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水稻是高产作物,增产潜力大,目前生产上每hm^2产500kg左右,种植过程中如何科学做好适宜品种选择.育苗方法、田间肥水管理及病虫草害防治,使hm^2产量达到700~800kg,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水稻超高产栽培示范效果浅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水稻超高产栽培示范是贵州省农科院主持的“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研究”项目的内容之一,在兴义设示范点,黔西南州农推站参与实施,其目的是探索黔西南州实现水稻超高产栽培的措施及途径,进一步反映要获得高产所必须的条件,为指导黔西南州水稻高产栽培,提供技术保障,为贵州的水稻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4.
杂交水稻叶龄的动态变化与其肥水需求存在着较大的相关,叶龄间接地反映了群体的生理蒸腾量,节水栽培的关键就是在保证作物生理蒸腾量的前提下,减少棵间蒸腾和田间渗漏量,以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1 杂交水稻叶龄判断方法返青分蘖期,杂交水稻移栽后,由于植伤,使植株移栽后长出第一片叶的尖端几厘米处出现缢痕,状似葫芦,叫葫芦叶。这片叶与移栽时秧苗最后一片叶两片叶枕重叠,形成双零叶。移栽后长出的第二片叶比前一片叶明显缩短变小,此叶称植伤叶。上述三类叶的出现可以作为杂交水稻返青分蘖期的特征叶。有效分蘖临界期叶龄为总叶… 相似文献
5.
\"水稻旱育稀植\"和\"钵体摆栽\"等技术是水稻节水增产、增效的主要措施,在满足水稻生理需水的前提下,田间管理采取以节水、增温、通气、壮根为主的节水灌溉技术措施。从旱育秧和节水栽培两方面,主要介绍了水稻旱育秧、合理稀植、配方施肥、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节本增产技术。 相似文献
6.
7.
水稻在生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多种类型的病害和虫害,造成水稻产量和质量下降,运用科学的水稻栽培技术能够确保水稻的品质,减少稻米中的农药残留.为此,应分析水稻种植管理技术以及病虫害的发病特点和规律,探索水稻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促进我国水稻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水稻是农作物种植面积最广泛、经济效益最明显,也是农民首选种植的农作物。也因此,如何培育出高产优质水稻成为诸多科学家研究的课题。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且弱酸性土壤,我国水稻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以长江流域、珠江三角洲以及四川盆地最为显著。而北方也有种植水稻,但由于气候环境受限,水稻的产值低于南方。如今,旱地水稻培育技术日渐成熟,水稻的种植不仅仅局限在水源充足的地方,旱稻也成为主要的关注点。对水稻栽培技术以及要素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为今后水稻的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七五”到“八五”初 ,贵州大力推广“杂交稻、两段秧、配方肥、综合防”配套技术 ,使全省水稻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1992年全省水稻平均单产达 343kg/ 6 6 7m2 比 1985年提高6 3kg/ 6 6 7m2 ,增长 2 2 5 %。为探索水稻生产新的突破口 ,1992年省引进国外智力办公室、省科委和省农业厅联合引进了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进行试验示范 ,经全省广大农技干部的共同努力 ,九年来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在贵州不断发展和完善 ,到 2 0 0 0年全省推广面积达 2 2 73万hm2 ,累计推广 12 2 6 7万hm2 ,平均单产达 5 39 16kg/ 6 6 7m2 ,比常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农业科技水平稳步提升,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栽培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向水稻优质高效栽培的目标不断前进。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在当前应用中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尤其是病虫害对水稻的侵袭,阻碍了水稻产业优质高效的发展。简要探讨了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应用现状,着重分析了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应用要点和水稻病害虫防治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水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并且栽培范围广泛,是人们日常食用的主食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水稻种植技术的显著进步,水稻绿色栽培技术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和推广,在确保水稻产量的基础之上保证了水稻的质量,满足了消费者对绿色水稻的需求。在水稻绿色栽培中,其产量和质量会受到病虫害等问题的影响。应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因为病虫害防控而造成的药物残留,确保水稻优质和绿色。 相似文献
12.
在农业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水稻栽培技术不断发展,优质水稻品种不断涌现,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也逐渐进步。阐述了优质水稻的特点,从种子选育、田间各时期水肥管理、水稻收获等方面论述了优质水稻栽培技术,从农业管理、药剂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4个方面介绍了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水稻种植栽培现状,研究了水稻栽培技术的应用流程,包括规范育苗技术,挑选播种时间、地点、品种、秧田,稻田施肥,灌溉与病虫害防治等,然后根据栽培技术的运用状态,探索了提升水稻种植效益的有效措施,全面改善水稻生长质量,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优质水稻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农业大国,粮食生产是经济发展的根基.水稻是我国秦岭淮河以南最为常见的一种农作物,也是我国南方主要生产的农作物.袁隆平院士研发的杂交水稻已被全国普及、推广,使我国水稻的产量急速攀升,不仅满足我国人民的食用和储备,还能将剩余的水稻出口到国外,给我国带来收入和国际影响力.近些年,我国一些地方的水稻遭受病虫侵害,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16.
水稻薄膜覆盖旱种具有保温保湿、节水节肥、早栽早发等优势,其单产虽然比水作产量低,但在高傍田和望天田,却因保水抗旱,能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一般增产10%-20%。水稻地膜覆盖旱种是干旱少雨地区提高水稻产量的一条新途径。贵州有望天田23.33多万hm^2,积极试验、示范、推广水稻薄膜覆盖旱种栽培技术有利于水稻的平衡增产,对发展贵州省水稻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主要介绍了水稻高光效水稻栽培技术,该技术具有光照利用率高、产品质量高、改善土壤环境、节省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等优点。以东辽县水稻栽培项目区为例,从选种、整地、插秧、灌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几个方面着手,详细阐述了高光效栽培技术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旨在推广优化的水稻栽培技术,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满足粮食储备的客观要求,并解决农户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追求水稻高产再高产一直是中国人的夙愿.经过半个世纪长期不懈的努力,育种技术和栽培方法不断开拓创新,中国的水稻单产增长了2.37倍,居世界高产大国,总产增长3.13倍,占世界总产的35%,并取得了许多辉煌的科技成就.其中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水稻最高单产屡屡突破世界纪录.本文列举了中国对水稻超高产执着追求的实例,回顾了中国水稻产量的提高历程,综述了水稻产量的理论极限及提高水稻产量的育种、栽培途径及高新技术的应用,展望了中国稻作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饶红娇;张超;钟何生;钟艳平;袁松;谢华炎 《种子科技》2024,(22):59-61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稻种植面临着耕地面积缩减的现实困境,亟须通过推广和使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提升单位面积土地产量,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保障。以江西水稻为研究对象,简要分析了影响江西水稻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重点介绍了江西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及其应用要点,并探讨了江西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旨在提升江西水稻栽培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中国稻作超高产的追求与实践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追求水稻高产再高产一直是中国人的夙愿。经过半个世纪长期不懈的努力,育种技术和栽培方法不断开拓创新,中国的水稻单产增长了2.37倍,居世界高产大国,总产增长3.13倍,占世界总产的35%,并取得了许多辉煌的科技成就。其中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水稻最高单产屡屡突破世界纪录。本文列举了中国对水稻超高产执着追求的实例,回顾了中国水稻产量的提高历程,综述了水稻产量的理论极限及提高水稻产量的育种、栽培途径及高新技术的应用,展望了中国稻作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