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棕熊胰脏的组织学观察(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棕熊消化生理的研究提供必要的组织学依据,我们采用HE染色法和显示细胞内DNA和RNA的吖啶橙荧光染色法,对2例棕熊的胰脏作了组织学观察,现归纳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
东北棕熊胃腺癌的病理学观察汤锡珊(上海动物园,200335)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胃腺癌是根据肿瘤的主要显微结构,以区别于其它几种胃癌的一种组织学类型。胃腺癌在人类以致动物界发生很多,危害很大,笔者就在上海动物园所采集的一例东北棕熊的标本...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2只急性死亡棕熊的病例进行诊断,试验采用临床症状、病理解剖、细菌分离培养、病理组织学检查、毒物检验等方法。结果表明:确诊为巴氏杆菌导致急性败血症而死亡,经采取有效措施病情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4.
棕熊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受环境、食物以及与人群密切接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机体的抗病能力下降,患病几率增加.主要对一例人工饲养棕熊肠梗阻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作一介绍,以期为临床有效治疗棕熊肠梗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2只急性死亡棕熊的病例进行诊断,试验采用临床症状、病理解剖、细菌分离培养、病理组织学检查、毒物检验等方法。结果表明:确诊为巴氏杆菌导致急性败血症而死亡,经采取有效措施病情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6.
通过采用样线调查法,对可可西里部分地区藏棕熊进行了调查,并对观察到的藏棕熊数量和活动痕迹进行了记录和分析,对人类在可可西里地区的有害活动进行了评价,指出了藏棕能面临的威胁并提出了保护该地区藏棕熊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棕熊又被称为灰熊,属于食肉目熊科动物,是我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近年来,国内相当一部分动物园都在饲养棕熊,但是由于其饲养条件以及饲养水平的限制,棕熊各种疾病的发生给管理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动物和人一样,极容易患上风湿症从而引发以腰肌、关节以及四肢病变最为明显的全身性疾病,此病各种动物均可发生,但是棕熊急性肌肉风湿症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本文就棕熊急性风湿症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太原动物园圈养东北棕熊螨虫感染后的治疗与分析。多只东北棕熊感染螨虫后,出现皮肤瘙痒、严重脱毛、个别东北棕熊背部出血,严重影响了东北棕熊的健康,降低了动物园野生动物观赏效果。通过联合使用伊维菌素、胱氨酸片、维生素B6、鱼肝油粉等药物,经过四周的治疗,东北棕熊皮肤瘙痒症状消失,长出新被毛,色泽呈棕黑色,治疗效果显著。目前,国内对螨虫感染报道主要集中在犬、猫等动物身上,尚未发现关于东北棕熊感染螨虫的报道,本次治疗为以后熊科动物感染寄生虫提供了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驯养黑熊和棕熊,进行人工活体引流采胆,已较普遍.为了了解熊的血液临床检验各项指标正常参考值,我们对本校饲养的6头黑熊和棕熊采取血液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简报如下.1 动物 黑熊和棕熊共6头,年龄1.5~12岁,临床健康。2 检验项目与方法 红细胞压积容量(PCV),采用高速半量温氏(快速)法测定;Hb,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测定;RBC、WBC,用血球计数池计数法计数;血小板(BPC),用改良草  相似文献   

10.
棕熊急性肌肉风湿症的诊疗动物和人一样容易患风湿病,但是棕熊的急性肌肉风湿症,在临床上见到的不多。现将我园一只棕熊患该病的诊疗经过报道如下:1991年12月30日,我园有一只年龄一岁的展出棕熊突然发病,其临床表现为开始行走乏力.两后肢站立困难,行走时呈...  相似文献   

11.
张伟逸 《经济动物学报》2020,24(2):78-80,87
从环境丰容、食物丰容、感知丰容、认知丰容4个方面,对上海动物园饲养的4头棕熊丰容前后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棕熊对不同丰容项目的反映及效果。结果表明:棕熊对假山、栖架、水池、食物多样性、藏匿食物等很感兴趣,对绿化、地面铺垫物一般感兴趣,对其他熊类和动物的粪便、气味、交换场地害怕谨慎。丰容前,白天棕熊以运动、玩耍、休息和乞食行为为主;丰容后,虽然不能完全杜绝乞食行为,但是有效降低了棕熊的刻板行为和乞食行为,运动、玩耍行为发生的频次增加。  相似文献   

12.
正一项研究发现,虽然洞熊在距今2.5万年前已经灭绝,但是它们的DNA依然存在于今天的棕熊体内。德国波茨坦大学的Axel Barlow及同事分析了4只生活在71000年~34000年前的洞熊基因组序列,并将其与其他动物的DNA和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研究对象包括古代及现代棕熊、北美和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供了两架棕熊 (Ursusarctos)骨形态、量度及亚种归属的观察分析结果。因头骨的采集地不详 ,笔者参照有关鉴定依据并采用 4项指数进行分析 ,结果属于青藏亚种 (Ursusarctos Pruinosus Blyth)。成幼体棕熊由于在年龄上的差别 ,其特征、量度都有差异。在此讨论了棕熊属头骨的有关特征问题  相似文献   

14.
吉林农业大学“熊人工繁殖”课题组,经过两年多的反复试验,利用自己配制的“吉科农1号、2号”营养液配方稀释熊精液,采用液氮冷冻获得成功。冷冻前鲜精液活力:棕熊为0.7,黑熊为0.9;解冻后精液复苏活力:棕熊达到0.7,黑熊达到0.5。此项研究的成功对促进熊的人工繁殖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棕熊消化管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棕熊,又称马熊(Ursus arctos),产于我国东北,另有其它亚种分布于甘肃、西藏等地,是我国珍贵野生动物之一。目前,已开始采用人工方法加以驯养。对棕熊的大体解剖,文献中略有记载,但其各器官的组织结构,目前尚未见有报道。为促进训养业的发展,我们对两只棕熊的消化管作了较系统的组织形态学观察。现归纳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6.
熊的饲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的饲养北京动物园张恩权熊科动物下分熊属(又称棕熊属)、亚洲黑熊属等6个属,在我国较多分布的东北棕熊属熊属,黑熊(俗称黑瞎子)属亚洲黑熊属,另外,在我国云南南部的森林中还有极少量的马来熊分布。本文介绍内容,以黑熊、棕熊为主。熊科动物人工饲养已有很长历...  相似文献   

17.
群养棕熊饲养管理难点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学锋 《野生动物》2009,30(5):240-241,259
棕熊在野生动物园中大种群混养,饲养管理难度大,结合秦皇岛野生动物园这几年的饲养管理经验,从馆舍设计、相残行为、饲养繁殖等几个方面难点进行剖析,以利于更好地提高棕熊大种群混养水平。  相似文献   

18.
对棕熊精子体外获能前后和异种穿卵的超微结构观察表明,棕熊精子全长77μm,由头、颈和尾3部分组成.头部长7.3μm,宽2.5μm,主要由核、顶体及顶体后区组成;颈部由中心粒和9条纵行分节的节往组成;尾部全长68.2μm,其中中段长13.2μm,线粒体为65~68旋,主段中央为“9 2”的微管结构,其外方被9条致密纤维和纤维鞘包裹.精子获能前群集成簇,运动缓慢;获能后精子呈超激活运动.获能的精子质膜膨胀,顶体外膜囊泡化,引起顶体反应,质膜并未参加囊泡化.顶体反应完成后,仅有顶体内膜包在精子核膜的外面.棕熊精子与仓鼠的卵相互作用,多以赤道段和顶体后区附着于卵膜.  相似文献   

19.
眠乃宁是二甲苯胺噻嗪 (Xylazine)和盐酸二氢埃托啡 (DHE)经优选配比后组成的复方麻醉剂 ,广泛用于野生动物尤其是鹿科动物的麻醉保定 ,但对熊科动物的麻醉报道较少。本试验研究了此药对黑熊、棕熊和马来熊的麻醉效果。1 材料与方法1 .1 药品眠乃宁和拮抗剂苏醒灵 4号、苏醒灵 3号注射液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农牧大学军事兽医研究所试制 ,在有效期内使用。1 .2 动物为本园熊区展出的三种熊科动物 ,其中黑熊 5头、棕熊 6头、马来熊 5头 ,先后麻醉 2 4头次。1 .3 药品用量及用法眠乃宁按每 1 0 0kg动物体重 1 .5~ 3 .0ml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我园占地53 000㎡的熊区内,散养状态下混合饲养的棕熊与黑熊所需的饲养管理条件作一初步总结。历年来成功的繁殖经验及良好的观赏效果,证明了散养状态下棕熊与黑熊混合饲养模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