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油菜早薹是指年前(越冬期)出现的抽薹现象.越冬时,抽薹油菜极易受冻害,轻者春季返青慢,影响花芽分化和分枝形成,产量降低,重者则可能被冻而死亡.  相似文献   

2.
油菜是浙江省桐庐县主要的春花作物,由于油菜秋发栽培、撒直播栽培等技术的推广普及,极大地推动了我县油菜生产,2004年我县油菜种植面积达6530hm^2。但由于2004年秋冬出现的高温、干旱天气,加快了油菜生育进程,使部分春性偏强品种营养生长期缩短,生殖生长提前进行。2004年11月初,我县部分乡镇陆续发生油菜早薹、早花这一历史罕见现象。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直播“油蔬两用”双低优质油菜部分品种在铜仁市不同摘薹高度对油菜籽产量、菜薹产量及综合效益影响。试验记载不同采摘高度对农艺性状、经济效益的影响,为油菜适度采摘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菜薹产量随摘薹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油菜籽产量随摘薹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摘薹5~10cm增产增效效果极显著,适度摘薹有利于增加油菜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4.
刘嗣新  刘登银  任继强 《种子》2000,(6):57-57,56
铜山早薹韭是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早薹韭研究会会长、高级农艺师杨建民经多年繁育,从地方品种的变异株中精心选育的特早熟薹韭良种。该品种在我地试种几年来,效益可观,一般露地栽培纯收入达5000元/667m2,大棚栽培纯收入在10000元/667m2以上,现将其特点及栽技术总结如下:1 特点1.1 抽薹早 大棚栽培,从2月下旬开始抽薹,采收期可延续到10月底。1.2 产量高 据我们试验每年除春节前后割两刀青韭1000kg/667m2外,其余采收韭薹平均收获1500kg/667m2,高的可达1800~2000kg/667m2。1.3 品质优 韭薹青脆鲜嫩,辛辣适口,特别适于保护地栽培,是当前…  相似文献   

5.
<正>油菜在入冬前或冬季就早早地抽薹开花,俗称油菜早薹早花,是其生长发育的反常现象,会耗损植株体内的大量营养,大大降低油菜对病虫、寒冻等的抵抗力,削弱植株的再抽枝生长能力。发生早薹早花的油菜,易遭受干旱和冰冻等危害,导致死株和减产等,严重时产量下降15%~20%。对种植者而言,分析油菜早薹早花的产生主因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很有必要。一、早薹早花产生主因一是油菜早熟品种和白菜型品种易在冬前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油菜应用价值,探索油菜多功能利用新思路。选择农艺性状优异的甘蓝型油菜G1为父本,G2为母本,构建289个双单倍体(DH)纯系,对其菜薹产量、植株性状、菜籽产量、生物学产量与经济效益进行考察评估,筛选菜薹产量高,不影响菜籽产量且经济效益高的“油薹两用”油菜品系。结果表明:分枝高度(BH)、一次有效分枝数(NFB)与菜籽产量呈负相关关系;与对照相比,采摘菜薹降低了株高(PH)、分枝高度和一次有效分枝数,差异达到显著水平;DH群体中,菜薹产量与菜籽产量呈负相关关系;摘薹后菜籽产量比未摘薹平均减少19.24%,但总产值比未摘薹平均增加48.87%,其中筛选出48份材料菜籽产量(产量变化范围在-10%~10%)不受摘薹影响,63份材料摘薹后菜籽产量增加,增产幅度>10%,增产效果明显。30份材料菜籽产量超过3000 kg/hm2。综合以上指标,本试验共筛选出21份菜薹与菜籽产量均达到长江流域油菜区产量要求且效益好的“油薹两用”材料,为兼用型油菜的选育及推广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适时、适量追施薹肥,是油菜群体质量栽培能否实现250~300kg/667m^2的超高产目标最重要的技术因素。试验与生产实践表明,薹肥纯氮用量在4.6~6.9kg/667m^2的范围内,氮肥用量的增加对单产的影响很小,而在薹高15cm左右追施薹肥,对促进分枝、增加角数、提高单产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早热和早中熟杂交油菜适时早播会造成少量早苔早花,但其群体年前营养生长时间较长,相对比迟播不发生早花的长势较好,前期早发,后期抗倒,经济性状较好,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9.
薹肥施用时期和施氮量对毯苗移栽油菜株高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薹肥施用时期和施氮量对毯苗移栽油菜株高和产量的影响,2012—2013年以‘宁杂1818’和‘苏油4号’为材料,在水稻标准硬质育秧盘内培育油菜毯状苗并进行移栽。通过设置不同的薹肥施用时期和施氮量,研究施薹肥施用时期和施氮量对毯苗移栽油菜株高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推迟薹肥施用时期和增加施氮量均可以增加植株高度,但主茎高度变化不大,增加主要在主序轴长度上。增加薹肥施用量可以增加籽粒产量,高氮处理比低氮处理增产8.16%;全株角果数和每角粒数分别增加13.44%和8.65%,千粒重下降4.59%。适当推迟薹肥施用时期籽粒产量增加。薹高50 cm时施肥比0、30 cm时施肥分别增产13.54%、5.01%,全株角果数分别增加11.98%、2.74%,每角粒数分别增加9.76%、6.66%,千粒重下降2.5%、0.89%。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不同的薹用大蒜品种在湄潭县的综合增产效应,在2004—2005年试验引进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生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表现好的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证明麻江大蒜、威宁紫皮大蒜、板桥紫皮大蒜各性状表现优异,均比对照遵义白蒜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11.
孙思风  王军伟  于福顺 《种子》2003,(4):109-110
2个年度、3个处理的摘顶时期试验结果表明,若大白菜种株生长后期气候条件适宜,主薹5cm时摘顶与初花期摘顶均提高制种产量,若气候条件不适宜,主薹5cm时摘顶会使制种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12.
以杂交油菜油研50为材料,研究了油菜蕾薹期不同施肥量对其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蕾薹期施用10kg尿素+500kg清粪水时油菜产量最高,单位纯收入也最高。  相似文献   

13.
史新立  张明科 《种子科技》2002,20(2):121-122
菜薹是一种生育期短、营养价值高、速生、风味佳的名贵蔬菜 ,以炒食为主 ,亦可凉拌。属芸薹属十字花科白菜亚种 ,起源于中国华南一带 ,是我国特产蔬菜。秦薹 1号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白菜育种组 1999年育成的杂交种。1 特征特性秦薹 1号为异源胞质雄性不育系配制的早熟一代杂交种。薹叶倒卵圆形 ,小而少 ,绿色 ,叶面光滑有光泽。3~ 4片叶抽生主花薹 ,薹高 2 0~ 30 cm开花 ,花薹圆形 ,节间距 5~ 10 cm,薹粗 0 .8~ 1.2 cm。侧薹与主薹同时萌发 ,一级侧薹 4~ 6根 ,二、二级侧薹各 6~ 8根 ,产量以一、二级侧薹为主。出苗至采收 35…  相似文献   

14.
2008年3月中旬发现江苏省姜堰市沈高镇部分油菜抽薹异常,经专家鉴定认为,30%草除灵悬浮剂与10%吡喃草酮复配使用和对水量不足使油菜产生药害抽薹异常。为了减轻药害的损失,笔者对此进行了追踪观察和摘薹顶试验。……  相似文献   

15.
<正>油菜为十字花科作物,除主要作为油料作物种植外,还广泛地作为饲料、蔬菜加以利用。在油菜蕾薹期(主茎高30厘米左右时)采收菜薹作蔬菜食用,脆嫩可口,营养丰  相似文献   

16.
<正>20多度的高温天气在湖南已持续了十多天,如今已进入小雪了,可还是阳光明媚,暖暖的。家住赫山区龙光桥镇全丰村的老李今年种的旱土油菜长势确实很不错,油菜地里竟然有些植株已开花了,蜜蜂在辛勤地采着蜜,仿佛秋天一过,就来到了春天。可这个时候开花的油菜却是没用!这种现象是一种油菜的早薹早花现象,是油菜在冬前和冬季抽薹、开花的一种不正常的现象。这  相似文献   

17.
洋葱鳞茎膨大期是洋葱高产的重要时期,也是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里,要针对洋葱的生长特点,切实做好以促进鳞茎膨大为主攻目标的各项工作。具体说来就是要抓好“勤浇水、巧施肥、摘早薹、防病虫”四要诀。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经过1993-1994两年秋,冬季试验和大田调查,结果表明,油菜早花的发生除品种特特之外,栽培措施对早花的发生影响极大。半冬性品种容易发生早花,冬性品种易出现早花;早花生发率与播期,苗床的氮肥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苗床密度、移栽苗龄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垦C_1油菜最佳摘薹期何振才(陕西省农垦科研中心大荔715105)试验在本研究室的垦C1和陕2A纯度鉴定圃内进行。在早春油菜高约15cm(±0.5cm)时,选取高、个体大小、长相、颜色等基本符合本品种特征的陕2A植株5株,垦C120株,挂牌编号。然后?..  相似文献   

20.
针对贵州油菜超高产栽培前促中控后重的营养调控模式,研究了油菜摘顶后对营养调控的效果。研究表明摘顶比对照一次无效分枝减少率为16.4%;单株有效角果数增加幅度为30.2%;阴角率降低了53.2%;角粒数与千粒重的增加比例分别为10.1%和0.88%。同时,摘顶对油菜单株生产力增加效果明显,其增幅高速44.55%。因此,蕾薹期摘顶改变了油菜植株体内养分的分配方向以及创造了有利于光合效率提高的群体结构,有助于油菜产量结构性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