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能源林树种乌桕茎段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桕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木本油料树种,其种子中的油脂可用于食用油源、工业油源和动力油源,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培养的优良树种.对乌桕茎段进行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在初代培养中,先用70%的酒精对带芽茎段消毒30s,再用0.1%升汞灭菌10min,污染率可降到26.5%.在最佳培养基WPM+6-BA 0.5mg/L+NAA 0.05mg/L中进行芽诱导,30d后的诱导率可达62.9%.在MS+6-BA 1.0mg/L+KT 0.5mg/L+NAA 0.5mg/L上进行继代增殖培养,增殖效果最好,增值率为81.2%,增殖倍数为3.2倍.将健壮的无根单芽接种于1/2 MS+IBA 0.5mg/L上进行生根诱导,生根率可达93.3%.  相似文献   

2.
对两个梅花杂交种优良单株‘X-9’、‘X-55’进行茎段培养的试验研究。通过对采枝时期、培养基种类、消毒方法的对比试验,探索影响梅杂交种茎段腋芽萌发及生长的因素。结果表明:5月上旬到6月中旬是茎段培养的最佳时期;污染率会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异;消毒方法以0.1%升汞5min最好;两个杂交种最适启动培养基为WPM+0.5mgL6-BA+0.1mgLNAA。  相似文献   

3.
李茎尖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欧洲李(Prunus domestica cv.'Tardicots')和樱桃李(Prunus cerasifera)试管苗为材料,建立了茎尖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欧洲李最适宜的培养基为MS+6-BA 0.5 mg/L+IBA 0.05 mg/L,0.1~0.2 mm的茎尖培养成苗率为64.16%,0.35~0.45 mm的茎尖培养成苗率为85.5%;樱桃李最适宜的培养基为LP+6-BA 0.5 mg/L+IBA 0.05 mg/L,0.1~0.2mm的茎尖培养成苗率为64.53%,0.35~0.45 mm的茎尖培养成苗率为84.7%.  相似文献   

4.
以参薯茎段为研究材料,使用0.1%Hg Cl2进行不同消毒时间的消毒处理,并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参薯无菌苗的诱导、生根培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参薯茎段以0.1%Hg Cl2消毒7 min效果较好,污染率低,存活率及发芽率较高;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5 mg/L+GA30.1 mg/L+AC 1.0 g/L+蔗糖30 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 0.5 mg/L+IBA 0.5 mg/L+蔗糖25 g/L+AC 0.5 g/L;添加0.5~1 g/L的AC能有效减小参薯组培苗的褐化。  相似文献   

5.
翅果油树茎尖快速繁殖与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胡颓子科胡颓子属的翅果油树茎尖为试材,对茎尖快速繁殖与植株再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表面灭菌后使用100 mg.L-1的抗生素溶液处理30 min,未污染率达92%,效果最好;初代培养和增殖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MS+BA0.5+NAA0.01;但在增殖培养中,适宜芽苗伸长的培养基为MS+BA0.5+IBA0.4;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1.5;将试管苗移栽在腐叶土∶蛭石=2∶1的基质中,成活率达66%。  相似文献   

6.
三尖杉无菌增殖培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同一时期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取材以及不同时期取材的灭菌效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带芽茎段取材时期以3月中旬为最佳,此时萌发的新梢污染率较低、存活率较高,以75%酒精浸泡1 min,0.1%HgCl2灭菌12 min处理,存活率最高为63.3%,达到较好的灭菌效果。不同培养基与激素组合对三尖杉茎段腋芽诱导及增殖培养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6-BA质量浓度对带芽茎段启动速度、芽体诱导率影响极显著,改良MS+6-BA3.0 mg.L-1+IBA0.5 mg.L-1为三尖杉带芽茎段启动培养芽体分化的最佳培养基组合,芽体诱导率为82.8%;改良MS+6-BA2.0 mg.L-1+IBA0.2 mg.L-1为增殖培养最佳培养基组合,增殖系数为3.9。  相似文献   

7.
以白掌品种白公主的茎尖为外植体,对外植体的茎尖诱导、侧芽增殖及生根培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白掌的茎尖诱导培养基以MS+BA 0.5 mg/L+NAA 0.3 mg/L,茎尖诱导率为66.7%;侧芽增殖培养基为MS+BA1.5 mg/L+NAA 0.3 mg/L,增殖系数为5.3;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0.5 mg/L+NAA0.3 mg/L,生根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辣根茎尖组织培养,为其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提供新途径。[方法]分别就不同消毒时间对茎尖接种污染率的影响、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对茎尖出愈率、分化率的影响、不同激素浓度对不定芽生根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酒精消毒时间为35 s时外植体污染率和褐化率均较低;MS+0.5 mg/L 6-BA+1.0 mg/L NAA培养基对茎尖形成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较高,为82.3%;MS+0.5 mg/L 6-BA+0.2 mg/L NAA培养基诱导茎尖分化率较高,达80%;MS+0.2 mg/L Kt培养基适合辣根不定芽的继代繁殖;MS+0.1 mg/L NAA为辣根不定芽生根培养基。[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辣根茎尖的组织培养提供了试验基础,为其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黑果腺肋花楸为试验材料,分别选取茎尖、茎段及叶片作为外植体,接种到不同植物激素种类及浓度配比的培养基上,进行诱导和增殖培养。结果表明:茎尖诱导不定芽效率最高,效果最好,茎段和叶片作为外植体诱导率很低,确定茎尖是不定芽诱导的最理想材料;茎尖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2.0毫克/升+NAA 0.5毫克/升,诱导率达96.7%;不定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3毫克/升+NAA 0.5毫克/升,平均增殖倍数为10.89。  相似文献   

10.
以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Mill.)Druce]的叶片、茎段以及根茎作为外殖体,采用不同灭菌方式进行灭菌,在不同基本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添加不同种类生长调节剂,分析其最适的初代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最适灭菌方法为75%乙醇处理10 s配合0.1%升汞处理7 min,其污染率为13.3%。根茎作为外殖体有较高的诱导率,达到90.0%;在培养中,最适宜初代培养的基本培养基为MS,其诱导率为86.7%;最适宜根茎分化的生长调节剂为MS+1.0 mg/L 6-BA+0.5 mg/L NAA,其次为MS+1.0 mg/L 6-BA+0.5 mg/L IAA,其分化率分别为80%和62%。  相似文献   

11.
新梨七号茎段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不同配比、不同部位诱导不定芽以及炼苗移栽等几个方面对新梨七号离体茎段再生进行研究,获得茎段产生愈伤组织及不定芽再生的适宜培养基,分析以上因素对新梨七号再生体系建立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梨七号的茎段最适宜愈伤诱导培养基为MS+2,4-D 1.0mg/L+6-BA 0.5mg/L,愈伤组织诱导率为100%;茎段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 0.5mg/L,诱导率为95%,增殖倍数为7.29;最适宜不定芽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2.5mg/L+蔗糖15g/L,生根率为90%;封口炼苗时间14d为最好,移栽时间7月最佳。  相似文献   

12.
薰衣草高频植株再生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薰衣草叶片为外植体,建立了薰衣草高频植株再生系统,为薰衣草规模化快繁和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以6-BA,NAA,IBA,Ce(NO3)2,Na2MoO4及蔗糖为实验因子,芽分化率为测定指标,通过L18(61×36)正交实验,筛选了薰衣草芽分化的最佳组合:MS培养基中含有6-BA2.0mg/L,NAA0.5mg/L,IBA0.15mg/L,Ce(NO3)210mg/L,Na2MoO40.5mg/L及蔗糖15g/L。通过L9(34)正交实验,筛选了1种宜于薰衣草生根的理想培养基,即MS+IAA0.5mg/L+NAA0.1mg/L+蔗糖15g/L+活性炭1.0g/L。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以矮丛蓝莓美登茎段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处理条件下植株再生和瓶外生根情况以及移栽基质与生长状况.结果表明,改良WPM+ZT 2.0mg/L+蔗糖20.0g/L+琼脂粉5.0g/L为最佳增殖培养基,成苗系数6.2,株高1.5cm;瓶外生根可以节约成本,采用IBA 0.5mg/L+NAA 0.5mg/L浸泡水苔,包裹蓝莓的基部,成活率可达87.4%;移栽选用的最佳基质为园土∶草炭土∶松毛(1∶3∶1),成活率可达92.1%.  相似文献   

14.
对6个菜薹品种的4种不同外植体进行了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子叶与茎尖中以分化不定芽,而下胚轴和幼根只能形成愈伤组织及不定根;在MS BA2mg/L NAA1mg/L ABA0.5mg/L AgNO34mg/L培养基上,子叶的不定芽分化频率最高(23.3%),而在MS+BA1mg/L KT1mg/L NAA0.2mg/L培养基上,茎尖繁殖系统为1.66,快速繁殖效果较为理想,结果还表明,菜薹不同品种间的组织培养能力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棉花子叶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棉花无菌苗子叶为外植体,就激素对其不定芽的分化及植株再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BA对子叶不定芽的诱导效果最好;TDZ次之,ZT和KT不能诱导子叶形成不定芽,IAA与BA配合使用,叶片不定芽分化频率明显提高;NAA与BA配合使用叶片不定芽分化频率有所下降;2,4-D对子叶不定芽分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分化培养基中添加1.5mg/L GA3有利于芽的伸长。不定芽伸长后在不含激素的MS或MS+0.5mg/L NAA培养基上诱导生根,形成完全植株。  相似文献   

16.
灰楸体外植株再生体系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灰楸茎段为试验材料,进行了灰楸的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灰楸茎段愈伤组织和芽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0.3mg/L IBA+5 mg/L BA,丛生芽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0.1 mg/L NAA+12 mg/L BA,根诱导最适培养基为1/2MS+0.5mg/L NAA.  相似文献   

17.
以茎段为外植体,建立了报春石斛Dendrobium primulinum的离体培养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愈合组织诱导以培养基MS(Murashige and Skoog) + 5.0 mg·L-1 6-苄氨基嘌呤(6-BA) + 1.5 mg·L-12,4-D为最优,诱导率达33.33%;分化和增殖培养基均以MS + 1.0 mg·L-16-BA + 0.1 mg·L-1萘乙酸(NAA) +体积分数10%椰子水为佳,分化率最高可达83.20%,增殖倍数达3.82,外源物质椰子水可促进不定芽的形成及增殖。形成的无根苗转移到1/2MS + 0.5 mg·L-16-BA + 1.0 mg·L-1 NAA + 0.5 g·L-1活性炭培养基上诱导生根发育形成完整植株。图1表4参12  相似文献   

18.
为获得粉葛的离体繁殖技术,以地理标志火山粉葛嫩枝为外植体,通过调整基本培养基、生长调节剂种类和配比,选出适合的诱导、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基配方。结果显示,粉葛嫩茎尖是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材料。培养基MS+6-BA 0.1 mg/L+2,4-D 0.1 mg/L有利于粉葛茎段侧芽的萌发,而MS+6-BA 0.5 mg/L+2,4-D 1.0 mg/L则能高效诱导茎段产生愈伤组织。但在对粉葛嫩茎尖的诱导试验中,培养基MS+6-BA 0.1 mg/L+2,4-D 0.5 mg/L体现出促进芽萌发、愈伤组织形成并高效分化丛生芽的综合特点。培养基MS+NAA 0.5 mg/L能较好地诱导粉葛试管苗形成不定根。  相似文献   

19.
矮牵牛细胞的长期离体培养及再生植株的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实现矮牵牛细胞的长期离体培养和再生,不但可以获得矮牵牛体细胞突变体,从中选出优良株系,而且可以为研究外源基因在矮牵牛细胞增殖与分化过程中的稳定性提供技术体系。【方法】以重瓣矮牵牛叶片为外植体,使用不同浓度BA与NAA的组合在黑暗条件下诱导愈伤组织。在不同光条件下,将愈伤组织在MS+ BA 2.0 mg•L-1+0.5 mg•L-1 NAA+200 mg•L-1 CH 与 MS+ BA 0.5 mg•L-1+0.5 mg•L-1 NAA+200 mg•L-1 CH两种培养基进行愈伤组织3年多的继代培养,并利用筛选的8个引物对20个再生植株的总DNA进行ISSR分析。【结果】不同的生长素与分裂素配比诱导的愈伤组织状态明显不同,继代后的愈伤组织在低激素培养基上分化出不定芽,再生芽复壮后可得到正常植株。对再生植株的总DNA进行ISSR分析发现,再生植株之间存在很大的遗传变异。【结论】矮牵牛愈伤组织在高BA浓度培养基上可长期继代保存;在低激素培养基上可实现植株再生。长期离体培养矮牵牛是获得其突变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利用榅桲茎尖进行继代培养,建立了榅桲的离体再生体系。结果表明,适合离体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1/2MS+KT0.5mg/L+2,4-D1.0mg/L+蔗糖30.0g/L+琼脂6.5g/L;适合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的培养基为MS+TDZ3.0mg,/L+NAA0.3mg/L+蔗糖30.0g/L+琼脂6.5g/L;适合叶片再生不定芽的培养基为MS+TDZ2.0mg/L+NAA0.1mg/L+蔗糖30.0g/L+琼脂6.5g/L;适合榅桲茎段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IAA0.3mg/L+蔗糖30.0g/L+琼脂6.5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