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关建波 《新农业》2015,(3):37-38
<正>在我国北方生态农业建设中,沼气生态农业已成为主要推广模式。其特点是以沼气工程为纽带,将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与种植业、养殖业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利用生物质能,节约了农村地区常规燃料能源,减少有害气体和畜禽粪便污染,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改善农村地区生态环境质量,促进设施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1建立"四位一体"模式"四位一体"模式是一种将日光温室、猪圈、厕所和沼气池结合在一起的沼气生态农业模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的生产及生活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许多农村仍然存在以木材、秸秆为燃料,单一、粗放化管理人畜粪便的现象,难以实现资源的经济、合理利用。而如果开展沼气建设工作,不但可以有效处理人畜粪便,同时还能为设施农业提供经济、清洁的沼气能源。基于此,本文就沼气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综合利用展开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3.
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生产的沼气是一种清洁环保的资源,利用沼气可以照明、取暖、做饭、发电等,沼渣可以用作有机肥。沼气的利用给社会发展带来切实的利益,充分体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本文研究分析了农村沼气利用的现状,探讨推进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今后沼气建设的展望,旨在为农村沼气生产利用和农业生态工程建设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4.
《油气储运》2011,(13):16
泰安市岱岳区坚持把农村沼气建设和农作物秸秆利用,作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以"一池三改"生态家园建设和秸秆利用为重点的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呈现出全面启动、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小小沼气池悄然引领全区生态农业大变革。  相似文献   

5.
随着广大群众对农村沼气建设的进一步认识,农村沼气建设发展迅猛,但沼气发酵原料不足成为大量发展农村沼气的制约因素.由于规模养殖的兴起,散养户的减少,过去以畜禽粪便为主要发酵原料的沼气池大多处于"饥饿"状态,产气不足,不能正常使用.针对以上问题,叶县积极摸索引进试验秸秆沼气技术,实现秸秆的高效利用和生态良性循环,既解决了大量农作物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又解决了沼气生产中所遇到的原料供应不足,在当前农村具有十分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云县大寨镇近年来大力发展农村沼气事业,利用沼气技术既解决了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又为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生产提供了优质的有机肥料,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走出了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畜禽粪便和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中国目前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已成为农村新污染源这一现状,阐述了利用畜禽粪便、秸秆进行微生物强化堆肥和干法厌氧发酵等肥料化利用技术以及利用畜禽粪便、秸秆进行纤维素乙醇生产技术和沼气化利用工艺流程、装置。  相似文献   

8.
<正>甘肃省以农村沼气建设为突破口,一种以技术替代资源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初步形成,累计建成46万户农村沼气户,建成以农村沼气为主的生态家园富民示范村1440个。以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为重点,推进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的综合治理和转化利用,2008年完成了  相似文献   

9.
生态循环农业能有效解决农村污染问题,提高农产品质量。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中心,重点介绍动物粪便及人类其他固体垃圾、植物秸秆经有效利用转变为沼气和植物有机肥料;秸秆或发酵或碳化为人们所利用;雨污分流降低水污染,轻污染水体经物理、生物手段简单处理再利用;建设农业新景象,发展观光农业。通过生态大循环使农村污染减少,资源充足,环境美好。  相似文献   

10.
沼气、沼液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沼气建设已从单一的能源效益,发展到以沼气为纽带,集能源、生态、种养业于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沼气综合利用日显突出。通过介绍沼气、沼液在养殖业生产中的综合利用技术,以期能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增产、增收和脱贫致富服务。  相似文献   

11.
张力强 《吉林农业》2007,(12):13-13
农村沼气建设是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关系农民生产、生活的大事。自2001年国家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以来,全国农村掀起了大建沼气池、建设新家园的浪潮。沼气建设充分利用农村量大面广的人畜粪便等生活、生产有机废弃物制取沼气,并结合改厕、改厨、改圈等设施建设,既可以为农村提供清洁廉价的能源,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又可以发展沼气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再生利用。因此,为了促进农村沼气建设步伐,笔者建议大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低碳农业代表着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它既具备生态农业提倡少用农业投入品、实行高效农业生产,又有绿色农业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性的特点,而且还要求整体农业能耗和碳排放降低。京山县低碳农业优化模式应用技术主要是通过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的循环利用技术、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秸秆还田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等多种手段,大大减少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从而实现农业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保持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06年,伊宁市农村能源环境办把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作为发展伊宁市生态农业的突破口,把发展沼气生产与农村环境整治、发展生态农业有机结合,以推广“一池三改”生态技术模式为切人点,大力发展农村沼气生产。  相似文献   

14.
农业部日前正式启动"美丽乡村"创建活动,要求各地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要加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引导农民采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推进人畜粪便、生活垃圾、污水等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探索农村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的新型农村清洁模式。集成推广农村沼气、省柴节煤灶、高效低排生物质炉等技术和产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大力发展健  相似文献   

15.
沼气建设是农户利用人畜粪便、生活污水、农业废弃物等人池发酵,产生沼气.沼液、沼渣用于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从而形成农户生活——沼气发酵——生态农业的良性发展。从沼气建设的原理来看,沼气建设不仅可以变废为宝,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还可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带动新型产业,发展生态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6.
秸秆沼气应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畜禽养殖量下降,畜禽粪便短缺,制约农村沼气发展,而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沼气是解决沼气发酵原料不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以水稻秸秆和猪粪为主要原料,开展秸秆沼气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纯秸秆沼气发酵产气较慢;从原料配比情况综合考虑,适宜的原料配比应该是30%水稻秸秆+70%猪粪,其次是50%水稻秸秆+50%猪粪。  相似文献   

17.
<正>农作物秸秆、人畜禽粪便等有机物在沼气池的厌氧环境中,通过沼气微生物分解转化后所产生的沼气、沼液和沼渣,统称"沼气发酵产物",通常也称"三沼"。为了引导群众充分利用好现有农村能源设施,解决农村用能需求、减少农村用能支出、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村生活质量、推动循环生态农业发展,2017年,武山县农村能源技术指导站积极申报,在城关镇清池村安排实施了武山县2017年"三沼"综合利用示范推广项目。项目起止时间2017年3月至2017年12月,主要示范推广了"养殖-沼肥-蔬菜、养殖-沼肥-瓜果"循环生态农业种植模式。1成效和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18.
秸秆沼气实用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秸秆沼气技术是以秸秆为主要发酵原料生产沼气的实用技术。近年来,武乡县农村户用沼气发酵原料主要是以家畜粪便为主,随着沼气用户的不断增加,粪源缺乏成为当前沼气发酵及产气的主要限制因素。针对这一问题,武乡县将充分利用丰富的秸秆资源,推广农村秸秆沼气实用技术,使废弃的秸秆资源转化为无污染的清洁能源,从而使农作物秸秆得到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9.
农村畜禽养殖量下降,畜禽粪便短缺,制约农村沼气发展,而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沼气是解决沼气发酵原料不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以水稻秸秆和猪粪为主要原料,开展秸秆沼气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纯秸秆沼气发酵产气较慢;从原料配比情况综合考虑,适宜的原料配比应该是30%水稻秸秆+70%猪粪,其次是50%水稻秸秆+50%猪粪。  相似文献   

20.
沼气建设是农户利用人畜粪便、生活污水、农业废弃物等入池发酵,产生沼气,沼液、沼渣用于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从而形成农户生活-沼气发酵-生态农业的良性发展链条。从沼气建设的原理来看,沼气建设不仅可以变废为宝,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它还可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带动新型产业,发展生态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