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景观建筑是园林建筑中的重要景观,它主要是园林设计者独具匠心的设计,加上施工者精巧的技艺,展现给人们的园林景观建筑,它不仅具有普通建筑的实用性,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优美的园林建筑特色,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在园林景观建筑中,离不开绿色植物,园林景观建筑中的亭台楼榭正是由于绿色植物的点缀映衬,才赋予了生命,显现出勃勃生机。绿色植物和景观建筑设置合理,可以相得益彰,反之就会画蛇添足,相互影响,破坏了景观建筑的整体美。我们只有在景观建筑中合理的配置绿色植物,才能更好的体现园林建筑的个性,体现其固有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思想意识不断地提高,对生活环境也提出另外更高的要求,所以,更加注重对园林绿化的研究。园林建筑为人们提供欣赏风景,并融入各大房地产与城区规划中。园林建筑即使建筑景观也是被欣赏的对象,地形、水和植物是组成景观的自然元素,与景观设计的视觉影响密切相关,尤其建筑与植物之间的配置关系,是自然与人工美的结合,随着人们审美需求的提高,二者之间的设计一定要协调美观,让人赏心悦目的同时提高园林建筑与园林植物配置的造诣。接下来,本文将浅析园林植物与园林建筑之间的影响关系、二者配置的原则,提出园林植物与园林建筑的配置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使园林建筑和园林植物相互依托,展现出自然美和人工美的美好结合,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书院园林景观以园林建筑、山石、水体、植物、楹联等作为景观元素,以"情景交融"为造景思想,在景观营造中赋予景观文化内涵,形成了"景有尽而意无穷"的园林意境,对使用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江苏古代书院建设以中国传统文化和江苏自然环境为基础,借鉴江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形成了具有独特地域特征与深刻文化内涵的园林景观。从园林建筑、山水景观、植物景观、园林意境4个方面,对江苏古代书院的景观营造展开分析,总结和归纳江苏古代书院园林景观中独特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4.
对贵阳市植物景观现状调查分析,强调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绿地同其它用地一样重要,植物景观规划应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重要一项。植物景观设计应遵循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要注重园林植物的形式美和意境美及体现地方文化特色。指出贵阳市植物景观特色的体现重要的一点就是向自然学习,体现植物的最佳适用性,把使用乡土树种、以乔木为主的植物配置从图纸上落实在建设中,以此推行节约型、生态型、可持续发展的园林绿化。最后列出几种宜于贵阳市的植物配置模式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恶化,人们逐渐意识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而城市绿化不但要求城市绿起来,而且要美观,因而绿化植物的配置就显得十分重要,配置时要体现植物个体与群体的形态美、色彩美和意境美,充分利用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进行构图,通过植物的季相及生命周期的变化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故在配置植物时应综合考虑文化意境、美学等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翟为 《现代园艺》2014,(8):93-93
通过对园林建筑与植物在组景中的相互关系的研究以及对园林建筑与植物配置的常用手法与设计原则的分析,探讨不同的园林建筑与园林植物配置的协调。以求园林建筑与植物有机结合,使其融成一体,成为完整的景观。  相似文献   

7.
林月境美     
植物文化和月文化皆兼具着自然和人文内涵,二者形成的植月意境之美,美在其如诗如画的植月景色,美在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主要分析植月意境营造的影响因素、意境类型以及研究意义,以此拓展园林空间的景观层次,丰富植月文化和园林文化的内涵与审美情趣,同时也为现代园林景观意境营造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姚文武 《现代园艺》2014,(11):82-83
园林工程是一项涵盖了技术与艺术成分的综合性工程,是集植物、建筑、水景、山石等多个环节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其中以植物配置最为重要,它不仅仅要满足功能的需要,同时还要展示赏心悦目的景观艺术效果,体现园林的布局美、形式美和意境美。  相似文献   

9.
在园林景观设计时创造植物的意境美是创造“赏心”园林景观的重要实现方式.文章从具有丰富内涵的古典园林意境美的表达入手,探讨如何在现代园林植物景观中进行意境美的创造.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广东广东省阳江市的海陵岛的滨海园林景观带规划方案,对于园林风景的设计规划,地形、植物等的应用和搭配展开论述。城市滨海园林景观带要进行从地域的地形、气候、环境和经济发展需要等各方面进行考虑,参照布局,体现出体形的视觉协调,城市景观的和谐感,规划和设计在园林风景景观的营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园林风景景观的建筑设计,包含了建筑的布局、空间的布设、场所的用途等因素,而且这些因素在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11.
丁丽梅 《花卉》2021,(4):74-75
圆明园是我国古典园林的典范,作为一座遗址公园,还原历史原真性和完整性是其本体价值,所以在植物景观配置中要力求植物品种与景观意境相符,植物景观季相变化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分析园林植物季相变化对增强圆明园整体景观效果的影响,通过概述不同季节植物叶色的变化、花色变化以及果实色彩和形态的变化,体现植物季相变化的景观特性。进一步分析观叶植物季相、观花植物季相和观果植物季相,结合我国古典园林以及其他皇家园林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成果,为圆明园植物景观恢复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在园林景观构造的过程中,园林植物与园林意境设计工作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园林意境是否能够表现出景观之美,已经成为评判园林景观是否满足人们美学享受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我国传统的园林建设非常重视意境的创造工作,通过合理运用山石以及植物等园林要素,重点体现出园林的意境设计。在我党召开的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中,再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议程当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而想要实现生态文明,就必须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就离不开园林植物与园林意境的设计。园林植物设计需要从现场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通过合理地组合植物的物种数量等要素,发挥植物在园林意境中的作用。本文从园林植物造景的艺术原则进行说明,剖析园林植物景观意境表达,以期提升我国园林意境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3.
植物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组成,不可替代,并可促进生态环境构造。植物造景一定要全面发挥植物自身的特点,有效利用植物的习性。为让植物造景满足现代审美标准务必要明确个体美和协调美,这要求我们应掌握植物习性,确定景观及植物之间的生态关系。本文就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做了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城市化发展进程过快所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应当将设计结合保护生态理念,以创造生态型园林景观为设计目的和主要发展原则,通过合理搭配和自然融合水体、山石以及植物3个要素,使园林景观更加符合生态系统的协调性能,达到可循环的生态型发展状态。从探讨植物配置出发,打造生态型园林景观,改善生态现状,使得人造景观在维持艺术性能和美观的基础上,还能够以节约资源为出发点,创造更多的自然资源。以此打造全新生态型园林景观,推动园林景观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钰  文蔷 《现代园艺》2012,(18):124
景观植物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尤其在现代园林的空间围合、景观塑造上,更加倚靠园林植物的营造和烘托。要塑造完美的植物景观,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同时,还要满足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规律,从而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以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16.
园林景观设计的最基本组成部分就是植物,植物可以是生态环境有一个好的结构,改善环境。植物造景在景观绿化中能充分发挥其本身的特色,将植物的特性利用起来。植物的个体美和协调美要在景观设计中很好的体现出来,所以我们要对植物习性进行很好的掌握和了解,把握好生态关系,如景观及植物的相互关系。本文就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设计中的作用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园林绿化假山景观设计要点和施工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园林建设作为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园林景观促进了我国城市园林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而园林景观质量的好坏对整个园林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假山景观作为园林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各个建筑连贯具有中枢的作用。近年来,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出现很多假山景观,假山景观成为创造个性空间的重要方式,假山的造型、尺度的变化也带来了假山风格的变化。同时,简洁的造型、概括的轮廓、细致自然的纹理以及适宜的尺度与现代园林的风格更加协调。因此,本文分析和探讨了园林绿化假山景观设计要点和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前岭南各大古典名园在修复、改造和扩建时都着重体现生态化这一特征,植物配置作为最能体现自然与生态的要素,在岭南古典园林景观中的地位愈发重要。根据实地调查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探讨岭南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的配置特征和配置方式并分析其成因,以期能对岭南古典园林优秀技艺的传承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植物景观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景观配置理论包含两个基本方面:植物景观配置美学设计知识和植物景观生态设计知识。  相似文献   

20.
园艺是园林建设的基础,在城市园林景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观赏花木的意境美、花卉绿草的艳丽美、攀援植物的繁茂美、广场绿化的映衬美、街道小公园的情趣美。园艺植物的发展为人们带来一个更加美丽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