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以11个全国绿豆品种为材料,进行主要经济性状对籽粒产量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株荚数增多和植株的增高有利于籽粒产量的增加,籽粒产量随着开花至结荚天数的增加而提高,随着一级分枝的增加籽粒产量降低,缩短结荚至成熟天数有利于籽粒产量的增加,籽粒产量与其它性状相关不密切。因此,选择高植株和增加结荚数量是提高籽粒产量的主要途径。通过增加开花至结荚天数,可间接提高籽粒产量,减少结荚至成熟天数和一级分枝数亦可间接提高籽粒产量。适宜晋北地区种植的绿豆品种为郑绿9号、洮9947-6、汾绿豆2号。  相似文献   

2.
旱作苦荞麦籽粒产量与主要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试验以14个全国苦荞品种为材料,进行籽粒产量相关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主要相关性状对籽粒产量影响的顺序为:株高>主茎节数>出苗日数>单株粒重>单株粒数>现蕾至开花天数>生育日数>千粒重>出苗至现蕾天数>一级分枝。籽粒产量与开花至成熟天数关系不密切。增加株高、主茎节数、单株粒重、单株粒数是增加籽粒产量的主要途径。选择大粒和提高现蕾至开花天数是提高籽粒产量的重要途径。通过增加出苗至现蕾天数和一级分枝数可间接提高籽粒产量。出苗天数增加可导致籽粒产量减少。  相似文献   

3.
对 9个春播菜用大豆品种的生育期、植株形态、荚粒形态、产量性状、品质性状 5组变量进行典范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之间没有找到相关显著的典范变量;其余变量之间均存在相关极显著的典范变量;各对典范变量之间起主导作用的性状因子不尽相同.影响品质性状的生育期性状组合中,出苗至结荚天数与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呈正相关,而与籽粒可溶性蛋白含量呈负相关;出苗至鼓粒天数与籽粒异黄酮含量呈负相关.影响品质性状的农艺性状组合中,结荚高度与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呈负相关;茎粗、一次分枝数与籽粒淀粉含量呈负相关;荚长与籽粒淀粉含量呈正相关;粒长与籽粒异黄酮含量呈正相关;粒宽与籽粒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呈正相关.影响产量性状的生育期性状组合中,出苗至结荚天数与单株鲜荚数呈正相关,而与单株鲜粒重呈负相关.影响产量性状的农艺性状组合中,株高、一次分枝数均与单株鲜荚数呈负相关;荚长与单株鲜荚数、单株鲜荚重呈正相关;荚宽与单株鲜荚数也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提高大豆新品种(系)农艺性状的选择效率提供帮助,为区域性大豆品种更新和筛选及高产栽培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2个春大豆新品种(系)为材料,对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简单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大豆有效分枝数的变异系数最大,为61.64%,生育天数的变异系数最小,为3.33%;产量与单株粒数、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株荚数、株高、有效分枝数、主茎节数呈正相关,与生育天数、结荚高呈负相关;从主成分分析看,前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94.356 7%。[结论]有效分枝、单株荚数、单株粒数、主茎节数、百粒重、结荚高、株高的变异系数较大;大豆产量和单株荚数、每荚粒数、单株粒重密切相关;产量的构成主要性状有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结荚高、株高、单株粒重、每荚粒数。在选择大豆品种时应注意产量高和生育期、株高适中的品种,要着重对第1、2、3主成分的综合性选择。  相似文献   

5.
灰色关联分析在宁夏春大豆数量性状选择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研究分析了宁夏春大豆主要数量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联度,结果表明:与产量间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百粒重〉株高〉生育天数〉主茎节数〉结荚底高〉有效结荚数〉单株粒数〉分枝数。  相似文献   

6.
大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14个大豆品种的13个主要农艺性状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大豆产量关系密切的农艺性状是底荚高、生育期、出苗到开花时间、单株粒重和百粒重,其次是无效荚、分枝、节数、有效荚、株高、单株粒数和开花到成熟时间。底荚高和生育时期在今后的育种和高产栽培实践中应给予足够重视,郑1311、荷豆29与荷豆23为关中西部地区适宜种植品种。  相似文献   

7.
《天津农业科学》2017,(3):76-80
以晋旱125×(昔野×501)杂交组合的亲本及后代群体为试验材料,对其株高、主茎节数、茎粗、结荚高度和有效分枝数5个株型性状和株质量、主茎荚数、分枝荚数、一粒荚数、二粒荚数、三粒荚数、四粒荚数、瘪荚数、总荚数、虫食数和百粒质量11个产量性状与单株产量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株型性状和产量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从大到小为总荚数、株质量、二粒荚数、主茎荚数、三粒荚数、分枝荚数、茎粗、主茎节数、一粒荚数、结荚高度、株高、百粒质量、虫食数、有效分枝数、四粒荚数和瘪荚数。17个性状中,可以提取出5个主成分,其中,荚型因子影响最大,其次是株型因子。  相似文献   

8.
大豆不同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5,(5):505-508
以48个大豆品种为材料,对供试品种的株高、主茎节数、茎粗、分枝数、有效分枝数5个株型性状和株生物量、主茎荚数、单株荚数、百粒质量、虫蚀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7个产量性状与产量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株型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从大到小为茎粗、有效分枝数、株高、分枝数和主茎节数;产量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从大到小为株生物量、单株粒数、单株荚数、虫蚀数、主茎荚数和百粒质量;48个供试品种的12个指标中可提取出前4个主成分,这4个主成分为产量因子、株型因子、籽粒因子及籽粒因子Ⅱ,各株型性状与产量性状在不同主成分中的贡献不同。  相似文献   

9.
<正>龙小豆4号是适宜东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高抗出口型小豆优良新品种,于2015年通过了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龙小豆4号属中熟小豆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约需94天。有限结荚习性,株型紧凑,直立抗倒伏。株高58厘米,主茎分枝3~4个。成熟荚圆棍形,荚皮黄白色,单株结荚25~30个,单荚粒数5~7粒。籽粒椭圆形,种皮红色,百粒重20克左右,为大粒型品种。每公顷产量2300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开展套种模式下春大豆新品种选育和大豆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2个春大豆新品种(系)为材料,对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简单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大豆有效分枝数的变异系数最大,为82.82%,生育天数的变异系数最小,为3.31%;产量与单株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株荚数呈显著相关,与株高、有效分枝数、主茎节数、百粒重呈正相关,与结荚高呈负相关;从主成分分析看,前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93.034 4%。[结论]产量构成的主要性状有生育天数、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株高、有效分枝数、百粒重。在选育适合套种大豆育种亲本选配时,应着重对以上农艺性状进行综合性选择。在套作条件下选择品种时,宜选择植株高度适宜、生育期较长、分枝多、单株荚数多、单株粒数多和百粒重高的耐阴性品种,然后通过播期调整、肥水控制来促进营养生长,提高有效分枝以及单株荚数,保证较高的单株粒数和百粒重,实现增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伊朗鹰嘴豆种质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并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优异种质,为鹰嘴豆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引进的133份伊朗鹰嘴豆种质为材料,分析其12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和多样性指数,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D值评价,筛选出可用于鹰嘴豆种质综合评价的农艺性状指标及综合表现较好的种质。【结果】12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6.03%~96.33%,秕荚数变异系数最大,以播种至开花期天数的变异系数最小。12个性状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1.4838~2.0716,平均值为1.8570,其中,单荚粒数、百粒重和播种至开花期天数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较高,均高于2.0000;秕荚数、单株一级分枝数和有效分枝数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较低,均低于1.7000。133份伊朗鹰嘴豆种质分为七大类群,其中,第Ⅰ和Ⅱ类群各包含1份种质,其中第Ⅰ类群具有高产、中晚熟特性;第Ⅱ类群具有大粒、晚熟、高杆特性;第Ⅲ类群包含6份种质,该类群具有晚熟、高杆特性;第Ⅳ类群包含14份种质,具有小粒特性;第Ⅴ类群包含7份种质,具有大荚、花期长、高产特性;第Ⅵ类群包含2份种质,具有花期一致、花期早的特性;第Ⅶ类群包含102份种质,具有大荚、矮杆特性。整体来看,12个性状中大部分性状间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相关,其中,在极显著相关的性状中,以播种至见花期天数与播种至开花期天数间、单株一级分枝数与有效分枝数间及单株产量与产量间的相关系数较大。前6个主成分(PC1~PC6)的累积贡献率为91.3798%,PC1的主要因子是实荚数和有效分枝数;PC2的主要因子是生育期相关性状;PC3的主要因子是产量和单株产量,为产量因子;PC4的主要因子是见花至开花期天数,为花期因子;PC5的主要因子是单荚粒数;PC6的主要因子是秕荚数。综合评价D值大于0.5000的种质有26份,其中综合评价D值大于0.6000的种质有6份,说明这些伊朗鹰嘴豆综合表现较好。【结论】伊朗鹰嘴豆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初步筛选到26份综合表现较好的鹰嘴豆种质,可作为我国鹰嘴豆种质创新基础材料。实荚数、有效分枝数、播种至开花期天数、单株产量、见花至开花期天数、单荚粒数、秕荚数和株高8个性状可作为鹰嘴豆种质资源综合评价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我所大豆品种资源系统分类目录中的10份九农号大豆品种为材料,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和方法对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生育期性状与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对脂肪含量影响最大的性状是开花至成熟日数,其次是单株粒数、主茎节数和荚高;对蛋白质含量影响最大的性状依次是株高、出苗至开花日数、荚高和单株粒数.根据上述结果对大豆品质育种提出间接选择的参考依据,将简化选择方法,提高选择效果.  相似文献   

13.
该品种出苗势强,生长稳健。株型较松散,直立生长,有限结荚习性。花黄色,荚圆筒形,成熟荚黄白色。籽粒短圆柱形、光泽强.种皮红色.脐白色。成熟时落叶性较好,不裂荚。平均生育期87.5天,株高51.4厘米,有效分枝6.2个,单株结荚22.3个.每荚有籽粒6.3粒,百粒重12.8克。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种子公司最新引进的毛豆新品种,极早熟,出苗到采收青豆55天左右,白花,圆叶,棕毛,分枝生长,开花集中,着荚密集,结荚均匀,抗倒伏,2~3粒荚多,籽粒扁圆形,种子成熟时浅绿色,脐黑色,百粒重38克,品质好,蛋白质含量高,亩产鲜荚800千克左右。  相似文献   

15.
1984年在德新乡瘠薄地对30份大豆原始材料研究了株高、分枝、主茎节数、荚数、粒数、一荚粒数、百粒重、一节荚数、单株产量等9个性状的相关性、遗传变异、遗传力和相关遗传进度及其通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瘠薄地条件下大豆品种的粒数、荚数、一节荚数、株高、主茎节数5个性状不仅与产量的遗传相关极显著,而且对产量的间接选择效率和直接贡献或间接贡献都较大。百粒重、一荚粒数、分枝数3个性状与产量的相关不显著,对产量的间接选择效率、直接或间接贡献均小。百粒重与其他各性状之间存在负相关,尤其与上述5个性状和产量之间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对此讨论了选择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罗瑞萍  赵志刚  姬月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359-8360,8364
[目的]研究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在宁夏春大豆育种数量性状选择上的应用。[方法]分析了宁夏春大豆主要数量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联度。[结论]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百粒重〉株高〉生育天数〉主茎节数〉结荚底高〉有效结荚数〉单株粒数〉分枝数。[结论]为宁夏春大豆高产育种数量性状选择及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陕西省关中地区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以陕西夏播大豆的16个品种(系)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应用通径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与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进行了主次关系的分析。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贡献率大小依次为单株粒重>单株粒数>百粒重>单株荚数>株高>单荚粒数>结荚高度。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灰色关联度依次为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单株荚数>株高>百粒重>有效分枝数>生育期>结荚高度>单荚粒数。通过两种不同分析方法,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和株高被认定为影响大豆高产最为重要的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18.
观察不同结荚习性(有限结荚习性、无限结荚习性)芸豆品种的开花和结荚全过程,分析其开花和荚果形成规律,可为不同结荚习性芸豆品种的高产育种与栽培提供科学依据。以英国红(有限结荚习性)和张芸1号(无限结荚习性)为试材,在大田条件下,调查了芸豆的生育期和经济性状,并分析了植株开花和荚果形成的规律。结果表明:英国红开花时间(7月8日)较早,花期(38 d)较短,成熟较早(全生育期122 d),开花次序由植株中部开始逐渐向上、向下开放;张芸1号开花时间(7月11日)较晚,花期(40 d)较长,成熟较晚(全生育期144 d),开花次序由植株中下部开始依次向下、向上开放。但二者分枝上的开花次序均为由内向外依次开放。2个品种荚和荚皮鲜重及干重进入快速积累的开始时间均早于籽粒,其中,英国红荚、籽粒和荚皮的增重迅速且快于张芸1号,而张芸1号的增长速率相对较为平稳,但是最终,二者的籽粒鲜重和干重均相近。  相似文献   

19.
夏大豆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山东省新育成的18个大豆新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进行了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有限结荚习性的大豆品种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依次为:主茎节数、百粒重、单株荚数、株高、单株粒数、底荚高、分枝数;而亚有限结荚习性的大豆品种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单株粒数、单株荚数、主茎节数、株高、百粒重、底荚高、分枝数.明确了夏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关系,为选育高产夏大豆品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陕西省关中地区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以陕西夏播大豆的16个品种(系)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应用通径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与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进行了主次关系的分析。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贡献率大小依次为单株粒重单株粒数百粒重单株荚数株高单荚粒数结荚高度。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灰色关联度依次为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单株荚数株高百粒重有效分枝数生育期结荚高度单荚粒数。通过两种不同分析方法,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和株高被认定为影响大豆高产最为重要的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