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施用生物硅肥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水稻上施用生物硅肥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幼穗分化期施用生物硅肥可以提高水稻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从而提高水稻产量,试验还表明幼穗分化期施用生物硅肥,在大量元素化肥降低30%情况下,水稻产量不会降低,效益分析表明水稻幼穗分化期施用生物硅肥可以达到增产增收和节本增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农技服务》2019,(5):20-21
为沈阳市辽中区黄腐酸生物有机肥水稻生产应用提供依据,采用同田对比试验考察了黄腐酸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对水稻性状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当地常规施肥前提下,增施黄腐酸生物有机肥可一定程度提高水稻分蘖数、穗数、穗实粒数,进而提高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建议辽中区类似试验条件区域水稻种植采用亩施黄腐酸生物有机肥20公斤+复合肥(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27-13-15)40公斤+硫铵15公斤+尿素2.5公斤+氯化钾5公斤+锌肥1.5公斤(其中复合肥、黄腐酸有机肥全部作底肥,其他肥料作追肥)方案。  相似文献   

3.
一、中期管理。中期是指从穗轴分化到抽穗的整个穗分化时期,约1个月。1.水分管理。穗分化期是水稻一生中对水分最为敏感的时期,也是生理需水最多的时期。此期缺水会导致植株体内水分失调,光合作用下降,颖花退化,结实率和产量下降。因此,一定要保住水层,采取浅水勤灌。长势良好、土壤通透性好的田块,通过间断小落干方式,供给土壤氧气,即灌溉1~2次水落干1~2天;地下水位高的田块及烂泥田、深脚田等,要疏通排水渠道,尽量降低地下水位,增强土壤通透性。2.肥料管理。必须适时施足穗肥。穗肥分为枝梗分化肥、颖花分化肥和减数分裂肥  相似文献   

4.
《农家致富》2007,(10):29-29
水稻水稻施肥,一般采用前促中控后保法。重施底肥,每亩施“苏农”牌复合肥30~40公斤。在分蘖中后期、穗分化期以及粒肥期可根据长势酌情施用氮肥,这样可以抗倒伏、增加有效分蘖、穗粒饱满。[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当前,水稻生长即将进入拔节长穗阶段,是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重要时期,也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搞好水稻中后期田间管理,对于保足穗、攻大穗、塑造高产株型、搭好丰产架子至关重要.一、科学管理水浆,增强根系活力水稻在拔节、长穗期需水量最多,此时上层根系和穗分化同步发生,是水稻生育后期的主要功能根系,做好水分管理以提高根系活力是水稻高产的重要生理基础.水稻在减数分裂期对水分最敏感,必须充分满足水稻对水分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一、中期管理。中期是指从穗轴分化到抽穗的整个穗分化时期,约1个月。1.水分管理。穗分化期是水稻一生中对水分最为敏感的时期,也是生理需水最多的时期。此期缺水会导致植株体内水分失调,光合作用下降,颖花退化,结实率和产量下降。因此,一定要保住水层,采取浅水勤灌。长势良好、土壤通透性好的田块,通过间断小落干方式,供给土壤氧气,即灌溉1~2次水落干1~2天;地下水位高的田块及烂泥田、深脚田等,要疏通排水渠道,尽量降低地下水位,增强土壤通透性。2.肥料管理。必须适时施足穗肥。穗肥分为枝梗分化肥、颖花分化肥和减数分裂肥,或分为早穗肥、中穗肥和晚  相似文献   

7.
1、穗粒灵穗粒灵是福建省尤溪县科技开发中心高级农艺师刘文炳研究成功的,穗粒灵具有调节剂、微肥和营养素等三方面功能。穗粒灵Ⅰ号,在水稻小穗分化3~4期,每亩用50毫升,兑水60公斤稀释喷施,可以防止水稻颖花退化,增加水稻后期光合效率,使水稻抽穗整齐、有力,达到增穗增粒。穗粒灵Ⅰ号,亩用150毫升,兑水60公斤稀释,在水稻破口或齐穗时喷施,可以使稻株后期转色好,促根护秆保叶,增强抗病抗虫能力,促进稻谷籽粒灌浆,提高结实率,达到增产增收。 2、加料调花灵加料调花灵具有调花灵与花时剂的两种功能。其  相似文献   

8.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不施肥、化肥、猪粪堆肥代替10%、20%、30%化肥、猪粪代替20%化肥、沼肥代替20%化肥和稻草代替10%化肥8个处理,研究猪炎堆肥与化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猪粪堆肥与化肥配合施用能够显著增加水稻每穗籽粒数和实粒数,提高水稻籽粒产量,促进水稻养分的累积,提高水稻氮素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生产上长期限制麦茬水稻产量的有效分蘖低、结实率低、千粒重低和经济系数低等一系列问题,在北京农业大学,1979年采用盆栽法,1980年—1981年布置在田间,对麦茬水稻相同密度条件下,通过基肥和分蘖肥的改变,到穗首分化期构成三种营养体。在三种营养体上分别施用相同数量的穗首分化肥、颖花分化肥、减数分裂肥和齐穗肥,研究前、中后  相似文献   

10.
<正>水稻生育期中有两个需肥高峰:一是分蘖期,二是幼穗形成至孕穗期。前期供肥不足,分蘖小,叶瘦小,叶色黄,有效分蘖少。后期供肥不足,穗小籽少粒重低,影响产量。一、水稻需肥特点水稻是需肥较多的作物之一,一般每生产稻谷100公斤需氮(N)1.6~2.5公斤、磷(P2O5)0.8~1.2公斤、钾(K2O)2.1~3.0公斤,氮、磷、钾的需肥比例大约为2∶1∶3。水稻对氮素的吸收量在分蘖旺期和抽穗开花期达到高峰。施用氮肥能  相似文献   

11.
正水稻生育期中有两个需肥高峰:一是分蘖期,二是幼穗形成至孕穗期。前期供肥不足,分蘖小,叶瘦小,叶色黄,有效分蘖少。后期供肥不足,穗小籽少粒重低,影响产量。1水稻需肥特点水稻是需肥较多的作物之一,一般每生产稻谷100公斤需氮(N)1.6~2.5公斤、磷(P2O2)0.8~1.2公斤、钾(K2O)2.1~3.0公斤,氮、磷、钾的需肥比例大约为2∶1∶3。水稻对氮素的吸收量在分蘖旺期和抽穗开花期达到高峰。施用氮肥能提高淀粉的  相似文献   

12.
水稻拔节长穗期水肥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总结了水稻拔节长穗期水肥管理技术,包括采用适宜的晒田技术、灌好"养胎水"、看苗巧施穗肥等内容,以指导水稻拔节长穗期的水肥管理。  相似文献   

13.
受四川通丰有限公司的委托,在安县微碱性的冲积洪积土壤上进行水稻施用通丰养分平衡剂小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在亩施56.5公斤单质化肥+0.2公斤通丰养分平衡剂的处理③和亩施48.03公斤单质化肥+0.2公斤通丰养分平衡剂的处理④前提下,比亩只施56.5公斤单质化肥的处理②亩增产分别为11.53公斤、19.53公斤,增产率2.23%、3.78%,亩增加纯收入分别为2.3元、26.98元。  相似文献   

14.
<正>水稻灌浆结实期是指由水稻开花到水稻成熟的这段时间,由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构成,是决定水稻产量的关键时期。水稻的产量由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组成,水稻的穗数和穗粒数由分蘖期和长穗期决定。灌浆结实期决定着水稻的结实率和千粒重的高低,结实率和千粒重越高水稻的产量越高,这段时间也是水稻育秧地复种作物田间管理和床土培肥的关键时期。与水稻分蘖期和长穗期相比,水稻灌浆结实期的本田管理工作就相对轻松多了,也是农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田间试验,对一种植物生长促进菌(PGPR)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作了初步探讨。试验结果表明,PGPR制剂与化肥配合施用对水稻生长发育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与单施氮、磷、钾化肥相比,PGPR与化肥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的株高、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比单施化肥和不施肥对照分别增产26.0%和53.9%。同时,PGPR处理提高了水稻的根系活力,并对灌浆速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进行晚稻不同时期施幼穗分化肥试验,结果表明:水稻适时施幼穗分化肥,可增加有效穗数、穗长、每穗实粒数,促进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7.
为探寻黎平县水稻的最适硅肥量,在配方肥的基础上施用不同量的硅肥,分析水稻的经济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施硅后水稻的产量增加,处理2(纯氮12公斤/亩,五氧化二磷7公斤/亩,氧化钾10公斤/亩,基肥施硅钙肥20公斤/亩)有效穗、总粒数和结实率最高,分别为14.530万穗/亩,173粒/穗和83%;以处理2的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均最高,分别为596.7公斤/亩和558.67公斤/亩。黎平县当地适宜硅肥用量为20公斤/亩。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田间试验,对一种植物生长促进菌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作了初步探讨。试验结果表明,PGPR制剂与化肥配合施用对水稻生长发育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与单施氮、磷、钾化肥相比,PGPR与化肥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的株高、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比单施化肥和不施肥对照分别增产26.0%和53.9%。同时,PGPR处理提高了水稻的根系活力,并对灌浆速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颍上县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包括移栽期、生长期、穗分化期及施肥和病虫草害防治期的水分管理,以为水稻节水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重点研究了移栽期、生长期及穗分化期的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和施肥、病虫害防治期的水分管理,为水稻节水高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