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麦棉套作模式下,选用5个不同熟性的棉花品种(系),研究了棉花预留行起垄种植对不同熟性棉花品种(系)的促早作用。结果表明,起垄种植增加了不同熟性棉花品种(系)的株高与果枝数,对单株铃数、单铃质量、衣分、纤维品质均有提高作用,棉花霜前花率5个品种(系)平均提高了11.4个百分点,皮棉产量增加了20.5 kg·hm~(-2)。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棉花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和产量特性。[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2份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所、13份新疆棉花品种(系)为材料,对棉花农艺性状、产量进行比较分析,鉴定参试棉花品种(系)在哈密棉区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等综合表现。[结果]棉花品种(系)尼科3号、44-23、库1506生育期适中、产量较高、品质较好、抗逆性较强,综合表现高于其他品种(系)。[结论]通过综合比较,初步筛选出尼科3号、44-23、库1506这3个适合哈密棉区种植的品种(系),可进一步试种后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盐胁迫对棉花出苗及其成苗的效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7个耐、感盐碱棉花品种(系)在不同播种期的种子萌发出苗状况和幼苗三叶期施盐胁迫的成苗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个耐盐碱品种(系)和1个感盐碱品种在无盐土壤中种子出苗率均稳定在80%左右,在0.4%盐土壤环境中,耐盐碱品种(系)种子出苗的耐盐胁迫能力强于感盐碱品种泗抗1号,随着播种时间的推迟,盐胁迫对棉花出苗的抑制作用越明显。7个供试品种(系)在无盐土壤中棉苗生长势相同,三叶期施盐后,0.4%土壤盐分对耐盐碱品种(系)棉苗的致死率明显低于泗抗1号,耐盐碱品种(系)在成苗过程中的耐盐能力强于感盐碱品种。在耐盐碱品种(系)之间,苗期耐盐鉴定结果与三叶期施盐鉴定结果不完全一致,充分说明棉花耐盐碱生理生化机制的复杂性。筛选获得1个在出苗、成苗阶段耐盐性强的棉花新品系苏研7045。  相似文献   

4.
冰雹灾害对不同棉花品种(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雹灾后的5个陆地棉品种(系)的现蕾强度、成铃强度、净同化率(NAR)、群体生长率(CGR)等主要形态生理指标和产量的研究,得出冰雹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与棉花品种的抗逆性大小、冰雹的危害程度、以及受灾后所采取的管理措施有关;筛选出了受雹灾后,具有较强恢复力和自养能力的品种(系),同时提出了不同受害级别棉花的抗雹灾农艺措施.  相似文献   

5.
灰色关联度在棉花新品种(系)比较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法,以1998、 1999年农一师陆地棉预试材料为例, 探讨了灰色关联度分析在棉花新品种(系)综合评估中的应用.实例分析结果表明, 依据各品种(系)的灰色关联序所进行的综合评估与品种(系)的实际表现是一致的.讨论了灰色关联度分析在棉花遗传育种中运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是灰色系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初步探讨了该方法在评价棉花品种(系)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技术评价棉花品种(系),简单易行,且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效果一致。  相似文献   

7.
棉花新品种引进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了解掌握引进棉花新品种(系)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适应性、抗逆性、抗病性和总结相应高产栽培技术,我站根据农6师气候特点和团场区域差异,对引进的新棉花品种(系)进行品种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8.
在2017年甘肃省棉花区域试验中,对9个棉花品种(系)进行抗黄萎病鉴定评价。结果表明:参试的9个品种(系)中,金垦1663、9507-09-8、ND16-1、新81052属抗黄萎病品种,130415、130414、MB013、7108-11属于耐黄萎病品种,新陆早113属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快速、无损和高通量地获取田间株高表型信息,预测棉花品种(系)的长势监测及产量。【方法】 以无人机(UAV)搭载高清数码相机构成低空遥感平台,获取110份处于花铃期棉花品种(系)影像,测定地面实际株高;利用拼接软件与高清数码影像,生成研究区数字表面模型(DSM)和高清正射影像(DOM);基于高清的DOM和DSM,利用克里金插值法生成研究区离散地面高程值(DEM),经作差提取棉花株高(CHM),利用不同棉花品种(系)实测株高(H)与提取的棉花株高(CHM)作回归分析。【结果】 通过DOM可快速无损地监测花铃期各棉花品种(系)长势、叶色性状差异及分布状况,经DSM和克里金插值法提取的DEM和棉花株高分布图得出,研究区整体地势较平坦,高低落差仅0.5 m。所建株高模型R2达到0.846 9,验证模型R2也达到0.758 1。【结论】 利用无人机影像生成的DOM、DSM和克里金插值法生成的DEM,提取的棉花花铃期株高(CHM)精度较高,无人机搭载数码相机进行棉花株高测定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为大范围的棉花田间株高观测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棉花叶片中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花青素含量与绿盲蝽抗性的关系,为深入研究棉花对绿盲蝽的抗性机制及组建绿盲蝽综合治理技术体系提供依据。【方法】以田间筛选出的31个棉花品种(系)为材料,通过网室抗性鉴定和室内测定分析,系统研究了不同棉花品种(系)对绿盲蝽的抗性水平及棉花叶片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花青素含量与绿盲蝽抗性的关系。【结果】不同棉花品种(系)在苗期、蕾期和花铃期叶片中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花青素含量存在差异;苗期棉花叶片中蛋白质含量和蕾期可溶性糖含量均随着棉花对绿盲蝽抗性的增强而降低,蕾期棉花叶片中花青素含量随着棉花对绿盲蝽抗性的增强而增加。【结论】棉花叶片中蛋白质含量和蕾期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与绿盲蝽抗性呈负相关,而蕾期棉花叶片中花青素含量与绿盲蝽抗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评述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所参加2005~2006年新疆自治区棉花新品种(系)区域试验6个品种(系)的各项性状及其综合表现。  相似文献   

12.
陕西棉花区试品种抗枯黄萎病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陕西省2003-2007年79个棉花区试品种(系)抗病性鉴定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品种呈高抗枯萎病,近年枯萎病总体抗性水平有下降趋势.高抗黄萎病棉花品种很少,黄萎病总体抗性水平呈增强趋势.筛选出17个对枯、黄萎病表现较好的兼抗性品种(系).  相似文献   

13.
栽培抗病品种是防治棉花枯萎病的重要措施 ,1996年在石河子大学植病温室内对 2 4个棉花品种 (系 )进行了全生育期抗枯萎病鉴定 ,参与鉴定的棉花品种 (系 )经苗期、蕾期、生长中期及收获期剖杆检查 ,结果表明 :供试品种中以中 164、86 6、中 19、中 17和 90 1的抗性最强 ,我区目前培育的主栽品种和准备大量推广的品种都不抗病。  相似文献   

14.
陆地棉萌发出苗期耐盐鉴定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耐盐性不同的2个品种对棉花萌发出苗期的耐盐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盐土含盐量为0.3%时耐盐品种中9806与盐敏感品种Tam cot CAB-CS的出苗率差异极显著,所以盐土含盐量为0.3%的出苗率可以用来鉴定棉花萌发期的耐盐性。14个品种(系)萌发期耐盐性筛选表明:不同基因型的棉花品种萌发期耐盐性存在显著差异,证明此鉴定方法准确可靠;萌发期耐盐性较强的品种有3个(分别为豫棉21、中棉所35、鲁棉研16),萌发期耐盐水平中等的品种(系)有2个(分别为东保0617和鲁棉研21)。  相似文献   

15.
陆地棉纤维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由样本相关矩阵出发,对49个陆地棉品种的9个主要纤维品质性状(长度、整齐度、短纤维指数、比强度、伸长率、马克隆值、成熟度指数、反射率、纺纱均匀性指数)进行了分析,以性状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5.21;,确定了3个反映棉花纤维性状的主成分及其主成分的函数式,并通过计算品系的重要主成分值,对供试品种(系)比较,进而选择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品种(系),其结果与品种(系)的实际表现型相近似,表明可以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棉花主要经济性状综合评选,为棉花优良性状选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棉花新品种,特引进新陆中80号、新陆中54号、国审9-9、DJ09520、J206-5、新陆中66号、新陆中76号、新陆中73号和新陆中75号共9个品种(系),进行品种(系)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J206-5、新陆中75号和国审9-9这3个品种(系)纤维品质优良、丰产性好、熟期适宜、抗病性强,可作为今后优选推广、扩大示范的品种(系),其他品种(系)应继续参加试验。本次试验旨在为阿克苏地区棉花品种的更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试验地点选择对棉花产量鉴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育种过程中,由于品种与环境互作的存在,使得品种(系)的表现型值与遗传型值常常表现出较大的偏差,影响育种的效率。通过对河南省5年9个地点棉花区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点鉴别棉花品种(系)产量的能力差异十分显著,尉氏、扶沟为最适宜的品系鉴别地点;安阳、淮阳和新乡等地具有中等产量鉴别能力;同时将地点进行组合,鉴别能力将进一步大大提高,并推荐了一批适合棉花育种试验的地点组合。  相似文献   

18.
一、试验目的为加快棉花新品种推广步伐,拓宽品种推广渠道,推进棉花品种和品质结构优化。2012年,在市场上搜集了8种新审定、推广的棉花品种进行对比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阿克苏市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抗病棉花新品种,为我市棉花主栽品种(系)的确定和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优化苗期抗病性鉴定方法及评价,研究陆地棉种质资源对枯萎病尖孢镰刀菌萎蔫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Momordicae)7号生理小种的抗病性,为棉花抗病育种提供基础抗源。【方法】以265份陆地棉为材料,利用伤根灌菌液法于室内进行棉花苗期枯萎病抗性鉴定,以新疆材料军棉1号为感病对照品种,调查记录病级,以相对病情指数作为评价抗性类型指标。【结果】无免疫(I)枯萎病的品种(系),具有高抗(HR)特性的品种(系)5份,抗病(R)特性的品种(系)78份、耐病(T)特性的品种(系)130份、感病(S)特性的品种(系)材料52份,占枯萎病抗性鉴定品种(系)总数的百分比分别为1.9%、29.4%、49.1%和19.6%。【结论】耐枯萎病的品种(系)最多,具抗病性品种(系)次之。  相似文献   

20.
对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棉花育种成就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对育成的有重要影响的棉花品种(系)进行了概述,并针对目前棉花生产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育种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