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2.
金叶榆是北方造林绿化常见树种,因繁殖成本低,绿化效果好被广泛种植.本文对金叶榆的嫁接和管理技术进行总结,为金叶榆的繁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4.
一,大树移植前的准备 1.1大树移植地的准备 绿地建植时,在清除垃圾、渣土、砖石等进行必受的土壤置换和地形塑造过程中,所用的主要材料是泥土和大田表上。纯粹的黑泥和深层十是一种透水差、腐殖质含量低、易下沉的泥土。树木在栽植完后往往需要浇注大量水分, 相似文献
6.
7.
8.
地处香山北麓山脚下的中卫市南山台地区。自1985年开发以来,一直致力于发展经果林产业,是中卫城区经果林基地,经济林树种以苹果、红枣为主。由于当地春季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土壤沙化严重,蓄水力差,导致红枣造林成活率在70%~80%之间。为此,2005年,我们在南山台黑梁地区进行了红枣容器苗夏季造林试验示范,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中华金叶榆寒地高接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丰富北方寒地优良彩叶品种,在哈尔滨地区进行了中华金叶榆硬枝嫁接方法(切接、劈接、插皮接、腹接和舌接)、保湿措施(涂保湿剂、套袋、石蜡封闭和地膜缠封)和嫁接时期(先接后栽、砧木定植1个月后嫁接和定植后次年嫁接)的引种(引自河北省)嫁接试验。结果表明,硬枝嫁接方法中,插皮接的效果最好,接穗成活率达96.7%,该种嫁接方法可在育苗生产中应用;从成本和嫁接成活率方面考虑,硬枝接穗保湿措施应采用接穗涂刷FY-1保湿剂的方法;从砧木栽植与嫁接的前后顺序上看,以栽后第2年嫁接效果最好,生产上应以第1年栽砧第2年嫁接为主。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家榆和金叶榆抗旱能力的差异。[方法]设置4个土壤水分梯度,用2年生家榆和金叶榆幼苗进行盆栽控水试验,利用GFS-3000便携式光合作用荧光测量系统测定试验苗的光合、蒸腾和荧光参数。[结果]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家榆和金叶榆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均呈下降趋势;水分胁迫程度越高,金叶榆光合速率比家榆下降的幅度越小;在重度水分胁迫条件下,金叶榆的蒸腾速率、非光化学猝灭明显低于家榆,叶片气孔导度、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化学猝灭则明显高于家榆。[结论]在干旱条件下,金叶榆的抗干旱能力、自我调节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家榆更强,适应重度干旱环境的潜力更大。 相似文献
15.
以金叶榆当年生半木质化嫩枝为扦插材料,研究4种不同质量分数的生根剂(ABT6、NAA、IAA、IBA)对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部分激素处理都可不同程度的的提高金叶榆嫩枝扦插的生根率,尤以ABT6处理后的生根率最高,以200mg/L的激素配比最为理想;IAA的效果次之,以100mg/L的激素配比最好;IBA、IAA的效果相近,分别以50mg/L和400mg/L的激素配比最佳;经过生根剂处理后的金叶榆在生根数量和长度上有差异,生根时间较清水对照有所提前. 相似文献
16.
彩叶树种金叶榆在西宁地区的引种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引自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的金叶榆在青海西宁地区的生长节律、物候规律和越冬性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金叶榆在西宁地区能够安全越冬,生长状况良好,可在西宁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旨在探究金叶榆(Ulmus pumila cv.‘Jinye’)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的生理特征和差异基因表达情况,为金叶榆关键调控基因的定位及基因工程育种提供分子基础。试验以金叶榆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为材料,比较两者叶绿素相对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MDA含量,SOD和POD活性等生理指标,并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金叶榆同源四倍体叶片中叶绿素相对含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SOD、POD活性显著高于二倍体,MDA含量显著低于二倍体。转录组测序共得到1 28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 078个表达上调,205个表达下调。995个差异表达基因被GO功能注释,与代谢过程、细胞过程、催化活性、结合和转运蛋白活性等密切相关;COG注释结果显示,主要注释在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和代谢、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和脂质运输和代谢;KEGG通路分析发现,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差异显著性最为明显,其中生长素、油菜素内酯和水杨酸信号转导途径富集基因数最多。参与代谢过程、催化活性和激素信号转导通路等关键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与同源四倍体植株能源物质含量高、酶活提高及生长势和抗逆性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混合盐胁迫对白榆幼苗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以白榆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法,设置6个混合盐(等浓度NaCl和NaHCO3溶液)浓度[0(CK)、10(T1)、30(T2)、50(T3)、70(T4)、100(T5) mmol·L-1]对白榆幼苗进行不同时间胁迫处理,分析混合盐胁迫下白榆幼苗的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白榆幼苗生长对盐胁迫反应敏感,当盐浓度(10 mmol·L-1)较低时即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胁迫35 d后,随着盐浓度的升高,白榆幼苗的总生物量、株高及地径增长量均显著降低,当混合盐浓度高于50 mmol·L-1时,各处理间降幅趋于稳定。不同盐浓度胁迫下,根冠比值均大于对照组;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加剧,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在不同处理时间下均逐渐增大,而可溶性糖、过氧化物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不同处理时间下,叶绿素含量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显著降低,混合盐浓度为100 mmol·L-1时,不同处理时间下叶绿素含量均为最小值。混合盐胁迫对白榆幼苗的生长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但白榆幼苗可通过渗透调节及提高保护酶活性主动适应逆境,从而表现出较强的抗盐能力。研究结果旨在为白榆在盐碱地区的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