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龚凫羌  宁守容 《蜜蜂杂志》2009,29(10):15-16
(接上期) 3.3饲喂浓度 3.3.1贮糖饲喂浓度依据上述原理和意蜂、中蜂的贮备用蜜浓度都高的特点,蜜蜂贮糖饲喂用的糖浆浓度,就应该越浓越好,只要还在蜜蜂尚能较快吸取的浓度范围内就行.一般可以采用浓度66%、74%,甚至是糖的饱和溶液.即分别为:取2份向砂糖,加入1份水;取3份白砂糖,加入1份水.  相似文献   

2.
蜜蜂低温采集活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南山区八叶五加花期,蜜蜂采集的最低气温中蜂6.5℃、意蜂9.5℃。根据试验推测:蜜蜂在,八叶五加花期采集的安全温度中蜂6.5℃、意蜂11℃;蜜蜂采集的最低极限温度中蜂4.5℃以下,意蜂8.0℃。气温低于14℃中蜂出勤率大大高于意蜂。利用中蜂低温采集特性,能充分地利用低温泌蜜型蜜源,在农业生产上可以有效地为低温开花的作物授粉。  相似文献   

3.
用不同浓度棉籽糖的蔗糖溶液与纯蔗糖溶液分别饲喂东方蜜蜂(Apiscerana),比较棉籽糖及其不同浓度对东方蜜蜂存活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蜜蜂的平均寿命(6.49±0.23d)显著高于试验组;用不同浓度的棉籽糖饲喂蜜蜂,其中在5%棉籽糖条件下,蜜蜂的平均寿命最短(2.63±0.21d),而在1%棉籽糖条件下最长(5.01±0.19d),二者差异显著。用5%棉籽糖饲喂蜜蜂时,其存活率下降最快,在5d内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4.
由意蜂、中蜂和壁蜂为大田红富士苹果授粉试验得出:西方蜜蜂授粉的果树坐果率为43.99%,幼果重平均值1.2417g;中华蜜蜂授粉的果树坐果率为31.77%,幼果重平均值0.9231g;壁蜂授粉的果树的坐果率为31.06%,幼果重平均值0.9137g。证实了西方蜜蜂为大田红富士苹果的坐果率及幼果重最高。  相似文献   

5.
蜜蜂为油菜授粉效果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计不同授粉处理比较蜜蜂为油菜授粉效果。结果表明:意蜂自由授粉处理能显著提高油菜籽产量,与对照相比(隔离无蜂授粉处理)增产率为32.78%,其次为中蜂强制授粉,与对照相比增产率为16.89%,而意蜂强制授粉油菜籽产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从千粒重和出油率看,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因此,组织意蜂在油菜花期进行自由授粉,是提高油菜籽产量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通过人工添加中华蜜蜂王浆技术来培育"江山2号"与法国意蜂的杂交蜂王,并测定"江山2号"、法国意蜂、中华蜜蜂、营养杂交子一代、子二代、子三代和子四代工蜂的吻长、右前翅长度、右前翅宽度、第三腹节背板长度、肘脉指数、翅钩数6个外部形态指标。采用StatView分析软件中ANOV Aandt-tests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营养杂交子四代工蜂在吻长、右前翅长度、右前翅宽度、右后翅翅钩数和肘脉指数均有向中蜂性状靠拢的趋势,且营养杂交子四代工蜂的上述5个形态指标均小于亲本"江山2号"和法国意蜂,差异显著(P0.05),也显著大于中华蜜蜂;营养杂交子四代工蜂的第三腹节背板长指标大于"江山2号"、法国意蜂和中蜂,差异显著(P0.05)。营养杂交子代工蜂随培育代数的增加在吻长、右前翅长度、右前翅宽度、右后翅翅钩数和肘脉指数均有向中蜂性状靠拢的趋势。子四代工蜂在吻长、右前翅宽度和肘脉指数指标上与前三代间差异显著;子四代工蜂在第三腹节背板长指标上显著高于前三代。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是对利用中蜂和意蜂对莲花授粉增产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自然放蜂授粉比无蜂授粉可提升40%以上的结实率,蜜蜂强制授粉可提升50%以上的结实率。通过自然放蜂、网棚内强制蜜蜂授粉、网棚内无蜂授粉等分区试验对比,结果表明,蜜蜂对白莲增产达到23.83%;中蜂与意蜂的增产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用华勃式微量呼吸检压仪连续测定了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受精卵不同发育时间的耗氧量。结果显示:中、意蜂卵平均耗氧量的曲线趋势大致相同,都是随着卵的生长发育而增加,但中蜂平均蜂耗氧量明显高于意蜂;在26h和44h两个时间点,中、意蜂平均耗氧量出现突然下跌形成两个谷点。26h时的谷点可能是试验蜂卵"分化中心"作用结束的时间点,也就是在这时完成了胚胎的早期发育;而44h时谷点可能是胚芽已基本形成并准备进入成长的时间点。从而证明了中、意蜂卵期的呼吸代谢是受内在生理发育因素的调控。  相似文献   

9.
用相似糖浓度的昆明山海棠蜜与藿香蜜分别饲喂中蜂和意蜂(Apis cerana cerana,Apis mellifera ligustica),比较2种蜜蜂的致死率,结果表明在第6天时饲喂山海棠蜜的中蜂致死率高达100%,饲喂藿香蜜的意蜂致死率则为(35.08±0.91)%,且存活时间最长。无论是中蜂还是意蜂,  相似文献   

10.
中华蜜蜂与意大利蜜蜂中肠消化酶活性差异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对中华蜜蜂(A.c.cerana Fab.)和意大利蜜蜂(A.m.ligustica Spinola)的成年工蜂、幼虫中肠内蛋白酶、淀粉酶、蔗糖酶的活性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显示:中华蜜蜂、意大利蜜蜂幼虫之间三种酶活性差异均不显著;而中华蜜蜂、意大利蜜蜂的成蜂间蛋白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意大利蜜蜂高于中华蜜蜂;淀粉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分别为差异显著(P<0.05)、差异极显著(P<0.01),中华蜜蜂高于意大利蜜蜂;同一蜂种内,成年蜂中肠液内的三种酶活性,均高于大、小幼虫,且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1.
黄强  曾志将 《蜜蜂杂志》2009,29(10):6-7
蜜蜂是多雄性社会昆虫.在分蜂过程中它们主要通过信息素和蜂舞进行交流.不同种的蜜蜂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语言系统.以同群饲养的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为试验材料,观察在自然分蜂中意大利蜜蜂是否能解读并参与中华蜜蜂的自然分蜂.结果表明,意大利蜜蜂会参与中华蜜蜂的分蜂.说明意大利蜜蜂具有解读中华蜜蜂自然分蜂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蜂业》2020,(6):22-23
<正>圆桶与标箱,繁蜂谁好谁劣养蜂,我喜欢搞对比试验,同样的两群中蜂,分别放在圆桶土法饲养和意标箱活框饲养,前者繁殖更快是不争的事实,因为圆桶土法饲养适应了中蜂结团保温和向下造脾发展的习性。一、中蜂结团保温孵化的习性自然界中的中蜂,造脾便于结成圆形球体。《几何学》告诉我们:球状建筑最省材料,且体积最大。但是蜂箱要造成圆形很难,接近圆形的有圆柱体与正方体。上饶地区流行的圆桶(图1)和意标箱(图2)  相似文献   

13.
《蜜蜂分区饲养技术》课题,是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科委下达的科研项目,经过3年推广、应用,认为该项目的主要特点:一是省工、省时、省料,蜂群有计划地发展;二是在取蜜时不要每框都摇蜜,不振动蜂王,不损坏幼虫和子脾,使蜂王能安心产卵;三是不干扰蜜蜂的正常繁殖,不会有失王现象,使蜂王安定,蜂蜜均获高产稳产。1蜜蜂分区饲养的组织和管理在1个标准箱内放1块隔王板,把蜜蜂分为2个区,一区作为繁殖区,另一区作为采蜜区,取蜜时只取一区,另一区不动,使蜜蜂安定;蜜蜂满箱,蜜源到来时,就可以限制蜂王在1~2张脾上产卵,缩小产卵圈,减少哺育工作。2几项高…  相似文献   

14.
在大部分膜翅目昆虫里,亲属辨认与监督不仅对个体有利,而且对群体也至关重要.在意大利蜜蜂蜂群里,工蜂就会对工蜂卵和蜂王卵进行辨认与监督,使群体快速繁衍.以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工蜂对受精卵的辨认与监督特性.结果表明,在中华蜜蜂蜂群中,工蜂在2 h之内把意大利蜜蜂的卵全部清理,而中华蜜蜂的卵至少有80%被保留;在意大利蜜蜂蜂群中,工蜂会在4 h之内基本把中华蜜蜂的卵全部清理,但意大利蜜蜂的卵至少还有90%被保留.  相似文献   

15.
16.
对中蜂和意蜂为日光温室草莓授粉时的行为和活动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蜂和意蜂都能较好地适应温室内环境,代替人工或激素为温室草莓完成有效的传粉任务.中蜂和意蜂为温室草莓授粉的传粉行为相似但具体活动方式不同,中蜂的日活动时间和采集高峰时间比意蜂的长,访花持续时间比意蜂的长,而访花间隔时间却比意蜂的短,表明中蜂在为温室草莓授粉时的有效工作时间更长,授粉效率更高.据此得出中蜂为日光温室草莓授粉的活动特性优越于意蜂,从而产生更高的授粉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为保护中华蜜蜂,国家相继建立了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但在保种、保护的模式上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保种场的保种模式需要保种场和保护区协调建立,并实行多点保种;保护区要分区进行保护,对于保护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要依法进行解决和处理,才能保证中蜂保种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触角作为蜜蜂重要的感觉器官,在感受外界环境刺激、实现个体间信息交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中华蜜蜂是我国本土蜂种,亦是一类经济昆虫。本研究采用扫描电镜技术对中华蜜蜂工蜂与雄蜂触角及其表面感受器的形态和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蜂触角呈膝状,包括柄节、梗节和鞭节3部分。工蜂柄节比雄蜂的修长,而雄蜂鞭节较工蜂的粗壮,且多一节。工蜂触角上有7种类型的感器,其中毛形感器分布最多,雄蜂触角上有6种感器,其中板形感器分布最多。在雄蜂触角上发现了一类新的感器为栓锥形感器。工蜂和雄蜂触角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形态和触角节数上,其感受器的种类、数量和分布也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中华蜜蜂在我国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论述了中华蜜蜂在与被子植物共同进化中,形成中国特有的种类众多,分散,分层阔叶林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自20世纪初引进西方蜜蜂种后,由于西方蜜蜂的竞争,导致中华蜜蜂分布区和数量减少75%以上。作者指出:西方蜜蜂和其他传粉昆虫不能代替中蜂的生态作用,并提出建立中蜂保护区、中蜂生产区、选育中蜂优良品系和通过转基因技术将西方蜜蜂高产性能转入中蜂等措施,保护中华蜜蜂。  相似文献   

20.
中蜂是我国的优良蜂种,它能利用零星蜜源,省饲料,但中囊病一直威胁着中蜂的生存与发展。在蜂群发病症状表现出的前10~20天,有时会更长,病蜂蜂群就表现出工蜂背板处光泽度开始消失,工蜂数量减少。蜂群开始患病时,如无有效防治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蜂群会出现对蜜源的拒绝现象,进而工蜂衰退加速,最后工蜂光泽度消失,颜色加深,病虫开始出现,有时巢脾会泛白,光泽油润状消失。在非工作期间,工蜂曾出现静止状态,横梁蜂路间,工蜂头朝上结团,病群无光泽油润,排列慌乱,有失王感,有时蜂场会出现没有病虫但见子不见蜂的现象,这是过渡状态,是蜂群患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