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节瓜枯萎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广州地区节瓜(BenincasahispidaCoga.var.chieh guaHow)枯萎病病原菌进行了形态鉴定和致病性及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引起广州地区节瓜枯萎病的病原菌属于美丽组尖镰孢菌(Fusariumoxysporum).该菌分生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致死温度为54℃.在弱碱性或碱性环境下,孢子能较好地萌发生长,当pH7 21~9 53时,孢子萌发率>50%.在酸性及强碱性环境下,孢子萌发受到抑制,尤其在强酸(pH<1 10)和强碱(pH>10 07)环境下,孢子都不能萌发.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西瓜枯萎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导了西瓜枯萎病在甘肃的分布和危害。经采集培养、单孢分离,32个标样(320个病组织块)中,镰孢属真菌占73.1%,其余为链格孢等。按C.Booth标准条件培养,经致病性、专化型测定,甘肃省酒泉、民勤、兰州西瓜枯萎病的病原为尖镰孢西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ium f.sp. niveum)。该菌分生孢子的萌发需要液态水;分生孢子在pH4.53~9.18均可萌发,最适pH5.91;适宜浓度的马粪、土壤、蔗糖、瓜叶汁液对孢子萌发均有刺激作用,8小时内高出对照(清水)22%以上。刺激作用在4小时前表现最为明显;在相同条件下,大型分生孢子较小型分生孢子萌发快;4~8小时是大型分生孢子萌发的对数增长期;小型分生孢子萌发率缓慢增长。  相似文献   

3.
黄瓜枯萎病病原鉴定及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瓜类枯萎病菌生物学特性与药剂测定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瓜类枯萎病的3种专化型即黄瓜专化型(F.oxysporum f.sp.cucumerinum),西瓜专化型(F.oxysporum f.sp.niveum)和甜瓜专化型(F.oxysporm f.sp.melonis)进行了形态特点,生物学特性与药剂测定等室内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枯萎病菌的3种专化型,在形态特征,培养性状以及对杀菌剂的敏感性等方面,既有明显的相似点,也有不同之处,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均为5-35℃,以25℃为最适;在20-30℃的温度范围内,孢子萌发率较高,病菌3种专化型的产孢量与温度的相关性不明显,pH值为6最适于孢子萌发,健根保,苗菌敌,无敌,根必治和重茬保5种药剂,对瓜类枯萎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苦瓜枯萎病病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浙江省金华市苦瓜种植田采集到10株苦瓜的枯萎病病株,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23株病原菌菌株;根据培养性状、形态特征以及分子特征,鉴定为由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侵染引起。对该尖孢镰孢菌(F. oxysporum)进行了致病性及寄主专化型测定,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对苦瓜有明显致病性,不侵染其他测试的瓜类,证明苦瓜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孢菌苦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momodicae Sun & Huang)引起。  相似文献   

6.
香蕉枯萎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病菌生长温度范围为15—35℃,最适为25℃。病菌在pH值4—9范围内均能生长,适宜生长的pH值为5—7,病菌生长略喜酸性。病菌对氮源蛋白胨利用最好,对碳源蔗糖利用最好。咪鲜胺(1~500mg/L)、丙环唑(100~500mg/L)、甲基立枯灵(500mg/L)和恶霉灵(500mg/L)能完全抑制病菌生长,百可得(1—500mg/L)和多菌灵(1—500mg/L)抑菌效果较差。生防菌SFB1、SFB2、SFB3和SFB4有较强抑菌能力,抑制生长率分别为85.29%、85.29%、73.53%和70.59%。  相似文献   

7.
对芝麻镰孢茎枯病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菌菌丝在供试10种培养基上均能良好生长,在查氏琼脂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上生长较快;菌丝生长温度范围10~30℃,最适温度25℃;最适pH值为7;光照抑制菌丝生长.菌丝致死温度为64%10min.病原菌在VBC培养基上易于产孢,产生的孢子多为大型分生孢子,而在CA培养基上产生小型分生孢子较多;产孢温度范围10~30℃,最适30℃,最适pH值为9.分生孢子萌发适宜碳源为1%木糖溶液,适宜氮源为0.01%脲溶液;分生孢子在10~30%温度问均能萌发,最适25℃;萌发最适pH值为8,光照抑制孢子萌发,分生孢子致死温度52℃10min.  相似文献   

8.
沙打旺根腐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起沙打旺根腐病的2种病原菌茄病镰刀菌沙打旺专化型(Fusarium solani f.sp astrgali,Sad1)和尖孢镰刀菌沙打旺专化型(Fnsarium oxysporum f.sp astrgali,Sad2)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adl和Sad2均能在PDA、燕麦、沙打旺汁液、ezapek等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上生长,PDA和燕麦固体培养基是最适条件;但液体培养基以czapek为最适条件.Sad1和Sad2最适液体产孢条件是燕麦培养基,最适固体产孢条件是PDA.Sad1在5℃-40℃均能生长,适温是25℃-30℃,在5℃时生长缓慢;pH 3-12范围内都能生长,25℃适温条件下pH 6.0-8.0;Sad2在5℃-35℃均能生长,适温是25℃-30℃;pH 3-12范围内都能生长,25℃适温条件pH 9.0-11.0;2菌均能利用葡萄糖、蔗糖、果糖、麦芽糖、甘油和可溶性淀粉等多种碳源;也能利用天门冬酰胺、干酪素、谷氨酸,但对蛋白胨利用较差,不利用柠檬酸和酒石酸.生物学特性表明,2菌株是一类对营养要求不高,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莲藕腐败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及光照、温度、p H、碳氮源对莲藕腐败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菌丝在4种培养基上均能较好生长。光照对病原菌的生长无显著影响。在20~30℃范围生长较快,最适温度为28℃。病原菌在p H值4~13范围内均能生长,最佳p H值为7。不同的碳源中,麦芽糖、蔗糖、果糖较适合该菌的生长;在供试的氮源中,菌丝在含酵母浸出粉的基础培养基上生长最快。  相似文献   

10.
瓜类枯萎病菌专化型研究简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介绍了国内外葫芦科瓜类上镰刀菌枯萎病菌各专化型的致病性,着重介绍了冬瓜专化型。并指出在我国,当前对葫芦科瓜类专化型的研究中,ArmstrongG.M&ArmstrongJ.K.1975年提出的5点注意仍然值得重视,特别是“适当的寄主年龄”。最后对采用瓜类专化型表达了作者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黄瓜枯萎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温度、pH值、碳源、氮源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生长、产孢以及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病菌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25℃。病原菌最适宜pH值为6,稍偏酸性环境更适宜病菌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不同营养试验表明,碳源中蔗糖最有利于病菌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在氮源中,硝酸钾和尿素最适于病菌生长和产孢,而有机氮较无机氮更有利于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12.
松苗猝倒病病原菌鉴定与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自湖北省不同地区的湿地松苗圃猝倒病痛原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病原菌的致病性、培养性状及相关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湿地松猝倒病的病原菌之一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 Schl.).该菌的生长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温度为25~30℃;病菌生长的pH值范围是2-13,最适宜pH值范围是4~11;以可溶性淀粉为碳源,硝酸钠或硝酸钾为氮源有利于菌丝生长;光照时菌丝生长发育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草莓枯萎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莓枯萎病病原为尖孢镰刀菌草莓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f.sp.fragariae)。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草莓枯萎病菌在PSA上生长和产孢最好,菌丝生长和产孢的适温为25~30℃,适宜pH 4~6,全光照可促进产孢。对碳源的利用,麦芽糖最好,乳糖最差;对氮源的利用,酵母膏最好,尿素最差。孢子萌发的适温为20~30℃,最适28℃,高于40℃和低于5℃不能萌发,RH在90%~100%均能萌发,在水滴中萌发率最高,低于90%不萌发;萌发最适pH 4~6,高于pH 8不萌发,光照有利于孢子萌发,最适孢子萌发的碳源是乳糖,氮源是牛肉膏。  相似文献   

14.
杂交竹枯萎病原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慧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483-5483,5561
分离纯化了广西杂交竹枯萎病原镰刀属尖孢镰刀菌,并研究了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该尖孢镰刀菌对杂交竹有很强的致病力,在5~35℃、pH值2.5~10.0均能够生长。在20~27℃有利于分生孢子的萌发,其致死温度为50℃。分生孢子在pH值2.5~11.0、湿度90%~100%和水滴中均能萌发。菌丝生长及产孢的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酵母膏,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的生长。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防治杂交竹枯萎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板栗红粉病的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病原菌,通过柯赫氏法则、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研究了温度、湿度、培养基、碳氮源、光照及pH对病原菌生长和产孢的影响。PDA培养基上病原菌菌丝生长初期为白色,后期菌丝中央橘粉色、边缘浅白色、具同心轮纹,分生孢子无色透明、单胞、梨形、表面光滑,有横膈膜0~1个,不具有纵膈膜,隔膜处缢缩。该病原菌ITS序列与粉红单端孢菌(Trichothecium roseum MN882763)的序列相似性为100%,结合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技术,板栗红粉病的致病菌为粉红单端孢菌(Trichothecium roseum)。该菌菌丝生长最适的碳源为阿拉伯树胶粉,氮源为蛋白胨,pH 8,温度为25 ℃,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光照条件为12 h光暗交替;产孢最适碳源为α-乳糖,氮源为蛋白胨,pH 7,温度为25 ℃,培养基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光照条件为12 h光暗交替,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北苍术根腐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腐病严重影响北苍术生产,育苗期至成株期均有发生。为明确引起河北省秦皇岛地区北苍术根腐病病原菌,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致病菌菌株,并通过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同时分析温度、氮源、碳源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以及菌丝的致死温度。结果表明,引起秦皇岛地区北苍术根腐病的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MK849925),该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上菌落近圆形,呈辐射状生长,似绒毛,粉紫色,较干燥。菌丝侧生分支,有隔膜;分生孢子均无色,大型分生孢子呈渐尖型镰刀状,有1~5个分隔,小型分生孢子多为卵形,具1~2个分隔,厚垣孢子圆形、无色。其致病力较强,接种后10 d病部呈深褐色、失水干枯。该病原菌较适宜的生长条件为25 ℃、以酵母浸粉为基础氮源的培养基,培养5 d,菌落直径可达7.17 cm;在不同碳源中,对葡萄糖和蔗糖的利用率较高,而对于可溶性淀粉的利用率较低。菌丝在75 ℃恒温条件下处理10 min后失去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草莓枯萎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离鉴定了草莓枯萎病菌,并对其进行了形态学、致病性及生物学特性观察.结果表明,草莓枯萎病由Fusarium oxysporium Schl.引起.该菌能利用多种碳源和多种氮源,最适pH值为6~9.菌丝生长的致死温度为65℃经10min,分生孢子萌发的致死温度为80℃经10min.  相似文献   

18.
桂花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桂花(Osmamthus fragrans)叶斑病病斑上分离得到叶点霉病原菌,对病原菌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经鉴定该病原菌为变叶木叶点霉(Phyllosticta ghaesembillae Koorders)。同时对该病原菌的致病性及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pH3~11条件下均适宜该病原菌菌丝生长,最适合孢子萌发的为pH 9。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器形成的最适温度为25?℃,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光照对该病原菌的菌丝生长无显著影响,黑暗对孢子的萌发有一定促进作用。该病原菌可利用多种单糖、双糖、多糖等碳源,但这些碳源对病原菌的生长无显著影响,只对孢子萌发率有一定的影响。同时该病原菌也能利用有机氮、无机氮等氮源,最适氮源为硝酸钾,硫酸铵和氯化铵会抑制病原菌菌丝生长。菌丝致死温度为60?℃。  相似文献   

19.
山药根腐病菌(Fusarium solani)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四川雅安山药根腐病主要致病菌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研究不同温度、pH、光照、碳源、氮源和微量元素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分生孢子产生和萌发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腐皮镰孢菌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10~40℃,最适温度为30℃;适宜pH范围为4~10,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且在连续光照条件下生长较佳。不同微量元素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产生作用不同,Mg2+有利于病菌产孢,Zn2+抑制菌落生长和产孢。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30℃,连续光照,分生孢子和菌丝的最低致死温度为60℃,处理时间为10min。【结论】该病原菌对酸碱度不敏感,不同微量元素对病原菌生长有促进或抑制的作用,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防治山药根腐病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北苍术栽培面积的扩大,病害发生日趋严重。为了明确引起北苍术枝枯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利用柯赫氏法则、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菌株进行了鉴定,并测定了菌丝生长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气生菌丝初期呈绒毛状至棉絮状、白色至粉红色、后期发展成驼色,分生孢子镰刀型、弯曲、中部细胞显著膨大、顶孢延长呈锥形、多数为3~7个分隔,厚垣孢子呈球形、成链状或单生于菌丝或孢子中。该致病菌的ITS序列与GenBank中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MK621018)的相似性为 100%,结合形态特征与分子鉴定最终将其确定为木贼镰刀菌,GenBank登录号(MH290363)。该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范围为25~30 ℃;菌丝在pH 4~11时均能正常生长,pH 8~11时生长最快;燕麦及玉米面培养基最适合该病原菌生长;光照对菌丝生长有很大影响,全光照条件菌丝生长最快;对碳源淀粉、葡萄糖及氮源酵母浸出粉利用率最高,培养7 d时菌落直径在7 cm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