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外来植物土荆芥的化感作用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荆芥是在中国分布较广的一种外来入侵植物[1],为旷野、河岸、路边的常见杂草[2].在长江流域,土荆芥常与一年生蓬、黄花蒿等植物混生,并侵入结缕草草坪中[3].  相似文献   

2.
核桃鲜叶挥发油化感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核桃鲜叶挥发油为化感物质,对小麦、绿豆、黄瓜、萝卜4种作物种子进行了化感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挥发油抑制小麦、黄瓜种子的萌发,且随挥发油浓度的增大其抑制作用逐渐增强;但对绿豆种子的化感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呈现随挥发油浓度的增大促进作用增强的趋势.研究还表明,除绿豆幼苗外,挥发油对黄瓜、小麦、萝卜幼苗的生长在总体上均呈现高浓度抑制的趋势.在浓度<0.8时,挥发油对两种蔬菜作物地下部分的抑制小于地上部分,对两种粮食作物地下部分的抑制大于地上部分.  相似文献   

3.
土荆芥去精油残渣腐解液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白菜和绿豆为受体植物,研究了土荆芥去精油残渣腐解液对农作物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土荆芥去精油残渣腐解液对受体植物的种子萌发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主要表现在延迟植物的种子萌发;对受体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不明显.随着土荆芥去精油残渣腐解液浓度的升高,化感效应增强;3种受体植物对土荆芥残渣腐解液的敏感性依次为小麦、绿豆、白菜.  相似文献   

4.
薇甘菊挥发油对5种农作物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豆、绿豆、小麦、苋菜、油菜籽5种种子为受体,探究不同质量浓度的薇甘菊挥发油对种子的化感作用。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薇甘菊挥发油,并进行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薇甘菊挥发油对5种供试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总体表现为抑制作用,且质量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低质量浓度的薇甘菊挥发油能够促进大豆的根长和苗高生长,能够促进绿豆的根长生长;就5种供试作物而言,油菜对薇甘菊挥发油最敏感,其次是苋菜,小麦最不敏感。  相似文献   

5.
入侵杂草土荆芥挥发油抗皮肤真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2倍稀释法和熏蒸法检测了入侵杂草土荆芥挥发油对常见3种皮肤真菌羊毛状小孢子菌(Microsporum canis)、絮状表皮癣菌(Epidermophyton floccosum)、红色毛癣菌(Trichophyton rubrum)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土荆芥挥发油对这3种皮肤真菌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2和4~8 mL.L-1,除了对这3种真菌有直接的抑菌外,土荆芥挥发油还表现出熏蒸的间接抑制作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土荆芥资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一枝黄花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外来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is L.)的化感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地上与地下部分的提取物以及根际土壤的水提取物都具有较强的化感效应,能明显抑制供试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化学入侵机制。  相似文献   

7.
土荆芥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陕西土荆芥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对15个临床消毒常见菌株的抗菌性能,为土荆芥天然消毒杀菌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土荆芥挥发油,GC-MS测定其化学成分,分别用连续2倍梯度液体稀释法、液体转染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从陕西土荆芥挥发油中共检测到16种化学成分,并鉴定出了其中的15种成分,主要化学成分有p-伞花烃(29.95%)、驱蛔素(22.97%)、冰片烯(20.74%)、α-松油烯(17.67%);在临床消毒常见的15种菌种中,土荆芥挥发油除对绿脓假单胞菌CMCC10211株无抑制作用外,对炭疽芽胞杆菌CMCC63001、白假丝酵母菌CMCC850216、乙型溶血性链球菌CMCC32210等其他14株标准菌株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结论】陕西土荆芥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p-伞花烃、驱蛔素、冰片烯和α-松油烯;土荆芥挥发油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临床消毒常见的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和灭活作用。  相似文献   

8.
蟛蜞菊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蟛蜞菊[Wedelia chinensis(Osbeck) Merrill]地上部分的二氯甲烷提取物为化感物质,初步研究了蟛蜞菊对萝卜种子萌发和稗草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蟛蜞菊对萝卜的种子萌发和对稗草的幼苗生长均有抑制作用,随着化感物质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且蟛蜞菊对稗草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强于对芽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选土荆芥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土荆芥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研究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对土荆芥中挥发油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实验表明,随着提取时间、加水量、浸泡时间的增加,土荆芥中挥发油的提取得率逐渐增加,当提取时间接近5h、加水量700ml、浸泡时间75min时,土荆芥中挥发油的提取得率达到最大值。影响土荆芥中挥发油提取得率的最主要因素是提取时间,其次是浸泡时间,两者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加水量的影响最小,达显著水平(P<0.05)。[结论]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泡时间75min,提取时间6h、加水量700ml,该条件下,土荆芥中挥发油的提取得率达2.18%。  相似文献   

10.
以夹竹桃挥发物为化感物质,对稗草、三叶鬼针草和青葙3种杂草种子进行了化感作用研究。研究表明,夹竹桃的茎叶在密闭系统中产生的挥发性物质以及经水蒸气蒸馏法所得的夹竹桃的挥发油对稗草、三叶鬼针草和青葙的幼苗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夹竹桃可能会通过挥发物对杂草产生化感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比较土荆芥果实挥发油的熏蒸和触杀抑菌活性,测定了其对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熏蒸与触杀抑制作用,初步研究了其抑菌机制。结果表明,土荆芥果实挥发油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熏蒸和触杀抑制作用均随着挥发油剂量增加而增强,随处理时间延长多呈减弱趋势。其对白菜黑斑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水稻胡麻斑病菌3种真菌菌丝生长的熏蒸和触杀抑制作用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17.4~22.1μL/L、103.9~241.7μL/L,对水稻胡麻斑病菌孢子萌发的熏蒸和触杀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28.8μL/L、789.3μL/L。土荆芥果实挥发油通过熏蒸方式作用于水稻胡麻斑病菌菌丝,使其细胞内含物渗漏;通过触杀方式作用于水稻胡麻斑病菌菌丝,随挥发油浓度升高和处理时间延长,相对电导率增加。GC-MS分析结果显示,土荆芥果实挥发油主要成分为2-蒈烯和驱蛔素。综合分析土荆芥果实挥发油的抑菌活性,熏蒸作用的效果优于触杀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鲜土荆芥挥发油的抑菌活性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采自河南信阳的新鲜土荆芥挥发油,测定其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并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新鲜土荆芥挥发油对所试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均具极强的熏蒸抑制作用,EC50 在17.3~33.3 μL/L之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从新鲜土荆芥挥发油中共分离到14个组分.  相似文献   

13.
采用GC-MS技术,分析了藜中的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共检测出125个峰,经与质谱标准图谱比较,鉴定了其中13种化学成分,含量较高的为3,7,11,15-四甲基-2-十六碳烯-1-醇、六氢化法呢基丙酮和β-紫罗兰酮,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56.77%、9.51%、4.21%。  相似文献   

14.
3种因素对土荆芥果实挥发油熏蒸抑菌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温度、水量、放置方式3种因素对土荆芥果实挥发油熏蒸抑菌活性的影响,采用对扣法分别测定了土荆芥果实挥发油在不同温度、水量、培养皿放置方式等条件下,对番茄灰霉病菌、莴苣菌核病菌和水稻胡麻斑病菌3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熏蒸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土荆芥果实挥发油对3种病原菌的熏蒸抑菌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规律,与菌落直径呈现的规律相反,最低抑菌率分别出现在20℃、20℃和30℃,此温度位于3种菌的最适生长温度范围内;随着水量的增加,熏蒸抑菌率逐渐降低,最低水量的5μL/皿处理与更高水量的处理间存在差异性;倒置培养条件下对3种菌的熏蒸抑菌率均大于正置培养,其中对番茄灰霉病菌和莴苣菌核病菌的抑菌率2种方式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研究证实,在病原菌的最适生长温度条件下,土荆芥果实挥发油的熏蒸活性最低;随着水量的增加,熏蒸活性逐渐降低;倒置培养方式优于正置培养。  相似文献   

15.
廖颖  李元  马丹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532-3534
入侵植物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为藜科藜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原产热带美洲,现广泛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威胁着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土荆芥富含挥发油、生物碱、黄酮等次生代谢物质,具有抗菌、杀虫、抗癌、抑癌等多种功效,近年来国内外对土荆芥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功效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文中就其化学成分及其功效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椒样薄荷(Mentha piperitaL.)中提取挥发油,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从椒样薄荷挥发油中鉴定出46种化学成分,占总出峰面积的97.982%。其中含量较高的为薄荷醇(32.533%)、薄荷酮(23.577%)和3,7,7-三甲基-二环[4,1,0]庚烷(10.3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