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探索罗甸宽叶雀稗草地建植技术,以便在贵州种草养牛中推广,笔者进行了宽叶雀稗不同混播草地试验。结果表明,罗甸宽叶雀稗草地在建植第2年能达到稳定的高产,与白三叶混播草地的产出豆禾比为40%,盖度达95%,比单播宽叶雀稗增产40%,能实现草地高产,为最佳的混播组合。  相似文献   

2.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设置5个氮素水平(1、3、5、7、9 mmol·L~(-1)),从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及光合特性等方面,探究适合宽叶雀稗(Paspalum wettsteinii)生长的氮素水平。结果表明,3 mmol·L~(-1)氮素处理下宽叶雀稗生长指标、生物量及含氮量较高,可溶性蛋白(SP)和脯氨酸(Pro)含量、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较高,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及气孔导度(G_s)保持在较高水平(P 0.05),而丙二醛(MDA)含量和胞间CO_2浓度(C_i)较低。氮素不足(1 mmol·L~(-1))或过量(7~9 mmol·L~(-1))会不同程度地降低宽叶雀稗的SP和Pro含量、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影响光合作用,抑制宽叶雀稗生长。最后利用主成分分析和模糊隶属函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得出,3 mmol·L~(-1)氮素处理是宽叶雀稗生长的适宜氮素水平。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宽叶雀稗在不同供磷水平条件下的形态及生理变化,了解宽叶雀稗对磷胁迫的适应策略,以期为宽叶雀稗的磷养分管理和生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砂培法,设置极低磷(2 μmol·L-1)、低磷(20 μmol·L-1)、适磷(200 μmol·L-1,对照)、高磷(600 μmol·L-1)、极高磷(1000 μmol·L-1) 5个供磷水平处理,分别在胁迫10、20、30 d后测定幼苗生长状况、根系形态、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低磷和极度低磷胁迫显著降低了宽叶雀稗植株高度和地上生物量,同时,叶面积和叶周长均有降低的趋势;根系生物量、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目、根冠比均高于适磷处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均显著增强(P<0.05),叶片电导率和根部电导率显著提高(P<0.05);主成分分析表明,CAT活性、POD活性和根系磷酸酶活性、根尖数目和根膜透性受磷胁迫的影响较大,供磷水平为600 μmol·L-1时表现较好;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表明,根表面积、根系磷酸酶活性和叶周长是影响宽叶雀稗产量的重要指标。综合表明,宽叶雀稗可通过降低地上生物量、增加根系数量和根表面积、提高保护酶活性来适应低磷胁迫。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水土流失区植被恢复中植物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适宜条件,选取我国南方水土保持良种宽叶雀稗种子为试验材料,以长汀水土流失区的表层土壤为种子发芽基质,添加4个土壤粘着剂PAM浓度梯度(0、0.5、1.0和2.0 g·L-1),采用人工气候箱控制4个温度梯度(15、20、25和30 ℃)进行种子萌发试验,研究温度和土壤粘着剂对宽叶雀稗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5~30 ℃随着温度升高,宽叶雀稗种子发芽开始时间由第10天提前至第3天,结束时间由第26天提前至第9天,温度越高,种子开始发芽时间越早,发芽速率越快;20和25 ℃时,宽叶雀稗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较高,20~30 ℃种子发芽指数与活力指数、幼苗生长与生物量显著高于15 ℃处理。添加土壤粘着剂有利于延长宽叶雀稗种子发芽历程与生长期,提高种子发芽速率;中低浓度粘着剂(0.5、1.0 g·L-1)可提高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与活力指数,高浓度粘着剂(2.0 g·L-1)对种子发芽有抑制作用,但中高浓度粘着剂(1.0、2.0 g·L-1)可促进苗高和根长生长,提高幼苗生物量与根冠比。研究结果为宽叶雀稗在水土流失区的植被恢复应用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张瑜  罗天琼  雷霞  杜春林 《饲料研究》2023,(19):101-105
试验旨在探讨混合比例对多花木蓝和宽叶雀稗混贮品质的影响。以多花木蓝(CK1)和宽叶雀稗(CK2)两个单独青贮处理为对照,设置多花木蓝∶宽叶雀稗鲜质量比分别为1∶1(I1P1)、1∶2(I1P2)、1∶3(I1P3)、1∶5(I1P5)进行混合青贮,每处理3个重复。青贮发酵70 d,测定营养成分与发酵品质。结果显示,不同混合比例混贮料的感官评价均较好,且随着多花木蓝混合比例降低,混贮料的干物质、粗蛋白、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乳酸的含量及pH值明显降低,乙酸含量增加,但不同混合比例青贮料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显示,CK1青贮处理效果最好,I1P2处理次之。研究表明,从人工混播草地牧草加工与利用角考虑,多花木蓝与宽叶雀稗以1∶2混合青贮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土壤酸化和重金属污染是限制离子型稀土矿废弃地植被恢复的主要因素,宽叶雀稗(Paspalum wettsteinii Hack)可在长汀离子型稀土矿废弃地正常生长,可能存在对酸和重金属胁迫特殊的适应机理。鉴于此,以宽叶雀稗为材料,设置不同浓度的Pb、Cd及酸胁迫试验,测定不同胁迫下宽叶雀稗种子萌发特性、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Pb (≥500 mg·L-1)、Cd (≥50 mg·L-1)胁迫对宽叶雀稗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pH-4.5,pH-5.5对宽叶雀稗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Pb处理早期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中后期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呈先增后减趋势;Cd胁迫早期及晚期的SOD、CAT活性先减后增;酸处理中后期的SOD活性及早中期的POD活性均先减后增,早期及晚期的CAT活性则先增后减。宽叶雀稗抗氧化酶系统在Pb、Cd及酸胁迫下响应机制不同,SOD、POD、CAT活性高低有明显的时间差异和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水土流失区表层土壤砂砾化环境对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选取我国南方水土保持良种宽叶雀稗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温度梯度(15、20、25、30 ℃),按不同径级的土壤颗粒组成配制5种不同程度砂砾化的土壤作为种子发芽基质,研究温度和土壤颗粒组成对宽叶雀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土壤颗粒配比对宽叶雀稗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均有显著影响。随着温度升高,宽叶雀稗种子发芽初始时间提前,发芽率稳定所需时间缩短,发芽速率加快;20、25 ℃时,种子发芽率与发芽势较高,地上部与根系生物量较大;20、25、30 ℃时,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较高,苗高较高,根长较长;长度根冠比随着温度升高先降后升,25 ℃时最小。宽叶雀稗种子在土壤粗颗粒含量较高(>2 mm:1~2 mm:<1 mm=100%:0%:0%)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为最低;土壤粗细颗粒含量适中(>2 mm:1~2 mm:<1 mm=25%:37.5%:37.5%或50%:25%:25%)时,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较高。苗高随着土壤粗颗粒含量的增加逐渐增大,根长、长度根冠比则随土壤粗颗粒比例的增加而降低,幼苗地上部与根系生物量则在土壤粗细颗粒含量适中(>2 mm:1~2 mm:<1 mm=50%:25%:25%或75%:12.5%:12.5%)时较高,说明土壤粗颗粒比例高有利于宽叶雀稗苗高生长,土壤细颗粒比例高有利于根系生长,土壤粗细颗粒比例适中有利于种子发芽及幼苗生物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8.
植生工程是边坡治理的重要技术措施,为探讨废弃菌渣在植生工程中的应用,本研究选择食用菌栽培的废弃菌渣作为植生基材的有机质材料,聚丙烯酰胺(PAM)作为保水剂,将其与土壤、水泥、肥料、宽叶雀稗(Paspalum wettsteinii)种子按不同配比混拌后形成不同植生基质,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宽叶雀稗萌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生基材配比对宽叶雀稗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均有影响,随着土壤比例的减小和菌渣比例的增大,宽叶雀稗种子发芽速率加快,促进萌发和幼苗生长,土壤:菌渣比为0:4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最佳,显著优于其他配比。PAM添加量对宽叶雀稗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与土壤:菌渣配比有关,当土壤:菌渣比为0:4时,PAM添加量2.0%加速发芽过程,PAM添加量对宽叶雀稗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与土壤:菌渣配比有关,当PAM添加量为1.0%时,宽叶雀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差异较小,但PAM添加量2.0%时,对萌发和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土壤:菌渣配比和PAM对萌发幼苗的生理指标存在较大影响,不同指标变化特征不同,但均存在较大影响。因此,植生工程中菌渣含量高、PAM添加量0.5%~1.0%对宽叶雀...  相似文献   

9.
通过测定亚热带红壤地区12年(A)、8年(B)、1年(C)的牧草种植地及天然草地(D)的土壤在0~5、5~10、10~20、20~30、30~505、0~80cm土层的有机碳含量,得出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主要集中于表层0~10cm,并随深度的增加而递减,但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并没有集中表现在表层。A与B、B与C差异显著(P<0.05),A与C、A与D、B与D差异极显著(P<0.01),而C与D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草地的种植年限相差越大,则土壤碳含量也相差越大;种植年限较短(如1年),其碳含量虽有所增加,但增量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