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拓展气象服务领域,解决当地主要经济作物向日葵生产中有关农业气象方面的问题.通过试验研究和资料分析,利用河套灌区18年向日葵观测资料和相应气象资料,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计算了向日葵各发育期气温、日照等要素,分析了各发育期适宜农业气象条件,并利用气候资料与气象产量建立了回归模型,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将河套灌区向日葵种植进行了适宜分区,将河套灌区划分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基本适宜等4个向日葵种植区域.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观测德化黄花菜生长发育状况,并结合1989-2018年德化国家气象观测站资料,着重针对黄花菜种植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并针对黄花菜种植的主要气象灾害提供有效防御对策,以期能够为做好农业气象服务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利用兴安盟8个气象观测站及周边相邻省份及地区的18个气象观测站1971-2000年标准气候统计资料,建立了兴安盟玉米种植气候区划因子与地理信息的回归模型,确定了兴安盟地区玉米种植综合气候区划指标,并利用GIS技术将兴安盟玉米种植划分为适宜、较适宜及不适宜种植地区,进行分区评述的同时提出了趋利避害的建议。分区结果对合理利用气候资源,降低玉米产量风险和调整种植业结构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利用元谋县1961-2018年各月平均降水量、月平均气温、年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和元谋县、双柏县、武定县、永仁县、大姚县自然灾情,采用常规统计、直方图、对比、回归等方法对楚雄州灾情的气候适宜性分析,结合当地实际并且先后多次走访了相关部门;选择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典型经济作物种植区、元谋特色蔬菜种植公司作实地考察,对各要素进行综合分析,为当地政府及经济作物种植区、元谋特色蔬菜种植公司提供气象服务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选取红河州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自动气象观测站和人工站历年观测资料,采用年平均气温、大于10℃积温、标准化降水指数、干燥度等作为气候影响因子,参考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和农作物、经济作物、植被等辅助因素,采用聂斯切洛夫综合判别方法进行定量计算。将红河州划分为5个气候区及18个亚区,并分析了各区的适宜作物结构,为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山西农业科学》2018,(4):616-619
利用朝阳地区7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和134个区域气象自动观测站1953—2017年降水、气温、日照气象资料,采用气候统计分析方法,分析2017年农作物生长季气候及农业气象条件特征。结果表明,大风、高温和暴雨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气温偏高,日照略少,降水总量偏多,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夏季暴雨多发。播种期、苗期热量充足,降水偏少,春季干旱严重,播种偏晚;抽雄至灌浆期,降水充沛,农业气象条件适宜,作物生长状况良好;成熟期气温偏高,作物灌浆顺利,籽粒饱满。综合分析,生长季农业气象条件对农作物影响利大于弊,气象灾害对农作物危害总体较轻。  相似文献   

7.
[目的]客观定量评价贵州省辣椒种植气候适宜性,为贵州辣椒的优质高产和因地制宜进行合理区划提供农业气象技术支撑.[方法]利用贵州省84个地面气象观测站提供的1981-2019年7-9月逐日观测数据,采用几何平均方法,系统构建以日平均气温、日降水量和日照时数为影响因子的辣椒关键生育期气候适宜度日尺度模型.[结果]建立的贵州...  相似文献   

8.
利用1981—2016年织金国家基本气象站观测数据以及区域站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织金光能资源、热量资源、水分资源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县范围内为立体的山地气候,东北部热量、水分条件丰富,光照充足,气候湿润,适合种植喜温的农作物及经济作物;西部水分资源丰富,温度较低,与东部相比较,气候凉爽,湿润度和光照条件较好,适宜种植早熟、对水分需求较多的喜凉性作物。农业气候资源的分布特征可为织金县特色农业的发展以及现代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用玉门镇、敦煌、张掖市桃树多年发育期观测资料和对应的气象资料 ,分析了甘肃河西走廊桃树生态气候条件 ,运用河西 19个县 30年气象资料对本区桃树种植适宜区作出五级划分 ,并将各区细化到乡镇 ,提出利用当地气候种植桃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61—2020年成都地区14个国家级考核气象观测站逐日最低气温、逐日最高气温、日累计日照时数、日总降水量资料,应用气候倾向率、灾害指数、灾害发生频率方法,并结合气象灾害指标,统计分析了该地区蓝莓果期气象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1.
济宁市农业气候资源评述及区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更好地反映济宁市农业生产与气候关系的区域划分,根据济宁市区域气候特点,结合辖区内11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资料,对济宁市的农业气候资源做了综合评述,并根据气候条件对区域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将济宁市划分为4个农业气候区,并且评述了各气候区内的主要农作物生长条件和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东北地区36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66—2013年共48年的气象资料和玉米生育期资料,通过计算玉米4个生育阶段(出苗至七叶、出苗至抽雄、出苗至乳熟、出苗至成熟)的热量指数及冷害指数,分析了东北地区玉米低温冷害指数的长期变化、频率、气候倾向率及空间分布,以期为东北地区玉米种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为科学推广兴文县红心猕猴桃种植,合理布局其种植区域,对兴文县僰王山种植园区的猕猴桃物候期和兴文县气候观测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兴文县独特的气候条件对猕猴桃生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兴文县,影响红心猕猴桃种植的关键气象因子有气温、降水和温差。并利用兴文县区域内15个观测站资料,以海拔、年平均气温、年降雨总量、8月昼夜温差等气候因素作为区划因子,确定分区指标,采用gis技术对兴文县猕猴桃种植进行气候适宜性区划,为兴文县猕猴桃种植提供科学区划。  相似文献   

14.
为了摸索岑巩县2011年秋季天气对当地气候事件的影响,利用岑巩县气象观测站资料,统计分析了2011年岑巩县的气候特点。结果表明,该年岑巩县的极端气象灾害较多,影响范围较广,主要出现了气象干旱、秋季高温、寒潮等天气,并对农业、交通等有关部门造成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十堰市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1961~2009年湖北省十堰市7个气象观测站的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资料,对十堰市近50年来的气温、降水和日照的变化特征作了较为详细的统计分析,并利用农气观测站1981~2009年农作物观测资料和十堰农业局中稻产量因子及十堰市植保站1988~2009年黑光灯观测的主要农作物病虫资料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江清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908-11910
选取2013年沙澧河流域16个气象观测站的20:00~次日20:00气温、降水实时观测资料和1981 ~ 2010年气温、降水常年历史资料,建立气象要素资料库,然后以ArcGIS9.3为研究平台,运用其空间分析模块中的普通克里格法对研究区内的气象因子,即年、季平均气温和年、季降水量的气象信息进行空间插值,分析出该流域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揭示此气候特征对农业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选取六枝的陇脚、水城的猴场和盘州的红果、柏果、断江、乐民、大山、新民、羊场、普古共10个红花油茶种植示范区作为研究对象,2014—2015年对红花油茶主要物候期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红花油茶最佳栽种期在冬末春初,开花授粉最佳时期为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利用六盘水3个气象观测站1979—2015年气候资料和红花油茶生长发育期资料,并结合10个红花油茶种植示范区自动站温度、降水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模糊聚类分析及双边量相关分析方法,总结得出年平均气温和10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为红花油茶种植气候适宜性指标;根据该指标结合3个气象观测站及99个乡镇的经度、纬度、海拔高度、坡向、坡度等地理信息因子,采用GIS技术,得到六盘水红花油茶种植气候适宜性精细区划图,并区划出红花油茶种植气候最适宜区为六盘水东部、中部和南部,适宜区为六盘水南部、北部和中部,次适宜区为六盘水中北部、偏西南部分地区,不适宜区为盘州坪地乡。  相似文献   

18.
利用陕西汉中市11个县(区)气象观测站1971—2010年的标准气候资料,选取年平均气温和≥10℃的积温作为汉中市元胡种植气候区划因子,并建立区划因子与地理信息的回归模型,确定汉中市元胡种植气候区划综合指标,利用元胡气候区划的临界值把汉中市元胡种植区划分为适宜、次适宜及不适宜种植区,并分区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围场国家基本气象站多年来积累的气候资料以及围场农业气象观测站多年来的农业气象观测资料,结合农业部门提供的春玉米种植技术资料,研究分析春玉米不同生育期的生长发育特点、适宜的气象条件、不利的气象条件及其影响、农业气象灾害、病虫害等,用天气分析方法找出玉米种植各阶段气象服务的着眼点,并提出应对管理措施和生产建议,提供优质高效的农业气象服务,从而有效指导围场县农业生产,以期为农业增产增收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正>防雷是气象站观测的困难区,在农业生产中,观测站的防雷及防御是相对薄弱的环节。发展成适合农业发展、气象观测站、防御体系的监测点是目前努力的重要方向。建立防雷的应急系统,加大气象观测站的宣传力度,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气象观测站出现的诸多问题,使气象观测站为农业、建筑业等多个领域服务。通过对雷电入侵气象站的途径观测,对建筑设施及仪器的防雷问题进行检测,提出气象观测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