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苦瓜瓜实蝇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揭西县苦瓜瓜实蝇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总结出苦瓜瓜实蝇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包括农业防治、性诱刘诱杀、毒饵诱杀及利用猎蝇饵剂防治,以及套袋保果措施等.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瓜实蝇的发生原因,并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其防治技术,以期为瓜实蝇的发生与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瓜实蝇是瓜类蔬菜上的重要害虫,近几年在泽州县大面积发生为害且呈加重趋势。该虫的为害情况是:成虫以产卵管刺入幼瓜表皮内产卵,幼虫孵化后即钻入瓜内取食,受害瓜先局部变黄,而后全瓜腐烂变臭。即使不腐烂,刺伤处凝结着流胶,畸形下陷,果皮硬实,瓜味苦涩,品质下降。瓜实蝇以老熟幼虫从受害瓜中弹出,入土化蛹,以蛹在土壤中越冬,  相似文献   

4.
瓜实蝇的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bitae)是危害蔬菜和水果的重要害虫。介绍了瓜实蝇的生物学特性,重点阐述了国内外综合防治研究概况,采取套袋、清园、化学农药、诱杀等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虫源和降低田间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5.
6.
本文分析了柑橘大实蝇危害加重的主要原因,介绍了柑橘大实蝇的发生规律,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柑橘大实蝇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顺党 《云南农业》2008,(12):15-15
瓜实蝇为双翅目实蝇科,别名针蜂、瓜蛆等,主要危害苦瓜、冬瓜、南瓜、黄瓜、丝瓜等瓜类作物,其中在苦瓜上危害尤其重,防治不及时几乎绝收,在德宏以前少量发生,2007年在栽培的苦瓜上危害严重,产量几乎减少了近一半,近年来瓜实蝇已成为德宏苦瓜生产的主要虫害之一,严重影响着苦瓜的产量与品质。瓜实蝇的防治用常规杀虫药效果不是很理想,要综合利用各种防治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8.
<正> 瓜蚜即棉蚜,俗称腻虫,属同翅目,蚜科,瓜蚜的寄主很多,危害多种蔬菜。 一、危害症状 瓜蚜成虫,若虫均以口针刺吸汁液,大多栖息于叶的背面。瓜苗的幼嫩叶及生长点受害,造成叶片卷缩,危害严重时,整个叶片卷成一团,瓜苗生长停滞。甚至整株萎蔫枯死。成株停止生长后受害。而提早干枯死亡,缩短结瓜期,降低产量。  相似文献   

9.
瓜实蝇Bactroceracucurbita(Coquillett)属双翅目实蝇科害虫,该害虫飞翔灵活,体形似蜂,俗称“针蜂”;幼虫体形象蝇蛆,又称“瓜蛆”。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自治区,近几年来已发展成为水果、蔬菜的重要害虫之一。瓜实蝇主要危害苦瓜、南瓜、丝瓜、甜瓜、杨桃、番石榴等,其中苦瓜、番石榴受害较为严重。笔者结合几年来的植保经验,介绍该虫的识别与综合防治方法。1田间识别1.1为害特点雌实蝇成虫将产卵管刺入瓜果表皮下产卵,卵孵出的幼虫在瓜果内蛀食。受害的瓜果先局部变黄,轻则变成畸形(尖头或歪嘴),刺伤处下陷凝结着流胶,果皮硬实,味道苦涩;…  相似文献   

10.
柑橘大实蝇为国内检疫性害虫。通过长期观察和试验示范,总结出该虫的主要特征、发生规律、为害特点,以及防治时期和防治技术,控制了其发生扩展,促进了柑橘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1.
瓜实蝇经济阈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防治试验与系统诱捕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探明苦瓜地诱捕瓜实蝇雄成虫的数量动态和瓜实蝇对苦瓜的危害损失率,测定苦瓜的经济允许损失率分别为2.85%~3.09%。通过回归分析,建立苦瓜损失率与瓜实蝇雄成虫的诱捕数量的关系模型,测定瓜实蝇的经济阈值为每个诱捕器5.3~5.8只。  相似文献   

12.
利用引诱剂喷涂于瓶外与瓶内分别装水0、50、100、200 mL 5种不同诱捕处理方法,在番石榴园内对桔小实蝇和瓜实蝇进行诱集对比。结果发现,在用量1 g的条件下,好粘与稳得引诱剂对桔小实蝇和瓜实蝇均具有诱集效果,两种引诱剂对桔小实蝇的诱集效果前者大于后者,而对瓜实蝇的诱集效果则相反。不同诱捕处理的诱捕效果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不同诱捕处理中,好粘对两种实蝇的诱集效果随加水量的增加而增强,当加水200 mL时达最大值;稳得对两种实蝇的诱集效果随着瓶内水量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强后随水量的增加诱集效果逐渐减弱,当加水50 mL时达最大值;但两种引诱剂喷涂在瓶内的不同诱捕处理对两种实蝇的诱集效果均明显好于喷涂瓶外。  相似文献   

13.
吴浩  柳凤  何衍彪  李国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788+14836
从瓜实蝇实验种群的建立、瓜实蝇种群生态学、瓜实蝇种群遗传分化和瓜实蝇相关基因的克隆4个方面对瓜实蝇种群生态学及分子生态学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瓜实蝇的生态控制进行了展望,为更有效地防治瓜实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性诱剂对食物诱剂引诱作用的影响。[方法]通过室内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了性诱剂对食物诱剂控制瓜实蝇的干扰作用。[结果]实验室测试结果表明,在食物诱剂中添加性诱剂对瓜实蝇的干扰较大,引诱虫口数量显著减少。田间试验也证明了这种影响明显存在并影响食物诱剂的防效。在只悬挂食物诱剂时,食物诱剂能迅速降低瓜实蝇的田间虫口密度并长期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之下,防治效果显著,好瓜率在90%以上,而添加性诱剂的食物诱剂处理的好瓜率低于80%。[结论]试验结果为食物诱剂的合理使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鉴于常规喷施农药防控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bitae(Coquillett)]效果差且持效期短,本试验通过设置0.1%阿维菌素RG定点喷雾和挂罐诱杀、诱蝇酮+80%敌敌畏EC挂罐诱杀和1.8%阿维菌素EC常规喷雾4个处理进行苦瓜瓜实蝇田间药效试验,评估药剂及其处理方式对瓜实蝇的防治效果,以提供该虫田间有效防控措施。结果表明:定点喷雾诱杀和挂罐诱杀持效性好,且防治时间越长药效越好。挂罐诱杀更具有明显的便捷性、安全性和灵活性。0.1%阿维菌素RG推荐使用浓度为90 m L/667 m2,定点喷雾诱杀喷10个点或挂罐诱杀挂10个诱集器,其防效均达80%以上。悬挂性诱罐时,每个诱芯滴1 m L诱蝇酮和1 m L80%敌敌畏EC,每667 m2挂4个诱集器,其防效也能达75%以上。  相似文献   

16.
诱蝇酮改良剂对瓜实蝇的诱集效果试验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丁酸乙酯与诱蝇酮混配剂对瓜实蝇的田间引诱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丁酸乙酯与诱蝇酮分别以0.5∶99.5、1∶99、2∶98、3∶97、4∶96比例混配的引诱剂,其对瓜实蝇的引诱效果均显著高于单剂诱蝇酮的引诱效果。其中丁酸乙酯诱蝇酮以3∶97混配的引诱剂所诱集的总虫数是单剂诱蝇酮所诱集的2.1倍,显示了丁酸乙酯对诱蝇酮良好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7.
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bitae(Coquillett)]是中国重要的蔬菜害虫,但其DNA甲基化研究尚未见报道。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是研究DNA甲基化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对酶切反应、连接、PCR扩增和引物筛选等条件优化,建立瓜实蝇MSAP反应体系,即:120μL酶切体系中加入10 U的限制性内切酶与600 ng基因组DNA,于37℃酶切反应过夜;220μL连接体系中加入T4连接酶1 U,HpaⅡ-MspⅠ-adapter接头50 pmol,Eco R I-adapter接头5 pmol,并于16℃反应12 h;3连接产物稀释后进行PCR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再经6%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检测结果。通过该体系筛选出适用于瓜实蝇基因组DNA甲基化多态性研究的6对引物;瓜实蝇MSAP体系为瓜实蝇的表观遗传学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用多种聚集度指标分析番石榴园挂果期瓜实蝇幼虫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瓜实蝇幼虫呈聚集分布型,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聚集原因是由瓜实蝇幼虫的行为和环境因素引起的。田间虫口密度高低影响空间分布,虫口密度加大,番石榴果实中瓜实蝇幼虫数量差异变小。同时,建立了幼虫在番石榴果实上的理论抽样数公式,给出了不同误差、不同密度条件下的理论抽样数,并得出了序贯抽样公式。  相似文献   

19.
孙会杰  刘澍才  吴燕  高德学 《安徽农业科学》2013,(28):11380-11380,11511
介绍了东北地区芝麻枯萎病的发病特点(发生时期、危害症状和发病条件),并从选用抗病品种、合理选地种植、适时播种、适时追肥、药剂防病5个方面总结了东北地区芝麻枯萎病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0.
瓜实蝇是一种世界性的检疫性害虫,严重危害瓜类蔬菜和水果的品质与产量。近几年瓜实蝇在宁乡县苦瓜上为害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该县苦瓜产业的发展。2015年和2016年采用引诱剂和黄板监测了宁乡县苦瓜园区瓜实蝇成虫发生动态,同时结合套袋技术监测了瓜实蝇幼虫发生动态,以期明确宁乡县瓜实蝇在蔬菜类瓜果上的发生规律,为瓜实蝇的预测及后期综合防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宁乡县苦瓜园区瓜实蝇成虫始见期发生在6月上旬,高峰期年际变化较大,但主高峰期集中在9月中旬,结束期多发生在10月中旬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