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福霖 《野生动物》1991,(5):32-34,42
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在安徽主要分布在黄山及其周围的山地混交林带。为我国特产,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内仅少数高等院校进行研究。由于在野外觅食时,雄麂多数在先,雌麂随后,很难诱获到活雌麂,故国内外未见有笼养繁殖成功的报道。逍遥津动物园自1980年饲养黑麂,7年间饲养的全是雄性个体。1987年7月收到一只5月龄雌黑麂。1988年10月,这只雌黑麂与一只同年龄雄麂配对,于1989年7月6日繁殖雌黑麂一只,1990年5月20日又生雌麂一只,后生的一只成活,这在国内还是首次。现将多年来饲养黑麂和2次繁殖观察作一报道,供今后饲养和繁殖参考。  相似文献   

2.
倪味咏  李健 《野生动物》2000,21(4):35-35
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别名青麂、乌金麂等。属偶蹄目、鹿科,我国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仅分布于皖南山区和浙江、江西和福建省的部分地区。安徽省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黑麂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3.
郑伟成  刘军  潘成椿  鲍毅新  林杰君 《野生动物》2012,33(5):283-288,293
黑麂属中国特有鹿科动物.上世纪50年代,自该物种被命名后,在中国浙江宁波和桐庐仅获3个黑麂标本.六七十年代人们开始了对该物种的研究,近几十年开展了对该物种的基础性研究,包括其形态特征、食性、资源量、栖息地选择与利用、初步的行为观测、生殖发育和生理、细胞学研究、进化及种群遗传现状,涉及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其中,黑麂细胞学研究进展缓慢,仅见核型与成纤维细胞培养的报道.黑麂血液常规和生理生化等指标的测定及分析,为进行黑麂疾病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关于其在麂属内的进化关系的研究结果仍未得到学术界统一的认可.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黑麂种群虽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在大部分地理种群间存在基因交流的现象,但目前九龙山和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内的黑麂栖息地呈现破碎化,其栖息地的保护仍将是管理、保护该物种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首次检测了黑麂血液常规和生理生化等23项指标,并与鹿科梅花鹿做了比较。测定结果显示,黑麂的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高于梅花鹿指标,而白细胞、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指标低于梅花鹿指标。黑麂白细胞分类结果显示,白细胞和单核细胞约占90%;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所占百分比各占约2%。黑麂血清生化指标测定结果显示,总胆固醇和血糖两项指标高于梅花鹿的指标;甘油三酯(TG)及极低密度脂蛋白(VLDI-C)含量显著高于梅花鹿。检测结果反映了黑麂的机体生理机能,是进行疾病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黄志松 《野生动物》1995,(4):19-19,21
黑麂的人工驯养黄志松(浙江金华县环保局)黑麂(Muntiacuscrinifrons),俗称青麂、红头青麂、蓬头麂、隶属偶蹄目鹿科,整个分布区处于北纬27.5-31°,东经117-121.5°之间,其两个分布小心为皖浙分布中心和浙江西南的遂昌分布中心...  相似文献   

6.
黑麂(muntiacus crinfrons)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珍稀哺乳动物,它属于偶蹄目鹿科麂亚科麂属,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名录的我国特有的世界性受胁物种,被国际上公认为是最为珍贵的鹿类之一.  相似文献   

7.
鹿科的麂属有5种,在我国已发现的有赤麂(Mantiacus muntiak)、小麂(M.reevesi)、黑麂(M.crinifrons)和菲氏麂(M.feae)4种。其分布广,数量多,尤其赤麂和小麂,仅广东省年产量就在10万头以上(据解放初至70年代中期统计)是我国重要的产业兽之一(我国麂的分布见图所示)。本文着重简述各种麂子的形态特征,并对种下分类存在的问题作一般介绍。  相似文献   

8.
1998年10月份至1999年11月份,我园黄麂、黑羚羊共发生3例子宫脱出继发子宫内膜炎的病例,经手术整复及仔细护理,患兽均已康复.报道如下: 1 发病概况我园饲有33头黄麂,5头黑羚羊,其中有生育能力的母麂9头,黑羚羊2头.黄麂散养于小丘之上,自然交配繁殖;黑羚羊饲养于约50m2的笼舍内,笼舍中有石有树.1998年10月份至1999年11月份,2头黄麂、1头黑羚羊相继发生子宫脱出,整复后继发子宫内膜炎.病兽体形较同类小、有多胎产龄,均在夜晚分娩后次日早晨发现子宫垂脱.病兽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喜卧于树脚或树洞内,阴门处挂着一圆柱形袋状物,长约10~15cm,直径约4~6cm,表面呈紫红色,有很多横行的皱褶,上面沾有许多泥土和枯草碎片,局部有破损、出血.经检查确诊为子宫脱出,通过消毒、整复和输液后,病兽表现安静,开始少量进食,但3~4天后,阴门内流出暗红色恶臭的液体或黄白色带有絮状的分泌物,有时排出豆腐渣样的组织碎片.病兽精神不安,举尾、拱背,后肢下蹲努责,经常回头,舔顾外阴,外阴处污秽,有恶臭粘液状液体粘附于其上.病情严重时,病兽剧烈努责、颤抖,肛门开张,直肠粘膜部分外翻.体温在39.5~41.2℃之间.  相似文献   

9.
新引进驯养野生食草兽的死因及救护初探徐汉光(杭州动物园)浙南山区野生食草兽资源丰富,常见的有黄麂、毛冠鹿、黑麂和苏门羚等。本国每年都能收到一些,但成活率不到10%.近年来,采用驯养、诱食、减少应激因子,对有伤、残、病动物采取及时治疗等措施,成活率已达...  相似文献   

10.
<正>小麂隶属于偶蹄目、鹿科、麂属,下分为三个亚种,分别为小麂指名亚种、小麂江口亚种、小麂台湾亚种。野生小麂分布于中国的亚热带地区,栖息于小丘陵、小山的低谷或森林边缘的灌木杂草丛中,胆小易惊,听觉灵敏,稍有动静就会逃跑躲避。小麂是麂类中体型最小的一种,身高约40~50cm,体长约70~90cm,体重约为10~20kg,雄性有角,雌性则无,小麂孕期约为6  相似文献   

11.
1998年3月份以来,笔者先后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野生草食兽四肢骨折10例,其中印度黑羚羊3例、黄麂3例、马鹿2例、黇鹿1例、坡鹿1例(内含开放性骨折5例),痊愈9例,治愈率90%.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小麂(MuntiacusreevesiOgilby),别名黄麂、黄,属偶蹄目鹿科。国内分布于长江以南及珠江流域各省,广西则主要分布于桂北、桂东、桂南大部分地区。是一种分布较广的小型麂类。我园早年已开始小麂的人工驯养工作1 生物学特性小麂生性怯懦、易受惊。野外常栖息于低山、深丘、林缘或杂草丛中,营单独生活,很少结群,多在清晨和傍晚在栖身地附近潜行觅食。繁殖季节雄兽能发出“呱呱……”的叫声。小麂在野外以各种青草、树皮、嫩叶、幼芽等为食。有时亦毁坏粮食作物。2 人工驯养2.1 场地我园饲养小麂的场地较简单。整个…  相似文献   

13.
2018年7月出生于杭州动物园的一只幼黑麂发现蹄部肿胀,物理保定后检查发现蹄部出现化脓,无菌种脓液做细菌培养,结果为大肠埃希氏菌Ⅰ和嗜水气单胞菌混合感染,通过抗菌消炎、清除脓液、化腐生肌治疗措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基本治愈。现将发病、检查、治疗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黄麂人工哺育所需条件,上海动物园对1头被母兽抛弃的黄麂幼崽进行人工哺育,68天后幼崽体重增加1 080 g,并成功实现了替代乳向日粮的转换。结果表明市售Pet AG KMR宠物猫用全价奶粉可以作为黄麂幼崽人工哺育替代乳。  相似文献   

15.
2002年9月30日,岳阳县动物防疫监督站接到长湖乡检疫员举报:有人在长湖乡收购牲猪时擅自卡扎耳标.我站派员和县公安局干警立即赶往现场调查处理.  相似文献   

16.
9月1日凌晨1时10分许,武汉公安局蔡甸区公安分局接群众110报警:新农街幺铺村发生爆炸,多人死亡。新农街派出所所长代新力闻讯领3名干警赶到现场。 记者在该村两起爆炸现场看到:李小顺(男44岁)家的楼房一楼右墙被掏空,颓废的砖石堆了一地,被炸的电线杆和电线耷拉在残垣断壁上李小顺家前一排的李德健家的平房顶被掀,玻璃窗户震碎;李锁林(男46岁)家的楼房大门口被炸毁,客厅天花板和墙壁上沾满肉末和血斑。据最先赶到现场的干警描述:全村电线杆、电线线路被炸毁,警方6把电筒一直照到天明。在李锁林家门口发现有散…  相似文献   

17.
黄麂习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麂(Muntiacus reevesi)广泛分布于我国秦岭以南的广大区域。每年的狩猎量65万头左右,是中国每年狩猎量最大的鹿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近年来,由于乱捕滥杀,种群数量已开始下降。对黄麂生态习性的研究,有利于保护和利用这种鹿类资源,也为人工驯养提供必要的依据。观察方法:黄麂6只(3雄3雌)圈养在上海郊区林场3000平方米的围栏中,围栏边上有小河流过。栏内草地上生长有毛茛、蛇蕾、大戟、黄花苜蓿、禾木科杂草及一些小灌木,可供动物自由采食,每天补充一些草料和麸皮,黄麂在围栏中生长良好。习性观察采用扫描取样法和目标取样  相似文献   

18.
据Hunting and Stalking一书记载,麂属动物有5个种(Muntiacus muntjak; Muntiacus feae;Muntiacus Yooseveltorum; Muntiacus reevesi;Muntiacus crinifrons)和若干亚种,其中赤麂就有15个亚种。麂是典型的亚热带动物,在东南亚和我国分布相当广泛,分布区西从印度、  相似文献   

19.
黑鹰     
陈树华 《草原》2007,(1):29-33
乳品公司门卫室,灯光下坐着那个穿黑夹克的小伙子,正在用餐,桌上摆着几个食品罐头,小伙子撂下筷子,黑鹰出示了工作证:'小伙子,我是公安局的,请你到刑警队去一下。'小伙子理直气壮地答:'我在上班,明天去吧。'不行,上班的事你不用管,我负责。'刑警队办公室,灯光明亮,一青年干警  相似文献   

20.
赤麂的人工养殖及其生长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麂(Muntiacus muntijak)产于中国的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以及东南亚地区,以肉味鲜美、皮质鞣韧而著称的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鹿科动物。人工饲养条件下国内尚未见有繁殖报道。本园自1982年开始了赤麂的人工养殖试验工作,1985年繁殖第一胎,至今已产下五胎。现简报如下。 1.赤麂的繁殖习性饲养的赤麂分别于1985年5月20日、1986年8月30日、1987年3月10日、1987年10月21日和1988年6月29日共产下五只幼麂,其中1985年产的那只是崇左2号赤麂(雌)所生,其余四只皆为东兴1号所生。在家养条件下,赤麂在发情交配期间很少有明显的外阴上的变化,这时雌麂表现较活跃,雄麂则跟随其左右,常舔抵雌麂外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