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全降解液态地膜在作物上的保温保墒及增产效果,寻求解决"白色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及促进农民增收的途径,在花生上开展地膜应用试验,验证不同地膜的产品特性与应用效果,完善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进行液态地膜在花生作物上的应用试验,探求液态地膜的不同功效。结果表明:实行液态地膜覆盖栽培产量达2 977.5 kg/hm2,比裸地栽培增产617.9 kg/hm2,增幅26.2%。可见,液态地膜不仅具有保温保墒和提高花生产量的作用,而且还有减少"白色污染"、培肥地力、节能环保等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全降解液态膜在玉米、马铃薯等作物上的应用效果,与普通地膜的对比,掌握全降解液态膜的使用方法及意义,为指导农民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液态地膜具有塑料地膜的吸热增温、保墒、保苗、改善土壤通透性的特点,是土壤的改良剂。通过在不同年份、不同作物、不同地区多点试验与对照相比均表现出增产效果,同时还能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既提高了土壤的有机质,保护了土地、省工省时,又解决了"白色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郑单958为试验品种开展液态地膜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试验,通过比较了液态地膜和塑料薄膜、裸地3种模式玉米的生育期、出苗情况、玉米产量等因素的不同后得出,液态地膜可以代替塑料薄膜在凌源地区使用,而且可减少"白色污染"。  相似文献   

6.
白色污染是一个一直困扰人类的难题,尤其在农业生产上,塑料农膜应用越多,造成的污染就越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引进了一种能自动降解的液态地膜,并在不同作物上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液态地膜能自动化解,解决了塑料地膜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液态地膜具有增温、保墒、  相似文献   

7.
液态地膜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液态地膜及其发展情况,以及液态地膜在农业上的应用效果,总结了液态地膜的应用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8.
白色污染是一个一直困扰人类的难题,尤其在农业生产上,塑料农膜应用越多,造成的污染就越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引进了一种能自动降解的液态地膜,并在不同作物上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液态地膜能自动化解,解决了塑料地膜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液态地膜具有增温、保墒、  相似文献   

9.
<正>1试验目的地膜覆盖是一项农业增产增收的有效技术,目前我县在玉米、棉花、马铃薯等多种作物生产上广泛应用地膜覆盖,使广大农民群众对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普通塑料地膜的使用在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作为生物降解液态地膜应用技术项目的承担单位进行试验,为液态地膜在建昌县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第一手资料。2供试材料及来源,供试作物和品种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多数液态地膜保水保温效果不显著的问题,研制和筛选更优的液态地膜,以期提高液态地膜增温保墒效果是目前液态地膜研究的一个方向。为了探究更加有效的液态地膜,2014年6~9月以"白沙1016号"花生为试验材料,在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试验场旱棚内进行花生盆栽试验,对比研究了高拉伸强度液态地膜(M1)、低透湿性液态地膜(M2)、普通液态地膜覆盖(M3)和裸地对照(CK)4种不同处理下5cm处土壤温度、花生的耗水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M1、M2和M3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温度,其中M2处理提升的最为显著,M1和M3次之。但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花生植株郁闭,液态地膜增温效果有所降低,且3种液态地膜处理之间的差异也有所减小。M1、M2和M3处理的花生耗水量比裸地处理分别低73.9,42.2,46.9mm,差异显著(p0.05),但3种液态地膜处理的花生耗水量差异不显著。M1处理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为最高,分别为50.9g·plant-1和1.9g·kg-1,显著高于裸地处理。但M2和M3处理的花生产量与CK处理的产量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M3处理的花生水分利用效率与CK处理的花生水分利用效率之间也没有显著性差异。研究认为,高拉伸强度液态地膜在改善土壤水热状况、提高花生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方面效果最优。今后在液态地膜产品研制和改进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液态地膜的拉伸强度。  相似文献   

11.
地膜覆盖已经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技术,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了作物的产量与质量。通过对近年来有关地膜覆盖技术文献的分析和比较,综述了地膜覆盖技术在保温保墒方面的作用。地膜覆盖可为作物生长提供稳定的温度条件,在作物生育前期有良好的保温作用,保证作物的生长发育,在作物生育后期,保温作用减弱甚至可以适度降低土壤温度,使作物免受高温危害;地膜最大的保温效果是在土壤表层,随着深度增加保温效果降低;地膜颜色越浅保温效果越好。地膜覆盖可提高土壤含水量,提高作物对深层水分的利用,为作物在整个生育期内提供稳定的水分条件。生物地膜和液态地膜等新型地膜可降低对土壤的污染,起到良好的保温保墒作用。针对在地膜覆盖中存在的土壤干燥化风险加大、影响水分入渗和污染严重的问题,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提出了加强塑料地膜替代品的研发、发展残膜的机械化回收和再利用技术、加强水分监测以及发展渗水地膜等4大措施。  相似文献   

12.
液态地膜成膜与稳定机械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考察液态地膜在农业生产实际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施用技术的合理性,探索液态地膜成膜与稳定机械性能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机制,以商业液态地膜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平台模拟实际田间成膜方法,利用万能材料物理试验机、食品物性分析仪等仪器,研究了液态地膜原浆液稀释比例、原浆液用量及土壤环境条件对液态地膜薄膜抗拉伸力和成膜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液态地膜的原浆液稀释比例、原浆液用量以及土壤环境条件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液态地膜成膜与稳定机械性能。其中液态地膜抗拉伸力随着原浆液稀释比例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原浆液稀释比例为1∶4时,液态地膜薄膜的抗拉伸力达到最大值,此时拉断力为6.07N;当原浆液与水配比一定,液态地膜的抗拉伸力随着原浆液用量增加而逐渐增大,成膜稳定性也随之提高,然而过量的液态地膜浆液会吸附在成型的土壤团粒结构表面,待水分蒸发后形成独立膜体,不仅不能增强土壤团粒作用效果,反而给环境造成不必要的降解负担,因此推荐用量为45g·m~(-2),即450kg·hm~(-2);表层土壤颗粒度越小,喷施液态地膜后越容易把土粒粘结成小团块,增大土壤团粒间结合力,在土壤表层形成连续的地膜,显著提高土壤表面液态地膜成膜效果;同空白土壤样本相比,施用液态地膜土壤经模拟雨水浸泡后未出现明显干涸裂纹,进一步说明液态地膜施用可以有效地改善表层土壤团粒间结合力,保持土壤团粒结构稳定,提高土壤水稳定性和保墒效果。研究结果为液态地膜田间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取随机区组设计法,进行了不同用量液态地膜在花生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液态地膜虽然保温保墒效果低于传统塑料地膜,但其对提高花生产量的效果显著,是减少白色污染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正生物降解液态地膜是由多种天然高分子材料经特殊加工制成的一种乳状悬浊液,经喷施后在土壤表层形成一层网状胶体薄膜,封闭土壤表面孔隙,阻隔和抑制土壤水分蒸发,但不影响外界水分的渗入,具有增温、保墒和保苗的功能。液态地膜受光、热、土壤微生物作用自行降解,液态地膜本身及降解后产物无毒无污染,对土壤、地下水质和环境无不良影响,免除了普通塑料地膜存在的残膜危害。1选择适宜的液态地膜产品选用成膜效果好,所含成分颗粒细度符合标准,  相似文献   

15.
在葫芦岛市两个花生主产区选取三个试验地块,以花生常规种植品种花育23为试验品种,开展生物降解液态地膜的应用效果试验,通过液态地膜、塑料地膜和裸地的对比试验,通过对比花生产量、土壤保墒情况、膜降解情况等数据,得出生物降解液态地膜适宜葫芦岛市种植条件,可以替代传统塑料地膜,有效解决传统塑料地膜残留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正>生物降解型液态地膜(以下简称"液膜")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以农作物废弃秸秆中提取出木质素、纤维素、多糖等天然高分子材料,加入了多种微量元素和有机质,经交联聚合生成高分子生物聚合物,不含有金属及其它化学成分,无毒、无污染、无公害,属环保型新技术产品。目前,阜新地区普遍使用的液膜产品有杨凌明瑞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绿野"牌全降解液态地膜和朝阳千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地福祥"牌液态地膜产品。  相似文献   

17.
液态地膜起源于19世纪中后期,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近年来多功能可降解液态地膜又引起了国内外许多研究者的浓厚兴趣。由于其制备工艺简单、易集成化、可生物降解、环境友好等优点,可作为塑料地膜的一种理想替代品。对液态地膜的国内外起源、研究现状及进展、发展机遇及挑战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期为液态地膜的研发及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多功能可降解黑色液态地膜在葡萄白腐病防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液态地膜对防治葡萄白腐病有良好效果,可有效提高葡萄品质与产量,产生良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液态地膜在建昌地区的应用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浙江博龙生态有限公司生产的多功能全降解液态地膜,玉米品种选用先玉335,比较液态地膜与普通地膜土壤墒情、温度、出苗情况、玉米产量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技术能促进土壤保温保墒,并能提早出苗,提高出苗率,促进幼苗植株生长,增加产量。普通地膜在玉米生育前期保温保墒效果较好,液态地膜收获时产量最高,在产量增加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建议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20.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给农民带了的巨大的经济效益,但随着地膜使用年限的增加和应用范围的扩大,地膜残留造成了农田严重的"白色污染"。为探索和研究降解膜的应用和推广,文章在衡水市阜城县开展了氧化生物双降解生态地膜(以下简称双降解生态地膜)与普通地膜的对比试验,通过对保温、保湿、降解及对作物生长影响等方面的对比表明,氧化生物双降解生态地膜的保温、保墒与增产效果作用与普通地膜无明显差异,而氧化生物双降解生态地膜的降解效果明显,可以有效解决农田"白色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