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积极实施蚕桑西进做大做强蚕桑产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蚕桑生产作为一项传统的绿色生态产业,一直是临安市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临安市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效益农业,全市形成了"东竹西果、南桑北菜"的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发展新格局,蚕桑产业已成为天目溪、昌化溪流域蚕桑主产区乡镇的农业主导产业.全市初步形成了从蚕种生产到丝绸产品加工贸易的全程生产体系,蚕桑业发展具备了比较完整的生产服务体系.2003年临安市被列为全省蚕桑发展的优势区域以及首批"蚕桑西进"工程建设的重点县(市),这为进一步加快发展临安蚕桑产业带来了更好的机遇.我们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实施"蚕桑西进"工程,着力打造优质茧基地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蚕桑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
张玉成 《中国蚕业》2006,27(4):78-79
千阳县历经4年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千阳蚕桑已发展成为秦岭以北最大的优质桑蚕茧生产基地,积极发展蚕桑生产,提出了建设蚕桑之乡、创建西北蚕桑大县的目标。通过5年的努力,2005年全县有桑园3870hm2,年发种量占全省的4.4%。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入,建设蚕桑之乡步子在快速迈进的同时,也还存在着桑园投入不足、管理粗放、蚕农操作技能与标准化生产差距较大、生产设施与发展规模不适应等现象,形成产业规模不够大、基础脆弱、蚕茧质量不高、效益不很突出等制约蚕业健康发展的问题。为了做大做强蚕桑产业,提高蚕桑生产效益,笔者在深入…  相似文献   

3.
做强做大蚕桑产业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荣峰 《中国蚕业》2003,24(3):68-70
1 淳安县蚕桑生产概况1.1 基本情况 蚕桑是淳安县的传统优势产业,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2001年全县有2.15万农户种桑养蚕(约占全县总农户的1/5),户均产茧143kg,蚕茧收入2780元。据县统计局资料表明,2001年全县蚕桑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7%。自1998年以来淳安县蚕桑生产呈现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好态势。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①蚕桑生产发展速度快。2001年全县发放  相似文献   

4.
管圣浩 《蚕学通讯》2005,25(2):45-46
唐村镇位于淳安西北部,地域面积83km2,辖26个行政村,总人口1.5万,人均耕地0.022hm2,是一个人多地少,资源相对贫乏,经济欠发达乡镇.蚕桑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20%,蚕桑生产如今已成为该镇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农民家庭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之一.2004年全镇桑园面积454hm2,饲养蚕种9 538张,生产蚕茧425.5t,蚕茧产值836.8万元.蚕种饲养量比2001年增122%,蚕茧产量增163%,蚕桑收入增166%,同时是2000年的3倍.2003年、2004年连续2年获县政府表彰奖励.近3年来唐村镇蚕桑产业能取得如此成效,有以下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5.
磐安县蚕桑生产是实施"生态富县"战略的绿色产业之一,自1996年实行茧丝绸贸工农一体化到1998年成立县蚕桑专业合作社,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在蚕桑产业化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感到产业龙头的带动力不够强,产业基础不稳固,产业链条欠牢靠,具体表现为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机制有待完善,蚕茧生产规模化、标准化有待提高,品牌化经营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6.
<正> 1合作社产生的背景 蚕桑生产一直是吴江市的传统骨干副业,是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发达的乡镇工业和民营企业起步的基础。但是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劳动密集型生产为特色的蚕桑产业更加显现弱势群体的弱点。近两年来,国际国内的蚕茧价格下跌,挫伤了农民种桑养蚕积极性,导致桑园面积锐减,失管、抛荒现象普遍存在,生产与收购矛  相似文献   

7.
胡智明  王先燕 《中国蚕业》2020,(1):37-42,48
介绍了越南蚕桑产业经历的起步发展阶段、衰退萎缩阶段、恢复发展阶段、波浪式发展阶段,论述了桑园与蚕茧生产、蚕种生产和供应、生丝生产与贸易等蚕桑生产以及桑树品种、蚕品种、蚕桑生产技术应用等蚕桑科技方面的概况,并结合态势(SWOT)分析法对越南蚕桑产业进行了分析,认为越南蚕桑产业发展具有自然环境优越、劳动力充足、对外开放程度较高、蚕桑产业链完整、蚕桑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等优势和越南政府高度重视蚕桑产业、越南国内外茧丝绸市场发展空间巨大、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惠及沿线国家、中越两国经贸合作稳步发展等机会,同时也存在桑园布局分散、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品种资源比较匮乏、生产方式落后、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有竞争力的品牌少等劣势和国际生丝市场的价格波动、国际同类产品的市场竞争、国内其他产业的劳动力竞争、国内其他农作物的土地竞争、优良蚕品种的数量和质量限制等威胁。提出了发展越南蚕桑产业的对策:加强规划引导,优化蚕桑产业布局;培育龙头企业,提升蚕桑产业组织化水平;加强科技创新力度,提高蚕桑产业发展水平;建立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加快蚕桑科技推广;加强国际合作,提高蚕桑产业科技水平;开展高效综合利用,提升蚕桑产业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8.
1 赣州市做大蚕桑产业的优势 1.1 种桑养蚕历史悠久 据史料考证,早在明洪武24年(1391年),赣州蚕桑生产就有一定规模,大余、南康、上犹、崇义4县桑园面积80hm2,蚕茧产量67.5t.  相似文献   

9.
针对蚕桑生产规模下滑、产业发展不稳定的严峻形势,盐城市从2012年开始组织开展了蚕桑产业技术创新活动,探索栽桑养蚕全过程的省力化、机械化、标准化,创新生产手段和生产模式,初步达到了减轻劳动强度、节约生产成本、提高蚕桑生产效率的目标,并通过三级蚕桑技术微信群网,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了实时、全程、无缝隙、全覆盖技术服务。介绍了盐城市蚕桑产业技术创新的实践和体会,即蚕桑生产理念需要不断创新、蚕桑生产技术需要不断探索发现、蚕桑生产过程需要社会化、蚕桑生产设备需要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蚕桑产业结构需要多元化等;提出了近阶段盐城市蚕桑产业技术创新的方向和工作重点,为新一轮蚕桑生产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赵淑娅 《蚕学通讯》2002,22(4):52-55
蚕桑丝绸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近年来 ,开县蚕桑业受国际市场因素的影响 ,生产发展徘徊不前。围绕建成渝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 ,实施县委提出的蚕桑“十百千万”工程 ,大力加快我县蚕桑业规模化、区域化、产业化建设 ,笔者就做大盘强开县蚕桑业进行了专题调研。1 现状和问题开县地处盆周山区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地理和生态环境都适宜栽桑养蚕。自古以来 ,农桑并举 ,栽桑养蚕曾有过辉煌的成就。 1 995年全县发种 7.7万张 ,产茧 1 52万kg。近几年来 ,我县蚕桑生产与全国全市一样几起几落 ,到 2 0 0 1年全县发种 2 .3万张 ,产…  相似文献   

11.
蚕桑生产是临安市的传统优势产业.经历了上山下滩低丘缓坡农业开发,到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化、基地化发展,已成为该市"东竹西果,南桑北菜"的特色优势产业.该市生态环境非常有利发展蚕桑生长,做大做强的茧丝行业,不仅能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出口创汇能力,而且是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一项新举措,也是经济强市的大事.  相似文献   

12.
2012年蚕桑产业发展趋势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2011年我国蚕桑产业的特点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2012年我国蚕桑产业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稳定蚕桑生产规模、提高茧丝质量与生产效益,加强蚕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宏观调控、稳定茧丝价格,加强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分工与合作、整合发展蚕桑产业,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升蚕桑生产的科技水平,提高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改革蚕桑产业体制、实现一体化管理和市场化运行等促进蚕桑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伟  余华献  郑琳  胡文龙 《蚕学通讯》2019,39(2):25-27,34
陆良县是云南省最大的蚕桑生产基地县,桑园面积、发种量、蚕茧产量分别占云南省的10%、22%和20%,在国家“东桑西移”工程等政策的引导与扶持下,积极发展蚕桑产业,生产质量与水平得以较大幅度提高,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对重庆稳定发展蚕桑生产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滨海县蚕桑产业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明华  郝传庆 《中国蚕业》2012,33(3):35-36,40
对滨海县蚕桑生产的现状及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滨海蚕桑发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通过科技进步加强基地建设、提高蚕桑生产水平、打造龙头企业、深度多元开发、强化经营管理等促进滨海县蚕桑产业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龙头企业在蚕桑产业健康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是促进蚕桑产业规模化发展的中坚力量。本文结合宿豫蚕桑产业发展实际,比较系统地阐述如何利用现有条件加快发展蚕桑丝绸业。  相似文献   

16.
<正>江苏是我国传统蚕桑主产区,优质茧丝绸生产和出口大省。蚕桑、茧丝绸是江苏高效农业规模化的特色产业之一,具有蚕种制造、栽桑养蚕、收烘加工、缫丝绢纺、丝织印染、丝绸服装成品加工、出口贸易完整产业链。多年来,江苏蚕桑区域化发展、基地  相似文献   

17.
为了做大做强陇南市蚕桑产业,对云南省保山市快速崛起的蚕桑产业进行了考察。总结了保山市大力发展蚕桑产业的宝贵经验,找出了陇南市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从政策与制度、政企联动、轻简技术、规模化生产多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8.
李云平 《蚕学通讯》2005,25(1):54-56
2003年,中央、省、市政府分别做出了"关于山川秀美工程实施方案的决定",把桑树作为退耕还林中的主要树种,又做出了"关于加快发展蚕桑生产的决定",给安康的蚕桑生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蚕桑生产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安康的蚕桑产业.现谈谈大力发展我市蚕桑产业的目标和建议,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蚕桑文化起源于中国,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对蚕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蚕桑文化的起源、蚕桑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和分析,认为蚕桑产业是蚕桑文化发展的基础和栽体,要确保蚕桑生产稳定、推进茧丝绸业健康发展、促进蚕桑资源多元化开发,并针对上述论点分别提出了将蚕桑文化融入到蚕桑生产中、将蚕桑文化融入到茧丝绸业中、将蚕桑文化融入到旅游消费中等促进蚕桑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促进陕西安康蚕桑产业发展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正余 《北方蚕业》2004,25(4):9-10
分析了安康地区蚕桑生产发展的机遇和条件,根据安康的地理位置与生产实际提出了发展蚕桑生产的目标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