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土壤湿度电阻法测量基本原理,设计了一种通过直接测量土壤电阻获得土壤含水量的测量装置,对甘肃旱地黄土土壤含水量与土壤电阻关系进行试验研究,揭示了黄土土壤含水量与土壤电阻关系的基本变化规律,通过对实测值进行拟合得到黄土土壤含水量与土壤电阻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土壤质量含水量w≥8.5%时,土壤电阻值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稳定且重复精度高;当w<8.5%时,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减小,土壤电阻值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土壤温湿度对土壤呼吸的影响。[方法]利用LI-cor8100土壤呼吸观测系统,连续观测2012年6月18~30日张掖绿洲农田的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温湿度;分析了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变化规律及土壤呼吸与土壤温湿度之间的关系;评价了现有的土壤呼吸模型。[结果]张掖绿洲农田的土壤呼吸具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该区域土壤呼吸速率与4 cm深度土壤温湿度的相关性最好;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之间的相关性要远远好于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水分之间的相关性。[结论]在土壤呼吸模型中,同时考虑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的土壤呼吸模型的模拟结果要好于只考虑土壤温度或土壤水分的土壤呼吸模型。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干播湿出”条件下棉花出苗与土壤生境之间的关系,调查了南疆沙雅县34个“干播湿出”棉田土壤水热气与出苗数据,运用偏相关方法分析了出苗率与土壤积温、土壤含水率、电导率及土壤板结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明确各因素对出苗率的影响程度,建立了基于土壤积温、土壤含水率与土壤板结度下的棉花出苗率综合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土壤生境与出苗率的相关关系为土壤含水率<土壤板结度<土壤电导率<土壤积温<昼夜最大温差。土壤板结度、土壤电导率、土壤积温与出苗呈现线性关系,含水率与出苗率呈现二次函数关系,其中出苗期土壤含水率为19.03%时出苗率最高。建立两种出苗率与土壤板结度、土壤积温及含水率的多元非线性模型,优选其中一种模型预测棉花出苗,土壤积温对出苗率敏感性最大,土壤含水率与土壤板结度敏感性次之。单因素与综合因素出苗率预测模型的精度均符合模拟精度要求,但综合因素的多元非线性模型模拟精度优于其他3个单因素模型。综上,可以使用建立的多元非线性模型指导南疆“干播湿出”棉田的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4.
福建沿海地区农田土壤理化性质与重金属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福建沿海地区农田土壤理化指标与重金属含量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重金属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初步分析了土壤理化性质对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福建沿海地区农田土壤的平均pH 5.56;土壤有机质含量为30.20 g/kg,属中上水平;土壤的其他养分含量也达到中上水平。土壤中Pb含量与土壤全氮含量相关显著;土壤中Hg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和阳离子交换量相关显著;其他理化指标与重金属含量相关不显著。土壤有机质是影响土壤中重金属Hg含量的主要因子,土壤颗粒粗细对土壤重金属含量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土壤的真实电阻率与土壤的性质、含水量及温度有密切的联系,气象因素对土壤的含水量和温度有直接影响。为探讨气象因素对土壤电阻率的影响,研究降水量月变化与土壤电阻率变化的关系,本文在2个试验场开展了试验。结果表明,土壤电阻率与各月降水量有较强的关联性,而降水量对土壤电阻率的影响大小与土壤是否突破含水量"临界值"有关,即在土壤含水量未饱和状态下,降水量越大,土壤电阻率越低,而在土壤含水量饱和状态下,降水量越大,则土壤电阻率越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山西省中南部苹果生产优势区果园土壤样品和植株样品的测试、统计分析,掌握了当前该区域内的果园土壤营养和植株营养现状,并参照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了分析评价,同时对果园土壤养分含量与植株养分含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与有机肥施用量、土壤全氮与氮肥的施用量、土壤有效磷与磷肥施用量、土壤速效钾与钾肥施用量成正相关;植株全氮含量与土壤全氮、植株全磷含量与土壤五氧化二磷、植株全钾含量与土壤氧化钾含量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对城市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善文 《现代农业科技》2007,(12):190-190,193
由于城市工业化污染和人类活动影响,使城市土壤丧失了自然土壤的许多属性,其性质与自然土壤存在明显差异。介绍城市化对城市土壤性质的影响、城市土壤与自然土壤的性质差异及城市土壤现象的危害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松嫩平原区域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的背景值的获得方法及其数值范围。对松嫩平原区域内不同的土壤类型、土壤的垂直深度、土壤成土母质、土壤属性等与土壤背景值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松嫩平原区域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中绝大多数土壤背景值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极好的正相关,而与土壤总碱度呈贞相关。  相似文献   

9.
以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和抗铜、抗铅微生物比例作为评价指标,对位于浙江台州路桥峰江的废旧金属拆解地土壤进行了微生物状况评价,并分析了重金属化学指标与相应微生物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废旧金属拆解地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较对照土壤有明显下降,具体表现为随土壤重金属含量增加,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总数下降,抗性微生物比例增大,其中细菌对重金属的毒性最敏感,放线菌其次,真菌最不敏感。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指标与土壤重金属含量、土壤pH及土壤营养状况密切相关,其中有效铜与土壤细菌数量成极显著正相关;有效铅与土壤真菌数量成极显著负相关;土壤全铜含量与放线菌数量成显著负相关,与土壤细菌数量成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中抗1mmol·L-1铅、2.5mmol·L-1铅及1mmol·L-1铜微生物成极显著正相关;土壤全铅含量与土壤真菌数量成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抗1mmol·L-1铅微生物比例成极显著负相关,但与土壤中抗1mmol·L-1及2.5mmol·L-1铜微生物比例成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豫东平原盐碱地土壤颗粒分形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土壤颗粒分形维数模型,以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土壤为供试材料,分析了豫东平原盐碱地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及其与土壤盐度、肥力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介于2.556 2~2.796 3,平均值为2.714 4,土壤细颗粒物质越多,土壤颗粒分形维数越高;土壤盐度与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呈显著正相关;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则均呈负相关。结合盐碱土的土壤性状,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可用作分析、评价盐碱土壤退化的定量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设施黄瓜根结线虫病发生危害与土壤酶活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设施黄瓜根结线虫病与土壤酶活性等指标变化情况,试验通过测定设施黄瓜不同时期下土壤蔗糖酶、土壤脲酶、土壤多酚氧化酶、土壤酸性蛋白酶、土壤纤维素与土壤有机质等6个指标,研究根结线虫发生危害与土壤酶活性和有机质变化各指标的相关性。试验结果发现,在整个生育期,线虫发生危害(黄瓜病情指数)与土壤蔗糖酶、脲酶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61、0.503;与土壤酸性蛋白酶、土壤纤维素酶相关性不大,为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43、-0.130。土壤多酚氧化酶与线虫发生数量显著负相关,为-0.829;与线虫危害程度(黄瓜病情指数)相关系数为-0.807。研究表明,土壤多酚氧化酶、土壤蔗糖酶与线虫发生危害相关性大,这2种酶为预测线虫发生危害和在线虫综合防控中作为土壤酶活监测的主要指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不同有机质含量土壤CO_2排放季节变化规律及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不同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条件下土壤CO2排放通量变化特征与有机质含量关系,设计耕层土壤6个不同有机质含量处理。通过对土壤CO2排放定位连续观测,研究耕层土壤不同有机质含量条件下土壤CO2排放季节变化规律,分析土壤CO2排放与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关系。结果表明,土壤CO2通量呈单峰曲线季节变化,与地温和气温变化一致;一次方程、二次方程和指数方程均可模拟土壤CO2通量与地温和气温关系,指数方程拟合效果优于一次方程和二次方程。土壤CO2排放最大通量、平均通量、排放总量与耕层土壤有机质呈单峰曲线变化关系,二次方程拟合效果良好;当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为64.50、54.32、59.80 g·kg-1时,土壤CO2排放最大通量、土壤CO2排放平均通量、土壤CO2排放总量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3.
四种不同类型绿地土壤特征及其对植物根系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青岛市城市土壤的管理与改良,通过采集和分析青岛市城阳区街头绿地、广场绿地、居住区绿地和公园绿地土壤样品,比较分析不同乔木林下土壤紧实度、土壤含水量、土壤pH、土壤全氮、碱解氮、土壤全磷、速效磷、土壤速效钾和土壤有机质的差异及相关性,及其对植物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绿地类型中或不同植物在同一绿地类型中,土壤含水量、土壤紧实度、土壤全氮、碱解氮、土壤全磷、土壤速效钾、土壤有机质与根系活力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土壤紧实度与土壤pH呈正相关,与土壤全氮、碱解氮、土壤全磷、速效磷、土壤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随土壤紧实度升高,其含水量下降,pH增加,有机质、全氮和速效氮减少,全磷和速效磷流失明显,植物根系活力下降。  相似文献   

14.
在农学试验站的水田和菜地、蛟桥、黎家、扬子洲,凤凰洲等菜地取样,并对土壤样品进行重金属含量和酶活性的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在农业集约化利用下,土壤中不同重金属对土壤不同深度的土壤酶活性有不同的影响。重金属镉、铅、铜、锌与土壤脲酶达到显著正相关。镉、铅与土壤蛋白酶活性达到显著正相关,而其它的重金属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不显著。土壤酶的活性与土壤肥力状况有显著的相关性。土壤速效钾与土壤重金属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
土地整理对耕地的破坏、剥离与回填,导致耕地土壤主要养分发生变化。通过对邵阳县金称市镇烟田土地整理后耕作层土壤养分调查分析发现:垦复烟田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变化相对于未整地土壤都有所降低或变小,但变化不大;土壤全氮与碱解氮含量变化相对增大;不同土壤之间土壤全磷含量变化趋小,有效磷缺乏的土壤相对增加;未整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全氮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垦复整地后的烟田耕作层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呈不明显的线性关系;整地复垦或未整地土壤有机质与全磷线性关系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徐咏文  段萍  罗志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0):2003-2004
结合中国土壤分类的历史沿革,通过比较土壤发生分类与系统分类、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与美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异同,分析中国土壤分类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中国土壤分类的趋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污染土壤中重金属Zn的形态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关系。[方法]将污染水稻土中Zn的形态分别与土壤pH、有机质、CEC等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土壤全Zn与土壤游离氧化铁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R2=0.516 4**,n=39),与土壤粘粒(<0.002 mm)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R2=0.435 8**,n=39),与土壤有机质、CEC、pH值等土壤理化性质无显著相关关系。土壤有效Zn量与土壤全Zn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R2=0.412 5*,n=20),土壤Zn的有效度与土壤全Zn量呈极显著性负相关(R2=0.357 1**,n=39),土壤Zn的有效度与土壤有效Zn量之间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R2=0.363 6**,n=39)。[结论]该研究对降低土壤污染风险,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茶园土壤锌的形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集我国南方13个茶园土壤样品,采用硝酸-高氯酸混酸消化测定土壤锌的全量,以Tessier法对土壤锌进行形态分级,探讨了茶园土壤锌的形态分布及其与土壤锌全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茶园土壤锌的形态分布表明,13个茶园土壤的锌含量略有差异,但均低于茶园所在地区土壤锌的背景含量。比较13个茶园土壤各形态锌的平均含量,茶园土壤锌的形态分布规律为残渣态>有机结合态>交换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茶园土壤锌的形态分布与土壤锌全量的关系表明,随茶园土壤锌全量的增加,残渣态锌含量显著增加,碳酸盐结合态锌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锌随土壤锌全量增加的趋势不显著。茶园土壤锌的形态分布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表明,交换态锌含量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有机结合态锌与土壤阳子交换量显著负相关;残渣态锌与粘粒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碳酸盐结合态锌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锌与土壤理化性质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粒径对土壤光谱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粒径是影响土壤光谱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探究土壤粒径与土壤光谱的关系,以山西省闻喜县的冬小麦麦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获取7个土壤粒径(2,1,0.5,0.25,0.154,0.125,0.074 mm)及相应的土壤光谱,通过分析不同粒径条件下土壤光谱反射率、土壤粒径与土壤光谱的相关性,研究土壤粒径对土壤光谱的影响及土壤光谱与粒径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粒径大小对土壤的光谱曲线的形状以及光谱特征位置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是随着土壤粒径的减小,土壤光谱反射率呈现不同幅度的升高;分析不同土壤粒径光谱反射率的平均变化率可知,小于0.154 mm的土壤粒径对土壤光谱反射率的影响最大,位于近红外波段区域;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粒径和光谱反射率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在波段2 100 nm附近的相关性达到最大,相关系数可达-0.74,表明该波段与土壤粒径具有重要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可为光谱技术应用于土壤生理生化指标的定量分析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20.
比较三裂叶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群落内土壤与群落外土壤的全氮、全磷、p H及自生固氮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情况。结果表明,相对于群落外土壤,群落内土壤全氮、全磷、自生固氮菌和硝化细菌数量显著降低,但土壤p H和反硝化细菌数量显著升高;土壤全氮、全磷均与土壤自生固氮菌、硝化细菌数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反硝化细菌数量和p H呈显著负相关;土壤p H与土壤自生固氮菌、硝化细菌数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反硝化细菌数量呈显著正相关。三裂叶蟛蜞菊入侵引起土壤功能微生物群落和土壤p H发生变化,直接或间接地降低了土壤全氮和全磷,使土壤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