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苜蓿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豆科牧草,内蒙古的苜蓿商品草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但近年来,苜蓿锈病发生日趋严重,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内蒙古苜蓿产业的发展.2018年—2020年,笔者建立了基于RNA水平的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技术体系,对内蒙古苜蓿主产区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苜蓿秋眠级与其生产性能及越冬的关系,筛选适宜在呼和浩特及周边地区种植的苜蓿品种。【方法】以国内外5个不同秋眠级苜蓿品种为材料,2014-05-20将其播种于和林格尔试验地,2015-2017年连续3年调查物候期和越冬率,测定苜蓿鲜、干草产量及营养成分(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计算相对饲用价值(RFV),根据3年平均干草产量与RFV的耦合作用筛选出最优苜蓿品种。【结果】秋眠级越低的苜蓿品种,其春季返青越晚;秋眠级越高的苜蓿品种,其越冬率越低。5个不同秋眠级苜蓿品种3年平均鲜、干草产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以金皇后苜蓿鲜、干草产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苜蓿品种(P0.01);草原3号苜蓿的3年平均CP含量和RFV值最高、ADF和NDF含量最低;驯鹿苜蓿的3年平均ADF、NDF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苜蓿品种(除金皇后ADF含量外)。根据苜蓿3年平均干草产量与RFV值的耦合结果,确定金皇后和草原3号属于最佳苜蓿品种。【结论】苜蓿秋眠级别与越冬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秋眠级为1~3级的苜蓿品种金皇后和草原3号在3年鲜草产量、干草产量、越冬率及营养品质方面均表现较好,适宜在呼和浩特及周边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3.
穆丹  梁英辉  薛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601-18602,18609
[目的]筛选出对越冬之星苜蓿苗期生长安全的除草剂,并确定其防除效果,为苜蓿田杂草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用9种除草剂对苗期越冬之星苜蓿田进行除草剂筛选及杂草防除试验。[结果]不同除草剂对其生长发育、防除效果及增产效果都有一定影响,影响程度因除草剂种类与剂量不同存在差异,金普施特的综合表现最佳,能够同时防除大部分阔叶杂草和单子叶杂草。[结论]金普施特可在越冬之星苜蓿田大面积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提高河西地区苜蓿越冬性的几点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河西地区光热资源充足、土地资源丰富、水利设施完善、交通条件便利,是发展苜蓿的理想地区.但由于冬春季低温引起的冻害,往往造成苜蓿大片死亡,使苜蓿生产损失很大.因此,如何安全越冬是该区发展苜蓿的关键技术所在,现结合生产实践,就河西地区苜蓿安全越冬的几点技术措施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选择茄果类的四种作物在加温温室中进行越冬生产试验,通过其生育期、耐寒性、抗病性、产量的比较,取得了初步结论:高寒地区越冬生产必须选择连续坐果性、耐寒性、抗病性都比较好的作物和品种,番茄最适合,其次是茄子,尖椒和甜椒最差。  相似文献   

6.
文蛤稚贝生产性室内越冬暂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10月-2001年4月,在盘山县水产局双良公司的1500m^3水体育苗室内,将30个底面积各为22.8m^2的水泥池作为文蛤稚贝越冬培育池,10个相同面积的水泥池作为水处理池,投放体长0.56-1.24mm的文蛤稚贝4.3808亿枚,在平均水温4℃、pH8.15、溶解氧7mg/L以上、盐度26、白天照度1000lx的试验条件下,进行生产性室内水泥池越冬培育试验。结果越冬培育的文蛤稚贝成活数量达3.6253亿枚,成活率为82.8%,文蛤稚贝在越冬培育过程中,其体长不增长,不摄食,亦不运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越冬之星苜蓿基施和地表、地下追施磷酸二铵、硫酸钾3年干草产量测定结果,叶面喷施康凯、磷酸二氢钾2年干草产量测定结果,明确了N、P、K不同施用方法及喷施叶面肥对苜蓿干草产量的增产效应。  相似文献   

8.
9.
刈割间隔时间对苜蓿产量、品质及越冬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不同刈割间隔时间对苜蓿产草量、品质及越冬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间隔时间对苜蓿产草量、品质及越冬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随刈割间隔时间增大,苜蓿产草量增加;粗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5),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P<0.05)上升,导致干草品质下降;其中以间隔25 d越冬率最低,仅为83.33%,极显著(P<0.01)低于其它处理。综合考虑,试验地区及同类生态地区间隔35 d刈割可获得高产草量、高品质的苜蓿干草,而且越冬率高。  相似文献   

10.
11.
近年来,我国紫花苜蓿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通过对紫花苜蓿、牧草混播优越性、牧草混播成员和比例的选择、刈割期和施肥等研究进行综述,并指出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南方红壤区紫花苜蓿田间杂草发生规律及除草剂防控的效果。结果表明:紫花苜蓿苗期及早期生长主要受到宝盖草危害,生长期主要杂草有猪殃殃、牛筋草、拌根草等,休眠期主要杂草为禾本科和莎草科杂草。除草剂阔除虽然对阔叶杂草有一定的效果,但对紫花苜蓿存在显著的危害。精禾草克乳剂和高效盖草能乳剂能显著抑制或灭杀禾本科杂草,但对阔叶杂草无作用。  相似文献   

13.
酸性红壤试种紫花苜蓿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2004年在浙西红壤区引进20个紫花苜蓿品种试种,对其生长特性和生态适应性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对酸性红壤土都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达到二级以上质量等级标准;WL-323HQ、猎人河、大富豪、WL-323、WL-525 HQ等5个品种综合性能相对较好,比较适宜在酸性红壤土上栽培,可作为扩大试验和推广试种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14.
宁南山区苜蓿地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宁南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不同坡位及不同种植年限苜蓿地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分析表明:(1)宁南黄土丘陵区苜蓿地土壤养分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2)随着坡位的下降,苜蓿地0~100 cm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含量明显增加,土壤速效钾受坡位影响不大,苜蓿地土壤综合肥力指教呈下坡>中坡>上坡的趋势;(3)...  相似文献   

15.
从土壤条件、土壤改良、整地施肥、播种、灌水、病虫害防控、收获贮藏等方面对宁夏引黄灌区盐碱土壤种植紫花苜蓿技术规程进行了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利用石灰调节酸性土壤pH后,不同播种量、施磷量和行距对土壤成分的影响以及种植不同作物对土壤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和随机区组设计。[结果]紫花苜蓿不同播种量、施磷量和行距对土壤pH没有显著的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播种量和施磷量的增加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与行距的变化呈负相关关系,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土壤速效氮含量与播种量和施磷量呈不显著正相关,与行距呈0.01水平显著的负相关;种植不同作物1年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且差异达到0.05显著水平。种植苜蓿和三叶草能在0.05水平显著增加土壤全氮含量,但种植小麦和南瓜对全氮含量没有影响。种植豆科牧草(苜蓿和三叶草)均在0.01水平显著增加土壤碱解氮含量,而种植小麦和南瓜对碱解氮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结论]该研究可为云南酸性土壤引进种植紫花苜蓿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田间试验对承德围场地区紫花苜蓿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和不同茬次根系生长状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土壤层次水分变化有所不同,深层土壤80 ̄120cm土壤含水量变化最大,表层0 ̄20cm次之,20 ̄80cm土层为相对稳定层;根系生长在不同茬次变化很大,呈逐渐递增的趋势,其中0 ̄30cm土层内的根量相当大,占到75% ̄95%之间。苜蓿根重密度与土层深度之间呈指数递减关系,20 ̄30cm土层根量在生长期间逐渐增加。总之,在苜蓿生长期间,水分消耗以表层为主;由于该地地下水位较浅,而苜蓿的主体根系分布的土壤层次在逐渐扎深,因此建议在充分利用相对稳定层土壤水分的基础上,适度控制苜蓿生长年限,达到苜蓿生长与水分利用“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不同改良剂对紫花苜蓿生长和盐渍化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松嫩平原大庆市盐碱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试验地施用4种土壤改良剂(腐殖酸、沸石、硫酸铝和微生物菌剂),研究4种改良剂对紫花苜蓿生物量和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多重比较,4种改良剂均有效增加紫花苜蓿生物量,提高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和降低土壤pH值.生物菌剂施加量为450 g·m-2时,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果园中越冬位置对梨小食心虫越冬幼虫存活的影响,在山东省选取6个果园(彩石、泰安、肥城1、肥城2、广饶、莱芜)进行系统调查,室内观察梨小食心虫幼虫存活情况,比较不同越冬位置梨小食心虫的越冬存活率。结果发现:同一果园中,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间梨小食心虫越冬幼虫存活率存在显著差异,西面显著高于其他方位,广饶果园阴、阳面间存在差异,其余果园没有差异;树干低部梨小食心虫越冬幼虫存活率最高,枝干、主枝、侧枝间无差异;不同果园间梨小食心虫越冬存活率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0.
研究北方高寒地区对紫花苜蓿越冬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期为当地紫花苜蓿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越冬前后苜蓿根系为试验材料,于2013 年10 月15 日、10 月30 日、11 月15 日、2014 年3 月30日、4 月15 日、4 月30 日挖根采样,-80℃冰箱保存,并于2014 年春进行越冬率调查。通过测定6 种紫花苜蓿在高寒地区越冬前后可溶性糖、全氮、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对不同紫花苜蓿品种抗寒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公农1 号’和‘草原3 号’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游离脯氨酸含量 在越冬最冷月(11 月)含量高于其他品种,其次是‘龙牧806’和‘Wega7F’,均具有较高的抗寒能力,而‘敖汉’和‘WL319 HQ’的各项指标略低,抗寒能力较弱。供试的6 种紫花苜蓿在佳木斯地区整个越冬期间其抵抗严寒能力大小为:‘公农1号’>‘草原3号’>‘龙牧806’>‘Wega7F’>‘敖汉’>‘WL319 HQ’。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