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民减负增收、缓解干群紧张关系、建设和谐农村起到良好的效果,但后税费改革的农村也由此出现基层组织运作失效等新难题。通过对泉州惠安县的实地调研,对后税费改革农村发展问题提出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光强  王海 《甘肃农业》2003,(11):26-27
农村公共品对于增加农民收入 ,解决“三农”问题 ,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税费改革前 ,我国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就不合理 ,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而税费改革加剧了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矛盾 ,这加剧了“三农”问题。应从构筑农村公共品供给新体制 ,按公共财政原则改变重城市、轻乡村的支出政策 ,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 ,作好配套改革三个方面加大对农村公共品的供给  相似文献   

3.
从税费改革后的农村公共品现状出发,阐述了税费改革对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影响,并就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品供给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不容忽视的是,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同时,却存在着一些让我们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农村牧区税费改革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根据广大农村的实际,为切实减轻农牧民负担,提高农牧民收入,维护农村牧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让农牧民得到更多实惠,实行的行之有效的治本之策.内蒙古自治区1999年开始试点,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去年在全区推开,三年来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存在需继续完善的方面.在此,笔者就做好农村牧区税费改革,维护农村稳定发展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农村税改后农业基础设施面临的新形势,详细分析了机遇和挑战;指出税改前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果与存在问题;提出后税费改革时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思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改善农村交通、资讯、教育、能源、饮水、防洪和防灾减灾设施等;通过上述的分析,探讨了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使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与收益进入良性循环阶段。  相似文献   

7.
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缺口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税费改革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但也暴露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缺口的深层次制度因素。本文首先阐明了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性,然后运用西方经济学的供需分析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理论,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缺口的经济学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监管力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等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8.
熊嫕 《中国农垦》2011,(6):60-61
"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首要难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是"三农"问题的突出表现和重要原因。为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和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我国农村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契机,由传统发展道路逐渐转向现代化建设。同时对生态农业提出了较高要求,其作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必须要积极研究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本文将主要围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展开分析,并提出具体措施,旨在推动农村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税费改革后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今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此举在为农民战负的同时却衍生出了原来由农民负担所支撑的公共产品将由谁和怎样提供的难题。本文将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涵义进行界定,并初步阐述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培的现状和历史制度变迁,最后指出应该由政府来提供并加强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相似文献   

11.
李世书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1):2378-2381
豫南丘陵山区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在建设中原经济区整体功能区划中是重点保护和建设的生态功能区.采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农民屋舍建筑、建立生态农业、发展生态文化等措施,建设具有特色的生态农村已成为豫南丘陵山区迅速发展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税费改革和取消农业税一直被认为是导致农村水利等公共物品供给缺乏的直接原因.通过对重庆S村税改前后灌溉状况的考察,我们发现,低成本灌溉管理制度的实施得益于农村基层组织这一基础条件,税改后的村组合并等一系列改革削弱了基层组织的力量,使得当地的灌溉陷入混乱局面.削弱农村基层组织力量既不利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也不利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
《甘肃农业》2008,(12):4-5
兴国镇枣滩村位于秦安县东南部,距县城8公里,海拔1400米,属典型的浅山干旱山区。全村有3个自然村,310户,1402人,土地面积245.87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39.2公顷。经过3年来的新农村试点建设,该村发生了巨大变化。按照国家、省、市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结合该村实际,创出了“12335”(一个产业、两个关键、三个工程、三个重点、五个建设)建设模式,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浅山干旱山区发展产业、助农增收的路子,为全县浅山干旱山区如何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宝贵经验。实践证明,创新机制是新农村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也更加成熟,人们愈发关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目前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比较成功的地区基本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而湖北省处于中部地区,农村电子商务尚处于初级阶段,通过分析清河模式、沙集模式、遂昌模式、成县模式和通榆模式,在湖北省现有基础条件下构建其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指出湖北省应该借鉴通榆模式走品牌化和专业化道路并提出相应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要求。本文根据当前农业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及劳动力流动趋势,分析其对当前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和负面影响,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城乡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和人与地高度的紧张关系是三农问题背后的两个主要的矛盾。农村剩余劳动的解决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两大矛盾。文章通过对江西现存农村劳动力素质以及农村劳动人口转移的趋势和对农村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分析江西农村劳动力人口转移对农业现代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的日益扩大,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向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发展性转移、组织化转移、异地转移趋势明显,青壮年劳动力、知识技能型劳动力日益成为转移的主体。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趋向的变化,对农村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影响。  相似文献   

18.
阜平县地处保定市西部太行山东麓,境内山峦起伏,沟谷纵横,地形复杂多样。县域总面积24.5万hm^2,其中山场面积22.2万hm^2,占89.7%;耕地面积0.88万hm^2,占3.6%,而在可耕土地中旱岗地面积占47.4%。  相似文献   

19.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对职业教育需求、农村职业教育现状及形成其严峻现状的原因,提出了办好农村职业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而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是解决这一现实问题的长远之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