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贺臻全 《四川蚕业》2000,28(4):49-50
<正> 蚕茧生产、收购两大环境与茧质关系十分密切。生产环境对茧质的好坏起决定性作用,收购环境对茧质主要起导向性作用。在正常的收购环境条件下,生产环境对茧质起决定性作用,在收购秩序混乱的环境条件下,不良的收购环境对茧质将起到相反的导向作用。多年的“蚕茧大战”使南充蚕茧生产、收  相似文献   

2.
<正> 近年来我市在鲜茧收购工作中较认真地贯彻了优质优价政策,调动了蚕农提高茧质的积极性,在全省年产茧超500吨的县(市)中,我市的茧质1989年名列全省第5位,1990年上升到第4位,1991年又上升到第3位,1992年的茧质在南通市各县(市)中又名列前茅。我市在落实优质优价收茧政策中,重点是建立和健全仪检定价制度。我市自1974年开始干壳量仪检定价试点,1978年全面普及,目前全市37个基层茧站都配备了仪检设备,并均有专人操作,鲜茧收购中仪检茧量占收购总茧量的80%以上。近年来市、区、乡(镇)各级政府都加强了对蚕茧收烘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在每期收茧之前就  相似文献   

3.
影响蚕茧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有两点:一是,蚕农优良簇具的使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簇中管理;二是,茧站收烘过程中的茧质保全.而这两个因素都与茧站的管理密不可分.因此加强茧站管理,规范茧站运作,正确地执行国家的收购政策,是提高蚕茧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干茧进仓验收考核是现行蚕茧收烘体制下,工商双方确定的收烘责任制.近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搞好干茧进仓验收考核对指导蚕茧收烘工作,正确执行茧价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目前实行的《干茧进仓验收考核办法》(以下简称《考核办法》)是根据1987年前制订的《考核办法》为样本而制订的,加之1989年又值"蚕茧大战",收购难度较大,在制订《考核办法》时各项考核指标均有所放宽.随着蚕茧收烘秩序的稳定和  相似文献   

5.
蚕茧收烘的组织管理就是以县丝绸公司牵头,围绕提高茧站素质,强化职能、明确任务,协调其内部和外部、人和人以及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正常的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保证收烘工作顺利进行,完成鲜茧收购任务,提高烘茧质量,增加经济效益,达到稳定蚕桑生产的目的.近几年来,仪征市丝绸总公司加强对蚕茧收烘的组织管理,严格执行蚕茧收购政策,蚕茧收烘工作逐步走上健康运行轨道,使得"政府放心、蚕农满意、茧站有利、公司不亏",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现结合本市蚕茧生产购销实际情况,就发挥组织管理在蚕茧收烘中的作用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姚吕元 《蚕桑通报》1994,25(1):59-60
仪评收茧,作为现阶段蚕茧收购的一项政策性规定,是目前一种较能体现“优质优价,劣质低价,按质论价”要求的评茧方法,已实行多年.仪评收茧,它是以干壳量为主要结价依据,并以色泽匀净度、上茧率、含水率、好蛹率等项进行补正.在仪评收茧的要求下,是卖燥茧、卖化蛹茧合算,还是卖潮茧、卖毛脚茧合算,目前在部份蚕农中还有不一的认识,反映在蚕茧收购中还有相当数量的潮茧、毛  相似文献   

7.
洞桥镇、新登镇是富阳市的重点蚕区,总饲养量占全市80%以上,2010年二镇蚕茧收购秩序比较稳定,但蚕茧质量下降。由于茧质较差,对丝绸工业缫高品位生丝带来较大困难。为了提高蚕茧市场竞争力,笔者对全市蚕茧质量较差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蚕农忽视蚕茧质量的原因及后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茧质下降主要原因是蚕农存在七种偏面追求蚕茧重量而不顾质量的行为。其动机是以产品的重量获得取更大的收益,而收购部门恶性竞争,不按质论价的收购办法,促进了蚕农忽视蚕茧质量的行为愈演愈烈;后果极其严重;规范收茧行为是避免蚕农生产劣质蚕茧行为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求,东台市于199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成立了市蚕茧有限公司,市多管局蚕桑技术人员和原丝绸公司收烘人员,在保留各自性质不变的情况下,合并办公一体运作。我镇在市蚕茧有限公司和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于1999年成立镇蚕茧生产收烘工作站,镇蚕桑站是镇属事业单位,各茧站直接隶属于市蚕茧公司,经过二年来的磨合、融洽,我镇蚕茧生产收烘一体化运作形成了强大的合力。1 一体化运作实施办法1.1 组织形式 镇成立“蚕桑生产收烘工作站”,由市蚕茧公司、市蚕桑管理中心和乡镇蚕桑站站长,组成…  相似文献   

10.
《蚕桑通报》2009,40(3):21-21
为了真正体现优质优价政策,确保收茧中质量评判的公正合理,海宁市蚕茧收烘公司今年春茧收购首次引进了5台电脑评茧仪,对2个蚕桑专业合作社社员交售的蚕茧在常规收购方式的基础上。增加电脑评茧仪检测项目。该仪器能在一分钟测出茧壳鲜重、含水率、干壳量等。  相似文献   

11.
徐火观 《江苏蚕业》2000,22(3):37-38
提高蚕茧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而蚕茧收烘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但是由于受蚕茧大战的影响,一套科学的办法受到严重冲击,导致茧质急剧下降,就拿我们镇来说,1988年年平均出丝率13.83%,解舒率62%,上车茧率88.57%。近几年治理整顿茧丝秩序把收烘质量工作作为突出重点来抓,取得了很大的效果,蚕茧质量逐渐回升,目前已达到出丝率14.7%,解舒率70.3%,上车率91.4%,分别比1988年提高了0.87%、8.3%和2.83%,1989年以来蚕茧收烘连续获奖,蚕茧质量获市一等奖和省冠军奖,蚕茧质量总…  相似文献   

12.
毛脚茧与茧价及经济效益关系的调查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周双燕,杜迅雷在蚕茧收购中,经常碰到蚕农出售毛脚茧的现象,特别是1994年蚕茧收购的形势下,造成茧价失控,乱抬价,一些单位在收购蚕茧中,不管全毛脚,半毛脚等劣质茧都以高价收购,笔者为了搞清出售毛脚...  相似文献   

13.
罗红柏 《蚕学通讯》2006,26(1):30-31
我市近年来由于“蚕茧大战”及多渠道收茧的影响,茧价失控,蚕茧质量逐步下降到了低谷,突出表现为“三低一短”,即上车率、茧层率、解舒率低,茧丝短,综合表现为出丝率低。有资料显示,我市蚕茧解舒平均水平比历史最好时已下降10%。因此,切实保护蚕茧解舒,努力提高蚕茧质量,已势急  相似文献   

14.
罗红柏 《四川蚕业》2006,34(3):15-16
我市近年来由于“蚕茧大战”及多渠道收茧的影响,茧价失控,蚕茧质量逐步下降到了低谷,突出表现为“三低一短”,即上车率、茧层率、解舒率低,茧丝短,综合表现为出丝率低。有资料显示,我市蚕茧解舒平均水平比历史最好时已下降10个百分点。搞好蚕业综合管理,努力提高蚕茧质量,己势  相似文献   

15.
影响蚕茧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有两点:(1)蚕农优良蔟具的使用以及与之相关的蔟中管理;(2)茧站收烘过程中的茧质保全.而这些因素都与茧站管理密不可分,因此加强茧站管理,规范茧站运作,正确地执行国家的收购政策,是提高蚕茧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影响蚕茧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有两点:(1)营茧的蔟具及蔟中管理水平;(2)茧站收烘过程中的技术操作。而这些因素都与茧站管理密不可分,因此,加强茧站管理,规范茧站运作,正确地执行国家的收购政策,是提高蚕茧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杨有红  魏东 《四川蚕业》2000,28(2):41-43
<正> 凉山州是四川省优质茧丝基地之一,1999年产茧16.6万担,在全省排名第三。近两年收购蚕茧基本普及了仪评,对体现公平评茧,认真执行国家的茧价政策,引导蚕农树立质量意识,提高蚕茧质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受到蚕农和茧站的欢迎。 1 仪评工作的概况 1996年,在西昌、冕宁、德昌、普格县(市)进行仪评收茧试点。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多年来的蚕茧生产收烘实践,初步摸索出一套通过对干壳量、烘折、茧层率、解舒、上车茧率、茧层缫丝率等蚕茧质量指标预测,准确掌握每期蚕茧的各项质量指标,再根据市场行情对每期收购蚕茧合理定价,达到蚕农、蚕茧经营企业双赢的目的,最终促进蚕桑产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2011年我国蚕桑生产的基本情况,提出2012年要继续稳定蚕桑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益,蚕茧收购时要以质论价、优质优价,杜绝"毛脚茧"的上市,防止收购鲜茧时"打白条",做好2012年蚕茧收烘工作,促进蚕桑生产持续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 在1987年前后“蚕茧大战”期间,我县由于放松了对蚕茧收烘质量的管理,严重影响了蚕茧内在质量。其后,我们加强了蚕茧收烘管理,对保护蚕茧质量取得了一定效果。据坊前茧站1990年春期与1988年春期干茧试样成绩比较,解舒率由67.52%提高到73.66%,上车茧率由90.07%提高到96.49%,干毛茧出丝率由37.42%提高到40.25%。中秋茧的干茧试样成绩也有相同倾向。我们在几年来蚕茧收烘管理中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正确执行茧价,引导蚕农提高茧质首先摸清蚕讯,适时开秤。一般蚕上山后到开秤的时间春蚕约7天,夏秋约5天,中晚秋蚕约8天,并根据气温高低灵活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