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葡萄浆果采收后仍然是具有生命的活体,在贮藏过程中,还在进行着一系列的代谢作用,消耗养分和水分,生命逐渐衰老,削弱对不良环境和致病微生物的抗性.贮藏保鲜的目的在于保持其品质(包括外观、质地、风味、营养价值等),减少损耗(包括失水减重、腐烂、脱粒等),延长贮藏寿命,提高经济效益.为达上述目的,一方面,要使浆果在贮藏过程中的呼吸作用减弱,化学成分向有利于提高品质的方面转化,并尽可能阻止或减少分解损耗;另一方面,控制好浆果在贮藏过程中的外界因素如温度、湿度、气体成分、微生物等,创造适宜贮藏的最佳条件,延缓浆果衰老,保持新鲜品质,防止腐烂,减少贮藏损耗.概括起来,就是要提高浆果的耐贮性和抗病性.  相似文献   

2.
影响鲜食葡萄贮藏与保鲜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使葡萄浆果采收后一段时间内仍具新鲜品质 ,就需提高其浆果的耐贮性和抗病性。而其耐贮性及抗病性同品种、栽培条件和成熟度密切相关 ,同时还受采收、采后处理和贮藏环境条件的影响。1 品种 一般晚熟品种因其果实生长发育期长 ,营养物质积累较多 ,采收后气温逐渐降低 ,贮藏时呼吸作用减弱 ,较耐贮藏。早熟品种由于在较高温度条件下生长和成熟的 ,采收后外界气温仍然较高 ,果实生理活动旺盛 ,营养消耗太快 ,病菌繁殖容易 ,且浆果生长发育时间较短 ,营养积累较少 ,内含物浓度较低 ,容易产生皱皮、果梗干缩而腐烂 ,极不耐贮。2 栽培条件 …  相似文献   

3.
鲜食葡萄采后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果皮薄 ,果汁丰富 ,含糖量高 ,贮藏期易变质腐烂。因采收、包装、贮藏技术等原因 ,葡萄从采收到上市前的损失可达 2 0 %~ 30 %。为此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研究鲜食葡萄的产后处理技术。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葡萄采后生理及贮藏技术的研究状况 ,以期对我国葡萄贮藏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工作有所裨益。1 葡萄贮藏基础理论研究  葡萄为呼吸非跃变型果实 ,在成熟过程中乙烯释放量较小 ,但仍能加速其果实衰老 ,导致果实变褐、风味变劣等 ,因此任何减少乙烯含量的贮藏技术均能延长葡萄的贮藏期。实践中 ,通常选择呼吸速率低的晚熟品种用于葡萄贮藏…  相似文献   

4.
南方绝大多数地区在葡萄生长季节往往是高温多雨天气,其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葡萄病害的滋生蔓延,常常引发葡萄病害大流行,造成大面积减产,影响葡萄的品质,制约葡萄的发展,成为葡萄生产中的一大难题。为解决南方鲜食葡萄主要病害的防治这一难题,我们从2000年开始对湘潭市三益种养研究所3个种植园(15hm^2)中14个鲜食葡萄品种的病害进行了调查研究和防治试验,认为该地区的葡萄病害发生有一定规律,而且又与栽培管理条件有关。只有栽培管理措施与化学防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对葡萄病害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5.
大粒鲜食葡萄贮藏保鲜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辽宁省北宁市大面积发展大粒鲜食葡萄,葡萄产量迅速提高,为解决其贮藏保鲜技术问题,我们于1992—1995年开展了贮藏保鲜试验,与此同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1996年秋季贮藏葡萄1500万kg,1997年5月上市,增加经济效益3000万元,现将...  相似文献   

6.
1 存在的问题种植鲜食葡萄由于投资少、见效快、相对市场风险小 ,使很多种植户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然而不少种植户在利益的驱使下 ,一味地追求高产量 ,降低了葡葡的品质 ,从而造成了糖度降低 ,病害发生严重 ,果实色泽变差 ,且包装粗糙 ,运输性差 ,又因没有及时引进栽培优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葡萄栽培已成为太原地区果业的一项主导产业,为了加快葡萄业的发展,于2000年开始对近年新引葡萄品种进行观察,筛选适宜太原地区露地栽培的优良品种,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怀来县葡萄贮藏保鲜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怀来县葡萄贮藏保鲜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9.
鲜食葡萄采后的SO_2熏蒸贮运保鲜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鲜食葡萄采后的SO2熏蒸贮运保鲜葛毅强叶强张维一(中国农业大学,北京100094)(新疆农业大学)鲜食葡萄虽易腐烂落粒,但保鲜措施得当却可以贮藏2—6个月之久,通常采用的措施有:(1)选择耐藏品种;(2)迅速将葡萄温度降至-1—0℃,抑制病原真菌的生...  相似文献   

10.
辛平 《中国园艺文摘》2014,(10):173-175
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的风大沙多、降水稀少、果实成熟期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降雨量少,是生产优质无公害鲜食葡萄的黄金区域。文章从建园、品种选择、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等方面对无公害鲜食葡萄丰产栽培技术做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1.
美国加州的鲜食葡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发展葡萄应早、中、晚熟品种搭配,高、中、低档品种结合,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消费层次、不同时间的消费需求,从而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品种选择对路,等于栽培成功了一半,否则事倍功半,甚至失败。  相似文献   

13.
寒地鲜食葡萄保护地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冷地区无霜期短,果实不能充分成熟,适合露地栽培的鲜食品种不多,且效益低。而保护地栽培,葡萄生长期可达180d。不但果实能充分成熟,而且枝蔓也能充分成熟,适宜栽培的葡萄品种也多。且效益高。如按早、中、晚不同成熟期的品种搭配生产。可延长市场供应期,效益则更高。同一个1000m^2的塑料大棚种西红柿等蔬菜,能收入7000元;而栽葡萄,按边贸批发价8.00—11.00元/kg计,可收入2.8万-3.5万元,是种菜效益的4~5倍。近年来,葡萄经绥芬河、东宁出口俄罗斯。  相似文献   

14.
鲜食葡萄是深受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果品,近年来,随着对葡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功能研究的深化,国内外市场对鲜食葡萄的需求日益剧增。但由于生理病害的普遍发生,严重影响着产量、品质和效益,已成为鲜食葡萄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水罐子病 (1)症状:主要表现在果粒上,着色期表现出来。有色品种着色不正常,色浅发暗,出现“水红粒”,白色品种果粒呈水泡状,果肉变软,皮肉易分离,成为一包酸水。病果味酸,有臊昧,不可食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10年引种观察,从50个品种中筛选出15个早、中、晚熟大粒优良鲜食品种,其中乍娜、潘诺尼西、早生高墨、京超、红富士、黑奥林可作主栽品种,18-5-1、凤凰51、早巨峰、先锋、红瑞宝等可作搭配品种。主栽品种中,应突出乍娜、黑奥林两个品种。  相似文献   

16.
葡萄,是一种栽培价值很高的果树。在全世界的果品生产中。其产量和栽培面积一直居于首位。葡萄是水果中的珍品。营养丰富、用途广泛,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各种产品,如葡萄酒、葡萄汁,葡萄干等。我国葡萄品种主要以巨峰、玫瑰,龙眼、红地球等为主,在世界已占有一席之地,栽培面积居世界第六位,产量居世界第五位。我国葡萄生产以鲜食葡萄为主,产量占世界鲜食葡萄总量的40%,由于葡萄采收集中,因此搞好葡萄的采后贮藏,提高贮藏技术,减少贮藏过程中的损失成为重要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17.
巨峰系葡萄具有果粒大、色泽艳、果肉肥厚、味多汁甜、早果、丰产等综合性状,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欢迎,目前已成为烟台地区同熟期鲜食葡萄的主栽品系。巨峰系葡萄品种也较多,如月光无核、黑奥林、京亚、藤稔等,虽栽培时间较长,但由于气候条件和管理等原因,烟台地区各品种仍存在栽培效益不高的问题。经过调查研究,现将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鲜食葡萄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葡萄是世界四大水果之一,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我国葡萄栽培面积18.4万公顷,年产葡萄234.7万吨,其中鲜食葡萄占65%,主栽品种以巨峰系为主。栽培地域遍及全国各地,但主产区主要分布在以新疆为主的西北地区、以辽宁为主的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各省、市。由于受传统栽培方式的影响,与先进国家相比,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栽培品种滞后,适栽品种不对路20世纪80年代的巨峰热,全国遍地栽巨峰,90年代的藤稔热,大江南北都栽藤稔,造成鲜食葡萄栽培品种单调,且又忽…  相似文献   

19.
美国加州的鲜食葡萄生产@赵胜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美国加州的鲜食葡萄生产赵胜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066600美国加州是世界著名的鲜食葡萄产区,占全美葡萄面积的90%。据1993年统计,加州鲜食葡萄面积约5万hm2,年产量62万t,...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各地葡萄栽培面积越来越大。但因葡萄收获季节集中,不易保存,不便运输,甚至来不及加工就烂掉不少,影响果农收入。为了延长鲜食葡萄供应时间,解决冬春季节市场供应奇缺,提高经济效益,山东省青州市东高镇西夹涧村葡萄种植专业户崔德茂经过多年反复研究试验,摸索出一套利用半地下窖贮藏葡萄,到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