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粮饲兼用品种农大3138和农大108为材料,在对玉米的物质生产特性和营养品质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粮饲兼用玉米“双高”栽培的概念。由肥密调控试验得出结论:选择子粒产量高、保绿性好的粮饲兼用品种,施肥量为纯N262.5~375kg/hm2、P2O5105~150kg/hm2、K2O157.5~225kg/hm2,密度在75000~82500株/hm2范围内,可实现“双高”及优质。“双高”栽培条件下,玉米全生育期最大LAI在4.21~5.66,且成熟期叶面积指数大于3;群体总光合势355.5×104~497.9×104m2·d/hm2;收获期干物质在雌穗中的分配量占全株的50%~60%,全株含水量65%~70%,适宜进行青贮。  相似文献   

2.
粮饲兼用型玉米青贮产量形成及调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霞  杨文钰  任万君 《玉米科学》2005,13(2):090-093
试验选用了在四川当地适合作青贮的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川单21、成单22、雅玉8号、燎原青贮玉米2号与从新疆引进的专用青贮玉米品种新青2号作对比试验,研究其产量形成规律及适宜的种植密度与收割时期。结果表明,鲜物质、干物质产量以及果穗产量均以粮饲兼用型玉米较高,其中以雅玉8号表现最优;适宜的种植密度为127500株/hm2;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的适宜收获期在抽丝后35~42d,专用型青贮玉米新青2号在抽丝后28~35d。  相似文献   

3.
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品种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6个青贮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种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干物质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生物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差异极显著;不同密度下品种的生物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差异极显著;品种与密度互作之间生物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差异分别为显著和极显著。龙育1号、高油169和高油115作为优质青贮高油玉米在黑龙江省适宜种植密度分别为7.0~8.0万株/hm2、7.0万株/hm2和6.0万株/hm2;黑饲1号在6万株/hm2时产量较高;龙辐208在7万株/hm2种植条件下,其生物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均较高,尤其干物质产量最高;青贮玉米品种的青贮生育日数、株高、穗位、茎粗、收获期绿叶片数差异不大,品种之间差异主要由品种自身特性决定。中原单32可作为粒用玉米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4.
不同类型饲用玉米高产栽培密度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试验针对青贮型玉米科多8号和粮饲兼用型玉米陕单310两个不同品种,设置5个不同密度处理,通过从子粒、秸秆和有效总养分等方面综合分析发现:青贮型玉米的适宜栽培密度大于粮饲兼用型玉米;在陕西省夏玉米区,科多8号的高产栽培密度应在67500株/hm2左右,陕单310的高产栽培密度应在63000株/hm2左右。  相似文献   

5.
不同栽培措施对青贮玉米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和“3414”最优回归设计,研究青贮玉米不同种植密度、收获期和施肥水平对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收获期和施肥水平均极显著影响青贮玉米的产量和营养品质。其中,氮肥对青贮玉米的鲜、干生物产量的提高及青贮玉米营养品质、饲用价值的提高贡献最大,其次是磷肥,钾肥的影响较小。建立了氮、磷、钾肥和青贮玉米鲜、干生物产量,蛋白质产量,中、酸性洗涤纤维产量,脂肪产量的回归数学模型。得出了青贮玉米新饲玉14号在海南中等肥力土壤上的适宜种植密度为7.50~9.00万株/hm2;最佳收获期是籽粒乳熟中期; 预测出了获得青贮玉米最大鲜、干生物产量,蛋白质产量,中、酸性洗涤纤维产量,脂肪产量时所需氮、磷、钾肥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6.
以科玉1108为材料,设4个种植密度处理(4.5、5.25、6.0、6.75万株/hm^2),研究密度对粮饲兼用玉米籽粒产量和青贮生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和穗位高增加,行粒数、千粒重、单株生物鲜重和单穗重降低,籽粒产量和青贮生物产量呈抛物线分布。收获籽粒的最佳种植密度为5.25万株/hm^2,做青贮玉米的适宜种植密度在6.0万~6.75万株/hm^2,两者兼顾的合理种植密度为5.25万~6.0万株/hm^2。  相似文献   

7.
高产优质青贮玉米新饲玉1号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饲玉1号是山西北方种业股份公司和新疆康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合作育成的高产优质青贮玉米新品种。该品种春播生育期135d,适宜≥10℃有效积温3200℃.d以上的地区种植。2001~2003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表现生物产量高、稳产、优质、抗病、抗倒和适应性强等特点,一般生物产量90000~120000kg/hm2。种植密度75000株/hm2,子粒乳线下移至2/5~3/5时即可收获青贮。  相似文献   

8.
密度及收割高度对复播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农大1027组合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分别研究了5种密度及不同收割高度对复播青贮玉米(生长期82 d)产量和饲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密度6万~18万株/hm2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先增后降,密度与产量呈二次曲线关系;而饲用营养品质却随密度增加呈现下降趋势。产量最高的密度和品质最优的密度不一致,优质时的密度显著低于高产时的密度。在密度9万~12万株/hm2条件下,可以获得产量高、品质较优的青贮玉米。适当提高收获高度可以明显改善青贮玉米的饲用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9.
优质青贮玉米品种龙青1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龙青1号青贮玉米品种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玉米研究中心以自育系H220为母本,引入自交系G219为父本杂交育成的单交种。该品种从出苗到适宜采收期(蜡熟期)需有效积温2550℃.d左右,在哈尔滨市生育日数为115~120d。2000~2003年在各级试验中表现为优质、高产、稳产、抗病、抗逆性强等特点。龙青1号青贮玉米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下限和第二积温带种植,密度为60000株/hm2左右。  相似文献   

10.
濮单4号是濮阳农科所1995年育成,组合为9401×9212.该组合属中熟品种,需≥10℃积温2400℃·d左右.在1995~2000年各级产量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多抗且粮饲兼用,该品种适宜在我国黄淮玉米产区夏播种植,种植密度以每公顷5.25万株为宜,高产攻关田可种植到每公顷6.0~6.75万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