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玉米新品种国家审定情况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规定,玉米新品种推广应用必须通过国家级或者省级审定.相对于省级审定来说,国家审定品种允许推广的范围更大,因而较省级审定更为严格.本文结合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2000- 2004年 5年间玉米新品种的审定情况,从审定品种数量、育种单位、地区分布等方面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2.
<正>花生新品种开农61由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以开农30和开选01-6作亲本选育而成,2012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花2012001。该品种填补了我国花生尚无高油酸、高脂肪"双优"品种的国内空白,实现了我国高油酸、高脂肪花生育种领域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3.
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太空5号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太空5号(SP2027)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丰优育种室利用航天诱变育种技术选育而成的优质弱筋抗病丰产小麦新品种,两年省区试产量平均较对照增产3.81%,并有1年增产显著;省生产试验也较对照增产达5%以上.且该品系属制作优质饼干、糕点类型,达到国家优质弱筋小麦标准,2002年9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并于2002年12月获国家"十五"品种后补助二等奖,是我国采用航天诱变育种技术选育成功并审定通过的第1个优质丰产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安豆1号是河南省安阳市农科院1999年依据"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广适"的育种目标,遵从"优中选优"的原则,从商豆1099中挑选变异单株进行系统选育育成的高产、稳产、广适性大豆新品种.200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豆2009004.  相似文献   

5.
杂交玉米商业育种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入国内外优良种质是商业育种拓展种质资源的主旋律.充分利用现有的五大种质类群来培育优良自交系,采用"自育系×外引系"的组配模式,是商业育种品种创新的有效途径;在销售区域设立育种试验系统,筛选最优组合,加速品种审定,可降低推广新品种的风险;发现、使用极具创造力的人才,是商业育种最重要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6.
龙辐麦19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用"九三3u90×九三少"杂交后代纯系材料经航天诱变的SP4代为母本,以优质品种龙麦26为父本杂交,按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抗病的小麦新品种。2011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  相似文献   

7.
宛麦18小麦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新品种宛麦18由河南省南阳市农科所小麦研究室采用回交育种法。于2001年培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0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8018号。  相似文献   

8.
冬小麦"北京0045"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原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以京411为母本、中麦9号为父本,经过有性杂交和系圃法选育而成的矮秆、大穗、大粒、高产、优质冬小麦新品种,2004年9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在我和其他几位育种专家多年艰苦的实验后,我们河南农业大学种子公司终于在1997年培育出豫玉22号玉米种子新品种。该品种同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8年和2000年又分别通过甘肃省审定,1999年经国家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审定为河南省玉米种子唯一受国家保护的优  相似文献   

10.
2008-2009年度开封市小麦新品种展示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佩 《种业导刊》2009,(9):28-31
农作物新品种的示范展示是品种推广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给农业部门和广大群众提供一个了解、选择新品种的机会,也为了给育种单位和种子企业宣传品种、推广品种提供便利条件。开封市种子管理站征集的展示品种为近几年审定和即将审定的小麦新品种,主要鉴定其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及特殊特性,从中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1.
京科193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采用单倍体育种手段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相结合选育的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杂交玉米新品种,2013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北京及周边地区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12.
《种子》1988,(5)
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1988年2月4—6日,在贵阳召开了第13次品种审定会议.水稻、玉米、大豆专业组对育种单位(个人)报审的新品种,进行了严格认真的审议.根据《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条例》的有关规定,审(认)定了17个水稻、玉米,大豆新品种.现将这批新品种分绍于后,供有关单位和广大农民群众参考利用.  相似文献   

13.
植物新品种保护及品种审定是育种工作的延续,是投入市场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李高成 《中国种业》2013,(8):103-103
冀丰103是由全国著名棉花育种专家、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棉花育种室主任、河北冀丰棉花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妙和王国印两位研究员主持培育转基因抗虫棉花新品种。该品种于2009年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2013年3月通过天津市审定,审定编号为津审棉2012002。  相似文献   

15.
高增永 《种子科技》2008,26(3):21-21
近年来,新药注册把关不严,泛滥成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农作物新品种审定数量成倍增长,品种审定工作是否也存在新药注册泛滥之类的现象?过往的经验告诉我们,从确定育种目标、搜集品种资源到培育出一个新品种一般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在育种方法手段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短短几年新品种数量成倍增长,并且许多品种的特征特性和生产表现呈现雷同现象,很难说当前的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中不存在类似药品注册泛滥的问题。即使目前不存在或不够严重,也须对此类问题保持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记者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赵政阳教授团队育成的两个优质晚熟苹果新品种"瑞阳""瑞雪"通过国家级审定,这是陕西省首次通过国审的拥有自主产权的苹果品种,也是该校继20世纪70年代成功培育出"秦冠"苹果以来在果树育种领域的又一重大成果。"瑞阳""瑞雪"苹果品种于2015年通过陕西省果树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7年通过甘肃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8年10月,在首都北京举办的"陕西白水苹果宣传推介会"上,"瑞阳""瑞雪"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小麦新品种审定标准比较粗糙,不系统,一般以产量作为审定品种的主要标准,其它性状考虑较少,标准也不明确。因此,在具体审定一个品种时,掌握困难,人为因素影响大,很难客观正确地评定一个品种。致使有的品种虽然审定通过,而在生产上推广困难,速度慢;有的品种虽然审定没有通过,但生产上却有较大面积种植。如何解决好育种者与用种者之间的不统一性,使审定通过的品种接近于实际,结果基本准确,既不埋没高产和性能好的品种,又不通过低产和性能差的品种,提高品种审定机构的权威性,准确性?笔者认为,审定小麦新品种应从两个方面做起:一是提高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的准确性,所提供的数据基本准确可靠。二是要制定简单易行,易于掌握的数量化审定标准,使育种者拿着标准就基本可以知道自己育成的品种是否能通过,心中有数。这样育种者在申报审定品种时把握性大,对不能通过的品种自己就不申报,也方  相似文献   

18.
正笔者从四川农业大学获悉,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第18号公告,该校生态农业研究所谭飞泉副研究员培育的小麦新品种"川农32"经第四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主任委员会会议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02),该品种的申请者和育种者均为四川农业大学。据审定公告,"川农32"具有高产、抗病、优质、抗倒、早播早熟、适应性广等突出优势,适宜长江上游冬麦区的四川、重庆、贵州、陕西汉中和湖北十堰地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种业市场的逐步开放和外国种业公司的进入,中国的种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内的种业公司和农业科研机构纷纷加大育种资金的投入,致使玉米新品种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在同样的资金投入条件下,有的育种机构审定的品种就多,有的单位育出的品种就少或者有的育种者一生也没有育出一个被审定品种。这是为什么?我认为这和育种思路、育种材料、育种方法有关。  相似文献   

20.
张宝树 《种子世界》2011,(11):45-46
冬小麦航麦二号是石家庄大农航天育种研究中心运用航天育种技术——太空诱变育种选育的冬小麦品种,2009年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09001。航天育种也称为太空诱变育种,是利用返回式卫星、飞船等航天器,将作物种子载入太空,利用太空微重、加重离子,多种宇宙射线,大交变磁场和短期过载等因素,诱变作物种子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经地面选育出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