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江蓬 《西南园艺》2010,(5):22-24
推进农村信息化、健全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是促进农业增长的重要措施,农业信息化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平台。本文从重庆市南川区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出发,指出农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南川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的发展思路提出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长江蔬菜》2003,(5):17-17
“数字农业”是利用信息技术全面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科学技术。“数字农业”的内容主要包括农业要素、农业过程及农业管理的数字信息化。“数字农业”是农业信息化的核心,也是农业信息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发展“数字农业”及相关技术,将会使我国农业从依靠经验为主的传统产业,转变为依靠高新技术的现代产业,对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从1990年开始,“863计划”智能计…  相似文献   

3.
虞梅 《现代园艺》2012,(14):178
中国在农业上被称是一个大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的农业发展也取得巨大进步,可是在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和产业经营程度方面,中国的农业还有待提高,也正是由于这方面的原因,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的经济收入不高,从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减缓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以及阻碍综合实力的提高。如何借助信息化的力量,推进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已尤为迫切。本文探讨了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及提高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王轶鹤 《现代园艺》2022,(2):193-195
农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同时依赖国家重点扶植而与时俱进,将信息技术糅合到农业经济中就是非常好的例子。由于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等,导致农业经济发展一度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下发展最缓慢的经济结构。因此,农业经济现代化建设刻不容缓,加强科学技术与农业生产的融合势在必行。将结合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信息化建设对农村经济积极影响,进一步论述信息化建设反作用于农村经济发展、信息化手段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应用,以期为相关管理人员、从业人员提供更多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农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农业健康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进行简要阐述,进而在分析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当前模式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新模式及优势。  相似文献   

6.
李洋  盖嘉慧  杨秀涵  贾广微 《花卉》2017,(2):112-113
传统农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可以有效的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本文对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并对于加快农业信息化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以期对于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有所借鉴和推进。  相似文献   

7.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支撑条件,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农业信息化提供了良好外部环境和条件保障,也为其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农业信息体系在农业产业化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信息化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就是生产力,世界范围内的通讯、交流、合作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化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进行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建设不仅对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也将是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增长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事关全局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广发应用,正在促使农业管理、生产、销售及农业科技、教育发生巨大变化,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给这一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给农业科技工作者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阐述了农业信息化的现状,并探讨了农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吕斌 《西南园艺》2009,(1):28-28
从2008年12月20日由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农业部信息中心联合主办、农博网和中国互联网协会农村信息服务工作委员会共同承办的“2008中国农业信息化年度峰会暨第五届中国农业网站百强颁奖盛典”上获悉,由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中心承办的“中国三峡农业科技网”(http://www.3-xia.com)再次登上“2008中国农业网站百强榜单”,成为连续第五次获得中国农业网站百强(科教类网站10强)的网站。  相似文献   

11.
研究安阳市设施农业发展情况,摸清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制约因素,对进一步提高安阳农业综合效益,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引导农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化,开创安阳市农村小康建设的新局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农业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为农业产供销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并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效率。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农业适应市场经济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有效手段,是政府有效管理农业的重要途径。据介绍,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主要是利用计算机进行农业科学计算;70年代工作重心是农业数据处理和农业数据库开发;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研究重点转向知识的处理、自动控制的开发以及网络技术的应用。目前美国的农业信息化强…  相似文献   

13.
高云 《吉林蔬菜》2016,(5):41-42
发展家庭农场是农业改革的重要成果,也是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和走向,它对发展农业生产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家庭农场的概念认识、优势和发展现状入手,提出了发展家庭农场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城郊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的思考——以怀化市为研究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农业是农村第一产业的三产业化,是农业和旅游业有机结合的一个新兴产业,是农业产业化的一种新选择、新亮点。以生态休闲农业为代表的休闲基地,现已成为城乡居民交流合作、互通信息、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载体。通过对怀化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资源优势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为发展生态休闲农业,推进怀化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民作为农村的主要群体,对新农村的建设也起着很大的作用,所以说加强农民的培训,是建设新农村最根本的基础,在农村,人们把发展农业生产当成眼下最重要的工作,所以说提高农民的素质,是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农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之一,农业经济水平的提高对于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我国经济和科技不断发展,农业经济发展规模也在逐步扩大,在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中,对农业经济管理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信息化是社会发展中的一种技术手段,已深入各个行业领域之中。如何有效提高农业经济的管理水平,经济信息化是发展中的必然选项。进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这是农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需要,尤其是新时期,面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尽快建成小康社会的紧迫需要,信息化与乡村振兴,都是紧要发展的当前课题。这也是新时期国民经济信息化变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新常态下,农业经济发展正处于现代改革新时期,对我国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发展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农业经济管理的不断深化与推进,农村经济随之进行了改革,使农业空间格局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农业经济体系整体结构也在不断改变,促进了我国农业改革的深化。信息化的应用为农经发展带来便利,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农业农经收入水平,促进了农经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雷玲  高慕瑾 《北方园艺》2011,(20):205-208
农业信息化对农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尚未有学者对陕西省的农业信息化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因此选用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探讨极其重要.通过比较各种方法,最终采用波拉特法,对2001~2009年的陕西省农业信息化水平进行测度,得出其信息化水平仅处于起步阶段,应加快发展.同时,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得出陕西省农业信息化水平与农业产值之间显著相关,提高陕西省农业信息化水平可以有力促进农业产值的增加,促进陕西省现代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丽丽 《北方园艺》2015,(21):208-211
通过对3年的西部农村劳动力及农业生产状况的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了农业劳动力规模、劳动力结构的变动特征,并运用Cobb-Douglas函数模型实证分析农业劳动力变动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劳动力规模呈不断下降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已不存在,农业劳动力女性化、老龄化趋势明显。且在农村劳动力的流转过程中,外出劳动力打工收入未能有效地转化为农村农业生产的资本投入,无法实现资本对劳动力缺失的有效替代,这种劳动力的规模和结构现状总体上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业信息化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学科的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全国上下各级部门参与进来,齐心协力共同建设。政府必须统筹全局,强化对农业信息化的组织管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保证农业信息化发展有一个良好的平台,确保辉县市特色农业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