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乌龙茶无公害栽培的技术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几年来,为彻底解决茶叶“农残”问题,生产产品达到各进口国所制定的茶叶卫生质量标准,我县上下形成共识,。大力实施尤公害茶叶栽培,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在我县2万hm^2茶园中,无公害茶园占2/3左右。2001年,我县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首批觅公害种植业(茶叶)生产示范县”。2003年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全国无公害农产晶(茶叶洼产示范基地县达标单位”证书。在乌龙茶无公害栽培过程中,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技术特点是:  相似文献   

2.
朱俊庆 《茶叶》2004,30(2):103-103
发展无公害茶叶是当今茶叶生产的热点。在无公害茶园的病虫防治中,应认真做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才能降低农药残留,使茶叶中的农残符合无公害茶叶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俞燎远 《茶叶》2000,16(3):178
7月17~18日,浙江省农业厅在新昌县组织召开了"全省降低茶叶农药残留座谈会",来自全省茶叶生产第一线的专家和技术人员48人参加.会议针对我国加入WTO的临近和2000年7月1日欧盟实施新的更为严格的农残检测标准对浙江茶叶的影响,结合浙江茶园病虫害防治现状,对降低茶叶农药残留,发展无公害茶生产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4.
郑乃辉 《中国茶叶》2008,30(1):35-35
一、发展生态观光茶园的意义 1.发展生态茶园是实现茶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茶叶是福建省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2003年全省茶园面积已达205万亩,茶叶产量达14.92万t,是福建省传统大宗出口产品,也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然而,当前的茶叶生产方式已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如茶园生态环境恶化、地力退化、产出降低及茶叶农残和重金属含量超标等。  相似文献   

5.
闽东无公害茶园建设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叶农药残留问题长期以来未予重视,直到1996年12月才着手抓这个问题。1997年全省在宁德、南平、泉州、三明、漳州、福州六地市建立无公害茶园示范点10个,闽东占4个。经过几年来的科学治理、示范、推广,茶园病虫害逐年减少,茶叶质量、产量逐步提高,全市现有无公害茶园13万亩,绿色食品基地2万亩。2000年全市茶叶抽查合格率在87%以上,各县(市)送检合格率达85%以上,具体有:①省技术监督局2000年6月份在宁德市蕉城区和寿宁县分别抽样36批次和20批次,“农残”合格率均为100%;②宁德市技术监督局2000年4月、9月在全市各茶区共抽检茶…  相似文献   

6.
如何控制好茶叶的农残,主要采取以下五条措施:坚决杜绝茶叶农残源头,禁用茶园不能使用的农药;茶园大力示范推广无农残的生物防治技术;实行科学用药,酌情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加强无公害茶叶、茶叶绿色食品、有机茶生产基地建设;强化茶叶农残检测监控.由茶叶生产与加工企业或政府质检部门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农残抽检,把好茶叶的进出厂关,突破"茶叶绿色技术壁垒",让消费者喝上放心的茶叶.  相似文献   

7.
“茶树病虫害科学治理”课题在宁德市农校教学实习茶场,设立无公害茶园试验基地1.5bm^2。试验基地在虫情普查的基础上,设立了病虫测报网点,对茶树主要害虫进行了系统测报,分期研究制定防治指标,及其综合治理措施。几年来,宁德市农校教学茶园的病虫危害逐年减轻,农药使用量逐年减少,茶叶质量逐年提高,茶叶产品(1998~2004年)已达到农残未检出的无公害绿色食品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仅就农校教学实习茶场无公害茶园建设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苏峰 《福建茶叶》1999,(3):30-31
1闽东无公害茶园建设的现状闽东虽然产茶历史悠久,但无公害茶园建设的起步较晚。1997年省农业厅在全省建立了十个无公害茶园试验示范点,其中宁德地区就有4个、面积达193hm2。全区茶叶业务部门在省定示范点的基础上,在福安、福鼎、宁德、霞浦等县(市)的重点菜区建立无公害茶园示范点10个、面积666.6hm2,以点带面,全面开展无公害茶园建设。1998年3月行署召开了全区茶叶工作会议,总结了过去无公害茶园建设的经验,进一步布置了今后无公害茶园的建设任务,确立了“九五”期间全区建立无公害茶园基地6666hm2的奋斗目标,在全区范围内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安溪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茶叶生产和质量 ,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开展以“降残”为中心 ,发展无公害茶叶生产为重点 ,建立茶叶绿色食品基地等工作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至今 ,安溪县已有 6家茶叶企业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2 0 0 0年 8月 ,在浙江新昌召开的全国茶叶农残降解工作会议上 ,安溪县作为茶叶农残降解先进典型在会上作经验介绍。总结几年来的工作体会 ,主要采取了以下十大措施 :1 认识农残产生根源 ,增强降解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茶叶中的农药残留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直接来源。茶农盲目施用、滥用一些高毒…  相似文献   

10.
加快福建省无公害茶园建设的一些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现有茶园面积12.66万公顷,占全国茶园面积的13.57%,1997年茶叶产量10.99万吨,占全国茶叶产量的183%。茶叶既是我省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又是广大菜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许多菜区地处丘陵山区,土壤肥沃,生态环境优越,害虫的天敌种群丰富,大部分茶园远离城镇、工厂,水质、大气、土壤污染程度小,十分有利于无公害茶叶和绿色食品茶叶生产。但是,在无公害茶园建设和绿色食品茶叶生产方面却相对滞后,有些茶区的产品农残检测还存在超标现象。目前,这一问题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省农业厅已开始组织实施无公害茶园…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文献报道和研究实践,从时间、空间和病虫害防治三个方面探讨贵州生态茶园建设对降低茶叶农残的作用。在时间上,近年来随着贵州大力发展生态茶园,茶叶农残合格率稳中转好,维持在99%以上;在空间上,贵州名优茶主要分布在生态环境好、生态茶园多的地区;在病虫害防治上,生态茶园可以间接减少茶叶农残量。建设生态茶园可以降低茶叶农药残留,是控制农药残留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福州茶叶生产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重视和支持下有了较快的发展。1、茶园面积稳定,茶叶质量逐步提高,经济效益明显。十年来,福州茶叶实行“稳定面积,提高质量、增加效益”方针,茶园面积稳定在7333hm2左右,年产量和产值分别以年增3%和5%的速度稳步提高。2002年总产8600t,产值1.07亿元。茶叶单产从当初的41.5kg,提高到现在的81.3kg,良种普及率从73%提高到94%。2、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建设迈上新台阶。从1997年罗源中房镇被确定为全省十大无公害茶园示范基地以来,全市已建立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2000hm2,占茶园总面积的25%。分布在罗源、连…  相似文献   

13.
段新友 《中国茶叶》2007,29(3):16-17
“十五”以来,是四川省茶叶产业历史上发展最快、发展质量最好的时期。全省现有产茶县(市)120多个,重点产茶县(市)30多个:2006年全省茶园面积15.53万公顷,无性系良种茶园比重提高到42%;茶叶总产量10.0万吨,其中名优茶产量3.98万吨;茶叶总产值18.0亿元,其中名优茶产值达到11.5亿元,全省茶叶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70%的投产茶园通过了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名山县、峨眉山市、洪雅县被列为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县;21家企业的79个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证书;33家企业的1667公顷茶园获得了有机茶认证:  相似文献   

14.
<正>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科研、销售和茶文化传播于一体全产业链经营、专业制茶、内外贸并举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下辖33家控参股企业(含4家国外营销控股公司)、与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了稳定的贸易联系,经营规模及综合实力全国第二。高标准生态茶园55万亩。公司拥有总面积55万亩茶园基地,符合欧盟农残标准的低农残无公害  相似文献   

15.
宁德地区农校教学实习茶场现有茶园48hm2,有福云六号、福云七号、福安大白茶、福鼎大毫、毛蟹、梅占、水仙等品种。1997年5月按照“茶树病虫害科学治理”课题计划,设立无公害茶园试验基地2hm2。试验基地在虫情普查的基础上,设立了病虫测报网点,对茶树主要害虫进行了系统测报,分期研究制定防治指标,在室内外开展了大量的药剂筛选和药效防治试验及其他综合治理措施。三年来,宁德地区农校教学茶场、茶园的病虫危害逐年减轻,农药使用量逐年减少,茶叶产量和质量逐年提高,茶叶产品已达到农残未检出的无公害绿色食品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茶叶通讯》2016,(1):2-2
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科研、销售和茶文化传播于一体全产业链经营、专业制茶、内外贸并举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下辖33家控参股企业(含4家国外营销控股公司)、与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了稳定的贸易联系,经营规模及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高标准生态茶园58.5万亩。公司拥有总面积58.5万亩茶园基地,符合欧盟农残标准的低农残无公害茶园36.2万亩,获得瑞士IMO"欧盟(EC)N0834/2007(EC)N0889/2008法规"、美国NOP标准、日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茶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节选)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茶叶是我省最具优势的农产品之一,“十五”期间,在各级政府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实施精品、名牌、绿色与文化战略和良种化、无公害化、茶厂优化改造等工程实施,我省茶叶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1产业发展现状2004年全省共有72个县(市、区)产茶,茶园总面积14.8万公顷,茶叶总产量13.87万吨,产值40亿元。其中名优茶4.78万吨、产值37.18亿元。全省有茶叶市场167个,年交易量达4.78万吨,交易额达30亿元。2004年全省茶叶出口16.44万吨,创汇2.42亿美。2004年全省无性系良种面积为4.8万公顷,良种率为32.58%。全省已有177个基地的4.…  相似文献   

18.
茶叶是一种机能性食品 ,具有对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作用 ,它又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所以无公害茶特别是有机茶的开发从 2 0世纪 80年代起开始出现 ,90年代便以更快的速度发展。1 湖南省发展有机茶的条件和优势湖南省现有茶园面积 7.3万 hm2 ,产量5.7万 t[1 ]。茶叶既是我省出口创汇的重要农产品 ,又是广大山区茶农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我省许多茶区生态环境优越 ,茶园远离城镇、工厂 ,水质、大气、土壤污染程度小 ,十分有利于有机茶生产。省政府已经在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建立“湖南省茶叶检验测中心”,进行茶叶检测、监督 ,指导全省…  相似文献   

19.
凌云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麓,是凌云白毫茶的原产地,素有“茶叶之乡”的美誉。全县现有茶园11万亩,其中无公害茶园6.1万亩,有机茶园0.45万亩,通过有机转换认证茶园面积0.5万亩。2007年茶叶产量3080t,产值1.23亿元。茶业是凌云县“衣食万户”的大产业,对推进全县小康社会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无公害绿色消费已在全世界掀起,作为人类健康的饮品之一—茶叶倍受亲睐。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IO后的今天,生产、加工、出口无公害茶叶具有无限的商机,与此同时,也面临着“茶叶绿色技术壁垒”严峻的挑战,其中茶叶的农残监控尤为重要。本文就无公害茶叶生产用药主要技术及农残检测有关标准作一概述,以供茶叶生产应用与参考。 一、无公害茶叶生产的主要用药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