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甘草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草具有优良的药用和其它行业的开发利用价值,根据本地区自然条件,结合甘草的生长特性和种植经验,介绍了甘草在他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甘草亦称甜草,属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甚长.奇数羽状复叶;夏季开花,蝶形花冠,紫色,总状花序;荚果狭长,椭圆形,弯曲成镰刀状或环状,有褐色腺状刺.产于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主要类型有粗毛甘草、光果甘草和胀果甘草.以根及根状茎入药,具有补脾益气、止咳祛痰、清热解毒、缓急定痛和调和药性之功效.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和静县位于新疆天山南坡中段,水质、气候和土壤十分适合甘草生长.引种乌拉尔红皮甘草,两年生可采收鲜甘草1.5吨/666.7米2,三年生可采收鲜甘草3吨以上.生产的甘草色质黄,粉性足,含酸量高,是甘草中的上品.  相似文献   

4.
甘草育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草,又名甜草,粉甘草,为豆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从古至今,是一种常用中药,有中和、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等作用.享有"国老"与"十药九草"之称,被国家列为重点专控药材.甘草酸作为甜味剂,也可用作调制香烟的香料.我国大量出口甘草及提取物到欧美及东南亚国家,是我国医药行业大宗的出口创汇药材.  相似文献   

5.
6.
甘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和根状茎入药。具有补脾益气、止咳祛痰、清热解毒、缓急定痛和调和药性之功效。甘草栽培可直播、育苗移栽和根状茎繁殖,一般采用育苗移栽,即在苗圃地中育苗1年,当年秋季或翌年春季将苗移入大田栽植,育1(亩)苗,可栽植大田5~7(亩)。其技术要点是:  相似文献   

7.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草药出口量猛增,甘草、首乌、田七、红花等供不应求,价格一涨再涨,且有价无货。种植中药材已成为农民朋友一个新的致富亮点。下面推介中药材甘草的栽培技术。除了涝洼地和地下水位高的地不宜种植外,其他土地都可以种植。  相似文献   

8.
9.
通过多年的甘草人工栽培实践及反复试验示范研究,总结出种子处理、直播、育苗移栽、施肥、病虫害防治等适宜当地种植的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并且广泛应用于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甘草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甘草是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也是新疆半荒漠草地自然植被的主要组成部分。人工种植甘草既能有效地缓解因过度采挖造成草场原生植被和资源的破坏,达到生态重建、修复环境的目的,又能实现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和发展农村经济的目标,阿勒泰地区人工种植甘草面积已达到3万亩以上,每亩纯收入2000元以上,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1.
调查结果表明3 a生甘草的主根、株高、茎粗等商品性状的年增长速度明显高于2 a生甘草和4 a生甘草;3~4 a甘草的地上及地下生物量年增长量最大;4 a生的甘草酸含量明显高于3 a生;人工栽培甘草的最佳采挖期以栽培第3年的秋末冬初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2.
以甘草种子萌发的幼苗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在幼茎、幼叶、子叶、下胚轴、胚根等5种外植体中,子叶及下胚轴均适合诱导愈伤组织发生;在6-BA、NAA或2,4-D不同激素组合中,以MS+6-BA 1.0mg/L+NAA 1.5mg/L为最佳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同时也是以茎尖、腋芽为外植体进行丛生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在IAA、IBA和NAA 3种激素中,以1/2MS+NAA 0.05mg/L为最佳的试管苗生根培养基,生根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13.
不同甘草植株品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甘草优良品种选育提供材料和理论依据,采用HPLC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不同甘草植株根及地上部分药用成分甘草酸、甘草黄酮、甘草多糖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甘草植株根及地上部分3种药用成分含量差异显著。根中甘草酸含量最高为最低的13倍以上,甘草黄酮含量最高为最低的1.6倍以上,甘草多糖含量最高为最低的2.5倍以上。认为甘草酸、甘草黄酮、甘草多糖含量均较高的3个植株可作为优良类型培育优质的甘草栽培品种;甘草酸、甘草黄酮、甘草多糖含量的高低与甘草植株高矮和茎表皮颜色没有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4.
从结构、生物量分配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等方面综述了多年生豆科(Leguminosae)药用草本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对水分亏缺的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15.
HPLC-ELSD法测定甘草中单糖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一种高效快速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测定中药甘草中单糖———果糖及蔗糖含量的方法。采用CHROMATOREXNH2柱为固定相;以乙腈∶水为85∶15(V/V)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漂移管温度为84℃;氮气流速为2.5L/min。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果糖和蔗糖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422~3.318μg及12.028~60.140μg;且该二种单糖的检测限分别(信/噪=3)为4.74ng和3.31ng。该方法用于传统中药甘草中单糖的分离及含量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甘草在北京地区不同栽培环境下的生长特点及品种间的差异性。[方法]以乌拉尔甘草和胀果甘草为试验材料,测定在自然陆地和温室2种栽培环境下甘草的生长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自然栽培下甘草的抗氧化酶活性高于温室栽培下,乌拉尔甘草在自然栽培模式下所表现出来的生长优势及较高的自然抗性有利于今后的生产研究。[结论]该研究为北京地区甘草品种的选择和生产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氮肥对乌拉尔甘草生长及有效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2年作者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氮素营养对1、2年生乌拉尔甘草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素梯度试验中,当施氮量到达0.15 g/L之前,氮的增施对甘草主要生长、生理、产量和药效等指标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以0.10~0.15 g/L为最佳,而超过0.15 g/L时,甘草开始受到抑制,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甘草净光合速率与生物量、产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提高施氮水平对甘草酸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乌拉尔甘草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野生乌拉尔甘草种子为试材,对甘草快繁体系的建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适合乌拉尔甘草快繁的途径为无菌苗茎段直接生根成苗方式,最适培养基:MS+KH2PO4 13.5 mg/L+IBA 0.5 mg/L,增殖系数可达76,生根率达90%,移栽成活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19.
乌拉尔甘草四倍体的离体诱导及倍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获得乌拉尔甘草四倍体新种质,本研究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利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乌拉尔甘草(2n =2x=16)带腋芽茎段诱导四倍体,并进行了再生苗根尖染色体鉴定和气孔观察。结果表明:四倍体优化诱导体系为以0.1%秋水仙素处理24 h时诱导频率较高,变异率达到11%;再生植株气孔保卫细胞长度增长明显,气孔保卫细胞密度增长极其明显,气孔保卫细胞宽度有所下降,经根尖染色体鉴定,确定染色体为2n=4x=32,为同源四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AM真菌对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的影响,试验在盆栽条件下,比较了接种AM真菌对甘草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的4种AM真菌能与甘草幼苗形成菌根,显著促进甘草幼苗的生长,形成菌根的甘草幼苗均能显著提高成活率,增加甘草幼苗的苗高、地径、鲜重、干重,提高水分利用率,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抗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