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宁籼2A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武香2B/金23B杂交后代F4中选优良单株与金23A连续成对回交,采取边选择边回交转育而成的野败型籼稻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花粉败育彻底、株型好、异交习性优良、配合力好、米质较优等特点.宁籼2A于2014年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所配组合宁籼优8号(宁籼2AXR08)于2015年5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2.
水稻三系不育系G98A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挖掘利用地方稻种资源,利用贵州高原粳稻与矮秆籼稻杂交改良,经过2次杂交(纳雍大红谷/南京11//8902S),多代单株选择,育成耐寒保持材料95F076,用其与野败胞质不育系珍汕97A杂交,再连续8代回交,育成新不育系G98A.  相似文献   

3.
通过零磁场模拟空间条件(采用双层磁屏蔽结构和线圈补偿方式相结合的大型2 6面体磁屏蔽装置,直径2 .3m ,磁强度小于2 0nT ,为地球磁强度的4×10 - 4) ,处理水稻干种子1年,从后代选育出不育株,经人工杂交和试管授粉方式进行保持系与不育株成对跟踪回交、纯化、病毒素胁迫,选育出稳定、醇香、优质不育系玉- 0 8A。玉- 0 8A田间群体不育株率10 0 % ,镜检结果不育花粉率99 82 % ,套袋自交不实率10 0 % ,花器结构好,柱头发达,外露率高,张颖角度大,花时较集中,可恢复性好,容易繁殖制种,符合国家制定的不育系标准[1,2 ] 。2 0 0 2年8月通过江苏省…  相似文献   

4.
春江77A是中国水稻研究所以滇型粳稻不育系宁67A为母本,用高柱头外露率粳稻材料春江77作父本杂交,经连续多代选择回交和逐代育性鉴定转育而成的高柱头外露率滇型晚粳不育系,2006年9月通过浙江省科技厅鉴定。春江77A育性稳定,不育度和不育株率均为100%,柱头外露率高达49.89%,花时较早,异交结实率高,穗型较大,千粒重高,配合力好。利用春江77A所配制的杂交粳稻和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组合表现出杂种优势强、千粒重高、产量潜力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扬辐粳7号A是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徐9201A为母本,扬辐粳7号为父本,通过杂交、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BT型粳稻不育系.该不育系抗病性强,米质达国标1级优质稻谷标准,综合性状优良,不育性稳定,开花习性较好,异交结实率较高,配组优势明显,2012年通过江苏省粳稻不育系鉴定.所配组合通优粳1号(扬辐粳7号A/R98)表现高产、优质,2013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6.
优质香稻不育系川香28A的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湘香二A中雄性可育株为父本材料,与D90A杂交、回交,通过排除微效恢复基因和微效温敏不育基因,转育成具有D型不育胞质的优质香稻不育系川香28A。该不育系的垩白粒率较珍汕97A低18倍,垩白面积小75倍;稻米香味浓;配制的杂交种亦表现外观和食味品质好。目前,川香28A已配制出一批优质高产组合。香优1号于1997年通过四川省优质杂交稻区域试验;川香28B作为优质种质用于保持系米质改良的育种计划之中。  相似文献   

7.
我国杂交水稻产量取得了新的突破,品质育种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杂交水稻雄性不育系育性稳定性尚未从根本上加以解决。许多育成的不育系尽管具有很好的特性,但因育性存在不稳定,使得生产上存在很大风险,从而限制或降低了其在生产上的应用价值。为此,我所采用育性稳定、米质较好、抗性强的保持系688B和福伊B,经3a6代的测交,择优回交,转育成育性稳定具配合力较强的优质三系不育系九丰A。1选育过程1998年早季在沙县以688为母本,与福伊B杂交,晚季种植F1代,其后用系谱法选育至第4代,从中选育优良株系10个,进行测交,经多代连续择优回交,至2003年…  相似文献   

8.
为选育具有较好开花习性、品质优良和综合抗性好的BT型优质粳稻不育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通过性状改良和培育,选育出综合品质优、抗性好和开花习性好的不育系南粳01 A,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继863A、95122A之后又一突破性BT型不育系.该不育系是用迟熟中粳品系C9023与软米A杂交并经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BT型不育系.该不育系花粉败育类型属圆败型,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达100%;可恢复性好,配合力较强;对条纹叶枯病抗性较强.2020年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家组鉴定.  相似文献   

9.
徐 92 0 1A系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中粳品系徐 92 0 1B与黎明A杂交 ,经过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BT型中粳不育系。 1995年通过省级鉴定 ,1996年 4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 ,2 0 0 2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该不育系综合性状优良 ,配合力水平高 ,米质优 ,异交率高 ,与高产优质恢复系配组 ,已育成一批强优势杂粳组合进入大面积应用。1  徐 92 0 1A的选育经过徐 92 0 1B系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1976年以南粳 32为母本 ,以南粳 11为父本杂交 ,经系统选育而成的中粳品系。 1981年在株系圃中表现早熟、高产、生长清秀、品质优良、性状稳…  相似文献   

10.
科36S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L06S为母本,与优质恢复系9Z007杂交、回交选育的优质温敏不育系,2021年8月通过安徽省技术鉴定。科36S不育特性较好,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较高,抗性较好,米质较优,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强。科36S转育彻底,繁殖产量高。  相似文献   

11.
庆丰A系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以滇I型粳稻不育系宁67A为母本,中熟晚粳常规品系庆丰B为父本杂交,经多次回交转育而成的滇I型优质、高异交率晚粳稻不育系。2006年9月庆丰A通过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庆丰A育性稳定,不育度和不育株率均为100%,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米质优良,中抗稻瘟病,配合力强。利用庆丰A配制的杂交稻组合表现株型紧凑,米质优,穗大粒重,结实率好等特点。庆丰A对培育超级杂交粳稻新组合有潜在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利用8个粳稻不育系和11个粳稻恢复系,对8个主要品质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一亲本的不同杂交组合F1代的品质性状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粒长、垩白率、垩白大小及垩白度差异极显著;不育系对各种品质性状的作用效应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恢复系对于所测定的品质性状中糙米率、精米率、垩白率、垩白度差异极显著。亲本的杂种优势的表现与双亲亲和力高低、配合力高低有明显的相关性。不育系对品质性状的作用显著大于恢复系。从表现看,多数组合杂种F1代品质低于高亲值,一些组合达不到优质稻米标准,表明粳型恢复系品系与不育系配组在杂交稻组合的品质改良上,难度很大。  相似文献   

13.
春江26A是中国水稻研究所以宁67A为母本,用春江26作父本杂交,经连续多代选择回交和逐代育性鉴定转育而成的大穗型早花时滇型晚粳稻不育系,2006年9月通过浙江省科技厅鉴定。春江26A育性稳定,不育度和不育株率均为100%,花时早,异交结实率高,茎秆粗壮,抗倒性好,穗型大,米质优,配合力好。利用春江26A配制的杂交稻新组合表现出大穗、抗倒、杂种优势强、产量潜力大、米质较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三系杂交水稻优质育种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30  
按照我国优质稻谷标准,当前三系杂交水稻的米质问题主要表现在整精米率低、垩白粒率高、垩白大及胶稠度低(硬),这与它们的亲本米质状况是一致的。多数水稻品质性状兼有质量、数量性状双重遗传特性,其共同处是杂种F1表现双亲中值,一些品质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品质性状的表现受环境气候尤其是结实期气温的影响极大,不同品种的同一性状对环境的敏感性有差异。谷粒小粒形可减少晋白,利于提高整精米率,并减少受环境的影响。个别品质性状与产量存在相关,综合米质表现与产量却无显著关系。高产与优质是可以结合的,杂交水稻不育系的改良以提高胶笛度和减少晋白为重点,恢复系的改良以减少晋白为主,收集和筛选高(软)胶稠度、小或无垩白、品质性状对气温反应不敏感的品种作亲本杂交选育小粒形无垩白优质恢复系和不育系,并根据性状互补原则可配制出碾磨、外观及蒸煮食用品质均优质的杂交稻组合。  相似文献   

15.
以携Pigm基因的粳稻材料MP3为抗稻瘟病基因供体,通过回交转育,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快速改良晚粳稻不育系浙04A的稻瘟病抗性,育成了BT型抗稻瘟病晚粳稻不育系浙07A及其保持系浙07B,2012年9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浙育鉴2012006)。该不育系不育株率100%,花粉败育率9999%,不育花粉以染败为主,其中染败率8373%。经人工接种鉴定,为高抗稻瘟病。所配组合与原不育系浙04A相比较,分蘖数多、穗型大、粒重高,表现产量优势明显、稻瘟病抗性增强等特性。  相似文献   

16.
29A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用珍汕 97B与V2 0B杂交 ,再与珍汕 97A回交转育而成的籼型三系野败型不育系 ,2 0 0 3年 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是江苏育成的第 1个籼型三系不育系。用 2 9A与盐恢 5 5 9配组育成的新组合 2 9优 5 5 9综合性状突出 ,于 2 0 0 3年 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7.
宁籼2A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武香2B/金23B杂交后代F_4中选优良单株与金23A连续成对回交,采取边选择边回交转育而成的野败型籼稻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花粉败育彻底、株型好、异交习性优良、配合力好、米质较优等特点。宁籼2A于2014年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所配组合宁籼优8号(宁籼2A×R08)于2015年5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8.
水稻三系不育系赣香A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系不育系赣香A是江西省农科院水稻所利用多个保持系亲本进行杂交和复交,育成了赣香B,再用金23A测交并连续回交转育的一个籼型不育系。经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花粉镜检和套袋自交结实的调查,其典败99.12%,圆败0.55%,染败0.33%,无正常染色花粉粒,套袋自交结实率为0%,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达100%。赣香A开花习性较好,柱头外露率高(66%~78%)、繁殖制种产量高,可达3000~4500 kg/hm2;株高约76 cm,茎秆较粗、大穗大粒、配合力强;播始历期64~77d,叶片12~13叶,感温性、早熟性遗传力强;对稻瘟病抗性好且较耐高温和低温,适应性广;后期落色好,不早衰。  相似文献   

19.
春江47A是中国水稻研究所以滇I型粳稻不育系春江12A为母本,用抗稻瘟病、矮秆粳稻材料春江47作父本杂交,经连续多代选择回交和逐代育性鉴定转育而成的滇I型早熟晚粳不育系,2008年9月通过浙江省鉴定。春江47A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花粉败育率99.99%,花时较早,异交结实率高,株高矮,熟期早,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穗型较大,配合力好。利用春江47A所配制的杂交稻组合表现出杂种优势强、矮秆抗倒、抗稻瘟病、产量潜力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2000—2020年中国审定水稻品种的米质性状数据。结果表明,国家审定品种新部标优质率逐年上升,2019年和2020年分别占比74.2%、79.4%。籼稻整精米率、长宽比、碱消值和胶稠度随年度变化呈上升趋势,垩白度和直链淀粉随年度变化明显下降,籼稻米质性状变化趋势优于粳稻。通过对2020年479个国审籼型杂交稻品种米质分析得出,6个米质性状中变异系数较大的是垩白度。同时分析了2020年排名前20的骨干亲本(不育系和恢复系)所配组国审籼型杂交稻品种的部标优质率和6个米质性状特征,以期为水稻新品种在米质方面的选育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