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铃薯是我国北方菜粮兼用作物,食用部分是肥大的地下块茎。在北方栽培面积广,产量大,耐贮运,是调节市场余缺的主要品种,因此各地大量秋收冬贮,用以调剂冬春市场。但各地贮藏形式各不相同.山西广大农村采用小型井窖、窑窖贮藏;东北的南部采用沟藏,北部采用棚室贮藏;城市商业系统多采用规模较大的通风库贮藏。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由于具备稳产、高产、适应性广、生育期短、抗灾力强、营养丰富、粮菜兼用等特点,在全国种植面积很大,分布广泛。科学、合理地贮藏种薯是保持品种优良种性的最基本环节之一。刚收获的马铃薯块茎,一般含75%左右的水分。温度过高,易发芽,降低品种的种性;温度过低,会造成冻害。湿度过大,易“出汗”早发芽形成须根,降低种性,易腐烂;湿度过低,由于自然失水变得皱缩,损耗增多。因此薯块的安全贮藏环节比较复杂,现将多年的贮藏经验总结如下。一、选窖大型的贮藏窖选地下式或半地下式砖混结构,温度易掌握。二、马铃薯入窖前…  相似文献   

3.
1、老窖消毒 由于农民一般都建有固定的储藏窖且常年贮藏马铃薯,难免病烂块茎残存在窖内.新薯进窖如不进行清扫、消毒,老窖中的病烂薯和带菌的残渣、污土很可能把病菌传染给新薯。所以在新薯入窖前应及时把老窖打扫干净,用来苏水或石灰喷洒消毒,以除后患。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黑胫病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马铃薯产区都有不同程度地发生,植株发病率轻者2%~5%,严重可达40%~50%,在田间经常造成缺苗断垄及块茎腐烂。贮藏时若窖温偏高则易引起烂薯。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黑胫病是危害马铃薯的一种主要病害,在各马铃薯产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发病率一般为2%~5%,严重的可达40%~50%。在马铃薯的生长期间均可发生,主要危害植株茎基部和块茎。在田间造成缺苗断垄及块茎腐烂,还可在温度高的薯窖内引起严重烂薯。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种薯环腐病形成及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马铃薯种薯环腐病的形成马铃薯种薯环腐病对马铃薯危害极大,不仅会使得芽苗、种薯腐烂,还会使植株萎缩、矮小、黄化、死亡,大大降低马铃薯的产量。若是贮藏的块茎发生腐烂,甚至会让窖内的部分或块茎都受到病菌的侵袭,造成烂窖。马铃薯种薯环腐病是由密执安棒形杆菌引起,属于病菌的一种,最佳生长的温度为20~23℃,致死温度为50℃,10分钟内即可死亡。通常情况下,田间土壤的温度介于18~22℃之间,因此,此种环境下极易发生马铃薯种薯环腐病害。除此之外,若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种薯在贮藏期间对温度、湿度要求严格,它既耐高温,又怕高温,如果贮藏不当容易受冻或发芽,影响种用价值。本文总结了新疆马铃薯种薯越冬贮藏的贮藏窖要求、块茎收获后处理措施、入窖前期调控要求、入窖中后期调控要求及出窖前调控要求,以供农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试验研究了温湿系数对两类不同窖型马铃薯干物质变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60t贮藏窖马铃薯干物质随着温湿系数的升高而升高,随着温湿系数的降低而降低;200t贮藏窖中,温湿系数对马铃薯干物质含量的影响在3—4月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窖藏的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在人们食物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高寒山区人民的主粮.是城镇居民的重要蔬菜。所以做好马铃薯的冬季安全贮藏尤为重要。东北地区农村多采用地下棚窖。以及屋顶形草盖半地下或地下式砖窖;内蒙古、西北地区农村主要用井窖或窑洞窖,也有用马道式通风窖的;城郊则多用拱形地下式砖害。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栽培是直接用块茎播种,不但留种的重量和体积都居首位,而且种薯比一般马铃薯对贮藏条件要求严格。如贮藏保管不当,不仅会引起腐烂、疫病蔓延,还能加速种薯退化,降低种用价值。我国北方是马铃薯的主要产区,一般都采用贮藏窖贮藏种薯。而简易贮藏窖设计简单、施工容易,造价低廉、使用方便。贮藏窖修建的好坏,直接影响种薯贮藏的效果。为此,在贮藏窖的选址、设计和施工等问题上,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贮藏要求,进行周密计划合理安排,以利安全贮藏种薯。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 PVY)及其非介体昆虫马铃薯块茎蛾(Phthorimaea operculella)是世界马铃薯产业的重要病虫害,为探究PVY是否影响马铃薯对马铃薯块茎蛾的生理响应,本研究分析了马铃薯块茎蛾在PVY侵染和健康对照植株上的生长表现,并对无病虫害、PVY侵染、模拟虫害处理(用马铃薯块茎蛾口腔分泌物涂抹),以及PVY侵染和模拟虫害协同处理的植株叶片进行了植物激素测定和比较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马铃薯感染PVY后对马铃薯块茎蛾的抗性显著提高;PVY侵染可抑制模拟虫害造成的脱落酸含量上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模拟虫害和PVY侵染处理分别诱导产生3 998个和104个差异表达基因,而两者协同处理可诱导产生9 178个差异表达基因,说明这2种胁迫共存对马铃薯产生了极大的生理影响。与模拟虫害处理相比,PVY侵染和模拟虫害协同处理诱导产生743个差异表达基因,而这些基因主要富集在转移酶活性、内质网中蛋白质加工、苯丙素生物合成等通路中,而脱落酸合成通路中众多基因表达下调,与该植物激素变化情况一致。综上所述,本研究系统分析了马铃薯应对PVY侵染、马铃薯块茎蛾模拟虫...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黑胫病在各马铃薯产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发病率一般为2%~50%严重的可达40%~50%。在田间造成缺苗断垄及块茎腐烂,还可在温度高的薯窖内引起严重烂薯。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北方高寒地区普遍冬季气候寒冷.马铃薯从10月中下旬入窖至来年4月中下旬出窖.贮藏时问一般长达4~6个月.马铃薯块茎含水量多.呼吸强度大.公顷用种量多.因此贮藏条件要比粮食作物的种子更高.技术措施更严格。据统计中国北方高寒地区每年由于贮藏不当造成马铃薯种薯发芽、腐烂变质、受冻等给马铃薯生产带来的损失严重.可达10%~20%以上,所以在马铃薯贮藏期间采取科学管理.保持种薯优良种性。减少自然消耗.防止块茎发芽、受冻、病害侵染腐烂传播蔓延更显重要.笔者现就如何贮藏好马铃薯种薯几点技术措施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以费乌瑞它、冀张薯12号、希森6号和辽薯6号脱毒原种为试验材料,设置单垄单行栽培(对照)和宽垄双带栽培2个栽培模式,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榆林地区不同马铃薯品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及不同品种对马铃薯的单株块茎数、单株块茎重、商品薯率和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希森6号在单垄单行栽培和宽垄双带栽培模式下表现较好,适宜进一步推广应用;宽垄双带栽培模式虽然可以提高马铃薯产量,但是对马铃薯产量构成因素单株块茎数、单株块茎重和商品薯率有降低作用,因而在推广该栽培模式前仍需进行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5.
田登  马露  杨芳 《西南农业学报》2023,(6):1157-1164
【目的】研究外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对马铃薯块茎创伤木栓化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为筛选影响马铃薯块茎愈合的内源激素,并深入研究马铃薯块茎创伤愈合中内源激素反应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试验以‘滇薯47’为试验材料,洗净并去除马铃薯块茎的表皮后,用打孔器和刀片将马铃薯块茎处理为直径约15 mm、厚度约5 mm的小圆片,重量为1 g左右。实验设置3个处理,CK处理:超纯水;硝普钠处理(Sodium nitroprusside, SNP):0.5 mmol/L SNP(NO供体);C-PTIO处理:1.3 mmol/L C-PTIO(NO清除剂),并放置于温度(23±1)℃,空气相对湿度85%,光照为0的培养箱中进行创伤愈合反应,测定创伤后不同时间块茎中与马铃薯块茎创伤愈合相关的内源激素含量。【结果】外源NO处理(SNP处理)引起创伤后马铃薯块茎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外源NO处理能促进创伤块茎中脱落酸(Abscisic acid, ABA)、乙烯前体1-氨基环丙烷-1-羧酸(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ACC)、水杨...  相似文献   

16.
冬季,不少农户有把甘薯与马铃薯放在一起混藏的习惯,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甘薯喜温怕寒,在12~15℃范围内可贮藏较久,低于9℃就会发生冻害,造成腐烂或硬化变质。而马铃薯贮藏温度比甘薯低,温度高了易腐烂。种薯贮藏窖温宜控制在1~5℃,最高7℃,低于0℃则易受冻腐烂。温度高于5℃,易出现表皮皱缩现象,尤其是在通过休眠期后块茎芽眼中的幼芽便开始萌动,12℃以上块茎便大量抽芽。  相似文献   

17.
在马铃薯块茎生长期,为了减少养分的消耗,促进马铃薯块茎的生长,根据马铃薯顶端优势较强的特点,以脱毒马铃薯合作-88为试验材料,在现蕾初期采用切除茎尖的方法,解除试验材料的顶芽优势,研究块茎性状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切除茎尖后,其顶端优势消除,养分集中转移到块茎生长中心,使块茎增大,块茎数量增多,单株平均产量和商品率提高。  相似文献   

18.
<正>如果在气温回升较快时,拱棚放风降温不及时,小拱棚马铃薯就很容易发生黑胫病。马铃薯黑胫病一旦发病会在田间造成缺苗断垄及块茎腐烂,若在储藏期发病还可在薯窖内引起严重烂薯。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自然度过休眠期后,就具备了发芽条件,特别是温度在5℃以上就可以发芽,而且在超过5℃的条件下,长时间贮藏更有利于它度过休眠期。然而,加工用薯的贮藏,又需要7℃以上的窖温,因此,搞不好就会有大量块茎发芽,影响块茎品质.  相似文献   

20.
对定西马铃薯贮藏病害种类调查,初步发现了14种贮藏病害,同时也明确了造成贮藏损失的主要病害是干腐病和晚疫病,干腐病和晚疫病复合侵染是造成烂窖的主要原因。药剂防治田间病害、精细挑选入库薯块的质量、严格块茎贮藏期间的温湿度管理将是马铃薯贮藏成功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