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周开芳 《耕作与栽培》1999,(6):39-39,41
通过种植混播绿肥(豆科+禾本科+十字花科),结合施厩肥、石灰。试验结果表明:混播绿肥+厩肥处理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玉米产量效果最好,净作豆科绿肥对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钾含量效果最差,玉米产量则以单施厩肥处理最低。  相似文献   

2.
通过5种耕种方式的玉米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凸型盖膜种植一样,凹型盖膜种植同样能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提高玉米产量。盖膜处理对土壤温度的影响表现为:晴天盖膜处理的土温高于裸地,阴天二者差异减小,雨过天晴盖膜处理的土温反而低于裸地土壤;中午盖膜与裸地土温差异最大,下午减小,早晨8时前二者差异不明显;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盖膜的增温作用降低。与传统的凸型盖膜种植相比,凹型盖膜种植可减轻坡耕地水土流失;在凹型盖膜种植的基础上,结合前茬麦秆覆盖玉米行间,可补充土壤有机质等含量。改善坡地作物生产力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3.
追肥时期能影响棉花干物质的积累和运转状况,进而影响产量。我们以岱字棉15号为材料进行研究,获得一些初步结果。试验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78%,全氮为0.12%。基肥每亩堆厩肥1700斤,合纯氮8斤,过磷酸钙84斤,合磷素16斤。追肥每亩硫酸铵40斤,合纯氮8斤,分期施用,对照施等量基肥。全试验计三个处理:处理1,苗、蕾肥:6月10日每亩施硫酸铵25斤,6月26  相似文献   

4.
施用膨润土对土壤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通过田间条件下砂滤管试验,研究了不同膨润土施用量及有机物料对砂土土壤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膨润土和有机物料能显著地提高砂土土壤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且二者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施用膨润土能明显增加土壤有机质的累积是,说明在施用同样有机物料的前提下,施用膨润土可有显著提高砂土土壤有机含量。  相似文献   

5.
不同地膜覆盖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和木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以木薯品种新选048为试材,进行不同地膜覆盖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木薯产量的影响试验,探讨木薯最佳的地膜覆盖方式。结果表明:地膜覆盖的土壤保水力、土壤孔隙度、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木薯产都有比对照高,不同盖膜方式的增产效果不同。单行盖膜的效果最好,其次是双行盖膜。可见,木薯地膜覆盖栽培以单行盖膜方式,对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木薯生长,提高木薯产量最有利。  相似文献   

6.
长期施肥对作物产量及褐潮土有机质变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北京昌平"国家褐潮土土壤肥力和肥料效益监测基地"的长期定位试验(1991-2004年),研究了褐潮土条件下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质状况的影响,与对照不施肥或单施氮肥比较,氮磷长期配合施用极显著增加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冬小麦增产4倍以上,夏玉米增产1倍以上;单施氮肥、或磷钾配合、或氮钾配合增产效果均不明显;氮磷长期配合施用各处理比较,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均表现NPK 有机肥或秸杆>NPK>NP.氮磷钾配合施用有机肥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单施化肥;与对照不施肥比较,NPK 秸秆以及NPK 有机肥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7.90%和14.56%,氮磷钾配合和氮磷配合分别比对照增加6.51%和5.89%,而单施氮肥仅增加2.56%.可见NPK平衡施用及其配施有机肥对增加作物产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长期施肥对作物产量及褐潮土有机质变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北京昌平“国家褐潮土土壤肥力和肥料效益监测基地”的长期定位试验(1991-2004年),研究了褐潮土条件下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质状况的影响,与对照不施肥或单施氮肥比较,氮磷长期配合施用极显著增加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冬小麦增产4倍以上,夏玉米增产1倍以上;单施氮肥、或磷钾配合、或氮钾配合增产效果均不明显;氮磷长期配合施用各处理比较,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均表现NPK+有机肥或秸杆〉NPK〉NP。氮磷钾配合施用有机肥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单施化肥;与对照不施肥比较,NPK+秸秆以及NPK+有机肥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7.90%和14.56%,氮磷钾配合和氮磷配合分别比对照增加6.51%和5.89%,而单施氮肥仅增加2.56%。可见NPK平衡施用及其配施有机肥对增加作物产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一、机械化秸秆还田玉米秸秆采取机械化还田后,可改善下茬小麦田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据测定,湿玉米秸秆含氮0.61%、磷0.27%、钾2.28%。如每亩地还田秸秆1000千克,则可增加有机质150千克。每亩地一年若还田鲜玉米秸秆1250千克,则相当于4000千克土杂肥的有机质含量,含氮、磷、钾相当于18.75千克碳酸氢铵、10千克过磷酸钙和7.65千克硫酸钾,还能补  相似文献   

9.
褐潮土长期定位不同施肥制度土壤生产功能演化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通过14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褐潮土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生产功能、产量可持续性指数及农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P为褐潮土作物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14年产量平均,NPK比CK、N、NK、PK分别增产459%、386%、280%、205%(小麦)和154%、108%、87%、78%(玉米);NPK+M(NPK配施厩肥)比NPK平均增产12%,NPK+S(NPK加秸秆)与NPK产量相当。NPK及NPK配施有机肥(包括厩肥和秸秆)处理的小麦、玉米产量可持续性指数高于N、P不均衡施用处理。化肥肥效因作物种类、施肥组合而不同,N肥单施时小麦和玉米N的农学效率降低,而NPK配施时N的农学效率有上升趋势,平均分别为16 kg/kg N(小麦)和14 kg/kg N(玉米);磷肥肥效具有短期的叠加效应,P的农学效率小麦大于玉米,种植10年后P的农学效率最高可达最初的4.5~7倍;K的农学效率在试验进行十年后NK处理平均为负值,同期NPK处理中小麦K的农学效率却急剧增加,K成为作物高产的限制因素;有机肥对小麦和玉米的农学效率分别为21 kg/t和25 kg/t,秸秆对小麦和玉米的农学效率分别为负值和37 kg/t。NPK均衡施肥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全N、全P、速效N、速效P等肥力指标;NPK配施有机肥能加快土壤有机质和N、P、K养分的积累;NPK不均衡施肥导致土壤中此种营养元素的耗竭。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菌渣长期利用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供环境影响评价依据,通过比较不同开垦年限(2、3、4、6及10年)土壤理化性质及养分特性的变化,研究连续使用双孢菌渣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菌渣对荒漠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养分含量有显著影响,但是菌渣连续施用对不同种植年限的玉米地土壤理化性质、有机质、N、P、K的影响程度不相同。开垦后施用菌渣年限越长,土壤含盐量越高;有机质含量呈现增长的趋势,水解氮和有效磷则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全钾、全磷含量在2~6年内维持不变,全氮含量在施肥的6年内逐年下降;土壤全盐与全磷、全钾和有机质极显著相关;开垦利用及与之相联系的灌溉影响土壤C,N养分含量的变化;同时也发现氮素消耗量较大,不能满足作物生长需要,需要补充无机氮肥。  相似文献   

11.
不同有机质土壤饼肥用量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在华宁县不同有机质含量土壤上饼肥用量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以下的植烟土壤,通过增施有机饼肥,能明显的提高上等烟的比例,改善烟叶的品质。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增施饼肥对上等烟的比例没有明显影响。试验结果还表明:在目前大量施用化肥的条件下,有机肥能改良土壤的物理性能,创造良好的团粒结构,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活力;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以下的植烟土壤施有机饼肥300~450kg/hm2能提高烟叶的产值和上等烟的比例。在有机质含量大于4%的土壤上以不施或者饼肥为宜。  相似文献   

12.
玉米生长过程中施肥对土壤呼吸和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阐明玉米生长中土壤呼吸和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变化规律与施肥和土壤类型间的关系,运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玉米生长和施肥处理对中国南北典型土壤(黑土和红壤)的土壤呼吸和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条件下,黑土的土壤全氮、有机质、土壤呼吸在玉米的各生长期都没有明显差异,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随着玉米的生长呈增长趋势,且大喇叭口期达到最大;而红壤的土壤全氮、有机质、土壤呼吸和微生物生物量碳都随着玉米的生长呈增长趋势,且大喇叭口期达到最大。在玉米的不同生长期,有机肥处理增加了黑土和红壤的土壤呼吸和微生物生物量碳,而无机肥处理则没有显著影响。另外,在玉米生长的过程中,施用有机肥降低了土壤的微生物的呼吸熵,而施用无机肥则提高了土壤呼吸熵。总之,土壤呼吸速率和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含量不仅受到作物生长和施肥的影响,也同样受土壤质地和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膨润土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沙土上通过沙滤管培养,研究了不同膨润土用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20%的膨润土,使沙土含水量增加了20个百分点,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近1倍;在此基础上增施有机物料(玉米秸秆),含水量增加16个百分点,有机质含量增加20%,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1.1倍。施用膨润土有助于土壤胡敏酸(HA)和富里酸(FA)总量的增加。膨润土能够降低有机物料的分解速率、提高腐殖化系数,从而增加有机质的含量和质量,提高土壤酶活性,改善土壤肥力状况。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甘肃河西走廊制种玉米田有机肥投入量少、化肥超量施用、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导致土壤板结的问题,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有机生态肥对制种玉米田理化性质和吉祥一号玉米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玉米产量的因素依次为玉米专用肥牛粪聚乙烯醇,有机生态肥配方组合为聚乙烯醇30kg、玉米专用肥1800kg、牛粪30000kg。有机生态肥施用量与玉米产量间的肥料效应回归方程为y=5.15+0.0552x-0.00006195x2,最佳施用量为31.96t/hm2。不同处理制种玉米田容重由大到小的变化顺序依次为不施肥(对照)传统化肥有机生态肥;总孔隙度、饱和持水量、团聚体、有机质、玉米经济性状和产量由大到小的变化顺序依次为有机生态肥传统化肥不施肥(对照)。在制种玉米田上施用有机生态肥,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了制种玉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评估短期内施入生活垃圾堆肥对作物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玉米为供试作物,施用化学肥料为对照,通过施用不同量的生活垃圾堆肥和化肥配合,研究施入垃圾堆肥对土壤和玉米籽粒重金属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肥力明显提高;而Cd、Pb、As、Hg含量随垃圾堆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Cr含量基本不变;玉米籽粒中Cr、Cd含量随垃圾堆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土壤5种重金属(Hg、Cd、Cr、As、Pb)含量均未超出“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玉米籽粒中Hg、Cd、Cr、As、Pb含量未超出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的标准值。当施肥量为30000 kg/hm2时,玉米产量较对照有明显增加(P<0.05)。由此推断,适量垃圾堆肥农用短期内能提高土壤肥力,并且不会引起土壤重金属污染,也不影响玉米籽粒的食用。  相似文献   

16.
氮肥减量对东北坡岗地土壤养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讨东北黑土区玉米合理的施肥方式,减少化肥过量施用导致的氮素流失造成的环境风险,为氮肥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在黑龙江省方正县布置田间小区试验,设置5个试验处理,研究不同施肥量对黑土区玉米地养分含量的影响,以及不同施肥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减肥25%处理玉米产量最高。施氮量越大,硝态氮残留量越大,5个处理硝态氮含量在玉米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土层呈显著变化。肥料的减量对碱解氮含量的变化影响不显著。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碱解氮和硝态氮均呈显著下降趋势。氮肥施用量的减少对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影响不显著。化肥的减量对土壤表层速效磷含量基本无影响,对10~30 cm土层速效磷含量影响与施肥量无明显规律性关系。综合考虑玉米产量和生态环境效益,以减肥25%为最佳施用量。  相似文献   

17.
探讨施用蚯蚓粪肥配缓释肥对‘玉露香梨’果实品质及土壤综合肥力的影响,为‘玉露香梨’果园推广施用蚯蚓粪肥提供数据支撑。连续3年对‘玉露香梨’果园设置不施肥、施牛粪堆制肥和施蚯蚓粪肥配缓释肥3种施肥处理,对比不同处理的果实品质、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的变化,并对果实品质和土壤综合肥力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施用牛粪堆制肥相比,梨园施用蚯蚓粪肥和缓释肥,果糖含量提高1.93%,维生素C提高10.90%,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20.99%;土壤有机质提高19.59%,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6.087 μmol/g),脲酶活性显著提高(1.249 mg/g)。土壤综合肥力与果实品质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果实中果糖、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酸性磷酸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玉露香梨’果园连续施用蚯蚓粪配施缓释肥4 kg/株,较施用牛粪堆肥组,提高了土壤的综合肥力,在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以及酸性磷酸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的同时,亦提高了‘玉露香梨’的果糖、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改善了‘玉露香梨’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的蔬菜地多缺乏有机肥,土壤老化、退化、酸化、硬化和盐碱化严重,这些问题的出现与不重视有机肥的施用关系密切。厩肥和堆肥都是很好的有机肥料,适用于所有的蔬菜品种,可用作基肥、追肥和营养土配料等,能培肥地力,改良土壤,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和蔬菜的产量、品质等(蔬菜一般可增产20%~80%)。适量、科学施用厩肥和堆肥,既经济又长效。一、常用厩肥和堆肥的养分含量新鲜猪、牛等厩肥主要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  相似文献   

19.
试试看     
提高土壤肥力有妙招
  增施有机肥通过施用有机质含量高的农肥来增加和保持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条件的地方可大量施肥,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20.
1.有机肥施用情况当前有机肥施用量严重不足,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国家无公害苹果技术规程要求,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要在1.5%以上,最好达到5%~8%。国外高产园有机质含量一般在5%~6%,甚至更高。据调查,陕西渭北苹果园平均施用有机肥1850千克/亩,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测定值为1.02%,其中有21%的果园不施有机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