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提高“南安板鸭”的质量,江西省科学院受省经贸厅委托于1991年进行了“江西省名优腊制品南安板鸭及其原料鸭的调查研究”。调查过程中在民间发现一种尚未评估、无记载的适合新形势下的加工南安板鸭的较佳鸭源——吉安红毛鸭。但因分离现象而出现许多品系,性状不稳定。根据这一现状,我们在江西省科技厅、省农业厅、吉安市科委的大力支持下,进行了“吉安红毛鸭品种资源调查及生产性能研究”,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吉安红毛鸭提纯选育”,结合选育初步建立了吉安红毛鸭的良种繁育网,经过5年努力已取得显著成效。现将“吉安红毛鸭提纯选育”课题技术经济效益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 吉安红毛鸭用于板鸭生产大大提高了板鸭的成  相似文献   

2.
吉安红毛鸭是以加工板鸭为主要用途的肉蛋兼用型品种,是当前加工板鸭原料鸭中的最佳品种之一。与其它原料鸭种相比,该品种外型、外貌、体重、生长速度及均匀度等具有一定的优势,被广大鸭农所喜爱。2000年该鸭种又被省农业厅列为全省优良畜禽示范品种。为进一步推广该品种,提高我省养鸭的良种覆盖率,根据近几年课题组选育饲养研究,结合鸭农的饲养经验,特将吉安红毛鸭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1 饲料选择。吉安红毛鸭对饲料要求不十分严,且耐粗。按蛋白类料占25%、能量类料占65%、青料类占10%的比例搭配配料。各阶段饲料宜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优质地方鸭不同品种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屠宰性能特点,对7~10周龄对连城白鸭、莆田黑鸭、三穗鸭和吉安红毛鸭进行了屠宰性能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4个品种优质地方鸭在7~10周龄屠体重都随着周龄的增加而增大,且品种间生长发育差异较大。屠体重和全净膛重从小到大分别为连城白鸭、莆田黑鸭、三穗鸭和吉安红毛鸭,吉安红毛鸭全净膛率高于其他3个品种;4个品种鸭腿肌重从低到高分别为连城白鸭、莆田黑鸭、三穗鸭和吉安红毛鸭,10周龄时,三穗鸭胸重肌显著高于莆田黑鸭和吉安红毛鸭(P<0.05),极显著高于连城白鸭(P<0.01)。  相似文献   

4.
吉安红毛鸭是一种尚未通过评估,资料上没有记载,流行于民间而适合当今新形势下加工“南安板鸭”的较佳鸭种,分布范围相当于古代“庐陵”区域。1996年省科委已将“吉安红毛鸭提纯选育”列为重点科研课题,为了进一步摸清该品种的基本情况,江西省科学院生资所、吉安地区畜牧兽医站、遂川县畜牧兽医站、遂川县水禽场再次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吉安红毛鸭的形成、分布、主要性状进行了调查与测试,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吉安红毛鸭品种形成与分布 在调查中得知,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原江西省农业院为躲避战火搬迁到吉安地区泰和县,该院科…  相似文献   

5.
一、品种形成及分布 吉安红毛鸭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饲养过程中,根据板鸭加工出口创汇的商品标准要求,经过多世代的去劣选优,培育成的一个优良腌肉型鸭种。它原产吉安地区,主要分布于105国道沿线的县市。19%年在省农业厅、省科委、吉安地区科委的支持下,开始了对该鸭种的提纯选育工作,成立了吉安红毛鸭原种场,建立了核心群和基础群,生产性能得到了提高。1999年已发展到全省的其他县市都有饲养,目前吉安地区的红毛鸭饲养量超过200万羽,开发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6.
吉安红毛鸭屠宰性能及肉质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更深入了解吉安红毛鸭的品种特性和肉质特点,对该鸭产肉性能、常规肉质、组织学特性、肌肉氨基酸含量、肌肉脂肪酸组成、肌肉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1材料与方法1.1测定鸭的来源选取江西遂川水禽场、饲养管理水平一致条件下饲养的120日龄10个家系共60只吉安红毛鸭,每个家系公母各3羽,主要测定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腿肌重、胸肌重、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腿肌率。另取120日龄公、母鸭各2羽进行屠宰,测定常规肌肉品质,组织学特性,肌肉氨基酸含量、肌肉脂肪酸组成和化学成分。1.2测定方法按常规进行屠…  相似文献   

7.
选择生命力旺盛、适应性强、耐粗饲、抗逆性好的中小型优良鸭种,如金定鸭(山麻鸭)、吉安红毛鸭等肉蛋兼用鸭品种。  相似文献   

8.
<正>日前,农业部发布第2061号公告,结合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结果,对《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农业部公告第662号)进行了修订,确定八眉猪等159个畜禽品种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我省有7个畜禽品种名列其中,分别为玉山黑猪、乐平猪、白耳黄鸡、丝羽乌骨鸡、吉安红毛鸭、兴国灰鹅、中蜂。其中,乐平猪、吉安红毛鸭是新列入名录的品种。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是农业部为重点保护原产我国的珍贵、稀有、濒危的畜禽遗传资源而制  相似文献   

9.
吉安红毛鸭经济性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安板鸭是江西省传统的名、特、优产品,有140年的历史,在港澳和东南亚地区堪称腊味之王。江西省每年出口约120~150万只,创汇达350万美元左右。然而根据港澳有关部门及江西省食品进出口公司的反映,南安板鸭由于重量偏大、脂肪含量较高,致使质量有所下降。吉安地区群众在养鸭的过程中,根据板鸭加工出口创汇的商品标准要求,经过长期的选育,初步培养出一个体型、外貌、性能比较一致,适合加工板鸭的较为优良的腌肉型鸭种──吉安红毛鸭。1吉安红毛鸭的形成与分布江西属亚热带地区,吉安地区又位于江西中部的赣江中游,光、热、水、气…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巢湖麻鸭、枞阳媒鸭、大余麻鸭、荆江麻鸭、靖西大麻鸭、广西小麻鸭、高邮鸭、吉安红毛鸭和苏牧鸭等9个肉用型(兼用型)的鸭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系统评价,试验选择12个成熟的微卫星位点对9个肉用型(兼用型)鸭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测定和聚类分析。结果共检测到142个等位基因位于12个成熟的微卫星位点上,多态信息含量(PIC)介于0.275 5~0.832 6之间,其中有8个座位为高度多态位点,剩余4个座位为中度多态位点;9个鸭群体在微卫星座位上的平均杂合度在0.408 6~0.559 0之间,大余麻鸭的PIC最高达到了0.6091,吉安红毛鸭的PIC最低达到了0.499 4;荆江麻鸭和巢湖麻鸭的遗传距离(DA)最近,为0.095;苏牧鸭和其它鸭群体的遗传距离都较远,并且苏牧鸭和高邮鸭的遗传距离最远,达到0.319;聚类分析将9个鸭群体分为三大类,其中巢湖麻鸭、荆江麻鸭、枞阳媒鸭、靖西大麻鸭以及大余麻鸭先后聚为一类;高邮鸭首先和吉安红毛鸭聚为一类,接着与广西小麻鸭聚为一类;而苏牧鸭被单独分为一类。结果表明9个鸭群体中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遗传变异程度以中等水平为主,为今后我国肉用型地方鸭品种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杂交利用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11.
红毛鸭原产于江西省吉安市,故命名其为“吉安红毛鸭”,系以加工酱鸭、板鸭为主要用途的肉蛋兼用型鸭品种。该品种全身毛色呈褚红色,遗传性能稳定,生产性能良好,耐粗饲,觅食能力强,瘦肉率高,羽毛生长与体重增长同步。  相似文献   

12.
<正>1发展现状1.1基本情况吉水县吉安红毛鸭产业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到了90年代在八都、水田等乡镇发展到了100多万只。进入21世纪后形成了快速发展局面。如今,吉水县已成为全省红毛鸭养殖最大最集中的产业基地。吉水县2016年红毛鸭集群产业养殖量1 300万羽,产值1.2亿,规模养户400户,带动农户2 050户,户均增收0.185万元,带动就业人数2 050人,有农业企业2家,利税额1 230万元。其中八都板鸭  相似文献   

13.
正毛鸭是板鸭加工前饲养及育肥阶段肉鸭的统称,由于毛鸭的饲养一般分为70日龄前在农户家饲养和板鸭加工厂的育肥(一般30 d)两个阶段。由于育肥的毛鸭来自不同的农户,禽流感疫苗的免疫就凸显重要。目前毛鸭的禽流感疫苗免疫存在的问题有:首免日龄不一致,7~35日龄均有;免疫次数不  相似文献   

14.
以吉安红毛鸭为实验对象,探究LXRα基因内含子6与体重和体尺的关联性。根据鸡的LXRα基因组序列和鸭LXRαmRNA序列设计引物,对LXRα基因内含子6进行扩增,利用PCR-SSCP方法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分析其对体重、体尺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所扩增片段大小为286 bp,且存在1个SNP(G239A)。共检测到3种基因型(AA、AB和BB),AA为优势基因型,遗传杂合度为0.35;经卡方检验,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吉安红毛鸭群体中AA基因型个体的半潜水长、胸宽、胸深和骨盆宽显著高于BB基因型(P<0.05),其他各基因型在各指标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AA基因型是体尺性状的有利基因型,AA基因型均值最大,AB型次之,BB型最小,表明LXRα基因内含子6多态性可能对个体体尺性状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板鸭加工是吉安市畜禽加工传统优势产业之一,随着近些年的发展壮大,形成了以遂川、吉水两县为中心年加工量达1 200万羽板鸭加工基地和新干县、峡江县、永丰县、吉安县、吉州区等四县一区为主的板鸭用鸭源饲养生产带。板鸭加工前的鸭源统称为"毛鸭",毛鸭饲养是板鸭加工产业中的关键环节。笔者对"毛鸭"的饲养管理及疫病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1板鸭加工基本情况吉安市板鸭加工以遂川县、吉水县八都镇为  相似文献   

16.
“吉安红毛鸭”是近年来我区自然形成加工板鸭优质原料的鸭品种,其特点是生长快、抗病力强、瘦肉率高、产蛋多。体型外貌为公鸭头羽灰红色,体绒和尾羽呈灰白色,被羽褐红色,脚蹼为橘红色,喙为褐红色;母鸭与公鸭羽色相似,体绒和腹部羽毛以白色为主,背被羽毛褐红色,喙、蹼为橘红色。成公鸭体重1 750~2 000克,成母鸭1 650~1 900克,母鸭115天左右开产,年产蛋220枚,受精率达90%,孵化率为92%。一、雏鸭的饲养管理要点雏鸭是指出生至30日龄之内的小鸭,这一期间的饲养管理要点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1.育雏前的准备:准备育雏舍、水…  相似文献   

17.
选择548羽18d的健康无病、体重相近(728.20±21.27g)吉安红毛鸭二元杂鸭,根据饲养方式和补饲量不同随机分为舍饲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研究其生长性能及屠宰性能.结果表明,稻鸭共生模式下,补饲量为舍饲自由采食量的47.79%~61.44%时,对鸭的料肉比无明显影响,稻鸭共生可以极显著降低鸭的料肉比,以全期日均补饲量为99.77g时为佳;稻鸭共生可以改善鸭的肉用性能,提高腿肌率,降低胸肌率,补饲量越高,鸭的生长性能越高而屠宰性能相对越差,生产中可根据市场需求适当调整补饲量.  相似文献   

18.
加工板鸭是我区(江西吉安地区)养鸭生产的重要项目。每年有近百万只“南安板鸭”出口,为围家换取大量外汇。而毛鸭育肥又是板鸭加工的重要工序。我区群众历来  相似文献   

19.
稻鸭共栖生态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鸭共栖技术是将雏鸭放入稻田,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鸭不间断的活动产生中耕浑水效果,刺激水稻生长,同时鸭的粪便可作为肥料。在稻田有限的空间里生产出绿色、安全、优质、营养的大米和鸭肉。所以稻鸭共栖技术是一种种养结合、生态型的综合农业技术。近年来,各地充分利用稻鸭共栖这一技术,实现了无公害稻鸭高产高效双丰收。以下就这项技术中鸭的饲养管理谈一些认识。 (一)选育好鸭种 首先应选用适于稻间放养的吉安红毛鸭或山麻鸭,这两个品种均属中小型个体,放养稻间穿行灵活,且食量较大,耐粗饲,成本较低,露…  相似文献   

20.
凤头鸭是由镇江水禽研究所在先后引进了多个国内鸭品种资源以及大量配套杂交过程中发现的变异群体,其基本形态特征与普通鸭相近,唯独其头部后羽毛有一簇突起[1].目前已先后在吉安红毛鸭、连成白鸭和金定鸭中发现了这种类型.据《事物绀珠》记载,早在400年前就发现了这种头有高毛的凤头鸭[2].遗憾的是,这种鸭目前在我国失传已久.另有记载,17~18世纪年间,在欧洲也偶见这种凤头鸭(Crested duc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