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缓/控释肥为何发展缓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8月召开的“缓/控释肥发展高层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倡议为实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应加快缓/控释肥的研究与推广。专家倡议可谓给今年由于货紧价扬而一直焦躁不安的化肥市场一缕春风,让人们从心里感到一丝凉爽。该静一静心了,原料偏紧,化肥偏紧,价格不断上扬,除了想办法解决眼前的农民用肥问题外,也该从长远考虑今后我国化肥的发展方向,以解决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紧缺的矛盾,发展缓/控释肥料应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邵鹏  纪长伦 《农技服务》2011,28(5):622+631-622,631
在沂南县进行了缓控释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缓控释肥用量较其他处理相对较少,且于苗期一次施入,没有追肥,较其他处理用肥时间相对提前而集中,但该处理玉米长势良好,后期叶片仍然发青不早衰,单产7 336.5 kg/hm2。  相似文献   

3.
<正>科研机构应多多开展增值肥料研究,研究农民施用什么肥料是增值的,同时还要建立增值肥料评价机构。现在,世界化肥工业在产品改进方面正致力于什么工作?我们可以从《国际肥料杂志》(Fertilizer International)上发表的两篇文章中窥见一斑。这两篇文章是发表在该杂志的控  相似文献   

4.
张福锁 《中国农资》2007,(11):23-23
现在的技术走向是能不能用更便宜的、控制性能更好的薄膜材料,能不能用更好的工艺,生产更便宜的产品。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目前,国内耕地资源利用率低、水资源可使用量紧张、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等不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现象日趋明显。因此,在农业种植环节采用新型肥料和播施新技术的思路呼之欲出。中央及时提出,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支持高效肥和低残  相似文献   

6.
张琴  张涛 《中国农资》2014,(25):25-25
<正>近年来,传统化肥产能过剩,市场低迷。人们提出只有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肥料才有市场。然而,现代农业的需求究竟是什么呢?缓控释肥十年的发展给出了答案:缓控释肥与种肥同播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规模化,顺应了现代农业发展需求,赢得了市场认可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并已发展为我国工农业中一项大的产业给行业新型肥料发展也进一步明确了方向。未来,缓控释肥如何健康、有序地向前推进,让更多农民走进现代农业,成为第七届国际缓控释肥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人们热议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胥和平 《中国农资》2007,(11):26-26
<正>随着规模的扩大,技术的提高,成本最终会降下来,这是一般规律。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探讨中国农业怎么办?以及担心农业  相似文献   

8.
“新农科”水稻缓/控释肥是广东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水稻专用长效肥料。2003年被列为广东省“十百千万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工程”中十项成熟技术的首项,2004年被列入国家和广东省重点新产品计划,2005年被评为“广东农民喜爱的肥料产品”,2006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取得“广东省名牌产品”证书,同时该项目技术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在华南双季稻区示范推广,已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
张番 《中国农资》2011,(48):17-17
12月27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资划所新型肥料缓/控释材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中国农技协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产品交流交易中心、中国创意农业国际合作发展高层论坛组委会。  相似文献   

10.
《广东农业科学》2008,(3):25-25
"新农科"水稻缓/控释肥是广东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水稻专用长效肥料。2003年被列为广东省"十百千万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工程"中10项成熟技术的首项,2004年被列入国家和广东省重点新产品计划,2005年被评为"广东农民喜爱的肥料产品",2006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取得"广东省名牌产品"证书。该项目技术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在华南双季稻区示范推广,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该产品以天然植物素等材料经优化复配对肥料包膜加工制成,具有如下五大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1.
张琴  高海波 《中国农资》2008,(10):57-57
<正>近年来,我国缓控释肥发展较快,使这一"贵族肥料"应用于大田作物成为现实,但推广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快,究其原因成本和价格仍然是制约缓控释肥发展的瓶颈。为此,有关人士提出缓控释肥的发展要立足国情。那么应该如何适应我国国情,真正使缓控释肥大面积应用于大田作物,以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呢?9月26  相似文献   

12.
超级稻专用缓控释肥氮素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15^N标记超级稻专用缓控释肥料,研究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效率,结果表明:缓控释肥氮素的利用率在超级稻上高达68%,比尿素撒施的高出25.2-32.9个百分点,在常规稻上达47.5%,比尿素撒施的高出13个百分点,而施用氮肥对土壤供氮有一定的影响,施氮后能促进土壤中原有氮素的矿化,在两年的大田试验中缓控释肥比对照用肥平均增产4%~8.23%。  相似文献   

13.
就国内外缓/控释肥料应用效果、施用方法做了综述。重点总结了缓/控释肥在作物上的应用效果和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与普通肥料相比,施用缓/控释肥料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促进作物生长、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4.
施肥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而目前广大农民普遍存在着乱施、滥施等施肥方法不当现象,肥料利用率只有30%左右,造成成本增加和环境污染。缓控释肥料示范试验由农业部全国农技服务中心下达安排,通过在水稻、玉米、小麦作物上的示范试验,校验其在大田中的应用肥效和经济效益。通过对试验示范结果的总结,为水稻缓控释肥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绿色高效、集约化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缓/控释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缓/控释肥的使用可以减少化肥对环境的污染、恢复土壤生态、提高化肥的利用率、降低人工成本,但是缓/控释肥的应用也存在一些不足。为促进现代农业健康发展,进一步了解缓/控释技术在农业集约化生产和农业科学研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实现化肥减施增效领域的进展,在调研文献的基础上,本文综述了近年缓/控释肥的发展、分类及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进展,总结了缓/控释肥在应用中的优点和不足;同时针对缓/控释肥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梳理,提出今后应围绕绿色材料开发、生产工艺和设备创新,开展缓/控释肥施用技术与评价体系的系统研究,形成缓/控释肥产业化技术集成与示范,研制出符合生产要求的高效、环保、低成本的缓/控释肥。  相似文献   

16.
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控释肥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提高肥料利用率是防止农业面源污染、实行农业清洁生产的需要,也是肥化工业增强产品竞争力的需要。由于具有明显高于一般肥料的利用率,控释肥正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控释肥作为动态平衡的技术载体,将使平衡施肥提高以新的水平。我国的控释肥研究另辟蹊径,在构建中国特色、世界先进的技术体系中取得了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7.
小麦缓控释肥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玉成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3):136-136
通过缓控释肥在小麦上的应用试验研究,说明小麦施用缓控释肥具有增产、节本、增收的效果,适宜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一靠政策、二靠天、三靠美国老二铵”,这是农民传统种地方式中流传的一句顺口溜,如今成了束缚农民致富的枷锁。现在三种“依靠”都靠不住了。一是中央的富民政策,农民确实得到了实惠,但要实现持续增长,光靠政策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立足于科技致富;二是自然条件连年春旱、夏涝,靠天更靠不住了;三是长年使用美国二铵,肥料品种单一,造成土壤板结。不但多用成本高,而且病虫害程度加大。因此,单靠使用美国二铵也靠不住了。  相似文献   

19.
缓控释肥的发展应用与评价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农业生产中氮肥过度使用、肥料利用率低下,因肥料施用不当引起的土壤恶化、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缓控释肥料作为高效且环境友好型的肥料,对缓解农业肥料用量日益增加,提高肥料利用率有重要作用。本文对缓控释肥料的发展与运用现状进行了总结,很多研究证实缓控释肥料对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由于肥料释放效果、经济效益、社会生态效益等方面的限制,使得缓控释肥料目前未能在农业上广泛推广应用。因此,构建与完善缓控释肥料的综合评价体系非常迫切,这也是推动其在农业领域推广应用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资》2008,(7):1-1
<正>七月的北京,气温日渐走高,热风扑面而来,已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伏天"。如今的缓控释肥产业也好比北京的七月天,无论生产还是流通都呈方兴未艾的态势,推广应用的热情日渐高涨,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缓控释肥产业的发展正迎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因此,在山东金正大集团和天津芦阳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