17.
考马斯亮兰G—250法测定丹麦红牛乳蛋白质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蛋白主要由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组成,含量多少是判断乳质的一项主要指标。本文比较多种蛋白质测定方法的优缺点,选用国外普遍应用的考马斯亮兰G-250测定乳蛋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草原红牛的生产性能,1985年开始在翁牛特旗海金山种牛场进行了草原红牛导入丹麦红牛血液试验。初步试验结果表明:丹红F_1毛色基本同草原红牛;尻部宽、长而平,原有斜尻缺点已明显得到改进;各阶段体重、体尺均有明显提高,尤以体躯的重量、宽度、高度和后躯的提高更为显著;适应性与草原红牛无差别;其产肉性能和产奶性能比草原红牛亦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布尔山羊杂交改良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布尔山羊原产南非,是世界公认的优秀肉用山羊品种。我市是浙江省山羊重点产区,人民素有养山羊吃肉的习惯。为了改进本地山羊个体小、生长速度慢、屠宰率低的缺点,我们曾于1989年开始,先后引进了萨能奶山羊和四川南江黄羊与本地山羊杂交,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我们又于1997年从江苏沥水县家畜良种推广站引进布尔山羊冻精进行人工授精试验,以期探讨布尔山羊冻精人工授精的效果和杂交改良效果,进一步提高山羊的肉用性能水平。现初报如下。1 试验地点和区域自然条件我市位于浙江中部,以丘陵山地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  相似文献   

20.
利木赞牛改良秦川牛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陕西岐山农村开展利木赞牛杂交改良秦川牛,已配母牛2230头,已产犊1000多头。犊牛初生重公犊平均31.3kg,母犊平均为30.4kg,分别比当地秦川牛犊高出26.7%和25.1%;6月龄体重公犊172.6kg,母犊158.9kg,分别比当地秦川牛高出22.7%和25.9%。说明用利木赞牛改良秦川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