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新时期、新阶段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也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玉溪市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经过多年的转移和输出,截止2005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的人员达25.4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2%;实现劳务收入12.5亿元,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72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1.8%。然而,在培训和转移就业过程中,存在着农民思想观念陈旧,不愿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培训和转移就业服务体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2.
万州区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一大产业来抓,采取切实措施推动这一产业加快发展。2004年,全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3.03万人,转移就业总数达到34.39万人,占农村从业劳动力46.3%。其中区内转移12.8万人,区外市内转移4.4万人,市外国内转移17.18万人.境外转移0.0l万人;各类培训农村劳动力18226人,其中“阳光工程”培训14697人,结业13775人.实现转移就业12250人,就业率达到88.9%;劳务总收入17.95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相似文献   

3.
松溪县把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灾后重连、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去年南平市下达松溪县1070口沼气建设任务,目前已建成1030口。占任务数的96.2%。白2004年以来,松溪县已累计完成“一池三改”户用沼气连设1780口,农户直接增收节支460万元,受益群众达8960人.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其主要措施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及产业化步伐的加快,乌当区农村劳动力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问题。如何组织引导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科学、有序地转移,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为此,对乌当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措施。1乌当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2004年乌当区农村劳动力总数为105 103人,外出务工农民总计19 909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8.9%,涉及农户15 895户。外出务工农户中,全家外出户有1 390户,占外出务工总户数的8.74%;因国家建设…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科技》2006,(7):50-50
2006年,广元市将“帮助农民新建农村户用沼气2万口”作为市政府承诺为民办实事之一,市财政投入200万元支持全市沼气建设,农业部门已及时将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沼气建设计划总投资3712万元,其中争取国家、省、市、县区投入1000万元,整合其他项目资金及农户自筹2712万元。1~5月,全市已建农村户用沼气池8795口,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3.98%,进度快。截止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池198850口,占全市65.9万户农户的30.12%。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4处、320立方米。  相似文献   

6.
一、兴安盟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情况。目前,全盟共建立种植、养殖、农产品流通等专业经济合作组织434个,农民经纪人队伍1531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423670人的0.3%;农产品经销总额达8.5亿元,占全盟农业总产值的28.5%;辐射带动农户5.6万户,占全盟农村总户数270579户的20.6%。  相似文献   

7.
信息荟萃     
我国农村外出劳动力返乡增多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对全国30个省(区、市)6万多农户、18万农村劳动力进行的抽样调查,2001年我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比重为18.6%;当年农村转移劳动力占劳动力总量的比重为4.54%,当年返回到农业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4%,增减相抵,2001年净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为3.14%,比2000年下降4.6个百分点。据此推算,2001年农村外出劳动力为8961万人,当年转移农村劳动力为1514万人。2001年农村劳动力转移比重下降主要原…  相似文献   

8.
藁城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市阳光办、市农广校的大力指导下,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转移培训为目标,积极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增强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藁城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认真开展我校承担的阳光工程培训任务。截至目前,我校已成功举办培训班2期,全市共培训农民工200人,完成全年培训目标任务100%。在阳光工程培训过程中,藁城市农广校也提供了一些很好的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9.
景宁县位于浙西南山区,人口17万,其中农业人口15.58万人,占总人口91.6%,全县耕地面积10.196万亩,人均0.56亩,是一个山多地少的贫困山区县。近几年来,我县建立健全了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全面推进农民科技培训和转移培训工作,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使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步向城市转移,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使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比较缓慢,不能有效地解决就业出路。为解决贫困山区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拓宽劳动力的就业门路,  相似文献   

10.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开始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珂 《新农业》2006,(3):8-9
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吸收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不强是制约农民增收的重点问题。因此教育部决定组织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这一计划的目标任务是:2005~2007年,全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人数逐年增长1500万人以上,农民培训率逐年增长5个百分点以上,争取到2007年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人数达到1亿人次,农村劳动力年培训率达到35%以上,每个农户有—个劳动力通过培训掌握1~2项实用技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有200多万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转移任务仍十分艰巨的现实,辽宁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指导小组办公室,日前要求各市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大力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2.
岔河镇是洪泽县的一个劳务输出大镇,人口4万,农业人口3.8万,占总人口的95%。年输出务工经商人员1.8万人,占全镇农村劳动力的88%。农民通过外出务工增加了收入,繁荣了农村经济。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外出务工技能,岔河镇根据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积极转变观念,主动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强化部门合作,整合培训资源,在继续抓好农业生产实用技术培训的同时,把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内容,现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今年共组织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200人,其中转移就业1070人,转移就业率达90%。在开展农民技能培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1 049名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调查发现,调查对象中接受过培训的占49.5%,没有接受过培训的占50.5%;而没有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接受过培训的只占15%~20%。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培训经历大部分是在企业内部完成的,说明企业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方面功不可没。但也存在着重劳动纪律培训,轻技能培训;重具体技术培训,轻素质培养;重责任意识强化,轻权利意识引导等局限,需要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14.
《农家致富》2010,(10):53-53
江苏省宜兴市鲸塘镇读者匡某来电:近年来省里给予农户就业创业扶持,其中包括扶持农村劳动力转移。我是当地农户,想参加今年劳动力转移培训。请问:江苏今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助标准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15.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新时期、新阶段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也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玉溪市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经过多年的转移和输出,截止2005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的人员达25.4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2%;实现劳务收入12.5亿元,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72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1.8%.然而,在培训和转移就业过程中,存在着农民思想观念陈旧,不愿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培训和转移就业服务体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6.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与全国各地一样,辛集市的农村劳动力中,妇女占了很大比重。加强对辛集市农村妇女劳动技能的培训,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帮助她们转移就业,是该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程中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一、目标任务 2009年至2012年,全省累计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超过1900万人,创劳务收入达到1700亿元。到2012年,全省年输转劳动力稳定在500万人,实现劳务收入500亿元,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71.5万人。试点地区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常年稳定型输转比例达到60%以上,有组织输转率达到60%以上,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例超过50%,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8.
隋帆  汪雯  栾江  卢禹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613-12616
2009~2010年通过对陕西省6个县20个镇44个村的368户农户进行调查,提取了样本应用异质性处理效应模型方法以及Probit模型研究培训对陕西省外出农村劳动力的非农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参加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对其非农收入的影响为负向,接受培训的村民并不是需要参加培训的人群,期望的培训带来的较大收益并未在数据中有所体现。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即政府的农村劳动力培训项目应当首先定位农村劳动力的培训需求,使真正未参加培训却有较大培训需求的农民工可以接受培训,以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相似文献   

19.
建平县总人口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8万人,农村劳动力35万人,初中文化占61.9%,高中文化占7.2%,具有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和专业技能的汉占21%。到目前为止参加过农业科技知识和农村实用技术系统培训的不到107/人,再加之随着农村大量青壮年和高素质农民的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20.
(一)现状。我区现有农村人口26.7万多人,占总人口75%以上,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14.47万人,约占农村人口的55%。全区现有农村实用人才1856人,其文化程度构成:本科学历的农民有338人,占18.2%;大专学历661人。占35.6%;中专学历(含高中)755人,占40.7%;初中及以下的102人,占5.5%。其年龄分布为,30岁以下390人。占21%;31—45岁的742人,占40%;46—55岁445人,占24%;55岁以上279人,占15%。从事行业有:养殖业359人;种植业514人;建筑业334人;农产品加工运输业408人。营销、餐饮业241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