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学会联合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董玉琛研究员担任主编。 2 0 0 0年创刊 ,2 0 0 3年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刊号CN1 1 4996/S ,国际统一刊号ISSN1 672 1 81 0。报道内容 :大田、园艺作物 ,观赏、药用植物 ,林用植  相似文献   

2.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农学会遗传资源分会联合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董玉琛研究员担任主编 ,2 0 0 0年创刊 ,2 0 0 3年始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报道内容 :大田、园艺作物 ,观赏、药用植物 ,林用植物 ,草类植物及其一切经济植物的有关植物遗传资源研究成果和高水平综述或评论。诸如 ,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保存、评价、利用、创新、信息学、管理学等 ;以及起源、演化、分类等系统学 ;基因发掘、鉴定、克隆、基因文库建立、遗传多样性研究等。读者对象 :从事植物遗传资源科学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3.
许自成 (XUZi-cheng) ,1 964年生 ,河南省汝南县人。 1 985年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 ,获学士学位 ;1 988年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 ,获硕士学位 ;1 99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 ,获博士学位 ,并被授予浙江省优秀博士毕业生荣誉称号。 1 995年被选拔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2 0 0 1年荣获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 0 0 2年荣获刘后利作物遗传育种科学基金奖。自 2 0 0 0年以来 ,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之同行评议人。现任河南农业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烟…  相似文献   

4.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T e ch n o·og y》是我国第一家农业科技综合类英文期刊,袁隆平主编,湖南省农业信息与工程研究所主办,安徽吴楚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编辑出版支持,2010年改为月刊,国际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 N 4 3-1 4 2 2/S?国际标准刊号I S S N 1 0 0 9-4 4 2 9?该刊立足国内、面向世界,重点宣传国内农业科研实践、农业技术革新的成杲;报道国内农业科研及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介绍国内特色资源、农业生产与经济发展状况。旨在提高我国农业科研的国际影响力,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  相似文献   

5.
刊  名刊期邮发代号 每期定价(元 ) 主办单位  地 址邮编作物杂志双月 82 -2 2 0 3.0 0中国作物学会北京中关村南大街 12号 10 0 0 81植物遗传资源科学季 5 .0 0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中国农学会遗传资源分会北京中关村南大街 12号 10 0 0 81农业科技通讯月 2 -6 0 2 4.0 0中国农科院北京中关村南大街 12号 10 0 0 81安徽农业科学双 2 6 -2 0 8.0 0安徽省农科院合肥市农科南路 40号 2 30 0 31辽宁农业科学双 8-2 14 .5 0 辽宁省农科院辽宁省农学会 沈阳市东陵路 84号 110 16 1杂粮作物双 8-15 5 4.5 0辽宁省农科院沈阳市东陵路 …  相似文献   

6.
杨敏生 ,男 ,196 2年生于内蒙古多伦县。 1984年毕业于北京林学院 ,获农学硕士学位 ;1989年于北京林业大学获林木遗传育种硕士学位 ;1996年于北京林业大学获林木遗传育种博士学位 ,1999年和 2 0 0 2年两次在德国林木遗传育种研究所和洪堡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任河北农业大学林业资源与工程学院林木遗传育种学教授 ,林学系主任 ,博士生导师 ,河北省重点学科森林培育青年学科带头人 ,河北农业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河北省骨干教师 ,河北省林学会理事 ,河北省林木育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保定市政协常委 ,中国民主促进会河北农大支部主委。1984年…  相似文献   

7.
表 1  2 0 0 0年国家自然科学科学基金获准项目 (起止年限 :2 0 0 1~ 2 0 0 3年 )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主持人1 30 0 60 0 1 0槭树科植物蛋白酶研究杜天真教授2 30 0 60 0 2 0鄱阳湖地区脆弱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陈美球副教授3 30 0 60 0 36作物发育模型生理参数的基因定位研究 :以大麦为例殷新佑副教授4 30 0 60 0 58江西地方猪种 1 6个候选基因分子变异与遗传资源评估研究任军讲师5 30 0 60 0 73华木莲保护生物学研究俞志雄教授6 40 0 61 0 0 5稀土尾矿百喜草植生复育后期退化主因、对策和机理的研究董闻达教授770 0 630 0 2农民…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部分小麦新品系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利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APAGE)对 2 0 0 1年参加四川省区试的 2 0个小麦新品系和 2个对照品种进行了醇溶蛋白基因位点的特异性检测 ,分析了不同品系 (种 )间醇溶蛋白带型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 ,2 2个小麦品系(种 )具有 2 2种带型 ,每个材料分离出 18~ 2 9条带 ,2 2个材料共分离出 5 6条带 ,其中 4 9条具有多态性 ,占 87 5 %。2 0个新品系中具有 1RS/ 1BL易位系标记性位点Gli B1l的有 11个 ,占供试新品系的 5 5 %。 2 2个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在 0 0 4 3~ 1 0 0间 ,平均值为 0 4 4 4 ;1RS/ 1BL易位系与非 1RS/ 1BL易位系间的遗传距离较大。基于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表明 :供试材料在遗传距离 0 5 0水平上明显聚为 4类。分析表明 ,供试四川小麦新品系具有较为广泛的基于醇溶蛋白带谱的遗传多样性。同时还探讨了供试材料中Gli B1l位点高频率存在的原因及进一步合理利用1B/ 1R易位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贵州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和遗传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44份贵州茶树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68个EST-SSR标记探究其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及遗传分化。结果表明,144份茶树种质资源按海拔范围及种都可以分为3类,Gro1代表海拔1 500 m以上的大厂茶群体,Gro2代表海拔范围1 000~1 300 m的茶群体,Gro3代表海拔不明显、种不明显的群体。144份茶树种质资源按种、地区、海拔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群体分化系数(Gst)分别为0.079 7、0.067 7、0.047 0,基因流(Nm)分别为5.774 1、6.885 2、10.134 8,表明遗传变异存在于群体内部个体间,不同群体间存在较强的基因交流。海拔差距越大,遗传距离越远,说明了海拔对于贵州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分类有重要的影响,为更进一步探明贵州茶树种质资源的演化和分布规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黄山松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利用RAPD分子标记分析了黄山松 1 0个家系的遗传多样性。从 2 0 6个随机引物 (组 )中筛选出 1 7个引物 ,获得 38个多态位点。Shannon多样性指数平均为 4 5 2 5 1 ,Shannon多样性值范围在 0 0 1 0 2~ 0 0 5 0 4。家系 (余姚×文石 )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 ,其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7 965 8。根据这 38个多态位点计算遗传距离 ,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 0 42处可将 1 0个家系聚类分成 3组。图 2表 3参 1 3  相似文献   

11.
基于SSR标记的燕山板栗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筛选出的21对SSR引物对7个燕山板栗群体142份资源和1个太行山板栗群体9份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不同群体的聚类树状图和主坐标分析图,旨在为燕山板栗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明晰和创新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21对引物共检测到71个等位变异位点,变异范围为2~6,平均每对SSR引物可检测到3.38个等位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614 5~0.972 3,平均0.866 8。8个板栗群体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多样性指数H、Shannon’s信息指数I、总遗传多样性指数Ht、群体内遗传多样性指数Hs分别为1.457 8、0.309 9、0.468 0、0.306 2和0.291 2,说明燕山板栗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变异度较高,其中遵化群体的多态性位点百分率最高,为97.18%,青龙和迁西群体次之,分别为95.77%和94.37%,表明遵化、迁西一带是燕山板栗资源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UPGMA聚类分析表明,迁西和宽城群体间的遗传相似性最大,亲缘关系最近;怀柔和邢台(太行山)群体间的遗传相似性最小,遗传差异较大。聚类分析图和主坐标分析图可将燕山板栗主产区青龙、迁西、宽城、兴隆、遵化和怀柔群体资源划为1类,而处于太行山区邢台群体为1类,说明燕山板栗和外来品种存在明显的差异,各群体的遗传关系和地理来源有一定关联性。  相似文献   

12.
以有棱丝瓜自交系28-0-0 为母本,普通丝瓜自交系37-0-1-1 为父本,对6 个世代(P1、P2、F1、B1、B2、F2) 群体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丝瓜果长和果柄长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丝瓜果长遗传受到多基因(C- 0 模型)遗传控制,且受环境影响较大;果柄长遗传受到1 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D-0 模型) 遗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在F2和B1世代较高,分别为57.60%、61.90%,环境方差占总方差的比率为38.10%耀80.00%。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古蔺野生大茶树资源的叶表型多样性。[方法]对古蔺县139份野生大茶树资源(7个天然居群)叶片18个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野生大茶树资源叶片性状变异丰富,变异系数在4.42%~24.28%,其中各性状在各居群间的变异系数最大值均超过10.00%,多样性指数在0.826 1~5.194 7(其中,Simpson指数在0.826 1~1.000 0,Shannon-Weaver指数在2.413 1~5.194 7);对18个叶片表型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前6个主成分叶面积、叶缘、叶片宽度、叶面、叶色、叶身累计贡献率达74.65%;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7个居群亲缘关系较近,在遗传距离2.290 0处,7个居群可分为4大类,其中居群2与居群7的遗传距离最大,为3.966 2,居群4与居群5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为1.932 9。[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茶树优异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良种选育及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黄瓜亲本遗传距离与F1产量优势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道了黄瓜亲本遗传距离 (D2 )与杂种产量优势的相关系数。研究结果表明 ,在D2 <1 0时 ,超中优势(H1)和离中优势 (H2 )与D2 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5 762 和 0 .41 5 8 ,D2 >1 0时 ,相关系数为 0 .0 469和-0 .5 1 0 8,即在一定范围内 ,杂种优势随亲本遗传距离的增大而增强 ;试验根据双亲遗传距离大小选配亲本 ,预测杂种产量优势的准确率达到 75 % (H1)和 78.6% (H2 ) ;与配合力预测方法相比较 ,依据配合力选配的组合有 84.6%在遗传距离预测范围内。认为遗传距离可以作为黄瓜优势育种中亲本选配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5.
基于表型性状和生化成分对陕西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以期为优异茶树种质资源选育提供信息和科学依据,并加快利用和丰富陕西茶树种质资源种类。利用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陕西茶树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和生化成分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并评价其遗传多样性。陕西茶树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变异较丰富,不同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差异较大,变异系数为19.88%~55.96%,平均变异系数31.84%,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691 8~2.003 0,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1.105 9;陕西茶树种质资源内含物质成分较丰富,基于生化成分的变异系数为10.89%~30.03%,平均变异系数21.78%,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770 1~2.049 2,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1.890 0;基于表型性状和生化成分的聚类分析结果不一致,表明聚类分析结果与茶树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生化成分、DNA分子的遗传多样性和地域分布关系密切,单一依据表型性状或生化成分进行茶树种质资源聚类分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结果表明,陕西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优异资源筛选潜力较大,具有独特地域性,但属于江北茶区的陕南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程度稍低于南方茶区的四川、广西、贵州等地。基于生化成分初步筛选出高水浸出物(50%)茶树种质资源3份,高茶多酚(20%)茶树种质资源4份,高氨基酸(3%)茶树种质资源4份,低咖啡碱(1.6%)茶树种质资源4份。  相似文献   

16.
巨桉种源-家系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来自澳大利亚 30个不同种源 1 39个家系的巨桉进行遗传测定 ,5年生时进行选择 ,从30个参试种源中选择 1 2个优良种源 ,其平均遗传增益 ,树高为 5.0 2 %,胸径为 4.98%,材积为 1 1 .97%.从 1 39个参试家系中选择 43个优良家系 ,其选择的平均遗传增益 ,树高为 5.52 %,胸径为 4.43%,材积为 1 1 .0 1 %.从优良种源 -优良家系中联合评出 92棵优良单株 ,5年生的平均材积生长量 0 .2 4 79m3 ,平均树高生长量 1 9.1 0 m,平均胸径生长量 2 0 .43cm,选择效果十分明显 .  相似文献   

17.
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特优203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特优 2 0 35 (原代号 82 0 35 )系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杂交选育的优质常规水稻新品种。一般稻谷产量为 82 5 0~ 90 0 0kg/hm2 ,高产田块达 112 5 0kg/hm2 ,并具有稻米品质优良 ,适应性广 ,稳产性好 ,生育期适宜 ,抗稻瘟病、白叶枯病及纹枯病等突出特点 ,2 0 0 3年 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已成为河南省南部稻区优质米开发及定单农业生产的主要品种之一。1 选育经过及产量表现1.1 亲本选配1992年 ,利用遗传背景复杂 ,亲缘关系较远 ,且主要性状能够互补的特三矮 2号与创新种质资源810 2 0进行杂交组配。特三矮 2号是 2 0…  相似文献   

18.
菜豆种质资源等位酶标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了黑龙江省 4 3个栽培品种 ,国际热带农业中心 13个半野生品种 ,波兰 4个矮生品种共 6 0个菜豆品种资源 ,应用等位酶标记进行了 10个酶系统检测 ,共获得 2 5个位点 ,多态位点比率为 0 .16 ,其平均遗传距离为 0 .0 5 6 8。采用平均距离法 ,将该品种资源聚成 8大类 ,其中蔓生种占 5类 ,矮生种 2类 ,半野生种 2类。说明蔓生种遗传距离较远 ,可作为育种材料储备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9.
为给四川省茶树种质资源评价与鉴定、核心种质资源筛选、遗传改良、资源保护与利用等提供参考,利用SRAP标记对30份四川茶树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分析。结果显示:11对SRAP引物共扩增出2744条带,其中,2474条为多态性条带,占90.16%;多态性信息指数为0.22~0.36,平均0.30;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42 1~0.5455,平均0.422 7;Shannon信息指数为0.204 3~0.371 0,平均0.271 1。表明,30份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程度较高。聚类分析表明,供试材料遗传差异较大,遗传相似系数为0.583~0.919;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6时,可将30份茶树资源划分为A、B两大类。  相似文献   

20.
基于SSR标记的黍稷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利用SSR标记,分析黍稷种质资源(野生材料和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揭示不同来源黍稷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和遗传群体结构差异,为黍稷起源进化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用6份地理差异显著的黍稷种质资源对137对小宗作物课题组开发的具有多态性的SSR引物进行初步筛选,最终筛选103对条带清晰、扩增良好且多态性稳定的SSR引物,利用这103对多态性SSR标记对146份黍稷材料进行PCR扩增,通过遗传参数、聚类、遗传结构等分析,评估不同个体间及不同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探讨遗传结构差异。【结果】103对SSR标记共检测出308个等位基因(Na),平均值为2.99,平均Shannon-Weaver指数(I)为0.8478,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3642,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指数(PIC)为0.5544。103对SSR标记的分布区间为0-1、1-2、2-3、3-4和4-5,分辨率范围为0.334-4.002,77.67%的标记分布于区间1-4,具有适度分辨力。国内资源的观测等位基因数(2.9126)、多样性指数(0.8302)、期望杂合度(0.5023)、多态性信息含量指数(0.5278)均高于国外资源,遗传多样性更丰富。12个群体的遗传距离的变化范围为0.0783-0.5762,均值为0.2938;遗传一致度变化范围为0.5620-0.9247,均值为0.75,遗传相似性与地理分布具有一定相关性,地理分布越近,遗传距离越小,遗传一致度越高。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为0.15处可以把12个群体分为4个组群,其中南美洲和山西资源各自独立分为一支,与其他资源亲缘关系较远。个体间聚类中,国内外资源划分非常显著,在遗传距离为0.63处,146份黍稷资源可分为3大组群,组群Ⅰ和组群Ⅱ为国外资源,组群Ⅲ为国内资源。组群Ⅱ在遗传距离为0.39处又分为3个亚群,组群Ⅲ在遗传距离为0.45处分为5个亚群,其中亚洲与欧洲资源、中国河北与中国山西、中国内蒙古资源的遗传关系较近。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国内外群体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其中5个组群(组群2、组群5、组群6、组群7和组群9)为国内野生资源特有基因型,分布较为分散;2个组群(组群1和组群4)为国外资源特有基因型,分布较为集中。中国宁夏、南美洲资源的群体结构趋向单一化,中国河北、中国黑龙江、亚洲资源的群体结构趋向多元化。UPGMA聚类结果与遗传结构分析结果一致,且不同地区黍稷资源群体间遗传关系远近均与其地理分布相关。【结论】野生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国外资源,其中中国河北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中国河北可能是黍稷的起源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